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放水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BlogJava 首頁 新隨筆 聯系 聚合 管理
            296 Posts :: 10 Stories :: 274 Comments :: 0 Trackbacks
          Google敗退中國市場

          折射行業:互聯網搜索引擎市場 兌現指數:★★★☆

          現狀勘察

          正式登陸中國僅一年多,Google就不幸顯露出四大衰相:

          1.“Google.cn”并沒在中國取得運營互聯網信息服務所必須的ICP牌照,而是和“趕集網”采用了同一張ICP證,被指涉嫌違規經營,受到有關部門調查,目前還在等待最后“說法”;

          2.收購百度的計劃落空,2006年6月無奈悉數出售了所持2.6%的百度股份;

          3.市場份額不升反降,下滑至20%,就連進入中國市場前那33%的份額都沒能保住;

          4.亞太區市場總監王懷南因業績原因離職,此舉可視為Google中國初創團隊瓦解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推理過程

          曾讓Google人頗為自豪的“谷歌”中文名,并沒有為Google帶來期待中的大捷。而在四大衰相的背后,卻隱隱約約指向一個可怕的結論:Google極有可能在2007年退出中國市場。

          因為所謂人權等原因,Google.com一直不愿遵照中國法律對搜索信息進行自我過濾,遭到了中國防火墻阻擊。為打破僵局,Google推出了經過自我過濾的中文搜索服務Google.cn,但事實上它并沒有取得在中國ICP牌照,而是和“趕集網”合作采用了同一張ICP證。這明顯不符合中國相關管理政策,目前Google還在等待信產部最后的“說法”。而這最后的“說法”極有可能讓Google失望。

          這種情況逼得Google創始人布林不得不出來表態:如果實在無法在信息服務和滿足當地政策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將另做打算。

          Google的“另做打算”語含三重玄機:一是不能落地就退出中國市場;二是通過收購中國本土公司真正實現落地;三是對Google.com進行自我過濾,以換取中國政府拆除防火墻。除了這三種可能,Google似乎沒有第四個選項。

          那么,三種“可能”中Google最有可能做哪種“打算”呢?

          事實上,Google一開始就試圖“通過收購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它將目標鎖定為百度,加 緊收購百度股份。但是,2006年6月,Google悉數出售了所持百度股票。顯然,Google收購百度的想法碰壁了。

          另外一個收購對象是Google現在的合作伙伴“趕集網”。如果“趕集網”最終賣給Google,Google.cn將擁有其ICP牌照。但是,如果Google因此過關,任何一家外資互聯網企業都可以效法進入中國,中國政府的互聯網管理法規將面臨嚴峻挑戰。因此,幾乎可以肯定,相關部門不會讓Google如此輕松過關。

          由此可見,2007年,Google.cn通過收購本土公司拿到ICP牌照的想法可能性不大。

          那第三種“打算”呢?實際上,這種設想早就被Google放棄了,否則就不會有Google.cn的問世。由于美國國內的政治壓力和輿論壓力,以及Google.com長期宣稱的“不做惡”理念,Google.com自我過濾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排除第二、三種可能后,“退出中國市場”就成為Google最有可能的“打算”。

          當然,以上推論尚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業績問題往往才是造成跨國公司退出的根本原因。

          2006年,Google在中國市場份額已從32.9%下滑至20.6%,而其競爭對手百度則呈增長態勢,已從51.5%增至64.5%。同時,Google還受到了中搜、雅虎搜索的強力挑戰,市場份額的流失速度明顯加快。

          2007年是中國搜索市場的一個分水嶺,除百度、雅虎等主要競爭對手全力阻擊外,一些本土企業如網易等將積極發力搜索市場,這無疑將會增加Google的壓力。更致命的是,在中國搜索市場上,Google的搜索關鍵詞業務并不是市場主流,而搜索競價業務才是主要的贏利方式。

          Google之所以在中國市場萎縮,緣于本土化困局。如果能打破這一困局,或許能在2007年力挽狂瀾,但偏偏這時候,Google遭遇“辭職門”。

          2006年12月31日,Google大中華區聯合總裁周韶寧正式離職,外界傳言其離職的原因是因為本土化方案未被總部認可。而在之前,亞太區市場總監王懷南也因業績原因于2006年12月離職。

          周韶寧、王懷南離去,李開復也難保不會在2007年出走,Google中國的三人初創團隊瓦解已現多米諾骨牌之勢。

          長期以來,Google總部與Google中國的分歧相當明顯。事實上,王懷南離職并不會對Google中國產生太大沖擊。因為Google亞太區市場總監采用雙核設置,一個是中國人,一為外籍人士??梢灶A見,一旦三人創業團隊瓦解,接任者為與總部保持一致,將更趨保守,并將在對手的強大進攻下節節敗退。

          幾乎可以肯定,Google中國很難逾越這道分水嶺,2007年的業績進一步下滑將難以避免。Google高層似乎很難找到留在中國市場的理由和路徑。

          沖擊波

          如果此預言實現,在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上,百度將成惟一霸主;雅虎系搜索可能成為最大變數,因其電子商務搜索不失為重要的戰略突破點;由于Google的退出,在競價排名等搜索服務較為成熟的收費領域,對渠道代理商的爭奪以及低價傾銷甚至免費競爭,將會動搖目前暫時保持穩定的產業生態。

          成敗界點

          此預言成立的關鍵點有三:一是Google.com頑固堅持己見,繼續遭到中國防火墻阻擊;二是Google.cn不能取得ICP證,失去合法競爭的基礎;三是業績持續下滑。

          反之,如果Google.com采取合作態度而順利破除防火墻,或者Google.cn不惜代價收購一家有ICP證的實力派中國公司,并采取強有力的本土化策略重新搶占市場,那么,該預言也就基本落空了。

          此預言能否成立,還必須考慮一個重要的前提:Google是否能夠承受在中國市場的暫時虧損。如果Google看好中國市場,暫時的失利和虧損,應該不會足以讓其退出中國市場。事實上,不少跨國公司在進入中國市場的早期,都一度要承受好幾年甚至10多年的虧損。
          posted on 2007-02-04 21:20 放水老倌 閱讀(401)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天下雜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东至县| 广元市| 锦州市| 辽中县| 木里| 侯马市| 淮安市| 灵璧县| 宿松县| 呼玛县| 长治市| 安龙县| 罗甸县| 洛扎县| 永川市| 肥城市| 孝义市| 四会市| 民丰县| 扬中市| 武胜县| 泽州县| 和龙市| 外汇| 莱阳市| 贡嘎县| 托克托县| 怀集县| 九寨沟县| 汉沽区| 江源县| 阿拉善盟| 朝阳县| 海兴县| 安康市| 清新县| 莆田市| 响水县| 格尔木市|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