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方向

          新的征途......
          posts - 75,comments - 19,trackbacks - 0

          本文鏈接: http://blog.csdn.net/jrq/archive/2005/10/27/517428.aspx

          正文:

          1. 為了方便按列作外循環(huán),想把ArrayList構(gòu)造成一個二維數(shù)組,如下:

              ......

            ArrayList result=GetResult();

            int n=result.size();

            String[][] myArray=new String[n][]; //定義二維數(shù)組
           
            for (int i=0;i<n;i++)  //構(gòu)造二維數(shù)組
            {
              ArrayList tempArray= (ArrayList)result.get(i);
              myArray[i]=(String[])tempArray.toArray();
            }

            ......

          程序可以編譯通過。

          但在運行到myArray[i]=(String[])tempArray.toArray()時,出現(xiàn)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的錯誤,很奇怪。

          花了一晚上時間,查了N多資料,總算搞定了。現(xiàn)把問題記錄下來,以備參考。

          2. 此事從頭說起。  

          ArrayList類擴展AbstractList并執(zhí)行List接口。ArrayList支持可隨需要而增長的動態(tài)數(shù)組。

              ArrayList有如下的構(gòu)造函數(shù):
            
                  ArrayList( )
                  ArrayList(Collection c)
                  ArrayList(int capacity)

          如果調(diào)用new ArrayList()構(gòu)造時,其默認的capacity(初始容量)為10。

          參見ArrayList源碼,其中是這樣定義的:

              public ArrayList() {
            this(10);
               }

          默認初始化內(nèi)部數(shù)組大小為10。為什么是10?不知道。可能SUN覺得這樣比較爽吧。

          程序編譯后執(zhí)行ArrayList.toArray(),把ArrayList轉(zhuǎn)化為數(shù)組時,該數(shù)組大小仍為capacity(為10)。

          當 裝入的數(shù)據(jù)和capacity值不等時(小于capacity),比如只裝入了5個數(shù)據(jù),數(shù)組中后面的(capacity - size)個對象將置為null,此時當數(shù)組強制類型轉(zhuǎn)換時,容易出現(xiàn)一些問題,如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異常等。

          解決辦法是:在用ArrayList轉(zhuǎn)化為數(shù)組裝數(shù)據(jù)后,使用trimToSize()重新設(shè)置數(shù)組的真實大小。


          3. 本例修改后的代碼修如下,可順利運行:

              for (int i=0;i<n;i++)  //構(gòu)造二維數(shù)組
                {
                      ArrayList tempArray= (ArrayList)result.get(i);
                      myArray[i]=(String[])tempArray.toArray(new String[0]);   //注意此處的寫法
                 }

           看看下面這些也許就明白了--

          ArrayList.toArray()之一:

          public Object[] toArray() {
            Object[] result = new Object[size];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0, result, 0, size);
            return result;
          }

          返回ArrayList元素的一個數(shù)組,注意這里雖然生成了一個新的數(shù)組,但是數(shù)組元素和集合中的元素是共享的,Collection接口中說這個是安全的,這是不嚴格的。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這個效果。
           
             ArrayList al=new ArrayList();
             al.add(new StringBuffer("hello"));
             Object[] a=al.toArray();
             StringBuffer sb=(StringBuffer)a[0];
             sb.append("changed");  //改變數(shù)組元素同樣也改變了原來的ArrayList中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al.get(0));    

          這里不要用String來代替StringBuffer,因為String是不可變的。


          ArrayList.toArray()之二:

          public Object[] toArray(Object a[]) {
            if (a.length < size)
              a = (Object[])java.lang.reflect.Array.newInstance(a.getClass().getComponentType(), size);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0, a, 0, size);
             if (a.length > size)
                a[size] = null;
             return a;
          }

          這個方法有可能不需要生成新的數(shù)組,注意到如果數(shù)組a容量過大,只在size處設(shè)置為null。

          如果這個數(shù)組a足夠大,就會把數(shù)據(jù)全放進去,返回的數(shù)組也是指向這個數(shù)組,(數(shù)組多余的空間存儲的是null對象);要是不夠大,就申請一個跟參數(shù)同樣類型的數(shù)組,把值放進去,然后返回。


          4. 網(wǎng)上的資料一:

            public String[] getPlatformIDList()
           
            {
                  Vector result = new Vector();
                  try
                  {
                      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String sql = "SELECT PlatformID FROM Platform";
                      rs = stmt.executeQuery(sql);
                      while(rs.next())
                      {
                          result.add(rs.getString(1));
                      }       
                      if (result.size() > 0)
                      {
                          String[] str = (String[]) result.toArray(); // 出現(xiàn)ClassCastException
                          return str;
                      }
                      else
                          return null;
                  }
                  catch(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e);
                      return null;
                  }
                  finally
                  {
                      try
                      {
                          rs.close();
                          conn.close();
                      }
                      catch(Exception e2)
                      {}
                  }
              }

              程序運行后,發(fā)現(xiàn)不能將Vector類經(jīng)過toArray()方法得到的Object[]直接轉(zhuǎn)換成String[]。

              找到用另一個帶有參數(shù)的 toArray(T[] a)方法才可以。

              將該語句改為:

              String[] str = (String[]) result.toArray(new String[1]);即告訴Vector,我要得到的數(shù)組的類型。

              回想一下,應(yīng)該是java中的強制類型轉(zhuǎn)換只是針對單個對象的,想要偷懶,將整個數(shù)組轉(zhuǎn)換成另外一種類型的數(shù)組是不行的。


          5. 網(wǎng)上的資料二:

              正確使用List.toArray()--
           
             在程序中,往往得到一個List,程序要求對應(yīng)賦值給一個array,可以這樣寫程序:
           
              Long [] l = new Long[list.size()];
              for(int i=0;i<list.size();i++)
                  l[i] = (Long) list.get(i);
           
              要寫這些code,似乎比較繁瑣,其實List提供了toArray()的方法。
              但是要使用不好,就會有ClassCastExceptiony異常。究竟這個是如何產(chǎn)生的,且看代碼: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new Long(1));list.add(new Long(2));
                  list.add(new Long(3));list.add(new Long(4));
                  Long[] l = (Long[])list.toArray();
                  for(int i=0; i<l.length; i++)
                      System.out.println(l[i].longValue());

              紅色代碼會拋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當然,為了讀出值來,你可以這樣code:

                  Object [] a =  list.toArray();
                  for(int i=0;i<a.length;i++)
                      System.out.println(((Long)a[i]).longValue());

              但是讓數(shù)組丟失了類型信息,這個不是我們想要得。


              toArray()正確使用方式如下:

                  1)  Long[] l = new Long[<total size>];
                        list.toArray(l);
           
                  2)  Long[] l = (Long []) list.toArray(new Long[0]);

                  3)  Long [] a = new Long[<total size>];
                        Long [] l = (Long []) list.toArray(a);

          6. 總結(jié)補充:

                java sdk doc 上講:
           
                public Object[] toArray(Object[] a)

                a--the array into which the elements of this list are to be stored, if it is big enough; otherwise, a new array of the same  runtime type is allocated for this purpose.

                如果這個數(shù)組a足夠大,就會把數(shù)據(jù)全放進去,返回的數(shù)組也是指向這個數(shù)組,(數(shù)組多余的空間存儲的是null對象);要是不夠大,就申請一個跟參數(shù)同樣類型的數(shù)組,把值放進去,然后返回。
           
               需要注意的是:你要是傳入的參數(shù)為9個大小,而list里面有5個object,那么其他的四個很可能是null , 使用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7. 完畢。

           

                                                                                                                        J.R.Q.

                                                                                                              2005.10.27凌晨于廣州 

          posted @ 2010-06-25 00:49 阿偉 閱讀(1216) | 評論 (0)編輯 收藏

          之前看網(wǎng)上有人發(fā)帖說有個解決辦法是viewservlet.jar下找到org/eclipse/birt/report/utility下找到ParameterAccessor.class文件,現(xiàn)在要修改這個文件的源代碼, 

          你可以在你從CVS中簽出的源代碼中的org.eclipse.birt.report.viewer/birt/WEB-INF/classes/org/eclipse/birt/report/utility文件夾中找到ParameterAccessor.java文件,在這個java文件中找到這行: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UTF_8_ENCODE = "UTF-8"; //$NON-NLS-1$

          將這行改為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UTF_8_ENCODE = "GBK"; //$NON-NLS-1$

          然后將這個編譯好的class文件壓縮到viewservlets.jar的同等目錄下,替換原來的文件”,本人也試了這種方法,但沒見湊效,不過上面的解決方法好像是在birt2.1的環(huán)境下,這個沒仔細試,也許對birt2.1有效吧。


          本人使用birt版本2.3,解決辦法如下:
          在JSP中調(diào)用BIRT報表時,傳的參數(shù)中有中文字符,即URL中包含中文字符,這時在BIRT端接收到的參數(shù)拼SQL語句后發(fā)現(xiàn)中文字符被轉(zhuǎn)碼,造成SQL中的條件不正確。
          因為在JSP中調(diào)用BIRT是在一個JS腳本中,因此要想辦法在JS中先將中文轉(zhuǎn)成UTF-8,并且在BIRT獲取參數(shù)后再將UTF-8轉(zhuǎn)換回中文即可。
          實現(xiàn)代碼:
          頁面JS:
          Var mychecktype = “中文”;
          sqlWhere+="and t.CHECK_TYPE = '"+escape(encodeURI(mychecktype))+"'";

          BIRT腳本:
          sql+=decodeURI(mycondition);

          posted @ 2009-07-02 09:56 阿偉 閱讀(2541) | 評論 (1)編輯 收藏
           問題:

          頁面中寫了一個函數(shù)a,在另一個函數(shù)中調(diào)用,頁面用的是一個iframe框架,即通過iframesrc參數(shù)來刷新iframe中的頁面,每次在第一次調(diào)用函數(shù)a時沒問題,但第二次點擊按鈕調(diào)用函數(shù)a時老報“缺少函數(shù)”的錯誤?

          function a(var1)
          {
            ...
            return a;
          }

          第一次 alert(a(var1)) 沒有問題,第二次就出錯了

          解決:
           

          后來發(fā)現(xiàn)函數(shù)中返回值變量名和函數(shù)名定義為同一個名字,把返回值變量名改成其它名字后問題就解決了,好弱的一個問題啊,折騰了我半天,氣憤!

          改成 return b 就好了 -_-

          posted @ 2008-11-27 14:58 阿偉 閱讀(2270) | 評論 (0)編輯 收藏

          經(jīng)常遇到備份了一個幾十M的SQL文件,還原時無法執(zhí)行或執(zhí)行一半就掛了,好像就是因為太大了,本來用MYSQL 的Administrator工具

          還原備份會方便點,但有時也會出現(xiàn)無法還原的問題,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能想到在命令窗口來執(zhí)行SQL文件,好像還挺管用,具

          體執(zhí)行命令如下:
                                    先進入cmd命令行;
                                   然后進入mysql命令行;
                                 >mysql -u admin -p
                                 >*****
                                 >use dbname
                          mysql>source %pass%\mySQLFile.sql(這里的%pass%指的就是SQL文件所在的路徑,如F:/date/mysqlDB.sql,這里路徑盡量別用中

          文吧,像安裝ORACLE一樣,中文路徑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用英文保險一點^_^)

          posted @ 2008-09-13 00:23 阿偉 閱讀(542) | 評論 (0)編輯 收藏

          轉(zhuǎn)自:http://www.aygfsteel.com/freeman1984/archive/2007/09/27/148850.html

          六種異常處理的陋習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Java專家嗎?是否肯定自己已經(jīng)全面掌握了Java的異常處理機制?在下面這段代碼中,你能夠迅速找出異常處理的六個問題嗎?

          1 OutputStreamWriter out = ...
          2 java.sql.Connection conn = ...
          3 try { // ⑸
          4  Statement stat = conn.createStatement();
          5  ResultSet rs = stat.executeQuery(
          6   "select uid, name from user");
          7  while (rs.next())
          8  {
          9   out.println("ID:" + rs.getString("uid") // ⑹
          10    ",姓名:" + rs.getString("name"));
          11  }
          12  conn.close(); // ⑶
          13  out.close();
          14 }
          15 catch(Exception ex) // ⑵
          16 {
          17  ex.printStackTrace(); //⑴,⑷
          18 }


            作為一個Java程序員,你至少應(yīng)該能夠找出兩個問題。但是,如果你不能找出全部六個問題,請繼續(xù)閱讀本文。

            本文討論的不是Java異常處理的一般性原則,因為這些原則已經(jīng)被大多數(shù)人熟知。我們要做的是分析各種可稱為“反例”(anti-pattern)的違背優(yōu)秀編碼規(guī)范的常見壞習慣,幫助讀者熟悉這些典型的反面例子,從而能夠在實際工作中敏銳地察覺和避免這些問題。

            反例之一:丟棄異常

            代碼:15行-18行。

            這段代碼捕獲了異常卻不作任何處理,可以算得上Java編程中的殺手。從問題出現(xiàn)的頻繁程度和禍害程度來看,它也許可以和C/C++程序的一個惡名遠播的問題相提并論??不檢查緩沖區(qū)是否已滿。如果你看到了這種丟棄(而不是拋出)異常的情況,可以百分之九十九地肯定代碼存在問題(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這段代碼有存在的理由,但最好加上完整的注釋,以免引起別人誤解)。

            這段代碼的錯誤在于,異常(幾乎)總是意味著某些事情不對勁了,或者說至少發(fā)生了某些不尋常的事情,我們不應(yīng)該對程序發(fā)出的求救信號保持沉默和無動于衷。調(diào)用一下printStackTrace算不上“處理異常”。不錯,調(diào)用printStackTrace對調(diào)試程序有幫助,但程序調(diào)試階段結(jié)束之后,printStackTrace就不應(yīng)再在異常處理模塊中擔負主要責任了。

            丟棄異常的情形非常普遍。打開JDK的ThreadDeath類的文檔,可以看到下面這段說明:“特別地,雖然出現(xiàn)ThreadDeath是一種‘正常的情形’,但ThreadDeath類是Error而不是Exception的子類,因為許多應(yīng)用會捕獲所有的Exception然后丟棄它不再理睬。”這段話的意思是,雖然ThreadDeath代表的是一種普通的問題,但鑒于許多應(yīng)用會試圖捕獲所有異常然后不予以適當?shù)奶幚恚訨DK把ThreadDeath定義成了Error的子類,因為Error類代表的是一般的應(yīng)用不應(yīng)該去捕獲的嚴重問題。可見,丟棄異常這一壞習慣是如此常見,它甚至已經(jīng)影響到了Java本身的設(shè)計。

            那么,應(yīng)該怎樣改正呢?主要有四個選擇:

            1、處理異常。針對該異常采取一些行動,例如修正問題、提醒某個人或進行其他一些處理,要根據(jù)具體的情形確定應(yīng)該采取的動作。再次說明,調(diào)用printStackTrace算不上已經(jīng)“處理好了異常”。

            2、重新拋出異常。處理異常的代碼在分析異常之后,認為自己不能處理它,重新拋出異常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3、把該異常轉(zhuǎn)換成另一種異常。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是指把一個低級的異常轉(zhuǎn)換成應(yīng)用級的異常(其含義更容易被用戶了解的異常)。

            4、不要捕獲異常。

            結(jié)論一:既然捕獲了異常,就要對它進行適當?shù)奶幚怼2灰东@異常之后又把它丟棄,不予理睬。

            反例之二:不指定具體的異常

            代碼:15行。

            許多時候人們會被這樣一種“美妙的”想法吸引:用一個catch語句捕獲所有的異常。最常見的情形就是使用catch(Exception ex)語句。但實際上,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種做法不值得提倡。為什么呢?

            要理解其原因,我們必須回顧一下catch語句的用途。catch語句表示我們預期會出現(xiàn)某種異常,而且希望能夠處理該異常。異常類的作用就是告訴Java編譯器我們想要處理的是哪一種異常。由于絕大多數(shù)異常都直接或間接從java.lang.Exception派生,catch(Exception ex)就相當于說我們想要處理幾乎所有的異常。

            再來看看前面的代碼例子。我們真正想要捕獲的異常是什么呢?最明顯的一個是SQLException,這是JDBC操作中常見的異常。另一個可能的異常是IOException,因為它要操作OutputStreamWriter。顯然,在同一個catch塊中處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異常是不合適的。如果用兩個catch塊分別捕獲SQLException和IOException就要好多了。這就是說,catch語句應(yīng)當盡量指定具體的異常類型,而不應(yīng)該指定涵蓋范圍太廣的Exception類。

            另一方面,除了這兩個特定的異常,還有其他許多異常也可能出現(xiàn)。例如,如果由于某種原因,executeQuery返回了null,該怎么辦?答案是讓它們繼續(xù)拋出,即不必捕獲也不必處理。實際上,我們不能也不應(yīng)該去捕獲可能出現(xiàn)的所有異常,程序的其他地方還有捕獲異常的機會??直至最后由JVM處理。

            結(jié)論二:在catch語句中盡可能指定具體的異常類型,必要時使用多個catch。不要試圖處理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異常。

            反例之三:占用資源不釋放

            代碼:3行-14行。

            異常改變了程序正常的執(zhí)行流程。這個道理雖然簡單,卻常常被人們忽視。如果程序用到了文件、Socket、JDBC連接之類的資源,即使遇到了異常,也要正確釋放占用的資源。為此,Java提供了一個簡化這類操作的關(guān)鍵詞finally。

            finally是樣好東西:不管是否出現(xiàn)了異常,F(xiàn)inally保證在try/catch/finally塊結(jié)束之前,執(zhí)行清理任務(wù)的代碼總是有機會執(zhí)行。遺憾的是有些人卻不習慣使用finally。

            當然,編寫finally塊應(yīng)當多加小心,特別是要注意在finally塊之內(nèi)拋出的異常??這是執(zhí)行清理任務(wù)的最后機會,盡量不要再有難以處理的錯誤。

            結(jié)論三:保證所有資源都被正確釋放。充分運用finally關(guān)鍵詞。

          反例之四:不說明異常的詳細信息

            代碼:3行-18行。

            仔細觀察這段代碼:如果循環(huán)內(nèi)部出現(xiàn)了異常,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我們可以得到足夠的信息判斷循環(huán)內(nèi)部出錯的原因嗎?不能。我們只能知道當前正在處理的類發(fā)生了某種錯誤,但卻不能獲得任何信息判斷導致當前錯誤的原因。

            printStackTrace的堆棧跟蹤功能顯示出程序運行到當前類的執(zhí)行流程,但只提供了一些最基本的信息,未能說明實際導致錯誤的原因,同時也不易解讀。

            因此,在出現(xiàn)異常時,最好能夠提供一些文字信息,例如當前正在執(zhí)行的類、方法和其他狀態(tài)信息,包括以一種更適合閱讀的方式整理和組織printStackTrace提供的信息。

            結(jié)論四:在異常處理模塊中提供適量的錯誤原因信息,組織錯誤信息使其易于理解和閱讀。

            反例之五:過于龐大的try塊

            代碼:3行-14行。

            經(jīng)常可以看到有人把大量的代碼放入單個try塊,實際上這不是好習慣。這種現(xiàn)象之所以常見,原因就在于有些人圖省事,不愿花時間分析一大塊代碼中哪幾行代碼會拋出異常、異常的具體類型是什么。把大量的語句裝入單個巨大的try塊就象是出門旅游時把所有日常用品塞入一個大箱子,雖然東西是帶上了,但要找出來可不容易。

            一些新手常常把大量的代碼放入單個try塊,然后再在catch語句中聲明Exception,而不是分離各個可能出現(xiàn)異常的段落并分別捕獲其異常。這種做法為分析程序拋出異常的原因帶來了困難,因為一大段代碼中有太多的地方可能拋出Exception。

            結(jié)論五:盡量減小try塊的體積。

            反例之六:輸出數(shù)據(jù)不完整

            代碼:7行-11行。

            不完整的數(shù)據(jù)是Java程序的隱形殺手。仔細觀察這段代碼,考慮一下如果循環(huán)的中間拋出了異常,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循環(huán)的執(zhí)行當然是要被打斷的,其次,catch塊會執(zhí)行??就這些,再也沒有其他動作了。已經(jīng)輸出的數(shù)據(jù)怎么辦?使用這些數(shù)據(jù)的人或設(shè)備將收到一份不完整的(因而也是錯誤的)數(shù)據(jù),卻得不到任何有關(guān)這份數(shù)據(jù)是否完整的提示。對于有些系統(tǒng)來說,數(shù)據(jù)不完整可能比系統(tǒng)停止運行帶來更大的損失。

            較為理想的處置辦法是向輸出設(shè)備寫一些信息,聲明數(shù)據(jù)的不完整性;另一種可能有效的辦法是,先緩沖要輸出的數(shù)據(jù),準備好全部數(shù)據(jù)之后再一次性輸出。

            結(jié)論六:全面考慮可能出現(xiàn)的異常以及這些異常對執(zhí)行流程的影響。

            改寫后的代碼

            根據(jù)上面的討論,下面給出改寫后的代碼。也許有人會說它稍微有點?嗦,但是它有了比較完備的異常處理機制。

          OutputStreamWriter out = ...
          java.sql.Connection conn = ...
          try {
           Statement stat = conn.createStatement();
           ResultSet rs = stat.executeQuery(
            "select uid, name from user");
           while (rs.next())
           {
            out.println("ID:" + rs.getString("uid") + ",姓名: " + rs.getString("name"));
           }
          }
          catch(SQLException sqlex)
          {
           out.println("警告:數(shù)據(jù)不完整");
           throw new ApplicationException("讀取數(shù)據(jù)時出現(xiàn)SQL錯誤", sqlex);
          }
          catch(IOException ioex)
          {
           throw new ApplicationException("寫入數(shù)據(jù)時出現(xiàn)IO錯誤", ioex);
          }
          finally
          {
           if (conn != null) {
            try {
             conn.close();
            }
            catch(SQLException sqlex2)
            {
             System.err(this.getClass().getName() + ".mymethod - 不能關(guān)閉數(shù)據(jù)庫連接: " + sqlex2.toString());
            }
           }

           if (out != null) {
            try {
             out.close();
            }
            catch(IOException ioex2)
            {
             System.err(this.getClass().getName() + ".mymethod - 不能關(guān)閉輸出文件" + ioex2.toString());
            }
           }
          }

            本文的結(jié)論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教條,有時常識和經(jīng)驗才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你對自己的做法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務(wù)必加上詳細、全面的注釋。

            另一方面,不要笑話這些錯誤,不妨問問你自己是否真地徹底擺脫了這些壞習慣。即使最有經(jīng)驗的程序員偶爾也會誤入歧途,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們確確實實帶來了“方便”。所有這些反例都可以看作Java編程世界的惡魔,它們美麗動人,無孔不入,時刻誘惑著你。也許有人會認為這些都屬于雞皮蒜毛的小事,不足掛齒,但請記住: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下面是一些java異常集-------------------------------------------------------------------------------------------


           

          算術(shù)異常類:ArithmeticExecption

          空指針異常類:NullPointerException

          類型強制轉(zhuǎn)換異常:ClassCastException

          數(shù)組負下標異常:NegativeArrayException

          數(shù)組下標越界異常: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違背安全原則異常:SecturityException

          文件已結(jié)束異常:EOFException

          文件未找到異常:FileNotFoundException

          字符串轉(zhuǎn)換為數(shù)字異常:NumberFormatException


          操作數(shù)據(jù)庫異常:SQLException


          輸入輸出異常:IOException


          方法未找到異常:NoSuchMethodException

          java.lang.AbstractMethodError

          抽象方法錯誤。當應(yīng)用試圖調(diào)用抽象方法時拋出。

          java.lang.AssertionError

          斷言錯。用來指示一個斷言失敗的情況。

          java.lang.ClassCircularityError

          類循環(huán)依賴錯誤。在初始化一個類時,若檢測到類之間循環(huán)依賴則拋出該異常。

          java.lang.ClassFormatError

          類格式錯誤。當Java虛擬機試圖從一個文件中讀取Java類,而檢測到該文件的內(nèi)容不符合類的有效格式時拋出。

          java.lang.Error

          錯誤。是所有錯誤的基類,用于標識嚴重的程序運行問題。這些問題通常描述一些不應(yīng)被應(yīng)用程序捕獲的反常情況。

          java.lang.ExceptionInInitializerError

          初始化程序錯誤。當執(zhí)行一個類的靜態(tài)初始化程序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異常時拋出。靜態(tài)初始化程序是指直接包含于類中的static語句段。

          java.lang.IllegalAccessError

          違法訪問錯誤。當一個應(yīng)用試圖訪問、修改某個類的域(Field)或者調(diào)用其方法,但是又違反域或方法的可見性聲明,則拋出該異常。

          java.lang.IncompatibleClassChangeError

          不兼容的類變化錯誤。當正在執(zhí)行的方法所依賴的類定義發(fā)生了不兼容的改變時,拋出該異常。一般在修改了應(yīng)用中的某些類的聲明定義而沒有對整個應(yīng)用重新編譯而直接運行的情況下,容易引發(fā)該錯誤。

          java.lang.InstantiationError

          實例化錯誤。當一個應(yīng)用試圖通過Java的new操作符構(gòu)造一個抽象類或者接口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InternalError

          內(nèi)部錯誤。用于指示Java虛擬機發(fā)生了內(nèi)部錯誤。

          java.lang.LinkageError

          鏈接錯誤。該錯誤及其所有子類指示某個類依賴于另外一些類,在該類編譯之后,被依賴的類改變了其類定義而沒有重新編譯所有的類,進而引發(fā)錯誤的情況。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未找到類定義錯誤。當Java虛擬機或者類裝載器試圖實例化某個類,而找不到該類的定義時拋出該錯誤。

          java.lang.NoSuchFieldError

          域不存在錯誤。當應(yīng)用試圖訪問或者修改某類的某個域,而該類的定義中沒有該域的定義時拋出該錯誤。

          java.lang.NoSuchMethodError

          方法不存在錯誤。當應(yīng)用試圖調(diào)用某類的某個方法,而該類的定義中沒有該方法的定義時拋出該錯誤。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內(nèi)存不足錯誤。當可用內(nèi)存不足以讓Java虛擬機分配給一個對象時拋出該錯誤。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堆棧溢出錯誤。當一個應(yīng)用遞歸調(diào)用的層次太深而導致堆棧溢出時拋出該錯誤。

          java.lang.ThreadDeath

          線程結(jié)束。當調(diào)用Thread類的stop方法時拋出該錯誤,用于指示線程結(jié)束。

          java.lang.UnknownError

          未知錯誤。用于指示Java虛擬機發(fā)生了未知嚴重錯誤的情況。

          java.lang.UnsatisfiedLinkError

          未滿足的鏈接錯誤。當Java虛擬機未找到某個類的聲明為native方法的本機語言定義時拋出。

          java.lang.UnsupportedClassVersionError

          不支持的類版本錯誤。當Java虛擬機試圖從讀取某個類文件,但是發(fā)現(xiàn)該文件的主、次版本號不被當前Java虛擬機支持的時候,拋出該錯誤。

          java.lang.VerifyError

          驗證錯誤。當驗證器檢測到某個類文件中存在內(nèi)部不兼容或者安全問題時拋出該錯誤。

          java.lang.VirtualMachineError

          虛擬機錯誤。用于指示虛擬機被破壞或者繼續(xù)執(zhí)行操作所需的資源不足的情況。


          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

          算術(shù)條件異常。譬如:整數(shù)除零等。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數(shù)組索引越界異常。當對數(shù)組的索引值為負數(shù)或大于等于數(shù)組大小時拋出。

          java.lang.ArrayStoreException

          數(shù)組存儲異常。當向數(shù)組中存放非數(shù)組聲明類型對象時拋出。

          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類造型異常。假設(shè)有類A和B(A不是B的父類或子類),O是A的實例,那么當強制將O構(gòu)造為類B的實例時拋出該異常。該異常經(jīng)常被稱為強制類型轉(zhuǎn)換異常。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找不到類異常。當應(yīng)用試圖根據(jù)字符串形式的類名構(gòu)造類,而在遍歷CLASSPAH之后找不到對應(yīng)名稱的class文件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不支持克隆異常。當沒有實現(xiàn)Cloneable接口或者不支持克隆方法時,調(diào)用其clone()方法則拋出該異常。

          java.lang.EnumConstantNotPresentException

          枚舉常量不存在異常。當應(yīng)用試圖通過名稱和枚舉類型訪問一個枚舉對象,但該枚舉對象并不包含常量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Exception

          根異常。用以描述應(yīng)用程序希望捕獲的情況。

          java.lang.IllegalAccessException

          違法的訪問異常。當應(yīng)用試圖通過反射方式創(chuàng)建某個類的實例、訪問該類屬性、調(diào)用該類方法,而當時又無法訪問類的、屬性的、方法的或構(gòu)造方法的定義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違法的監(jiān)控狀態(tài)異常。當某個線程試圖等待一個自己并不擁有的對象(O)的監(jiān)控器或者通知其他線程等待該對象(O)的監(jiān)控器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違法的狀態(tài)異常。當在Java環(huán)境和應(yīng)用尚未處于某個方法的合法調(diào)用狀態(tài),而調(diào)用了該方法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

          違法的線程狀態(tài)異常。當縣城尚未處于某個方法的合法調(diào)用狀態(tài),而調(diào)用了該方法時,拋出異常。

          java.la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索引越界異常。當訪問某個序列的索引值小于0或大于等于序列大小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InstantiationException

          實例化異常。當試圖通過newInstance()方法創(chuàng)建某個類的實例,而該類是一個抽象類或接口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InterruptedException

          被中止異常。當某個線程處于長時間的等待、休眠或其他暫停狀態(tài),而此時其他的線程通過Thread的interrupt方法終止該線程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NegativeArraySizeException

          數(shù)組大小為負值異常。當使用負數(shù)大小值創(chuàng)建數(shù)組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NoSuchFieldException

          屬性不存在異常。當訪問某個類的不存在的屬性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NoSuchMethodException

          方法不存在異常。當訪問某個類的不存在的方法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

          空指針異常。當應(yīng)用試圖在要求使用對象的地方使用了null時,拋出該異常。譬如:調(diào)用null對象的實例方法、訪問null對象的屬性、計算null對象的長度、使用throw語句拋出null等等。

          java.lang.NumberFormatException

          數(shù)字格式異常。當試圖將一個String轉(zhuǎn)換為指定的數(shù)字類型,而該字符串確不滿足數(shù)字類型要求的格式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運行時異常。是所有Java虛擬機正常操作期間可以被拋出的異常的父類。

          java.lang.SecurityException

          安全異常。由安全管理器拋出,用于指示違反安全情況的異常。

          java.lang.Stri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字符串索引越界異常。當使用索引值訪問某個字符串中的字符,而該索引值小于0或大于等于序列大小時,拋出該異常。

          java.lang.TypeNotPresentException

          類型不存在異常。當應(yīng)用試圖以某個類型名稱的字符串表達方式訪問該類型,但是根據(jù)給定的名稱又找不到該類型是拋出該異常。該異常與ClassNotFoundException的區(qū)別在于該異常是unchecked(不被檢查)異常,而ClassNotFoundException是checked(被檢查)異常。

          java.lang.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不支持的方法異常。指明請求的方法不被支持情況的異常。

          異常
          javax.servlet.jsp.JspException: Cannot retrieve mapping for action /Login (/Login是你的action名字)  

          可能原因
          action沒有再struts-config.xml 中定義,或沒有找到匹配的action,例如在JSP文件中使用 <html:form action="Login.do".將表單提交給Login.do處理,如果出現(xiàn)上述異常,請查看struts-config.xml中的定義部分,有時可能是打錯了字符或者是某些不符合規(guī)則,可以使用strutsconsole工具來檢查。
          -----------------------------------------------------------------------------------------------------------------
          異常
          org.apache.jasper.JasperException: Cannot retrieve definition for form bean null

          可能原因     
                
          這個異常是因為Struts根據(jù)struts-config.xml中的mapping沒有找到action期望的form bean。大部分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在form-bean中設(shè)置的name屬性和action中設(shè)置的name屬性不匹配所致。換句話說,action和form都應(yīng)該各自有一個name屬性,并且要精確匹配,包括大小寫。這個錯誤當沒有name屬性和action關(guān)聯(lián)時也會發(fā)生,如果沒有在action中指定name屬性,那么就沒有name屬性和action相關(guān)聯(lián)。當然當action制作某些控制時,譬如根據(jù)參數(shù)值跳轉(zhuǎn)到相應(yīng)的jsp頁面,而不是處理表單數(shù)據(jù),這是就不用name屬性,這也是action的使用方法之一。
          -----------------------------------------------------------------------------------------------------------------
          異常
          No action instance for path /xxxx could be created

          可能原因
          特別提示:因為有很多中情況會導致這個錯誤的發(fā)生,所以推薦大家調(diào)高你的web服務(wù)器的日志/調(diào)試級別,這樣可以從更多的信息中看到潛在的、在試圖創(chuàng)建action類時發(fā)生的錯誤,這個action類你已經(jīng)在struts-config.xml中設(shè)置了關(guān)聯(lián)(即添加了<action>標簽)。

          在struts-config.xml中通過action標簽的class屬性指定的action類不能被找到有很多種原因,例如:定位編譯后的.class文件失敗。Failure to place compiled .class file for the action in the classpath (在web開發(fā)中,class的的位置在r WEB-INF/classes,所以你的action class必須要在這個目錄下。例如你的action類位于WEB-INF/classes/action/Login.class,那么在struts-config.xml中設(shè)置action的屬性type時就是action.Login).
          拼寫錯誤,這個也時有發(fā)生,并且不易找到,特別注意第一個字母的大小寫和包的名稱。
          -----------------------------------------------------------------------------------------------------------------
          異常
          javax.servlet.jsp.JspException: No getter method for property username of bean org.apache.struts.taglib.html.BEAN

          可能原因
          沒有位form bean中的某個變量定義getter 方法

          這個錯誤主要發(fā)生在表單提交的FormBean中,用struts標記<html:text property=”username”>時,在FormBean中必須有一個getUsername()方法。注意字母“U”。
          -----------------------------------------------------------------------------------------------------------------
          異常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org/apache/struts/action/ActionForm

          可能原因
          這個錯誤主要發(fā)生在在classpath中找不到相應(yīng)的Java .class文件。如果這個錯誤發(fā)生在web應(yīng)用程序的運行時,主要是因為指定的class文件不在web server的classpath中(/WEB-INF/classes 和 /WEB-INF/lib)。在上面的錯誤中,原因是找不到ActionForm類。
          -----------------------------------------------------------------------------------------------------------------
          異常
          javax.servlet.jsp.JspException: Exception creating bean of class org.apache.struts.action.ActionForm: {1}

          可能原因
          Instantiating Struts-provided ActionForm class directly instead of instantiating a class derived off ActionForm. This mightoccur implicitly if you specify that a form-bean is this Struts ActionForm class rather than specifying a child of this classfor the form-bean.

          Not associating an ActionForm-descended class with an action can also lead to this error.
          -----------------------------------------------------------------------------------------------------------------
          異常
          javax.servlet.jsp.JspException: Cannot find ActionMappings or ActionFormBeans collection

          可能原因
          不是標識Struts actionServlet的<servlet>標記就是映射.do擴展名的<sevlet-mapping>標記或者兩者都沒有在web.xml中聲明。

          在struts-config.xml中的打字或者拼寫錯誤也可導致這個異常的發(fā)生。例如缺少一個標記的關(guān)閉符號/>。最好使用struts console工具檢查一下。

          另外,load-on-startup必須在web.xml中聲明,這要么是一個空標記,要么指定一個數(shù)值,這個數(shù)值用來表servlet運行的優(yōu)先級,數(shù)值越大優(yōu)先級越低。

          還有一個和使用load-on-startup有關(guān)的是使用Struts預編譯JSP文件時也可能導致這個異常。
          -----------------------------------------------------------------------------------------------------------------
          異常
          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 at org.apache.struts.util.RequestUtils.forwardURL(RequestUtils.java:1223)

          可能原因
          在struts-config.xml中的forward元素缺少path屬性。例如應(yīng)該是如下形式:
          <forward name="userhome" path="/user/userhome.jsp"/>
          -----------------------------------------------------------------------------------------------------------------
          異常
          javax.servlet.jsp.JspException: Cannot find bean org.apache.struts.taglib.html.BEAN in any scope


           

          Probable Causes
          試圖在Struts的form標記外使用form的子元素。這常常發(fā)生在你在</html:form>后面使用Struts的html標記。另外要注意可能你不經(jīng)意使用的無主體的標記,如<html:form … />,這樣web 服務(wù)器解析時就當作一個無主體的標記,隨后使用的所有<html>標記都被認為是在這個標記之外的,如又使用了<html:text property=”id”>還有就是在使用taglib引入HTML標記庫時,你使用的prefix的值不是html。
          -----------------------------------------------------------------------------------------------------------------
          異常
          javax.servlet.jsp.JspException: Missing message for key xx.xx.xx

          Probable Causes
          這個key的值對沒有在資源文件ApplicationResources.properties中定義。如果你使用eclipse時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情況,當項目重新編譯時,eclipse會自動將classes目錄下的資源文件刪除。

          資源文件ApplicationResources.properties 不在classpath中應(yīng)將資源文件放到 WEB-INF/classes 目錄下,當然要在struts-config.xml中定義)
          -----------------------------------------------------------------------------------------------------------------
          異常
          Cannot find message resources under key org.apache.struts.action.MESSAGE

          可能原因
          很顯然,這個錯誤是發(fā)生在使用資源文件時,而Struts沒有找到資源文件。

          Implicitly trying to use message resources that are not available (such as using empty html:options tag instead of specifyingthe options in its body -- this assumes options are specified in ApplicationResources.properties file)

          XML parser issues -- too many, too few, incorrect/incompatible versions
          -----------------------------------------------------------------------------------------------------------------
          異常
          Strange and seemingly random characters in HTML and on screen, but not in original JSP or servlet.

          可能原因
          混和使用Struts的html:form標記和標準的HTML標記不正確。

          使用的編碼樣式在本頁中不支持。
          -----------------------------------------------------------------------------------------------------------------
          異常
          "Document contained no data" in Netscape

          No data rendered (completely empty) page in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可能原因
          使用一個Action的派生類而沒有實現(xiàn)perform()方法或execute()方法。在Struts1.0中實現(xiàn)的是perform()方法,在Struts1.1中實現(xiàn)的是execute()方法,但Struts1.1向后兼容perform()方法。但你使用Struts1.1創(chuàng)建一個Action的派生類,并且實現(xiàn)了execute()方法,而你在Struts1.0中運行的話,就會得到"Document contained nodata" error message in Netscape or a completely empty (no HTML whatsoever) page rendered in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的錯誤信息。

          ---------------------------------------------------------------------------------------------------------------------------
          異常
          ServletException: BeanUtils.populate
          解決方案
          在用Struts上傳文件時,遇到了javax.servlet.ServletException: BeanUtils.populate異常。
          我的ActionServlet并沒有用到BeanUtils這些工具類。后來仔細檢查代碼發(fā)現(xiàn)是在jsp文件里的form忘了加enctype=&quot;multipart/form-data&quot; 了。所以寫程序遇到錯誤或異常應(yīng)該從多方面考慮問題存在的可能性,想到系統(tǒng)提示信息以外的東西。
          ----------------------------------------------------------------------------------------------------------------------------
          1. 定義Action后, 如果指定了name, 那么必須要定義一個與它同名的FormBean才能進行form映射.2. 如果定義Action后, 提交頁面時出現(xiàn) "No input attribute for mapping path..." 錯誤, 則需要在其input屬性中定義轉(zhuǎn)向的頁面.3. 如果插入新的數(shù)據(jù)時出現(xiàn) "Batch update row count wrong:..." 錯誤, 則說明XXX.hbm.xml中指定的key的類型為原始類型(int, long),因為這種類型會自動分配值, 而這個值往往會讓系統(tǒng)認為已經(jīng)存在該記錄, 正確的方法是使用java.lang.Integer或java.lang.Long對象.4. 如果插入數(shù)據(jù)時出現(xiàn) "argument type mismatch" 錯誤, 可能是你使用了Date等特殊對象, 因為struts不能自動從String型轉(zhuǎn)換成Date型,所以, 你需要在Action中手動把String型轉(zhuǎn)換成Date型.5. Hibernate中, Query的iterator()比list()方法快很多.6. 如果出現(xiàn) "equal symbol expected" 錯誤, 說明你的strtus標簽中包含另一個標簽或者變量, 例如:
          <html:select property="test" onchange="<%=test%>"/>
          或者
          <html:hidden property="test" value="<bean:write name="t" property="p"/>"/>
          這樣的情況...
          ---------------------------------------------------------------------------------------------------------------------------
          錯誤: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org.hibernate.exception.SQLGrammarException: Could not execute JDBC batch update原因與解決:      因為Hibernate Tools(或者Eclipse本身的Database Explorer)生成*.hbn.xml工具中包含有catalog="***"(*表示數(shù)據(jù)庫名稱)這樣的屬性,將該屬性刪除就可以了
          ---------------------------------------------------------------------------------------------------------------------------
          錯誤:org.hibernate.ObjectDeletedException: deleted object would be re-saved by cascade (remove deleted object from associations)
          原因與解決:
          方法1 刪除Set方的cascade
          方法2 解決關(guān)聯(lián)關(guān)系后,再刪除
          方法3 在many-to-one方增加cascade 但值不能是none
          最后一招:
          檢查一下hashCode equals是否使用了id作為唯一標示的選項了;我用uuid.hex時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用了native,就不行了,怎么辦?刪除啊!
          ----------------------------------------------------------------------------------------------------------------------------
          問題:今天用Tomcat 5.5.12,發(fā)現(xiàn)原來很好用的系統(tǒng)不能用了,反復測試發(fā)現(xiàn)頁面中不能包含 taglib,否則會出現(xiàn)以下提示:HTTP Status 500 -type Exception reportMessage description The server encountered an internal error () that prevented it from fulfilling this request.exceptionorg.apache.jasper.JasperException: /index.jsp(1,1) Unable to read TLD "META-INF/tlds/struts-bean.tld" from JAR file"file:*****/WEB-INF/lib/struts.jar":原因:更新了工程用的lib文件夾下的jar,發(fā)布時也發(fā)布了servlet.jar和jsp-api.jar。解決:把jsp-api.jar刪除就解決這個問題了。-----------------------------------------------------------------------------------------------------------------------------
          錯誤: 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
          原因: 發(fā)現(xiàn) dao 實例、 manage 實例等需要注入的東西沒有被注入(俗稱空指針異常)解決:這個時候,你應(yīng)該查看日志文件;默認是應(yīng)用服務(wù)器的 log 文件,比如 Tomcat 就是 [Tomcat 安裝目錄 ]/logs ;你會發(fā)現(xiàn)提示你:可能是: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BeanCreationException: Error creating bean with name 'sf' defined in ServletContextresource [/WEB-INF/applicationContext.xml]: Initialization of bean failed; nested exception isorg.hibernate.HibernateException: could not configure from URL: file:src/hibernate.cfg.xmlorg.hibernate.HibernateException: could not configure from URL: file:src/hibernate.cfg.xml……………………….Caused by: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src\hibernate.cfg.xml可能是: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BeanCreationException: Error creating bean with name 'sessionFactory' defined inServletContext resource [/WEB-INF/applicationContext.xml]: Initialization of bean failed; nested exception isorg.hibernate.MappingException: Resource: com/mcc/coupon/model/UserRole.hbm.xml not foundorg.hibernate.MappingException: Resource: com/mcc/coupon/model/UserRole.hbm.xml not found然后你就知道原因是因為配置文件的解析出了錯誤,這個通過 Web 頁面是看不出來的。更多的是持久化影射文件出的錯誤;導致了沒有被解析;當然你需要的功能就無法使用了。
          ----------------------------------------------------------------------------------------------------------------------------
          錯誤:StandardWrapperValve[action]: Servlet.service() for servlet action threw exception
          javax.servlet.jsp.JspException: Cannot retrieve mapping for action /settlementTypeManage
          或者:      type Status report      message Servlet action is not available      descripti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 (Servlet action is not available) is not available.
          原因: 同 上
          ----------------------------------------------------------------------------------------------------------------------------
          錯誤StandardWrapperValve[jsp]: Servlet.service() for servlet jsp threw exception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org.apache.struts.taglib.bean.CookieTei界面錯誤具體描述:
          org.apache.jasper.JasperException: Failed to load or instantiate TagExtraInfo class: org.apache.struts.taglib.bean.CookieTei
                原因與解決:    <方案一>你的“html:”開頭的標簽沒有放在一個<html:form>中       <方案二>重新啟動你的應(yīng)用服務(wù)器,自動就沒有這個問題

          posted @ 2008-08-26 10:06 阿偉 閱讀(610) | 評論 (0)編輯 收藏
          轉(zhuǎn)自:http://freeman983.javaeye.com/blog/215073

          創(chuàng)建型模式
            1、FACTORY―追MM少不了請吃飯了,麥當勞的雞翅和肯德基的雞翅都是MM愛吃的東西,雖然口味有所不同,但不管你帶MM去麥當勞或肯德基,只管向服務(wù)員說“來四個雞翅”就行了。麥當勞和肯德基就是生產(chǎn)雞翅的Factory
            
            工廠模式:客戶類和工廠類分開。消費者任何時候需要某種產(chǎn)品,只需向工廠請求即可。消費者無須修改就可以接納新產(chǎn)品。缺點是當產(chǎn)品修改時,工廠類也要做相應(yīng)的修改。如:如何創(chuàng)建及如何向客戶端提供。
            
            2、BUILDER―MM最愛聽的就是“我愛你”這句話了,見到不同地方的MM,要能夠用她們的方言跟她說這句話哦,我有一個多種語言翻譯機,上面每種語言都有一個按鍵,見到MM我只要按對應(yīng)的鍵,它就能夠用相應(yīng)的語言說出“我愛你”這句話了,國外的MM也可以輕松搞掂,這就是我的“我愛你”builder。(這一定比美軍在伊拉克用的翻譯機好賣)
            
            建造模式:將產(chǎn)品的內(nèi)部表象和產(chǎn)品的生成過程分割開來,從而使一個建造過程生成具有不同的內(nèi)部表象的產(chǎn)品對象。建造模式使得產(chǎn)品內(nèi)部表象可以獨立的變化,客戶不必知道產(chǎn)品內(nèi)部組成的細節(jié)。建造模式可以強制實行一種分步驟進行的建造過程。
            
            3、FACTORY METHOD―請MM去麥當勞吃漢堡,不同的MM有不同的口味,要每個都記住是一件煩人的事情,我一般采用Factory Method模式,帶著MM到服務(wù)員那兒,說“要一個漢堡”,具體要什么樣的漢堡呢,讓MM直接跟服務(wù)員說就行了。
            
            工廠方法模式:核心工廠類不再負責所有產(chǎn)品的創(chuàng)建,而是將具體創(chuàng)建的工作交給子類去做,成為一個抽象工廠角色,僅負責給出具體工廠類必須實現(xiàn)的接口,而不接觸哪一個產(chǎn)品類應(yīng)當被實例化這種細節(jié)。
            
            4、PROTOTYPE―跟MM用QQ聊天,一定要說些深情的話語了,我搜集了好多肉麻的情話,需要時只要copy出來放到QQ里面就行了,這就是我的情話prototype了。(100塊錢一份,你要不要)
            
            原始模型模式:通過給出一個原型對象來指明所要創(chuàng)建的對象的類型,然后用復制這個原型對象的方法創(chuàng)建出更多同類型的對象。原始模型模式允許動態(tài)的增加或減少產(chǎn)品類,產(chǎn)品類不需要非得有任何事先確定的等級結(jié)構(gòu),原始模型模式適用于任何的等級結(jié)構(gòu)。缺點是每一個類都必須配備一個克隆方法。
            
            5、SINGLETON―俺有6個漂亮的老婆,她們的老公都是我,我就是我們家里的老公Sigleton,她們只要說道“老公”,都是指的同一個人,那就是我(剛才做了個夢啦,哪有這么好的事)
            
            單例模式:單例模式確保某一個類只有一個實例,而且自行實例化并向整個系統(tǒng)提供這個實例單例模式。單例模式只應(yīng)在有真正的“單一實例”的需求時才可使用。
            
            結(jié)構(gòu)型模式
            6、ADAPTER―在朋友聚會上碰到了一個美女Sarah,從香港來的,可我不會說粵語,她不會說普通話,只好求助于我的朋友kent了,他作為我和Sarah之間的Adapter,讓我和Sarah可以相互交談了(也不知道他會不會耍我)
            
            適配器(變壓器)模式:把一個類的接口變換成客戶端所期待的另一種接口,從而使原本因接口原因不匹配而無法一起工作的兩個類能夠一起工作。適配類可以根據(jù)參數(shù)返還一個合適的實例給客戶端。
            
            7、BRIDGE―早上碰到MM,要說早上好,晚上碰到MM,要說晚上好;碰到MM穿了件新衣服,要說你的衣服好漂亮哦,碰到MM新做的發(fā)型,要說你的頭發(fā)好漂亮哦。不要問我“早上碰到MM新做了個發(fā)型怎么說”這種問題,自己用BRIDGE組合一下不就行了
            
            橋梁模式:將抽象化與實現(xiàn)化脫耦,使得二者可以獨立的變化,也就是說將他們之間的強關(guān)聯(lián)變成弱關(guān)聯(lián),也就是指在一個軟件系統(tǒng)的抽象化和實現(xiàn)化之間使用組合/聚合關(guān)系而不是繼承關(guān)系,從而使兩者可以獨立的變化。
            
            8、COMPOSITE―Mary今天過生日。“我過生日,你要送我一件禮物。”“嗯,好吧,去商店,你自己挑。”“這件T恤挺漂亮,買,這條裙子好看,買,這個包也不錯,買。”“喂,買了三件了呀,我只答應(yīng)送一件禮物的哦。”“什么呀,T恤加裙子加包包,正好配成一套呀,小姐,麻煩你包起來。”“……”,MM都會用Composite模式了,你會了沒有?
            
            合成模式:合成模式將對象組織到樹結(jié)構(gòu)中,可以用來描述整體與部分的關(guān)系。合成模式就是一個處理對象的樹結(jié)構(gòu)的模式。合成模式把部分與整體的關(guān)系用樹結(jié)構(gòu)表示出來。合成模式使得客戶端把一個個單獨的成分對象和由他們復合而成的合成對象同等看待。
            
            9、DECORATOR―Mary過完輪到Sarly過生日,還是不要叫她自己挑了,不然這個月伙食費肯定玩完,拿出我去年在華山頂上照的照片,在背面寫上“最好的的禮物,就是愛你的Fita”,再到街上禮品店買了個像框(賣禮品的MM也很漂亮哦),再找隔壁搞美術(shù)設(shè)計的Mike設(shè)計了一個漂亮的盒子裝起來……,我們都是Decorator,最終都在修飾我這個人呀,怎么樣,看懂了嗎?
            
            裝飾模式:裝飾模式以對客戶端透明的方式擴展對象的功能,是繼承關(guān)系的一個替代方案,提供比繼承更多的靈活性。動態(tài)給一個對象增加功能,這些功能可以再動態(tài)的撤消。增加由一些基本功能的排列組合而產(chǎn)生的非常大量的功能。
            
            10、FACADE―我有一個專業(yè)的Nikon相機,我就喜歡自己手動調(diào)光圈、快門,這樣照出來的照片才專業(yè),但MM可不懂這些,教了半天也不會。幸好相機有Facade設(shè)計模式,把相機調(diào)整到自動檔,只要對準目標按快門就行了,一切由相機自動調(diào)整,這樣MM也可以用這個相機給我拍張照片了。
            
            門面模式:外部與一個子系統(tǒng)的通信必須通過一個統(tǒng)一的門面對象進行。門面模式提供一個高層次的接口,使得子系統(tǒng)更易于使用。每一個子系統(tǒng)只有一個門面類,而且此門面類只有一個實例,也就是說它是一個單例模式。但整個系統(tǒng)可以有多個門面類。
            
            11、FLYWEIGHT―每天跟MM發(fā)短信,手指都累dead了,最近買了個新手機,可以把一些常用的句子存在手機里,要用的時候,直接拿出來,在前面加上MM的名字就可以發(fā)送了,再不用一個字一個字敲了。共享的句子就是Flyweight,MM的名字就是提取出來的外部特征,根據(jù)上下文情況使用。
            
            享元模式:FLYWEIGHT在拳擊比賽中指最輕量級。享元模式以共享的方式高效的支持大量的細粒度對象。享元模式能做到共享的關(guān)鍵是區(qū)分內(nèi)蘊狀態(tài)和外蘊狀態(tài)。內(nèi)蘊狀態(tài)存儲在享元內(nèi)部,不會隨環(huán)境的改變而有所不同。外蘊狀態(tài)是隨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的。外蘊狀態(tài)不能影響內(nèi)蘊狀態(tài),它們是相互獨立的。將可以共享的狀態(tài)和不可以共享的狀態(tài)從常規(guī)類中區(qū)分開來,將不可以共享的狀態(tài)從類里剔除出去。客戶端不可以直接創(chuàng)建被共享的對象,而應(yīng)當使用一個工廠對象負責創(chuàng)建被共享的對象。享元模式大幅度的降低內(nèi)存中對象的數(shù)量。
            
            12、PROXY―跟MM在網(wǎng)上聊天,一開頭總是“hi,你好”,“你從哪兒來呀?”“你多大了?”“身高多少呀?”這些話,真煩人,寫個程序做為我的Proxy吧,凡是接收到這些話都設(shè)置好了自動的回答,接收到其他的話時再通知我回答,怎么樣,酷吧。
            
            代理模式:代理模式給某一個對象提供一個代理對象,并由代理對象控制對源對象的引用。代理就是一個人或一個機構(gòu)代表另一個人或者一個機構(gòu)采取行動。某些情況下,客戶不想或者不能夠直接引用一個對象,代理對象可以在客戶和目標對象直接起到中介的作用。客戶端分辨不出代理主題對象與真實主題對象。代理模式可以并不知道真正的被代理對象,而僅僅持有一個被代理對象的接口,這時候代理對象不能夠創(chuàng)建被代理對象,被代理對象必須有系統(tǒng)的其他角色代為創(chuàng)建并傳入。
            
             行為模式
            13、CHAIN OF RESPONSIBLEITY―晚上去上英語課,為了好開溜坐到了最后一排,哇,前面坐了好幾個漂亮的MM哎,找張紙條,寫上“Hi,可以做我的女朋友嗎?如果不愿意請向前傳”,紙條就一個接一個的傳上去了,糟糕,傳到第一排的MM把紙條傳給老師了,聽說是個老處女呀,快跑!
            
            責任鏈模式:在責任鏈模式中,很多對象由每一個對象對其下家的引用而接
            
            起來形成一條鏈。請求在這個鏈上傳遞,直到鏈上的某一個對象決定處理此請求。客戶并不知道鏈上的哪一個對象最終處理這個請求,系統(tǒng)可以在不影響客戶端的情況下動態(tài)的重新組織鏈和分配責任。處理者有兩個選擇:承擔責任或者把責任推給下家。一個請求可以最終不被任何接收端對象所接受。
            
            14、COMMAND―俺有一個MM家里管得特別嚴,沒法見面,只好借助于她弟弟在我們倆之間傳送信息,她對我有什么指示,就寫一張紙條讓她弟弟帶給我。這不,她弟弟又傳送過來一個COMMAND,為了感謝他,我請他吃了碗雜醬面,哪知道他說:“我同時給我姐姐三個男朋友送COMMAND,就數(shù)你最小氣,才請我吃面。”,
            
            命令模式:命令模式把一個請求或者操作封裝到一個對象中。命令模式把發(fā)出命令的責任和執(zhí)行命令的責任分割開,委派給不同的對象。命令模式允許請求的一方和發(fā)送的一方獨立開來,使得請求的一方不必知道接收請求的一方的接口,更不必知道請求是怎么被接收,以及操作是否執(zhí)行,何時被執(zhí)行以及是怎么被執(zhí)行的。系統(tǒng)支持命令的撤消。
            
            15、INTERPRETER―俺有一個《泡MM真經(jīng)》,上面有各種泡MM的攻略,比如說去吃西餐的步驟、去看電影的方法等等,跟MM約會時,只要做一個Interpreter,照著上面的腳本執(zhí)行就可以了。
            
            解釋器模式:給定一個語言后,解釋器模式可以定義出其文法的一種表示,并同時提供一個解釋器。客戶端可以使用這個解釋器來解釋這個語言中的句子。解釋器模式將描述怎樣在有了一個簡單的文法后,使用模式設(shè)計解釋這些語句。在解釋器模式里面提到的語言是指任何解釋器對象能夠解釋的任何組合.

          posted @ 2008-08-18 22:17 阿偉 閱讀(298) | 評論 (0)編輯 收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阳市| 安溪县| 温宿县| 斗六市| 鹤庆县| 双鸭山市| 同江市| 丹棱县| 无极县| 泸西县| 乌什县| 和静县| 太白县| 华蓥市| 商城县| 西林县| 天台县| 宿松县| 湘西| 湘阴县| 乐陵市| 枣强县| 灌阳县| 敖汉旗| 南宁市| 临漳县| 资阳市| 江西省| 子洲县| 邮箱| 洪湖市| 九龙城区| 镇宁| 象山县| 醴陵市| 内江市| 兴义市| 龙州县| 许昌市| 蒙城县| 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