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過程總結
第一階段:測試設計階段
1、 拿到測試需求后,分析理解本次測試的具體內容,需要了解的詳細測試內容,聯系研發進行需求調研工作。側重業務理解包括上下游業務,重點業務點,測試指標,測試環境數據量及相關的造數據條件,涉及到的數據庫,線上及測試環境部署,業務架構及提供測試時間;
2、 需求調研完成后,梳理本次測試業務,測試點,測試數據,環境部署,根據已得到的信息,選取測試方法,確定測試計劃,編寫測試方案并評審;
3、 搭建測試環境,包括修改測試環境的相關參數;
4、 編寫測試腳本并調試;
確定性能測試點:重要功能點,頻繁使用功能點,用戶關心功能點,與DB密切相關的功能點,模擬用戶兩三年內的數據量進行測試。
第二階段:測試執行
1、 按照方案進行執行,包括基準測試、負載測試、并發測試、混合測試、集合點測試、異常測試、穩定性測試、配置測試等。
2、 若測試過程中出現問題,進行問題瓶頸定位。
1) 可通過單條執行,查看日志,看錯誤日志內容,應用日志、tomcat日志、均衡服務日志、數據庫日志等;
2) 通過JVM定位是否內存問題導致;
3) 通過jprofile監控,查看問題主要出在那個方法上,比如查看CPU使用和內存使用等;
4) 通過tcpdump及wireshark工具查看網絡包內容,是否為網絡造成問題;
5) 通過jstat –gcutil查看JVM內存回收;
6) 通過nmon工具查看服務器資源使用;
7) 換種壓力工具,比如jmeter進行壓測,是否出現同樣的問題;
8) 使用dump命令將內存內容當下來,然后用MAT工具分析是否內存問題;
9) 通過遠程配置,使用jconsole或者jvisualvm進行監控查看;
10) Lr_set_debuy_message()調試日志信息,定位問題原因;
3、 保存結果,完成測試;
第三階段:分析測試結果
1、 分析測試結果包括資源監控結果;
2、 編寫報告文檔;將問題、調優、風險、結論全部做總結寫進文檔;
3、對整個項目做總結,通過本次項目學到了什么,有什么不足,及時學習。
將測試過程,形成文檔,記錄執行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方便最后報告的編寫。及時做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