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 2010-02-19 19:59 晉哥哥 閱讀(2383) | 評論 (5) | 編輯 收藏
這里我想談的卻是書籍的作者。大家可以先看一下啄木鳥的wiki站,里面有個OpenBookProject,看到這個頁面的時候:
http://wiki.woodpecker.org.cn/moin/CorePyProgramming
我有些疑惑了。
書皮還是那張書皮,只是譯者卻被貼了字條,上面寫著:CPyUG。為什么要這樣?難道我所買的那本書上的“宋某人”就是CPyUG,不過這可是個自發的組織啊,怎么可能是一個人名。后來讀到了一篇文章,果然說起了這事,原來,這本書的翻譯項目的發起人就是CorePy,也就是發行版的譯者:宋吉廣,那woodpecker為什么要將這名字貼住呢,肯定是心里不爽的啦。
現將那篇文章和譯者的序摘錄如下,有興趣的自己讀讀吧。
圖:

譯 者 序
本書的翻譯過程真是一波三折,前后丟了兩次翻譯好的書稿,壞處是拖延了本書與讀者見面的時間,好處是質量得到了更好的保證。
最后書稿的順利完成得到了中國Python社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每一個文字都包含著不止一個人的努力和付出,相信這本書的出版能夠在一定意義上真正推動Python在中國軟件開發界的普及和應用。
有人說,我們中國還是沒有像國外那樣的環境來開展自由與開源軟件的教育和推廣,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這也正是需要我們不懈努力的原因之一。從無 到有,從一到萬,這個方向是不會變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已經感覺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政府和高校也在做很多探索和嘗試。我們要做的,恐怕就是踏踏 實實地做點事,文檔的中文化、軟件的漢化、開發社區的建立、線上線下的互動、實際項目的開發……自由與開源軟件離不開中國軟件領域人才的不懈努力和貢獻, 這件事也只有中國人自己才能夠做好。這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事實。當周圍的人在評說優劣好壞的時候,我們不妨俯下身子親自看一看,用一用,而不是人云亦云。
做自由與開源軟件需要好的環境,而好環境的構建是由其中每個參與者的心態所決定的,而不是由口水戰、特殊事件來引導方向。等到了這個階段,我們的社 區也許就真的成熟了,環境也就做好了,這個環境的構建是一個自生系統,由內部相關人共同努力,而不是受外界輿論和政策導向的影響。
非常感謝人民郵電出版社計算機圖書分社的劉濤副社長和李際編輯對自由與開源軟件事業的支持,還要感謝付飛編輯對本書審校作出的貢獻。
這是我個人負責翻譯的第二本書,第一本是《Ubuntu官方指南》,一路走來感覺真的很累。技術翻譯在中國還是一個“苦”差事,你越要較真,你就越“苦”,在書稿完成后,這種感覺又是“苦咖啡”的那種“苦”了,苦而留香。
本書是在無數貢獻者堅持不懈的付出下才得以出版的。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Python在中國落地開花,也希望讀者能夠記住所有辛勤的貢獻者。
本書的翻譯工作得到了中文Python用戶組(CPyUG)的大力支持,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結晶,貢獻者有:
Zoom.Quiet、吳璟宇、Filia Tao、陸聞亮、任軼、王淑羽、杜軍、魏忠、史振嵩、王金鳳、譚金燦、張婷、黃冬、張沈鵬、孫承杰、嚴小松、tocer、路文杰等。
此外,還有兩位不愿留下姓名的杰出貢獻者,他們的英文名是phay和subowen。
宋吉廣==================================================
文章引用自CU論壇(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1165704-1-1.html):
《Python 核心編程》第二版總算要出了,這本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畢竟有超過 10 位以上的 Python 愛好者一起合作翻譯了這本書,能夠翻譯完這本長達 1000 頁的 Python 巨著,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最早是在 《Core Python Programming》(中文第二版)有獎書評活動 看到這個消息的,里面的鏈接指向 CPUG 的推廣頁,打開就能看到清風同學帥氣的照片了 。不過仔細一看譯者卻另有其人,封皮上赫然寫著“宋吉廣”,但這本書可是 CPUG 組織翻譯的啊,為什么譯者卻另有其人了呢?
看一下 China-pub 中此書的序言部分,可以很有意思的看到貢獻者列表,但正是這些貢獻者們完成了本書超過 90% 以上的翻譯任務。
這本書的翻譯開始與 2007 年 10 月份,針對這個翻譯 CPUG 還專門成立了名為 OpenBookProject 的小組。就在這個小組上,依然可以看到當時開始啟動《Python 核心編程》翻譯項目的頁面,Py核心編程第二版翻譯工程倡議!。翻譯項目啟動之后收到了非常多 Pythoner 的支持,CPUG 的老大 Zoom.Quiet 更是帶頭參與。現在在啄木鳥社區依然可以看到這個主題頁面。
這本書的翻譯可以說歷時 3 個月左右吧,判隨嚴格的審校制度,質量得到了保證。在啄木鳥的頁面 審校計劃 里面可以看到所有的參與者以及參與審校的朋友們,大家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保證這次翻譯的完成,在這份郵件里面,可以看到項目在 12 月出總算勝利結束了。
但是隨著翻譯結束,關于此書的消息就一直沒有下文了,沒人知道這本書什么時候會出版,這本書也沒有作為 PDF在網上流傳。但目前這本書卻已經在市面上開始銷售了,并且譯者也不再是 CPUG 所熟悉的名字,我大概看了一下 CSDN在網上提供的示例章節,并且對比 OpenBookProject 中此書的翻譯,我的直覺告訴我,這些翻譯就是來自 CPUG的朋友們,沒有他們的努力,這本書不可能完成。
但是還是這個譯者的問題,列表中的 CorePy就是宋吉廣,為什么他當初匿名參與,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身份,再者,為什么出版的時候他就以自己的名字作為譯者,將廣大參與翻譯的 Pythoner作為了貢獻者。雖然我沒有參與這次翻譯,但是就算作為一個旁觀者,我覺得也有必要出來說一下。
我們都是技術工作者,因為喜愛 Python 這門語言互相認識,并且希望能夠推廣Python,大家一腔熱情翻譯的書最后卻以別人的名字出版了,難道不覺得很難受嗎。更多的還有出版涉及的利益問題,大家花了大力氣翻譯,但最后出版社和宋吉廣倒是占了不少便宜,反而大家什么都沒有得到。如果大家不是很在乎這一塊,我覺得至少也應該交給CPUG,作為建設費用,日后可以添置服務器,設備之用。
posted @ 2009-01-19 17:07 晉哥哥 閱讀(3267) | 評論 (3) | 編輯 收藏
ibus的工程主頁在:http://code.google.com/p/ibus/,最新的源碼可以在其download頁面下載到。我是在ubuntu tweak里直接裝的,也沒注意是不是源里的(我用的是臺灣官方源),我一直很討厭fcitx && 沒有原因。
我這個版本是iBus 0.1.1.20081106,比較新的,也沒遇到早期一些用戶遇到的反應慢之類的問題,聯想輸入我也比較滿意工具條和托盤圖標也比較美觀(比scim漂亮),就是ibus-pinyin個頭比較大(40+MB)。
ps:最近在架構一個搜索引擎,缺乏經驗,希望有經驗的朋友來指點一下,感激不盡。
注:看到有朋友在回復里問安裝及配置方式,特此補充一下。首先介紹一款軟件,會讓你的ubuntu配置之路簡單不少,我每次重裝完新版本的linux都得配置一通,相同發行版的不同版本以及不同發行版之間的一些差異讓每次的配置都很郁悶,如果你在使用ubuntu或者fedora的話呢,那么這一切都會好很多,這就是Tweak。
官方的about原文:
Introduce
Ubuntu Tweak is an application designed to config Ubuntu easier for everyone.
It provided many usefull desktop and system options that the default desktop environment isn’t provided.
At present, It is only designed for Ubuntu GNOME Desktop, and often follows the newest Ubuntu distribution.
翻譯:Ubuntu Tweak 是一款為大家設計的用以簡化Ubuntu配置的軟件。她提供了很多默認桌面環境沒有提供的有用的桌面和系統選項。現在她只是為Ubuntu的Gnome環境設計,并伴隨新的Ubuntu發行版的分發而更新。(但是現在已經出了Fedora版本了^_^,作者也該更新一下About了)
大家可以到官方網站查看相關信息http://ubuntu-tweak.com。針對提問的朋友,特此講一下8.04的安裝辦法:
在終端打開源的列表文件:
sudo vim /etc/apt/sources.list
對于ubuntu8.04及以前的版本在sources.list最后添加如下兩行:
deb http://ppa.launchpad.net/tualatrix/ubuntu hardy main
deb-src http://ppa.launchpad.net/tualatrix/ubuntu hardy main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ubuntu-tweak
Tweak就被安裝了。
下面講一下ibus的安裝,打開ubuntu-tweak,選擇左邊的Application菜單,里面有一些程序推薦的軟件,找到ibus和ibus-pinyin,勾選,點apply安裝即可。至于輸入法的切換,需要im-switch,如果你在終端執行這個命令被告知還沒安裝的話就去新立得安裝im-switch,或者執行sudo apt-get install im-switch裝好后執行:
im-switch -s ibus-pinyin
重啟即可。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去ibus的項目主頁去下載源碼來安裝,或者找個帶ibus的源直接更新,如果你不怕麻煩的話。
posted @ 2009-01-03 22:08 晉哥哥 閱讀(972) | 評論 (2) | 編輯 收藏
很郁悶,等了好多天了,連我的xubuntu都放棄好多天了。
在fedoraproject.org的Download菜單下,順著F9版的下載鏈接猜測出了F10的地址,帖到地址欄居然可以下載!趕緊開了迅雷開始下載!我是撥的Edu,用的校園網服務器代理上公網,本想在公網有更高的下載速度,可以在11點斷網之前下載完,不過沒這么順利,換好了internet下載速度卻為0,這惱人的迅雷啊……于是跑到服務器上下載,因為實在不覺得今天可以下完了。
畫面依舊是F9的那張Make waves的宣傳圖。
……
終于變了,F10來了!Fire it up!
算了,等明天再下吧,今天沒希望了……
posted @ 2008-11-25 23:17 晉哥哥 閱讀(18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以前在CSDN寫過博客后來搬到了Baidu,用戶名都是shoru,有興趣的可以去逛逛^_^
今天我搬到博客園的BlogJava了……心里有一絲涼意……
或許這也映射了我這幾年的經歷吧……
工作簽了,也沒學可上了,還是喜歡讀書的日子,唉……等大四畢業那天吧,靜靜地等……
希望以往支持我的朋友繼續支持我。
簡介:最會寫Java,喜歡網絡編程,喜歡動態語言……
posted @ 2008-11-24 23:31 晉哥哥 閱讀(20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