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起點 新的開始

          快樂生活 !

          JS 數(shù)組操作

          1、數(shù)組的創(chuàng)建

          var arrayObj = new Array(); //創(chuàng)建一個數(shù)組

          var arrayObj = new Array([size]); //創(chuàng)建一個數(shù)組并指定長度,注意不是上限,是長度

          var arrayObj = new Array([element0[, element1[, ...[, elementN]]]]); 創(chuàng)建一個數(shù)組并賦值

              要說明的是,雖然第二種方法創(chuàng)建數(shù)組指定了長度,但實際上所有情況下數(shù)組都是變長的,也就是說即使指定了長度為5,仍然可以將元素存儲在規(guī)定長度以外的,注意:這時長度會隨之改變。

          2、數(shù)組的元素的訪問

          var testGetArrValue=arrayObj[1]; //獲取數(shù)組的元素值

          arrayObj[1]= "這是新值"; //給數(shù)組元素賦予新的值

          3、數(shù)組元素的添加

          arrayObj. push([item1 [item2 [. . . [itemN ]]]]);// 將一個或多個新元素添加到數(shù)組結(jié)尾,并返回數(shù)組新長度

          arrayObj.unshift([item1 [item2 [. . . [itemN ]]]]);// 將一個或多個新元素添加到數(shù)組開始,數(shù)組中的元素自動后移,返回數(shù)組新長度

          arrayObj.splice(insertPos,0,[item1[, item2[, . . . [,itemN]]]]);//將一個或多個新元素插入到數(shù)組的指定位置,插入位置的元素自動后移,返回""。

          4、數(shù)組元素的刪除

          arrayObj.pop(); //移除最后一個元素并返回該元素值

          arrayObj.shift(); //移除最前一個元素并返回該元素值,數(shù)組中元素自動前移

          arrayObj.splice(deletePos,deleteCount); //刪除從指定位置deletePos開始的指定數(shù)量deleteCount的元素,數(shù)組形式返回所移除的元素

          5、數(shù)組的截取和合并

          arrayObj.slice(start, [end]); //以數(shù)組的形式返回數(shù)組的一部分,注意不包括 end 對應(yīng)的元素,如果省略 end 將復(fù)制 start 之后的所有元素

          arrayObj.concat([item1[, item2[, . . . [,itemN]]]]); //將多個數(shù)組(也可以是字符串,或者是數(shù)組和字符串的混合)連接為一個數(shù)組,返回連接好的新的數(shù)組

          6、數(shù)組的拷貝

          arrayObj.slice(0); //返回數(shù)組的拷貝數(shù)組,注意是一個新的數(shù)組,不是指向

          arrayObj.concat(); //返回數(shù)組的拷貝數(shù)組,注意是一個新的數(shù)組,不是指向

          7、數(shù)組元素的排序

          arrayObj.reverse(); //反轉(zhuǎn)元素(最前的排到最后、最后的排到最前),返回數(shù)組地址

          arrayObj.sort(); //對數(shù)組元素排序,返回數(shù)組地址

          8、數(shù)組元素的字符串化

          arrayObj.join(separator); //返回字符串,這個字符串將數(shù)組的每一個元素值連接在一起,中間用 separator 隔開。

          toLocaleString 、toString 、valueOf:可以看作是join的特殊用法,不常用

          二、數(shù)組對象的3個屬性

          1、length 屬性

              Length屬性表示數(shù)組的長度,即其中元素的個數(shù)。因為數(shù)組的索引總是由0開始,所以一個數(shù)組的上下限分別是:0和length-1。和其他大多數(shù)語言 不同的是,JavaScript數(shù)組的length屬性是可變的,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當(dāng)length屬性被設(shè)置得更大時,整個數(shù)組的狀態(tài)事實上不會發(fā)生 變化,僅僅是length屬性變大;當(dāng)length屬性被設(shè)置得比原來小時,則原先數(shù)組中索引大于或等于length的元素的值全部被丟失。下面是演示改 變length屬性的例子:

          var arr=[12,23,5,3,25,98,76,54,56,76];

          //定義了一個包含10個數(shù)字的數(shù)組

          alert(arr.length); //顯示數(shù)組的長度10

          arr.length=12; //增大數(shù)組的長度

          alert(arr.length); //顯示數(shù)組的長度已經(jīng)變?yōu)?2

          alert(arr[8]); //顯示第9個元素的值,為56

          arr.length=5; //將數(shù)組的長度減少到5,索引等于或超過5的元素被丟棄

          alert(arr[8]); //顯示第9個元素已經(jīng)變?yōu)?undefined"

          arr.length=10; //將數(shù)組長度恢復(fù)為10

          alert(arr[8]); //雖然長度被恢復(fù)為10,但第9個元素卻無法收回,顯示"undefined"

              由上面的代碼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length屬性的性質(zhì)。但length對象不僅可以顯式的設(shè)置,它也有可能被隱式修改。JavaScript中可以使用 一個未聲明過的變量,同樣,也可以使用一個未定義的數(shù)組元素(指索引超過或等于length的元素),這時,length屬性的值將被設(shè)置為所使用元素索 引的值加1。例如下面的代碼:

          var arr=[12,23,5,3,25,98,76,54,56,76];

          alert(arr.length);

          arr[15]=34;

          alert(arr.length);

              代碼中同樣是先定義了一個包含10個數(shù)字的數(shù)組,通過alert語句可以看出其長度為10。隨后使用了索引為15的元素,將其賦值為15,即 arr[15]=34,這時再用alert語句輸出數(shù)組的長度,得到的是16。無論如何,對于習(xí)慣于強類型編程的開發(fā)人員來說,這是一個很令人驚訝的特 性。事實上,使用new Array()形式創(chuàng)建的數(shù)組,其初始長度就是為0,正是對其中未定義元素的操作,才使數(shù)組的長度發(fā)生變化。

              由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到,length屬性是如此的神奇,利用它可以方便的增加或者減少數(shù)組的容量。因此對length屬性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在開發(fā)過程中靈活運用。

          2、prototype 屬性

          返回對象類型原型的引用。prototype 屬性是 object 共有的。

          objectName.prototype

          objectName 參數(shù)是object對象的名稱。

          說明:用 prototype 屬性提供對象的類的一組基本功能。 對象的新實例“繼承”賦予該對象原型的操作。

              對于數(shù)組對象,以以下例子說明prototype 屬性的用途。

              給數(shù)組對象添加返回數(shù)組中最大元素值的方法。要完成這一點,聲明一個函數(shù),將它加入 Array.prototype, 并使用它。

          function array_max( )

          {

             var i, max = this[0];

             for (i = 1; i < this.length; i++)

             {

             if (max < this[i])

             max = this[i];

             }

             return max;

          }

          Array.prototype.max = array_max;

          var x = new Array(1, 2, 3, 4, 5, 6);

          var y = x.max( );

          該代碼執(zhí)行后,y 保存數(shù)組 x 中的最大值,或說 6。

          3、constructor 屬性

          表示創(chuàng)建對象的函數(shù)。

          object.constructor //object是對象或函數(shù)的名稱。

          說明:constructor 屬性是所有具有 prototype 的對象的成員。它們包括除 Global 和 Math 對象以外的所有 JScript 固有對象。constructor 屬性保存了對構(gòu)造特定對象實例的函數(shù)的引用。

          例如:

          x = new String("Hi");

          if (x.constructor == String) // 進行處理(條件為真)。

          function MyFunc {

          // 函數(shù)體。

          }

          y = new MyFunc;

          if (y.constructor == MyFunc) // 進行處理(條件為真)。

          對于數(shù)組來說:

          y = new Array();

          posted on 2009-05-10 22:48 advincenting 閱讀(431)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腳本

          公告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BlogJava
        1. 首頁
        2. 新隨筆
        3. 聯(lián)系
        4. 聚合
        5. 管理
        6. <2009年5月>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統(tǒng)計

          常用鏈接

          留言簿(13)

          隨筆分類(71)

          隨筆檔案(179)

          文章檔案(13)

          新聞分類

          IT人的英語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JAVA站點

          優(yōu)秀個人博客鏈接

          官網(wǎng)學(xué)習(xí)站點

          生活工作站點

          最新隨筆

          搜索

          積分與排名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砚山县| 安塞县| 巨野县| 吴忠市| 孟连| 兰州市| SHOW| 彰化县| 定陶县| 师宗县| 桓台县| 石泉县| 扶风县| 邛崃市| 寿宁县| 科技| 安仁县| 揭东县| 河南省| 巴彦淖尔市| 浏阳市| 沈阳市| 嘉荫县| 揭西县| 阿拉善盟| 阿克| 彭泽县| 息烽县| 五常市| 南召县| 巴中市| 彩票| 玉山县| 九龙坡区| 临夏市| 开原市| 龙海市| 讷河市| 静乐县| 英超| 福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