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Zachman的Enterprise Architecture[企業架構]解析
Posted on 2010-06-29 09:25 詩特林 閱讀(2054)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系統架構企業信息基礎設施的理解與表述。 John Zachman的Enterprise Architecture[企業架構]解析。 (‘87)
早在1987年,John Zachman就提出: “為了避免企業分崩離析,信息系統架構已經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擇,而是企業的必需”。從那時起,Zachman的企業架構理論就開始逐漸發展起來,它現已成為許多大公司用來理解、表述企業信息基礎設施的一個直觀模型,為企業現在的以及未來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藍圖和架構。
Zachman的企業架構是一個全新的模型,為企業信息基礎設施提供一種可以理解的信息表述。
Zachman沒有把企業的流程簡單視作一系列步驟,而是綜合考慮不同角色的不同觀點,提出了一個多視角、多維度的企業架構。
企業架構中的不同角色
1. 企業擁有者。
2. 業務管理者。
3. 系統分析者。
4. 系統設計者。
5. 系統建設者。
6. 系統本身。
下圖的各行內容即反映了不同角色的不同關注點(角度)。
Zachman同時承認每個角色均關注相同的信息類別(維度),即下圖各列內容。
企業架構的信息類別
· 數據(什么?)
· 功能(怎樣?)
· 網絡(哪里?)
· 時間(何時?)
· 角色(誰?)
· 動機(為何?)
企業架構理論術語
· “企業”(Enterprise)是指由一整套可識別的、互為作用的業務功能構成的商業組織。它有能力作為獨立實體經營運作。根據這一定義,就應該存在企業內的企業。只要企業內部的事業部門能夠獨立運作,它或許就可以被當作一個企業。在這里,這一企業概念也可以被看作為“擴展企業”(Extended Enterprise),它意味著企業架構框架也包括了企業與外部實體的相互關系。例如:供應商、商業伙伴和客戶。
· “架構”(Architecture)提供基礎框架,它定義和描述了企業實現經營目的和商業愿景的平臺。 “架構”可以被具體定義為:與企業經營戰略、信息需求緊密相連的一整套原則、方針、政策、模型、標準以及流程,它結合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為企業各項解決方案的設計、選擇和執行提供指導。
數據(什么?) |
功能(怎樣?) |
網絡(哪里?) |
角色(誰?) |
時間(何時?) |
動機(為何?) |
|
目標范圍 |
列出對業務至關重要的元素 |
列出業務執行的流程 |
列出與業務運營有關的地域分布要求 |
列出對業務重要的組織部門 |
列出對業務重要的事件及時間周期 |
列出企業目標、戰略 |
業務模型 |
實體關系圖(包括M: M關系、N-ary關系、歸因關系) |
物流網絡(節點和鏈接) |
基于角色的組織層次圖,包括相關技能規定、安全保障問題。 |
業務主進度表 |
業務計劃 |
|
信息系統模型 |
數據模型(聚合體、完全規格化) |
關鍵數據流程圖、應用架構 |
分布系統架構 |
人機界面架構(角色、數據、入口) |
相依關系圖、數據實體生命歷程(流程結構) |
業務標準模型 |
技術模型 |
數據架構(數據庫中的表格列表及屬性)、遺產數據圖 |
系統設計:結構圖、偽代碼 |
系統架構(硬件、軟件類型) |
用戶界面(系統如何工作)、安全設計 |
“控制流”圖(控制結構) |
業務標準設計 |
詳細展現 |
數據設計(反向規格化)、物理存儲器設計 |
詳細程序設計 |
網絡架構 |
屏顯、安全機構(不同種類數據源的開放設定) |
時間、周期定義 |
程序邏輯的角色說明 |
功能系統 |
轉化后的數據 |
可執行程序 |
通信設備 |
受訓的人員 |
企業業務 |
強制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