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uijianba.com/9889.html
2006年12月1日 #
http://www.tuijianba.com/9889.html
文章來源:http://blog.csdn.net/Wingel/archive/2007/01/25/1493585.aspx
但是喜歡實現卻又是程序員的缺點,因為他們在實現一樣東西的時候,經常會不想去理會其他的事情。比如說,程序員接到一項任務時,普通的程序員就馬上會開始動手。稍微好一些的程序員則會仔細思考一下再動手。可惜,這樣子也是程序員管理能力欠缺的一個原因。
當你的能力足夠的時候,你應該懂得,把分配給你的任務計劃一下,看看多久完成,如果你要把這個任務分塊的話,嘗試估計一下各個塊的完成時間。不要因為擔心預計得不準,就不去估計。因為有個計劃給領導,絕對比沒有的強。
開發經驗逐漸增多的情況下,你已經有能力相對準確的計劃自己的任務了。這時候你應該去找你的領導,把他今年可能會分配給你的任務看一下。這件事情很重要,因為你不做的話,你還只是一個程序員。因為你對自己的能力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也能相對準確的估計你的開發進度了。你可以好好把今年的任務計劃一下,把更新好的進度表給你的領導。因為他對你開發進度的估計,怎么樣都沒有你自己估計的準確。你能給一份計劃,他會很開心。
現在,你已經有能力計劃自己整年的開發情況了。
但是計劃會改變。
我們要擁抱計劃的變更!
你跟客戶,或者負責需求的人熟嗎?只有時刻掌握著需求的變化,才能時刻把握好自己的計劃。
你跟QA熟嗎?QA對你這個人開發質量的印象如何?清楚自己的開發質量,才能保證把事情做好的能力一直在進步。
你跟領導熟嗎?你保證你做的事情領導都知道嗎?你想做什么領導也知道?
你敢不敢說,所有跟你有關的情況,都盡在你的掌握?
會不會覺得這些很像空話,很不實際!
但是有做總是有好處的!
你做得越多,你越過程序員就越快。因為你不能,也不想只是單線程的程序員!
??? 我們現在的所有B/S程序,UI上就是由HTML+JavaScript組成的,而它這樣的局限就是,這樣的UI只能在瀏覽器上運行;而且它的UI會比較簡單,不能像桌面程序中的一些效果。
??? 前面那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大部分桌面程序也只能在Window上運行,大部分人都會裝Windows,但是大部分人也都會裝瀏覽器。
??? 而后面這個問題,就是我要說的內容了。Firefox里面所有界面上的布局,都是用類似于HTML的XUL語言生成的,它比HTML支持更多的UI,更方便的一些操作。
??? 當你發現,用HTML就可以構造出一個功能非常復雜的GUI時,當你發現光光html就可以做出一個Firefox那樣的界面時,當你發現,Firefox這個平臺上所有的程序都是由HTML組成時,這就是我的驚異了。
??? 當你發現,其實用HTML就可以做出所有的GUI程序時,這就是Moliza的思路了(其實NetBean的RPC中各個Plugin的UI的思路跟這個有點類似)。
??? 當你發現,你要打開一個程序,你只需要一個瀏覽器,打開一個網頁,其余啥都不用做時,這就是Google的思路了。
??? 這就是我的感覺。
??? 而且我在做這個Firefox的插件時,我一直感覺我在用AJAX,其實AJAX的思路,最有價值的就是,UI上每次變更,不需要刷新整個頁面,不需要 Reload整個UI,只需要變更它需要變化的部分,就像桌面程序一樣。而你在用Firefox的時候,你會感覺到Firefox在刷新什么東西嗎?
鏈接:
第14章結對編程.rar
? 或者 下載
結對編程的好處:
聯合兩人的知識去對付一個難題。
知識互相傳遞。
更有效的查錯跟糾錯。
程序員都很開心。
減少員工離職的損失。
結對編程需要的一些技能:
用代碼解釋已有的設計結構。
用例子來解釋。
用圖表來解釋設計思路。
如果你無法把你的設計思路表達清楚,把代碼寫出來。
讓比較迷惑的搭檔來寫代碼,這樣他就可以較好的融入你的概念。
經常的休息。
經常的更換搭檔。
TDD及它的優點
??? 上面這種編程的方式,就叫“測試驅動編程Test Driven Development (TDD)”,因為我們總是在寫真正代碼之前寫一個通不過的測試,然后再寫真正的代碼,讓測試通過。
??? 跟測試后行的開發方式相比,它有如下好處:
??????????????????????????????????????????????????????
??? 1.為了更容易的寫單元測試,我們會廣泛的使用接口(比如StudentRegistryChecker等)。這個會讓單元測試代碼很容易讀跟寫,因為測試代碼里面沒有多余的數據。如果我們不用TDD而是直接寫實現的話,我們經常會使用現成的類(比如StudentSet),測試為了調用現成的類,就不得不創建很多多余的數據,創建很巨型的對象,就像Student或者Course。
???
??? 2.因為廣泛的使用接口,我們的類之間就不會藕合(比如EnrollmentSet就一點都不知道StudentSet的存在),因此重用性更好。
??? 3.寫單元測試的時候,很容易就可以為一個行為寫一個測試用例,讓它通過,然后為另一種行為寫另一個測試用例。也就是說,整個任務會被劃分成很多小的任務,獨立完成。如果我們不用TDD而直接實現的話,我們很容易就會同時把所有的行為都實現了。這樣花的時間長,而且在這相當長的時間里面,寫的代碼都是沒有測試過,不能保證準確性的。相反的,用TDD的話,我們只實現要測的行為的代碼。它只花費很少的時間(幾分鐘),而且可以馬上測試。
到
第12章單元測試.rar
?或者
下載
? 下載pdf。
???
單元測試跟驗收測試有什么區別?驗收測試測試的是系統的外部行為,而單元測試是測試系統內部結構,它只測一個單元(類,甚至一個方法)。驗收測試屬于客戶的,我們沒有權利決定驗收測試的內容。我們頂多只是幫忙客戶根據用戶例事寫出驗收測試。單元測試屬于我們,因為系統里面有什么類,每個類都做什么,是由我們決定的。客戶就沒有權利涉及了,而且我們也不需要他的參與。我們只是根據我們對這個單元(類)的期望寫出單元測試。因此,這種測試又叫“程序員測試”。
pdf下載地址: 第9章用CRC卡協助設計.rar
或者: 下載
摘錄一些東西,具體請下附件觀看:
因為在這些卡里面,我們寫上了類名,它的職責,以及它的協作關系,我們管這樣的卡片叫“CRC卡”。CRC就是Class,Responsibility和Collaboration的簡稱。
CRC
卡的典型應用
為什么用CRC卡,而不用文檔或者更先進的UML工具?
1.
卡片上面的空間很小,這樣就可以防止我們給這個類太多的職責。如果一個類的職責太多的話(比如,超過4個),嘗試以更抽象的方式去考慮一下,將職責劃分。
2.CRC
卡主要是用在探索或者討論類的設計的階段。如果我們覺得這個設計不行的話,我們既不用修改文檔,也不用修改類圖,只要把卡片丟了就行了。此外,一旦設計完成,我們就可以把所有的卡丟了。它們不是用來做文檔的。
?? 3. 如果我們覺得現在的卡片不合適,之前設計的比較好,我們只要簡單的把之前的卡片拿出來組合就行了。
第 8 章 以用戶例事管理項目
?????????????????????????????????????????????????
什么是用戶例事
(user story)
假定這個項目的客戶是個飲料自動售貨機的制造商。他們要求我們為他們的售貨機開發一款軟件。我們可以找他們的市場經理了解這個軟件的需求。
因此,我們的客戶就是他們的市場經理。談需求的時候,有一回他這樣說:“用戶往售貨機每塞一個硬幣,售貨機都要顯示當前該客戶已經投了多少錢。當用戶投的錢夠買某一款飲料時,代表這款飲料的按鈕的燈就會亮。如果那個用戶按了這個按鈕,售貨機就放一罐飲料到出口,然后找零錢給他。”
上面的話描述的是一件事情,一件用戶通過系統完成他一個有價值的目標(買一罐飲料)的事。這樣的過程就叫“用戶案例 (user case) ”或者“用戶例事 (user story) ”。也就是說,上面我們的客戶所說的話,就是在描述一個用戶例事( user story )。
(
我解釋一下為什么用例事這個詞,沒興趣也可以忽略。在一個系統面前,每個用戶要完成同樣的目標,都要做這個系統設定的例行的事,這件事情不是一個例子,所以不叫事例,這也不是故事,也不能算一段歷程,而是一個例行的事。
)
pdf下載地址: 第8章以用戶例事管理項目.rar
具體pdf的下載地址:
分離數據庫訪問,UI和域邏輯
http://wingel.javaeye.com/topics/download/ce15b67a-1df7-4a75-8f03-1a505aca35d8
請從鏈接中下載,下面的內容只是摘要。
處理三種類別的代碼都混在了一起:
?? 1.UI: JDialog, JTextField, 響應用戶事件的代碼。
?? 2.數據庫訪問: Connection, PreparedStatement, SQL statements, ResultSet 等等。
?? 3.域邏輯: 參會者的默認id,參會者的名字必填,所屬地區的限制等等。域邏輯又稱為“域模型”或者“業務邏輯”。
這三個不同類別的代碼混在一起,會造成下面的問題:
1.代碼很復雜。
2.代碼很難重用。如果我們想創建一個EditParticipantDialog,讓用戶更改參會者的信息,我們就想重用部分域邏輯(比如,地區的限制)。但實現這部分域邏輯的代碼跟AddParticipantDialog混在了一起,根本不能重用。如果是在一個web系統中,就更難重用了。
3.代碼很難測試。每次要測這樣的一段代碼,我們都要建一個數據庫,還要通過一個用戶操作界面來測試。
???? 4.如果數據庫表結構更改了,AddParticipantDialog這個類,還有其他的很多地方都要跟著更改。
5.它導致我們一直在考慮一些低層的太細節的概念,比如數據庫字段,表的記錄之類的,而不是類,對象,方法和屬性這一類的概念。或者說白了一點,一直在考慮怎么往數據庫里面裝數據,而沒有了面向對象的概念,沒有了建立業務模型的思維。
因此,我們應該將這三種類別的代碼分離開(UI,數據庫訪問,域邏輯)。????????
下載:
http://www.aygfsteel.com/Files/Wingel/第6章處理不合適的引用.rar
or
http://wingel.javaeye.com/topics/download/afd36f87-a11b-4d18-a01b-a843092ec1bc
如果現在有一個類Parent,里面有個屬性的類型是Child,add的方法里面還有個參數的類型是Girl:
class Parent{
??????? Child child;
?void add(Girl girl){
??? ...
?}
???? }
???? 因為上面Parent里面用到了Child跟Girl這兩個類,我們就說,Parent引用了類Child跟類Girl。現在的問題是,如果Child這個類或者Girl這個類編譯不過的話,那么Parent這個類也編譯不了了。也就是說,Parent依賴于Child跟Girl。這章講述的,就是因為一些類的依賴造成的無法重用的問題。
具體的內容在上面的下載鏈接里面的pdf文件里,內容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