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R-OSGi 實現(xiàn)分布式 OSGi 應(yīng)用
posted @ 2012-08-25 14:21 Xuzhengsong 閱讀(378)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隨筆 - 11, 文章 - 0, 評論 - 0, 引用 - 0
|
利用 R-OSGi 實現(xiàn)分布式 OSGi 應(yīng)用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lo-rosgi/
posted @ 2012-08-25 14:21 Xuzhengsong 閱讀(378)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構(gòu)建JDKmake BUILD_HOTSPOT=false BUILD_DEPLOY=false SKIP_FASTDEBUG_BUILD=true SKIP_DEBUG_BUILD=false DEV_ONLY=true debug_build
make dev BUILD_DEPLOY=false SKIP_COMPARE_IMAGES=true BUILD_HOTSPOT=false make dev BUILD_DEPLOY=false SKIP_FASTDEBUG_BUILD=true SKIP_COMPARE_IMAGES=true posted @ 2011-11-23 10:36 Xuzhengsong 閱讀(25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Tomat6.0類加載的層次結(jié)構(gòu)
posted @ 2011-03-01 14:27 Xuzhengsong 閱讀(234)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正則表達式匹配疑問(整數(shù)和0的匹配)_javascript_(求解)
/^-?[1-9]\d*|0$/.test("00")
為什么上面的表達式可以匹配00,期望是只可以匹配正整數(shù),負整數(shù)和0,不能匹配00等多個0。 而這個表達式在java中通不過的。 posted @ 2011-01-18 18:03 Xuzhengsong 閱讀(241)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Oracle監(jiān)聽器動態(tài)修改
SHOW PARAMETER LOCAL
ALTER SYSTEM SET LOCAL_LISTENER=JAC; 此處的testdb是在tnsnames.ora文件中的服務(wù)名稱 動態(tài)注冊非1521端口的監(jiān)聽: ALTER SYSTEM SET LOCAL_LISTENER='(ADDRESS = (PROTOCOL=TCP)(HOST=HOST2)(PORT=1522))'; posted @ 2010-04-11 14:23 Xuzhengsong 閱讀(23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linux下mount軟驅(qū)/u盤/光驅(qū)命令(轉(zhuǎn)載)1,mount軟驅(qū):mount -t msdos /dev/fd0 /mnt 2,mount u盤:fdisk -l查看,然后mount -t vfat /dev/sda1 /mnt 3,mount光驅(qū):mount /dev/cdrom /mnt 附件:mount其他類型(轉(zhuǎn)貼) 學(xué)習(xí)操作系統(tǒng)時我們都了解到文件系統(tǒng)是操作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文件系統(tǒng)有很多種類型,比 windows的fat、fat32;Linux的ext、ext2或ext3;FreeBSD的ufs等等。在使用Linux的過程,也常常Linux 操作系統(tǒng)使用虛擬文件系統(tǒng)VFS,通過VFS可以直接存取其它已被內(nèi)核支持的各種文件系統(tǒng),用起來就像是在普通的 Linux的ext系列文件系統(tǒng)一樣。早期的Linux內(nèi)置支持的文件系統(tǒng)不多,自 kernel 2.0.x 起并支持到 VFAT ,以后逐 漸增加,到目前可以說 決大多數(shù)的文件系統(tǒng)都有了支持。只是有一些如NTFS需要重新編譯內(nèi)核才能支持。 Linux在啟動過程中,會按照/etc/fstab中的設(shè)置,把各個分區(qū)上的文件系統(tǒng)加掛到對 應(yīng)到加載點上去。Linux至少需要兩個分區(qū)才能啟動:一個是根分區(qū)/,另一個是交換分區(qū),如果在啟動時根分區(qū)加載失敗,Linux就不能完成啟動。如果 交換分區(qū)加載失敗,Linux就不能仍能啟動,在內(nèi)存不夠的情況下速度就會受很大的影響。根分區(qū)的文件系統(tǒng)類型通常是ext、ext2或ext3,但也可 以是其它的一些文件系統(tǒng)。 除了加載了Linux所必需的文件系統(tǒng)外,Linux的用戶還經(jīng)常需要使用其它的各種文件系統(tǒng), 特別是在一臺機器上同時安裝多個操作系統(tǒng)的時候。比如筆者的機器上同時安裝了Linux和Windows2000,其中Windows的C盤采用了 NTFS文件系統(tǒng)、D盤采用了FAT32文件系統(tǒng)。而當(dāng)我在Linux上工作的時候,常常需要訪問Windows的C盤和D盤的內(nèi)容,甚至是網(wǎng)絡(luò)上的共享 目錄,Linux下加掛一個文件系統(tǒng)使用的是mount命令,用man mount命令可以得到命令參數(shù)的詳細解釋。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在幾種情況下以命令行方式加掛文件系統(tǒng)的具體方法: 1.加掛FAT32文件系統(tǒng) 最簡單的用法 /dev/hda6是筆者Windows的D盤,/mnt/d是目錄加掛點。Linux會識別到 /dev/hda6分區(qū)的文件系統(tǒng)類型是什么,然后加掛的。當(dāng)然也可以指定分區(qū)的文件系統(tǒng)類型,命令如下: mount -t vfat /dev/hda6 /mnt/d 在實際中操作中,直接加掛一個windows的分區(qū),中文的文件名和目錄名會出現(xiàn)亂碼,為了避免 這種情況可以指定字符集,命令如下: mount /dev/hda6 /mnt/d -o
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注意:cp936是指簡體中文,cp950是指繁體中文。 2.加掛NTFS文件系統(tǒng) 在目前多數(shù)的Linux版本上,需要重編譯Linux核心才能,加掛NTFS分區(qū)(編譯方法請參 閱其它文章)。核心支持NTFS后,可以用以下命令加掛: mount -t ntfs /dev/hda2 /mnt/c 同樣對于中文的文件名和目錄名會出現(xiàn)亂碼的問題可以指定字符集,不過和加掛vfat分區(qū)不同,實 際中用以下命令是可行的: mount -t ntfs -o iocharset="cp936" /dev/hda2
/mnt/c -r 3.加掛U盤上的文件系統(tǒng) 現(xiàn)在使用U盤的人越來越多了,其實在Linux下使用U盤也非常簡單,Linux對USB設(shè)備有
很好的支持,在你插入U盤后,U盤被識別為一個SCSI盤,通常您用以下命令就能加掛U盤上的文件系統(tǒng) 同樣對于中文的文件名和目錄名會出現(xiàn)亂碼的問題可以指定字符集,命令類似于上面對FAT32介紹
的: 4.加掛Linux系統(tǒng)通過samba共享出來的目錄 利用samba共享出來的目錄其實很難說其原來是哪種文件系統(tǒng),不過這一點不重要,只要它對用戶 是透明的就好啦。加掛時,我們指定類型為smbfs,在加掛samba共享的分區(qū)時,也會出現(xiàn)中文的文件名和目錄名亂碼情況,可以用以下命令加掛: mount -t smbfs -o 注意:你可以不直接寫password=terry這個參數(shù),系統(tǒng)界時會要你輸入密碼,這樣就可 以防止有人直接看到你的密碼。視具體情況而定,-o后面的參數(shù)可以對應(yīng)增減。 5.加掛Window系統(tǒng)共享出來的目錄 在局域網(wǎng)中,常常需要去訪問其它Windows系統(tǒng)共享出來的目錄,在Linux下,安裝了 samba后就可以使用samba中帶的命令來訪問Windows機器的共享資源。 用smbclient來列出Windows機器的共享資源 根據(jù)上面所列出Windows的共享資源后,可以選擇需要加掛到本地Linux中去的 Windows的共享資源,然后使用smbmount或mount來加掛,請參照下面幾條命令: smbmount //192.168.100.111/public /public/ 以上介紹的都是命令行的方式,每次使用時都要輸入一次,如果你常常要加掛一些文件系統(tǒng),想在啟動 時自動加掛應(yīng)該怎樣做呢?下面介紹兩種方法: 方法1. 方法2. 請注意最后三行: 倒數(shù)第四行,加掛我的C盤,NTFS格式的 posted @ 2010-04-11 11:51 Xuzhengsong 閱讀(3546)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Ubuntu下光盤刻錄建立 ISO 鏡像文件mkisofs這個命令可以用于建立ISO鏡像,建立的ISO可以通過mount掛載或是刻錄至光盤 mkisofs -r -J -o cd_image.iso /directory 參數(shù)-r,-j用于對長文件名的支持 刻錄前對鏡像文件的正確性檢查 刻錄之前,可以先點擊該鏡像文件,系統(tǒng)將會調(diào)用壓縮管理程序打開該文件. 如果你擁有 sudo 權(quán)限,也可以將它掛載到某個目錄下,瀏覽并檢查里面文件正確與否 sudo modprobe loop 確認無誤后記得卸載它: sudo umount /media/cdrom 用命令 cdrecord 進行光盤刻錄cdrecord 可以將 ISO 文件或是其他數(shù)據(jù)刻錄至光盤中,假設(shè)我們要刻錄一個已經(jīng)建立好了的 ISO 文件: cdrecord dev=/dev/cdrom driveropts=burnfree -v -data cd_image.iso 將 wav 文件刻錄成音樂 CD: cdrecord dev=/dev/cdrom driveropts=burnfree -v -audio [wav files...] 將/dev/cdrom改為你的刻錄機對應(yīng)的位置. -v參數(shù)讓系統(tǒng)顯示刻錄進度 driveropts=burnfree參數(shù)用于降低刻錄時出現(xiàn)緩沖錯誤的機率,當(dāng)前大部份的刻錄機都支持這一參數(shù).
清空可擦寫光盤上的數(shù)據(jù)在重新利用一張存有數(shù)據(jù)的可擦寫 CD/DVD 之前,需先將原有數(shù)據(jù)清除,操作如下 cdrecord -vv dev=1,0 blank=all 參確 http://lists.debian.org/cdwrite/2004/10/msg00031.html
[編輯] 用 cdrecord 操作"未被支持"的光驅(qū)在少數(shù)情況下,ubuntu 無法正確識別出你的光驅(qū),這樣在你運行cdrecord dev=/dev/cdrom時,系統(tǒng)會提 示"no media found",甚至cdrecord -scanbus也無法正常工作,這樣你就無法確定該設(shè)備的路徑了,這時你可 以通過查看啟動時系統(tǒng)檢測記錄來確定你刻錄光驅(qū)的路徑,例如: $ dmesg 這里我們就可以得到該光驅(qū)對應(yīng)的為 hda 然后就可以通過下面的命令來刻錄了: cdrecord dev=ATAPI:/dev/hda -data -v -eject your_data.iso 刻錄 DVD 或藍光光盤
growisofs -Z /dev/scd0 -R -J /some/files growisofs -speed=2 -dvd-compat -Z /dev/dvdwriter=dvd_image.iso 加入額外時間信息: growisofs -M /dev/dvdwriter additionaldata 清空 DVD+RW 光盤dvd+rw-format -blank /dev/cdrw posted @ 2010-04-11 11:50 Xuzhengsong 閱讀(397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