據英國《衛報》報道,在準備了20年之后,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將于2008年夏季正式啟動。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對撞機將通過轟擊粒子重建大爆炸之后的宇宙初期形態。
用斯蒂芬·霍金的話說,這項試驗宣布“上演重大物理學發現的一個新的黃金時代到來”。
一種名為“Alice”(一個大型離子碰撞試驗的英文縮寫)的探測器,是大型強子對撞機圓形隧道周圍4個巨型探測器中的一個。
技術人員正在安裝Alice的一個關鍵零件。沒有它,大型強子對撞機便無法讓原子核碰撞,更不用說重建大爆炸發生后百萬分之一秒的宇宙形態了。
Alice巨洞中的其中一塊磁鐵
重1.25公噸的Alice
一種名為CMS(緊湊μ子螺線管的英文縮寫)的探測器,是大型強子對撞機4個巨型探測器中的一個。形象地說,CMS就是一臺多功能攝像機,能夠捕捉粒子在大型強子對撞機隧道內碰撞時可能出現的任何事情。
圖片中站在CMS旁邊的人是英國物理學家彼得斯·希格斯(Peters Higgs),如果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存在證據,希格斯極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希格斯玻色子是希格斯1964年提出來的基本粒子,是宇宙中一切物體的質量之源。
Atlas(阿貢串列式直線加速器系統的英文縮寫)探測器的一個“防護鼻”。
安裝Atlas最后部件
大型強子對撞機其中一臺熱量計,能夠測量粒子吸收的能量。熱量計的“墻壁”高度超過6米,寬度達到7米,由3300個閃爍器、光導纖維和鉛塊組成。
組裝LHCb(大型強子對撞機底夸克)。這臺探測器的任務是測量b-強子(含有一個底夸克的重粒子)間的相互作用。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一個空前復雜的加速器,安放于法國和瑞士邊境地底一條175米 (568英尺)深、長達27公里(16.9英里)的環形隧道內,是世界最大的超導裝置,將令兩束平行粒子同時加速使之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前進對撞,每秒的對 撞次數接近于十億次。與此同時,3000臺電腦將立即啟動處理程序,把這一數字縮至一百次撞擊。
如果大型強子對撞機確能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它將填補所謂“標準模型 ”(即概括我們當前對粒子物理學知識了解的理論)里的一個巨大空白。希格斯玻色子還有助于解釋質量成因,以及標準模型下一些粒子擁有質量,而其它一些沒有 質量的原因。希格斯說,如果希格斯玻色子確實存在,“我可能會打開一瓶東西,里面裝的是香檳——威士忌喝起來不像香檳這么痛快。”
大型強子對撞機項目匯聚了來自三十多個國家的兩千余位物理學家的力量,耗資 60億瑞士法郎(39億歐元)打造,是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最強大的高能粒子加速器。希格斯教授說,如果大型強子對撞機不能證明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我 也許會變得非常迷惑。”他說:“根據我們所掌握的證據,我們距離這一天不遠矣。實驗一定會產生大量數據,在宣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之前,科學家需要對這些數 據進行大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