丄諦啲仇魜ヤ
          如 果 敵 人 讓 你 生 氣 , 那 說 明 你 沒 有 勝 他 的 把 握!
          posts - 6,comments - 56,trackbacks - 1
          先看下面代碼: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0;
              int b = 10;
              System.out.println("a is " + a);
              System.out.println("b is " + b);
              System.out.println("a==b is " + (a==b));//1 true
              Integer ia = new Integer(10);
              Integer ib = new Integer(10);
              System.out.println("ia is " + ia);
              System.out.println("ib is " + ib);
              System.out.println("ia==ib is " + (ia==ib));//2 false
              System.out.println("ia.equals(ib) is " + (ia.equals(ib)));//3 true
              System.out.println("ib.equals(ia) is " + (ib.equals(ia)));//3 true
            }
          }
          ==和equals的用法總結如下:
          1. 用==測試兩個Primitive type是否完全相同,如代碼中1處所示,或測試兩個object refrencees 是否指向同一個對象,如代碼中2處所示
          2. 用equals比較兩個對象的內容是否相同。如代碼中3處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比較都針對的是同一種類型的基本數據或對象,如果是不同類型之間的比較,看如下代碼:
          class 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0;
              float b = 10.0f;
              System.out.println("a is " + a);
              System.out.println("b is " + b);
              System.out.println("a==b is " + (a==b));//1 true
              Integer ia = new Integer(10);
              Float fa = new Float(10.0f);
              System.out.println("ia is " + ia);
              System.out.println("fa is " + fa);
              System.out.println("ia.equals(fa) is " + (ia.equals(fa)));//2 false
              System.out.println("fa.equals(ia) is " + (fa.equals(ia)));//2 false
            }
          }
          1. 當程序比較基本類型數據 int a 和 float b 時,會將int 晉升為一個float ,此時10變成10.0,并認為二者是相等的,如代碼中1處所示。
          2. 兩個隸屬不同classes 的對象絕不會相等,除非你自己實現一個equals()方法。
             注意上述代碼中2處編譯通得過,而且不會拋出任何異常,都返回false 。
          ------------------------------------------------------------------------------------
          附:String對象的2種創建過程。
          示例代碼:
          public class StringInitia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1="hebing";
            String s2="hebing";
            String s3="he";
            String s4=new String("hebing");
            String s5=new String("hebing");
            System.out.println("String:");
            System.out.println("s12---"+s1.equals(s2)+"----"+(s1==s2));
            System.out.println("s1:hebing---"+s1.equals("hebing")+"----"+(s1=="hebing"));
            System.out.println("hebing:he-----"+s1.equals(s3));
            System.out.println("s14----"+s1.equals(s4)+"----"+(s1==s4));
            System.out.println("s4:hebing----"+s4.equals("hebing")+"----"+(s4=="hebing"));
            System.out.println("s45----"+s4.equals(s5)+"----"+(s4==s5));
           }
          }
          1. String s1 = "immutable";的創建過程
              用字符串常量創建String型的對象時,在編譯時,編譯器向字符串常量緩沖區中添加該常量,
          如果還有String s2 = "immutable";編譯器會先判斷緩沖區中是否有此常量,有的話就不會創建新的,而直接使用已有的字符串常量。這樣s1 和 s2 就指向了同一個地址,兩者的內容也都相同,即用== 和equals()方法比較都是true
          2. String s2 = new String("Constructed");的創建過程
              當這行代碼被編譯時,字符串常量"Constructed"先被放進緩沖區中,到了運行時,new String()語句被執行,一個新的String實例被創建,并復制緩沖區中的字符串到新分配的內存空間中,最后新建的String對象被賦予s2,
          顯然,用new String()語句將導致額外的內存分配。至于常量緩沖區是存放在哪的,參見下面這篇討論:
          http://community.csdn.net/Expert/TopicView3.asp?id=4245026


          /***********************************************************************/

          ==操作符專門用來比較變量的值是否相等。比較好理解的一點是:

            int a=10;
            int b=10;

            則a==b將是true。

            但不好理解的地方是:


            String a=new String("foo");
            String b=new String("foo");

            則a==b將返回false。

            對象變量其實是一個引用,它們的值是指向對象所在的內存地址,而不是對象本身。a和b都使用了new操作符,意味著將在內存中產生兩個內容為"foo"的字符串,既然是“兩個”,它們自然位于不同的內存地址。a和b的值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內存地址的值,所以使用"=="操作符,結果會是false。誠然,a和b所指的對象,它們的內容都是"foo",應該是“相等”,但是==操作符并不涉及到對象內容的比較。

            對象內容的比較,正是equals方法做的事。

            看一下Object對象的equals方法是如何實現的:

            boolean equals(Object o){

            return this==o;

            }

            Object對象默認使用了==操作符。所以如果你自創的類沒有覆蓋equals方法,那你的類使用equals和使用==會得到同樣的結果。同樣也可以看出,Object的equals方法沒有達到equals方法應該達到的目標:比較兩個對象內容是否相等。因為答案應該由類的創建者決定,所以Object把這個任務留給了類的創建者。

            看一下一個極端的類:


            Class Monster{
            private String content;
            ...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ther){ return true;}

            }

            我覆蓋了equals方法。這個實現會導致無論Monster實例內容如何,它們之間的比較永遠返回true。

            所以當你是用equals方法判斷對象的內容是否相等,請不要想當然。因為可能你認為相等,而這個類的作者不這樣認為,而類的equals方法的實現是由他掌握的。如果你需要使用equals方法,或者使用任何基于散列碼的集合(HashSet,HashMap,HashTable),請察看一下java doc以確認這個類的equals邏輯是如何實現的。

          posted on 2007-09-30 18:39 Crying 閱讀(1137)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JAVA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州市| 明光市| 德清县| 泾川县| 乐业县| 岳阳市| 金乡县| 邯郸县| 增城市| 丰顺县| 江永县| 阜宁县| 和顺县| 渭源县| 洪雅县| 沛县| 凉城县| 彭阳县| 津市市| 突泉县| 龙州县| 昭苏县| 衡南县| 乌鲁木齐县| 延寿县| 屯昌县| 同心县| 金平| 太原市| 绩溪县| 达州市| 丹寨县| 西青区| 抚顺市| 长丰县| 宝清县| 锦州市| 寿阳县| 长顺县| 漳浦县|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