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機基礎知識
1.計算機最小的儲存單位為字節(byte),縮寫為B。
1B=8b(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2.每個CPU芯片都有許多管腳,這些管腳和總線相連。CPU有以下三種總線:(標志CPU的不同方面的性能)
1)地址總線:它的寬度決定了CPU的尋址能力。
2)數據總線:它的寬度決定了CPU與其他器件進行數據傳送時的一次數據傳送量。
3)控制總線:它的寬度決定了CPU對系統中其他器件的控制能力。
3.一個CPU的尋址能力為8KB,那么它的地址總線的寬度為13。
4.主板有以下器件組成:CPU,存儲器,外圍芯片組,擴展插槽(插有RAM內存條和各類接口卡)。
5.CPU可以尋址的內存空間有以下幾種存儲器組成:
這三類組成一個邏輯存儲器,也就是內存的地址空間。
1)隨機存儲器:用于存放供CPU使用的絕大部分程序和數據,主隨機存儲器一般由兩個位置上的RAM組成,裝在主板上的RAM和插在擴展插槽上的RAM(即內存條)。
2)裝有BIOS的ROM:BIOS是有主板和各類接口卡(如:顯卡,網卡等)廠商提供的軟件系統,可以通過它利用該設備進行最基本的輸入輸出。在主板和某些接口卡上插有儲存相應BIOS的ROM。
3)接口卡上的RAM:某些接口卡需要對大批量輸入,輸出數據進行暫時存儲,在其上裝有RAM。最典型的是顯示卡上的RAM,一般稱為顯存。當我們將需要顯示的內容寫入顯存,就會出現在顯示器上。
6.8086PC內存地址空間分配
00000-9FFFF主存儲器地址空間(RAM)
A0000-BFFFF顯存地址空間
C0000-FFFFF各類ROM地址空間
二、寄存器(CPU工作原理)
1.CPU有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器件構成。這些器件靠內部總線相連。
2.8086CPU有14個(16位的寄存器):
普通寄存器:AX,BX,CX,DX
段寄存器:CS,SS,DS,ES
指針寄存器:IP
其他寄存器:SI,DI,SP,BP,PSW.
其中AX,BX,CX,DX分為*H和*L(*分別為A,B,C,D).AX=1234H,則AH:12H,AL:34H
3.al作為一個獨立的寄存器來用時,和ah沒關系.al單獨運算時產生的進位不會保存到ah中.
4.因為8086CPU為16位結構的,即一次性處理、傳輸、暫時存儲的信息的最大長度為16位,但地址總線為20位,所有就用兩個16位的地址合成一個20位的物理地址.
公式:物理地址=段地址(SA)*10H+偏移地址(EA).
段地址為0001H,尋址空間為00010H---1000FH.(加FFFFH)
5.一個段的最大長度為64K。
6. 8086CPU工作過程
1)從CS:IP指向的內存單元讀取指令,讀取得指令進入指令緩沖器。
2)IP=IP+所讀取指令的長度,從而指向下一條指令。
3)執行指令。轉到步驟1,重復這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