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安裝源碼軟件經典三部曲
這幾天一直在搞suse下的mplyaer、ffmpeg等源碼編譯安裝,總結出源碼軟件安裝三部曲,網上稱為經典三部曲。
這三步分別為:
1. ./configure [options]
2. make
3. make install
具體地說:
1. 先下載源碼。這里本人一直偏向于在官網上直接下載源碼。因為個人覺得一切源碼還是官網比較正規,誰知道其他地方下載的東西有沒有被加入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
2. 源碼一般以bz2或者是gz形式的包。包里一般有readme或者是install文檔,這里面有關于本源碼該如何編譯安裝,可以仔細看看。有時候包里沒有這兩個文檔,但是會有一個doc目錄,該目錄下有針對不同OS平臺的安裝文檔,一樣可以細讀;
3. 將源碼拷到linux上,解壓;
4. 第一步就是configure配置。配置項還是很多的,可以通過./configure --help查看有哪些配置項。很多源碼的readme文檔直接指出,一般使用./configure就可以看了。我個人喜歡將源碼安裝到指定的位置,使用./configure --prefix=我安裝的目錄。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我知道將軟件裝在哪里了,將來還有他用;
5. 第二步,使用make開始編譯。這一步是根據上一步configure的結果來編譯的;
6. 第三步,使用make install開始安裝,這一步結束后,軟件就被安裝到我指定的目錄下;
注意:有時候使用系統自帶的make時,編譯會報出一些錯誤,原因是系統自帶的make版本太老了,可以裝個新的,官網可以再百度上搜下。
這里再補充幾點:
1. 上面make后,可以使用make clean將編譯參數清空,接著重新make;
2. 上面configure發現錯誤,可以使用make distclean,將configure參數全部清空,接著重新./configure-->make;
posted on 2014-02-17 15:00 順其自然EVO 閱讀(1337)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