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 的分區(qū)很簡單:
假設(shè)你機器上只在IDE 0 口安裝了一塊硬盤,跳線為Master。
/dev/ad0------------------------------- 代表此硬盤,如是多塊硬盤,根據(jù)內(nèi)核配置和連接接口不同,會有 0,1,2,3 的變化。
/dev/ad0s------------------------------ s為分割(slice)。
/dev/ad0s1---------------------------- 此硬盤下第一個分割slice,可以理解為是個Win/Dos/Linux 使用的擴展分區(qū)(也就是種特殊的主分區(qū))。
/dev/ad0s1a--------------------------- 第一個分割里的第一個分區(qū)label,可以理解為是個(Win/DOS/Linux用的)邏輯分區(qū),默認約定為文件系統(tǒng)/ 使用。
/dev/ad0s1b--------------------------- 第一個分割里的第二個分區(qū)label.約定為SWAP 交換分區(qū),此命名不可更改。
/dev/ad0s1c,d ------------------------ 都被系統(tǒng)默認保留,不可使用。
/dev/ad0s1e -------------------------- 可由用戶自行可控制用于/掛載哪個文件系統(tǒng)。(除過/ 和 swap 類型).
因為普通的PC的BIOS默認使用MBR型分區(qū)表只支持 4個主分區(qū),所以 一塊硬盤最多只能有 "分割 s 0-3 " 這4個分割,每個分割最多只能有a - h 這8個分區(qū)----lable。
假設(shè)你機器上只在IDE 0 口安裝了一塊硬盤,跳線為Master。
/dev/ad0------------------------------- 代表此硬盤,如是多塊硬盤,根據(jù)內(nèi)核配置和連接接口不同,會有 0,1,2,3 的變化。
/dev/ad0s------------------------------ s為分割(slice)。
/dev/ad0s1---------------------------- 此硬盤下第一個分割slice,可以理解為是個Win/Dos/Linux 使用的擴展分區(qū)(也就是種特殊的主分區(qū))。
/dev/ad0s1a--------------------------- 第一個分割里的第一個分區(qū)label,可以理解為是個(Win/DOS/Linux用的)邏輯分區(qū),默認約定為文件系統(tǒng)/ 使用。
/dev/ad0s1b--------------------------- 第一個分割里的第二個分區(qū)label.約定為SWAP 交換分區(qū),此命名不可更改。
/dev/ad0s1c,d ------------------------ 都被系統(tǒng)默認保留,不可使用。
/dev/ad0s1e -------------------------- 可由用戶自行可控制用于/掛載哪個文件系統(tǒng)。(除過/ 和 swap 類型).
因為普通的PC的BIOS默認使用MBR型分區(qū)表只支持 4個主分區(qū),所以 一塊硬盤最多只能有 "分割 s 0-3 " 這4個分割,每個分割最多只能有a - h 這8個分區(qū)----lable。
文章來源:http://vesung.blogbus.com/logs/1351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