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獲得了期待已久的mingle了,簡單使用之后真的有驚嘆的感覺,沒有讓我失望。而且還超出了我的想象(內存的耗用也超出了我的想象,300m,太夸張了,我覺得這是mingle在正式版之前需要重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我主要簡單試用了mingle的3個工程模板(Agile hybrid,XP,scrum),從體驗來說,mingle本質都是基于story card的管理了,3個模板只不過是對story的不同展現方式,重要的是mingle中的storycard是可以根據需要定制不同的屬性,所以mingle的核心是story,建立好story的模型,如何對story進行管理和展現,就是mingle的事情了。而且mingle的UI感覺非常好,只要是我想到的動作,它都能有最簡單操作方式。
好了,mingle的馬屁拍了一大堆,下面我想講講我對Agile hybrid模板中屬性的理解,希望其中有理解錯誤的地方大家能夠幫我指正出來
Agile hybrid story card property:
名稱 含義
Card added in story是在哪個迭代周期加入進來的,用于標示卡片的迭代周期
Customer Signoff Done in Iteration 客戶要求在那個迭代周期之前完成,一般指story的交付時間
Deleted in Iteration 在哪個迭代周期刪除(具體用意不清,是指被用戶取消了嗎?)
Development Done in Iteration 在哪個迭代周期開發完成
Functional Area 功能區塊,如UI,資源管理,后臺進程之類的等等
Iteration Scheduled 預定在那個迭代周期中實現
Narrative Done in Iteration: (猜測是指在哪個迭代周期被補充完整)
Original Estimate: 原始估計()耗費的基本資源點數,以小時/人為單位
Planning Estimate: 計劃估計()耗費的基本資源點數,以小時/人為單位
Priority: 優先級 Critical緊急的/Essential基本的/Nice to have最好能完成/Not essential非本質的
QA Signoff Done in Iteration: QA 標記在哪個迭代周期完成
Release: 狀態
[new/open/Narrative started敘述開始/Ready for Development準備開發/Ready for Testing準備測試/Ready for Showcase準備展示/Ready for Deployment準備發布/Deleted/Complete]
我覺得奇怪的這些屬性只用于迭代周期相關的很多,但是沒有一個是關于人的,比如說卡片添加者,卡片開發者,卡片測試者,是不是計劃驅動的方法就不需要人了呢,還是這僅僅是一個example的模板,呵呵,反正不關怎樣我至少會加上一個developer的屬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