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遠程測試,每個實際測試人員都要學習的(3)
同時創建一個規則(Qolicy)文件,添加[computer_name][computer_domain]行到/etc/hosts。
3.如何使用不同端口號
默認情況下,JMeter使用標準RMI端口號1099(這是可以改變的)。要想成功改變使用的端口號,需滿足如下條件:
在遠程服務器,啟動Rmiregistry使用新端口號。
在遠程服務器,啟動JMeter并預先定義server_port屬性。
在客戶端,更新remote_hosts屬性,在其中包含remote host:port設置。
從JMeter 2.1.1版本開始,jmeter-server腳本支持改變端口號。例如,假設測試人員希望使用端口號1664(可能因為1099端口已經被其他應用程序占用了)。
Windows系統 (DOS窗口中):
C:\JMETER> SET SERVER_PORT=1664
C:\JMETER> JMETER-SERVER [other options]
UNIX系統:
$ SERVER_PORT=1664 jmeter-server [other options]
[N.B. use upper case for the environment variable]
在這兩種情況下,腳本都會在指定端口上啟動Rmiregistry,接著以遠程服務器模式啟動JMeter,并已經定義了"server_port"屬性。
選定的端口號將會被記錄到遠程服務器的jmeter.log文件中(Rmiregistry不會創建一個日志文件)。
4.使用采樣批次
測試計劃中的監聽器會把它們的結果返回到JMeter客戶端,而JMeter客戶端默認情況下會將這些結果寫入到指定文件中,采樣結果會在產生后立即發回JMeter客戶端。這樣就會對網絡和JMeter客戶端產生很大的壓力。用戶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屬性,來改變默認操作。
模式(Mode)(采樣結果發送模式)默認是Standard。
Standard:在采樣結果產生后立即發送。
Hold:將采樣結果保存在一個數組中,直到測試結束。這可能會占用遠程服務器的大量內存。
Batch:當計數器或者時間超過閾值之后,發送保存的采樣結果。
Statistical:當計數器或者時間超過閾值之后,以概要的形式發送采樣結果;采樣結果以線程組(Thread Group)名稱和采樣標簽(Sample Label)進行概要統計。積累的數據域包括:elapsed time、latency、bytes、sample count、error count,其他數據域將會被丟棄。
Stripped:將成功采樣的響應數據移除。
StrippedBatch:將成功采樣的響應數據移除,并批次發送。
Custom implementation:將模式參數設置為測試人員的客戶化采樣發送器的類名。該類必須實現接口SampleSender,并且類的構造函數只有一個RemoteSampleListener型的參數。
如下屬性會影響Batch和Statistical模式。
num_sample_threshold:一個批次中的采樣數目(默認為100)。
time_threshold:等待的毫秒數(默認為60秒)。
posted on 2014-03-18 10:32 順其自然EVO 閱讀(849)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jmeter and bad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