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73,  comments - 55,  trackbacks - 0
          JAVA中的傳遞都是值傳遞嗎?有沒有引用傳遞呢?

          在回答這兩個問題前,讓我們首先來看一段代碼:
          Java代碼 復制代碼
          1. public class ParamTest {   
          2.     // 初始值為0   
          3.     protected int num = 0;   
          4.   
          5.     // 為方法參數重新賦值   
          6.     public void change(int i) {   
          7.          i = 5;   
          8.      }   
          9.   
          10.     // 為方法參數重新賦值   
          11.     public void change(ParamTest t) {   
          12.          ParamTest tmp = new ParamTest();   
          13.          tmp.num = 9;   
          14.          t = tmp;   
          15.      }   
          16.   
          17.     // 改變方法參數的值   
          18.     public void add(int i) {   
          19.          i += 10;   
          20.      }   
          21.   
          22.     // 改變方法參數屬性的值   
          23.     public void add(ParamTest pt) {   
          24.          pt.num += 20;   
          25.      }   
          26.   
          27.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8.          ParamTest t = new ParamTest();   
          29.   
          30.          System.out.println("參數--基本類型");   
          31.          System.out.println("原有的值:" + t.num);   
          32.         // 為基本類型參數重新賦值   
          33.          t.change(t.num);   
          34.          System.out.println("賦值之后:" + t.num);   
          35.         // 為引用型參數重新賦值   
          36.          t.change(t);   
          37.          System.out.println("運算之后:" + t.num);   
          38.   
          39.          System.out.println();   
          40.   
          41.          t = new ParamTest();   
          42.          System.out.println("參數--引用類型");   
          43.          System.out.println("原有的值:" + t.num);   
          44.         // 改變基本類型參數的值   
          45.          t.add(t.num);   
          46.          System.out.println("賦引用后:" + t.num);   
          47.         // 改變引用類型參數所指向對象的屬性值   
          48.          t.add(t);   
          49.          System.out.println("改屬性后:" + t.num);   
          50.      }   
          51. }  

          這段代碼的運行結果如下:
          1. 參數--基本類型
          2. 原有的值:0
          3. 賦值之后:0
          4. 運算之后:0

          5. 參數--引用類型
          6. 原有的值:0
          7. 賦引用后:0
          8. 改屬性后:20

          從上面這個直觀的結果中我們很容易得出如下結論:
          1. 對于基本類型,在方法體內對方法參數進行重新賦值,并不會改變原有變量的值。
          2. 對于引用類型,在方法體內對方法參數進行重新賦予引用,并不會改變原有變量所持有的引用。
          3. 方法體內對參數進行運算,不影響原有變量的值。
          4. 方法體內對參數所指向對象的屬性進行運算,將改變原有變量所指向對象的屬性值。

          上面總結出來的不過是我們所看到的表面現象。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這就要說到值傳遞和引用傳遞的概念了。這個問題向來是頗有爭議的。

          大家都知道,在JAVA中變量有以下兩種:
          1. 基本類型變量,包括char、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boolean。
          2. 引用類型變量,包括類、接口、數組(基本類型數組和對象數組)。

          當基本類型的變量被當作參數傳遞給方法時,JAVA虛擬機所做的工作是把這個值拷貝了一份,然后把拷貝后的值傳遞到了方法的內部。因此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回頭來看看這個方法:
          Java代碼 復制代碼
          1. // 為方法參數重新賦值   
          2. public void change(int i) {   
          3.      i = 5;   
          4. }  

          在這個方法被調用時,變量i和ParamTest型對象t的屬性num具有相同的值,卻是兩個不同變量。變量i是由JAVA虛擬機創建的作用域在 change(int i)方法內的局部變量,在這個方法執行完畢后,它的生命周期就結束了。在JAVA虛擬機中,它們是以類似如下的方式存儲的:

          很明顯,在基本類型被作為參數傳遞給方式時,是值傳遞,在整個過程中根本沒有牽扯到引用這個概念。這也是大家所公認的。對于布爾型變量當然也是如此,請看下面的例子:
          Java代碼 復制代碼
          1. public class BooleanTest {   
          2.     // 布爾型值   
          3.     boolean bool = true;   
          4.   
          5.     // 為布爾型參數重新賦值   
          6.     public void change(boolean b) {   
          7.          b = false;   
          8.      }   
          9.   
          10.     // 對布爾型參數進行運算   
          11.     public void calculate(boolean b) {   
          12.          b = b && false;   
          13.         // 為了方便對比,將運算結果輸出   
          14.          System.out.println("b運算后的值:" + b);   
          15.      }   
          16.   
          17.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8.          BooleanTest t = new BooleanTest();   
          19.   
          20.          System.out.println("參數--布爾型");   
          21.          System.out.println("原有的值:" + t.bool);   
          22.         // 為布爾型參數重新賦值   
          23.          t.change(t.bool);   
          24.          System.out.println("賦值之后:" + t.bool);   
          25.   
          26.         // 改變布爾型參數的值   
          27.          t.calculate(t.bool);   
          28.          System.out.println("運算之后:" + t.bool);   
          29.      }   
          30. }  

          輸出結果如下:
          1. 參數--布爾型
          2. 原有的值:true
          3. 賦值之后:true
          4. b運算后的值:false
          5. 運算之后:true

          那么當引用型變量被當作參數傳遞給方法時JAVA虛擬機又是怎樣處理的呢?同樣,它會拷貝一份這個變量所持有的引用,然后把它傳遞給JAVA虛擬機為方法 創建的局部變量,從而這兩個變量指向了同一個對象。在篇首所舉的示例中,ParamTest類型變量t和局部變量pt在JAVA虛擬機中是以如下的方式存 儲的:

          有一種說法是當一個對象或引用類型變量被當作參數傳遞時,也是值傳遞,這個值就是對象的引用,因此JAVA中只有值傳遞,沒有引用傳遞。還有一種說法是引 用可以看作是對象的別名,當對象被當作參數傳遞給方法時,傳遞的是對象的引用,因此是引用傳遞。這兩種觀點各有支持者,但是前一種觀點被絕大多數人所接 受,其中有《Core Java》一書的作者,以及JAVA的創造者James Gosling,而《Thinking in Java》一書的作者Bruce Eckel則站在了中立的立場上。

          我個人認為值傳遞中的值指的是基本類型的數值,即使對于布爾型,雖然它的表現形式為true和false,但是在棧中,它仍然是以數值形式保存的,即0表 示false,其它數值表示true。而引用是我們用來操作對象的工具,它包含了對象在堆中保存地址的信息。即使在被作為參數傳遞給方法時,實際上傳遞的 是它的拷貝,但那仍是引用。因此,用引用傳遞來區別與值傳遞,概念上更加清晰。

          最后我們得出如下的結論:
          1. 基本類型和基本類型變量被當作參數傳遞給方法時,是值傳遞。在方法實體中,無法給原變量重新賦值,也無法改變它的值。
          2. 對象和引用型變量被當作參數傳遞給方法時,在方法實體中,無法給原變量重新賦值,但是可以改變它所指向對象的屬性。至于到底它是值傳遞還是引用傳遞,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清楚當一個引用被作為參數傳遞給一個方法時,在這個方法體內會發生什么。

          什么叫引用?只因為這個變量的值和其它的不一樣.


          首先理解:都是變量
          int i;
          ArrayList b;
          i和b都是變量.
          但i是基本變量,也叫原始變量.
          其它的就叫引用變量,因為它的值是一個內存地址值.引用對象的.但記住:它們都是有一個值的!i是一個數字,而b是一個內存地址值(簡單的說是一個十六進 制的值).除了基本變量之外的變量都是引用變量.Vector a;這里的a也是一個變量.它也是有值的,它的值是一個十六進制的值.

          變量的賦值:
          int i=10;
          int j=i;
          //這里把i的值10給了j,所以j的值也是10

          ArrayList b=new ArrayList();
          ArrayList c=b;
          //首先,b是一個引用變量,它的"值":是一個內存地址值!!! new ArrayList()要分配一段內存保存它們,怎么樣找到這段內存?那就是通過b里的值了.b的值就是new ArrayList()所占內存的首地址.然后c也是一個引用變量,它的值(地址值)和b是一樣的.也就是new ArrayList()所占內存的首地址.所以當通過b或者c進行操作時,它們都是操作同一個對象的.

          在方法調用的時候,方法的參數實際也就是一個變量.如果是基本類型變量的時候,假設有方法method(int aa);
          int j=10;
          method(j);
          這里邊,int aa實際也是定義了一個變量,調用的時候把j的值:10也給了aa.所以aa也是10,改變了aa的值并不會改變j的值.

          如果是引用變量的時候,假設有方法methodA(ArrayList aa);
          ArrayList b = new ArrayList();
          methodA(b);
          //方法定義了變量aa,調用的時候把b的值(地址值!!!!!)給了aa,所以aa與b有一樣的值(地址值!!!!),在方法里通過aa去操作的時候,b所引用的對象也就被改變了,因為它們引用同一個對象.

          紙 a = new 銀行帳戶();//開一個銀行帳戶,返回一個卡號給你,寫在你的紙a里邊.

          用一張紙(引用變量),把你的銀行卡號寫在上邊,然后調用我的時候,我用另外一張紙(引用變量---方法的形數),把你的號碼抄過來.然后我通過這個卡號,去到銀行找到你的帳號,給你存點錢.

          然后你用你的紙(引用變量)上的卡號 <沒變,還是那個卡號>再去查詢銀行帳號的時候就會發現了多了一些錢了.....

          說說我對值傳遞和引用傳遞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大家對Java傳遞參數的行為是清楚的,這個爭論只是一個語義上的爭論。
          也就是我們是否需要區分值傳遞和應用傳遞呢?或者說這樣的區分有沒有意義?是否合理?

          博主認為存在引用傳遞的關鍵點在于,傳遞的對象地址值,本質上它是一個引用,無論它是否被copy過。
          認為只有值傳遞的關鍵點在于,傳遞的對象地址值,它是一個值的copy,這個值代表的意義無所謂。

          引用是c++里的概念,由于java跟c++是有一定關系的,這里把引用遷移過來,如果合理未嘗不可。
          c++中關于引用的解釋一般喜歡說是看作“別名”,我查了幾本書,大部分提到引用并不會分配內存空間,也有一本書提到,某些編譯器會分配存儲空間來存儲被引用對象的地址。
          那么還是回到語義上來,c++里的這個引用,語義上是“別名”的意思,我的理解是,一組指向同一個對象的別名應該只存儲一份內存地址。當然具體實現可能會 把引用當做一個不可變的指針來處理(每個別名都存儲自己的對象地址)。但是請注意,我們應該關注于它的語義,即:它沒有任何值的copy,即使是一個地 址,只是另外一個名字而已。

          但是java里面沒有這樣的概念,所有的地址傳遞其行為是值的傳遞方式,語義上統一成值傳遞更為清晰,我們只需要考慮這個值具體是什么,無非兩種,要么是基本類型值,要么是個地址。
          所以我認為這個“引用”的概念放到java中并不合適。只有值傳遞的說法更合理。

          posted @ 2008-09-12 10:25 保爾任 閱讀(3425) | 評論 (1)編輯 收藏
          Linux 發展到今天,可用的軟件已經非常多了。這樣自然會有一些軟件的功能大致上相同。例如,同樣是編輯器,就有 nvi、vim、emacs、nano,而且我說的這些還只是一部分。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功能相似的軟件都是同時安裝在系統里的,可以用它們的名稱來執 行。例如,要執行 vim,只要在終端下輸入 vim 并按回車就可以了。不過,有些情況下我們需要用一個相對固定的命令調用這些程序中的一個。例如,當我們寫一個腳本程序時,只要寫下 editor,而不希望要為“編輯器是哪個”而操心。Debian 提供了一種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而 update-alternatives 就是用來實現這種機制的。

          在說明 update-alternatives 的詳細內容之間,先讓我們看看系統中已有的例子。打開終端,執行下面的命令:

          herbert@natsu:~$ ls -l /usr/bin/editor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4 2004-09-26 08:48 /usr/bin/editor -> /etc/alternatives/editor
          herbert@natsu:~$ ls -l /etc/alternatives/editor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2 2004-10-27 16:24 /etc/alternatives/editor -> /usr/bin/vim
          herbert@natsu:~$

          我 們看到,editor 這個可執行命令實際上是個符號鏈接,它指向 /etc/alternatives/editor;而 /etc/alternatives/editor 也是個符號鏈接,它指向 /usr/bin/vim。這樣,當我輸入 editor 并回車時,將執行 vim。之所以要在 /usr/bin 和 /etc/alternatives 中費心建立這樣兩個鏈接,就是要實現上面說到的特性:方便腳本
          程序的編寫和系統的管理。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update-alternatives 的功能。當然,如果你覺得我說得不詳細,可以看看這個命令的 manpage:UPDATE-ALTERNATIVES(8)。

          首先要介紹的參數是 --display。它使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命令的所有可選命令。執行

          natsu:/home/herbert# update-alternatives --display editor
          editor - status is auto.
           link currently points to /usr/bin/vim
          /bin/ed - priority -100
           slave editor.1.gz: /usr/share/man/man1/ed.1.gz
          /usr/bin/nvi - priority 19
           slave editor.1.gz: /usr/share/man/man1/nvi.1.gz
          /bin/nano - priority 40
           slave editor.1.gz: /usr/share/man/man1/nano.1.gz
          /usr/bin/vim - priority 120
           slave editor.1.gz: /usr/share/man/man1/vim.1.gz
          /usr/bin/emacs21 - priority 0
           slave editor.1.gz: /usr/share/man/man1/emacs.1emacs21.gz
          Current `best' version is /usr/bin/vim.
          natsu:/home/herbert#

          你可以看到我的機器上的所有可以用來被 editor 鏈接的命令。

          下面說說 --config。這個選項使我們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命令:

          natsu:/home/herbert# update-alternatives --config editor

          There are 5 alternatives which provide `editor'.

            Selection Alternative
          -----------------------------------------------
                1 /bin/ed
                2 /usr/bin/nvi
                3 /bin/nano
          *+    4 /usr/bin/vim
                5 /usr/bin/emacs21

          Press enter to keep the default[*], or type selection number: 4
          Using `/usr/bin/vim' to provide `editor'.
          natsu:/home/herbert#

          我并沒有修改它,因為我還是比較喜歡 vim 的。當然,你可以選擇別的程序。

          說 到這里我們就要介紹一些概念了。首先,update-alternatives 在一般情況下是由 postinst 和 prerm 這樣的安裝腳本自動調用的,所以一個 alternative 的狀態有兩種:自動和手動。每個 alternative 的初始狀態都是自動。如果系統發現管理員手動修改了一個 alternative,它的狀態就從自動變成了手動,這樣安裝腳本就不會更新它了。如果你希望將一個 alternative 變回自動,只要執行

          update-alternatives --auto editor

          就可以了。你注意到了嗎?我們說到了“名字”。該怎樣寫名字呢?這就是我們要介紹的第二個概念:
          general name -- 這是指一系列功能相似的程序的“公用”名字(包括絕對路徑),比如 /usr/bin/editor。
          link -- 這是指一個 alternative 在 /etc/alternative 中的名字,比如 editor。
          alternative -- 顧名思義,這是指一個可選的程序所在的路徑(包括絕對路徑),比如 /usr/bin/vim。
          -- auto,--display 和 --config 跟的都是 link。我們要說的第三個概念是優先級。這個比較簡單,當然優先級越高的程序越好啦(在大多數情況下,我不想爭論)最后一個概念是主和從的 alternative。想想看,你將 /usr/bin/editor 鏈接到了 vim,可是當你執行 man editor 時看到的卻是 emacs 的 manpage,你會做何感想呢?這就引出了主和從 alternative 的概念了:當更新主的 alternative 時,從的 alternative 也會被更新。

          說完這四個重要的概念后,我們介紹另外兩個選項。至于其他的。。。。我相信你會去看手冊頁的,對嗎?

          第一個是 --install。它的格式是:

          update-alternatives --install gen link alt pri [--slave sgen slink salt] ...

          gen, link,alt,pri 分別是我們上面說過的。如果需要從的 alternative,你可以用 --slave 加在后面。如果你在向一個已經存在的 alternative 組中添加新的 alternatives,該命令會把這些 alternatives 加入到這個已經存在的 alternative 組的
          列表中,并用新的可選命令作為新的命令;否則,將會建立一個新的自動的 alternative 組。

          嗚呼!我加入了一個錯誤的 alternative。我不想要這個 alternative 了。在這種情況 下,可以執行下面的命令:

          update-alternatives --remove name path

          name 是一個在 /etc/alternatives 中的名字,也就是上面的 link,而 path 是希望刪除的可選程序名的絕對路徑名(放心,這樣只是從列表中刪除了這個程序,并不會真的從硬盤上刪除程序的可執行文件)。如果從一個 alternative 組中刪除了一個正在被鏈接的程序并且這個組仍然沒有變成空的,update-alternatives 會自動用一個具有其他優先級的可選程序代替原來的程序。如果這個組變成空的了,那么連這個 alternative 組都會被移除。如果刪除的程序沒有被鏈接,則只有有關這個程序的信息會被移除。

          說個例子吧。我下載了 Eclipse,并且安裝了 gcj 和 gij。可是我發現 GNU 的 java 工具還不足以運行 Eclipse。我只好到 Sun 公司的網頁上下載了它的 java 工具 jdk。因為是自己安裝的,我將它們安裝在 /usr/local 上,以便將來重新安裝 Linux 系統時這些程序仍然可以使用。于是我要做的就是用這個 jdk 中的 java 和 javac 來代替系統原來的。執行

          natsu:/home/herbert# update-alternatives --display java
          java - status is auto.
           link currently points to /usr/local/j2sdk1.4.2_06/bin/java
          /usr/bin/gij-wrapper-3.3 - priority 33
           slave java.1.gz: /usr/share/man/man1/gij-wrapper-3.3.1.gz
          /usr/local/j2sdk1.4.2_06/bin/java - priority 100
           slave java.1.gz: /usr/local/j2sdk1.4.2_06/man/man1/java.1
          Current `best' version is /usr/local/j2sdk1.4.2_06/bin/java.
          natsu:/home/herbert# update-alternatives --display javac
          javac - status is auto.
           link currently points to /usr/local/j2sdk1.4.2_06/bin/javac
          /usr/bin/gcj-wrapper-3.3 - priority 33
           slave javah: /usr/bin/gcjh-wrapper-3.3
           slave javac.1.gz: /usr/share/man/man1/gcj-wrapper-3.3.1.gz
           slave javah.1.gz: /usr/share/man/man1/gcjh-wrapper-3.3.1.gz
          /usr/bin/gcj-wrapper-3.4 - priority 33
           slave javah: /usr/bin/gcjh-wrapper-3.4
           slave javac.1.gz: /usr/share/man/man1/gcj-wrapper-3.4.1.gz
           slave javah.1.gz: /usr/share/man/man1/gcjh-wrapper-3.4.1.gz
          /usr/local/j2sdk1.4.2_06/bin/javac - priority 100
           slave javah: /usr/local/j2sdk1.4.2_06/bin/javah
           slave javac.1.gz: /usr/local/j2sdk1.4.2_06/man/man1/javac.1
           slave javah.1.gz: /usr/local/j2sdk1.4.2_06/man/man1/javah.1
          Current `best' version is /usr/local/j2sdk1.4.2_06/bin/javac.
          natsu:/home/herbert#

          (你看到的是我更新以后的)就可以得到關于要更新哪些 alternatives 的信息。我是這么更新的:

          update-alternatives --install /usr/bin/javac javac /usr/local/j2sdk1.4.2_06/bin/javac 100 --slave /usr/bin/javah javah /usr/local/j2sdk1.4.2_06/bin/javah --slave /usr/share/man/man1/javac.1.gz javac.1.gz /usr/local/j2sdk1.4.2_06/man/man1/javac.1 --slave /usr/share/man/man1/javah.1.gz javah.1.gz /usr/local/j2sdk1.4.2_06/man/man1/javah.1
          update-alternatives --install /usr/bin/java java /usr/local/j2sdk1.4.2_06/bin/java 100 --slave /usr/share/man/man1/java.1.gz java.1.gz /usr/local/j2sdk1.4.2_06/man/man1/java.1
          posted @ 2008-02-13 10:08 保爾任 閱讀(2578) | 評論 (0)編輯 收藏

          <2008年2月>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1
          2345678

          常用鏈接

          留言簿(4)

          隨筆分類

          隨筆檔案

          文章分類

          文章檔案

          搜索

          •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保山市| 长春市| 克什克腾旗| 大厂| 盖州市| 吴江市| 南皮县| 衡水市| 洛南县| 丰顺县| 营口市| 曲松县| 庆元县| 焉耆| 色达县| 湘乡市| 鸡泽县| 南部县| 南开区| 宜宾市| 都安| 邵阳市| 祥云县| 怀安县| 那坡县| 噶尔县| 墨竹工卡县| 永安市| 恩施市| 隆昌县| 武隆县| 攀枝花市| 邯郸市| 清苑县| 佛坪县| 娄底市| 固镇县| 深水埗区| 安多县| 金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