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leilove

          blog已經轉移至github,大家請訪問 http://qaseven.github.io/

          產品經理的工作感想(2)

           產品的過程:用戶- 用戶研究-需求采集-需求分析-需求篩選-需求開發。
            需求采集的方法:數據分析,調查問卷,用戶訪談
            需求采集的效果:盡可能多的采集
            需求分析:聽用戶的但不要照著做 , 必須明確我們存在的價值.。
            需求分析目的:把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
            需求分析方法:給需求做一次DNA檢測 來 確定需求的基本屬性,分析需求的商業價值,初步評審需求的實現難度,從而計算出需求的性價比。
            資源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只能做那些性價比高的事情,活下來的永遠是少數,少做就是多做,有意識的盡可能多的放棄。
            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
            需求采集  過程:明確目標,選擇采集方法,制定采集計劃,執行采集,資料整理,然后進入下一步的需求分析階段。
            需求采集 方法:我們問 ,用戶答; 用戶說, 我們聽。
            需求采集 效果:用戶量小, 時間多, 探究現象背后的故事。
            用戶訪談注意點:
            1避免一組固定的問題:固定的問題會讓被訪者產生被審問的感覺,我們應該準備好問題清單,但清單只起一個引導作用,并不用照著讀。
            2 首先關注目標,任務其次:比用戶行為更重要的是行為背后的原因,多問問用戶為什么這么做。
            3避免讓用戶成為設計師:聽用戶講,但不要照著做,用戶的解決方案通常短淺,片面。
            4避免討論技術:特別是碰到一些略懂技術的用戶,不要與其糾纏產品的實現方式。
            5鼓勵講故事:故事是最好的幫助設計師理解用戶的方式。
            6避免誘導性的問題:典型的誘導性問題是,“如果有xx功能,你會使用嗎“,一般來說用戶會給出毫無意義的肯定答復。
            《軟件觀念革命:交互設計精髓》
            幾種方法:
            定量的說:調查問卷
            易出現的問題:
            第一,樣本的偏差,即樣本與想了解的目標群體出現偏差。
            盡可能覆蓋目標群體類型的用戶,性別年齡段 行業 收入等 要保證各類類型用戶的樣本比例接近全體的比例,比如目標用戶中男女比例為7:3 那么樣本中就保持這個數。
            第二,樣本過少的問題。百分比的數字只有具備穩定性才有價值
            第三,問卷內容的細節問題。
            1問題表述應無引導性。
            2答案的順序。可能產生“a順序偏差”,“位置偏差”即別調差者的答案可能與改答案的排列位置有關。
            問卷目的,樣本對象,調查渠道,時間計劃,問卷內容
            定性的做:可用性測試
            可用性測試是指通過讓實際用戶使用產品或原型方法來發現界面設計中的可用性問題,同城只能做少數幾個用戶的測試,看他們怎么做,屬于典型的定性研究。

           可用性測試的常見問題與對策:
            第一,如果用可行測試做得太晚(產品將要上線的時候),這時發現問題于事無補。
            第二,總覺得可用性測試很專業,所以干脆不做。
            第三,明確是測試產品,不是測試用戶。
            第四,測試過程中,組織者該做的和不該做的。
            定量的做: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時,根據不同的目的,數據來源多種多樣,常見的有用戶使用產品的日志,客戶管理系統里的信息,網頁訪問情況的統計信息等。數據分析的方法,最簡單的可以用Excel,復雜一點的可以用一些統計軟件,數據庫軟件,或者直接自己寫程序解決。而最最關鍵的就是對結果的解讀,通常數據分析只能發現一些現象和問題,并不能了解原因,所以分析完成后通常會伴隨著一些用戶訪談,聽聽用戶怎么解釋。
            數據分析的常見問題與對策:
            我們要意識到用戶怎么做 和 怎么說 是不同的,甚至經常有矛盾,有時候用戶的行為比語言更能反映出他的真實需求。比如用戶說在搜索買家的時候應該加一個“按交易額搜索”的條件,也許只是他某次特殊的需求使然,但如果我們聽他的做了這個功能,之后通過用戶行為分析發現,只有1/10000的人用過,那就表明我們被用戶的說法騙了,單數據永遠不會騙我們。
            數據分析時,有一些特定的問題:
            第一,過于學術,沉迷于“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通常只注重“性價比”的性,為了好的結果,往往不在乎投入成本,但是商業不是科學,更多的是對數據的敏感,對商業的敏感。
            第二,雖然數據不會主動騙人,但是我們經常無意或有意的誤讀數據。
            舉個例子,對于一群人中,人們的身高用平均數是有意義的,那是我們知道他們符合正態分布,中間多兩邊少,所以一個平均值就能夠了解群體的大體情況。而我們的收入并不符合正態分布,一個超級富翁和1000個零收入的人,平均下來每人100萬,這是很荒謬的。解決辦法:學習統計學的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主動的誤讀數據,是比較有意思的事情。在提取數據之前,我們心中通常已經有了一些結論,無非是想驗證它,而抱著這樣的思想,就總能找到一些數據來證明自己已有的想法,并且技術越嫻熟的人越容易做到這一點。對于這一點,我想一個簡單的對策就是對數據保持中立的態度,盡量不要“為了迎合一個觀點而去找數據”,減少利益牽扯,比如為了證明老板的判斷,或是為了保持自己之前拍腦袋的英明形象等。
            第三,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產品日志的商業價值
            先做出方向性的假設,再提取相應的數據并分析,得到一些現象,最好是之前沒發現的現象,然后嘗試解釋,接下來做用戶調研修正解釋,最終指導產品發展方向。
            需求采集人人有責:
            第一,生孩子和養孩子的區別。
            第二,二手需求采集工具:單項需求卡片。
            單項需求卡片:產品的需求工作不只是需求分析人員的事,而是涉及產品的每一個干系人的義務,至少得參與“采集”的過程。
            表 2-3 單項需求卡片模板
            需求編號(可由需求人員填寫) 需求類型(可由需求人員填寫)
            包含“采集時刻 + 采集者”信息 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等
            來源(Who)(重要信息,方便追根溯源)
            產生需求的用戶:最好有該用戶的聯系方式等信息
            用戶背景資料:受教育程度、崗位經驗,以及其他與本單項需求相關經驗
            場景(Where、When)(重要信息,用來理解需求發生的場景)
            產生該需求的特定的時間、地理、環境等
            描述(What)(最重要的信息)
            盡量用(主語+謂語+賓語)的語法結構,不要加入主觀的修飾語句
            原因(Why)(需求人員要保持懷疑的心,很多時候理由是假想出來的)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需求,以及采集者的解釋
            驗收標準(How) 需求重要性權重(How much):
            (如何確認這個需求被滿足了)
            1. 盡量用量化的語言
            2. 無法量化的舉例解釋
            滿足后(“1:一般”到“5:非常高興”)
            未實現(“1:略感遺憾”到“5:非常懊惱”)
            需求生命特征(When) 需求關聯(Which)
            1. 需求的緊急度
            2. 時間持續性
            1. 人:和此需求關聯的任何人
            2. 事:和此需求關聯的用戶業務與其他需求
            3. 物:和此需求關聯的用戶系統、設備,以及其他產品等
            參考材料 競爭者對比
            在需求采集活動中的輸入材料,只要引用一下,能找到即可
            按照“1 分:差”到“10 分:好”進行評估:
            1. 競爭者對該需求的滿足方式
            2. 用戶、客戶對競爭者及公司在該需求上的評價
            由于填寫卡片的人經常不是專業的需求人員,所以卡片的質量無法保證,比如下
            面這盡可能多的采集:
            1現場調查 :打入敵人內部,和客戶工作一段時間,深度了解需求。
            2日記研究 :某個新產品出來以后,很多業內朋友去嘗試,寫一些體會。
            3卡片分類法 :把產品的各種需求寫在便利簽上,讓用戶一起討論并完成分類。
            4自己提需求:看看別人的產品,總結很多問題,提出很多需求,讓自己的產品越來越完美。
            聽用戶的但不要照著做。
            有些用戶真的很危險,在提意見的同時還說你們應該做成什么樣子,這時候產品經理一定要頭腦清醒,用戶的解決方案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的考慮。
            有時候用戶的做法存在明顯的邏輯矛盾,就算他給出的解決方案合理,也要在深度挖掘用戶內心根本的需求。
            我們是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最終怎么做應該由我們決定。
            1明確我們存在的價值。
            同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的區別,可能一個是用戶需求,一個是產品需求,而在這中間的轉化過程,就是這節的主題—需求分析。
            用戶需求VS 產品需求
            用戶需求:用戶自以為的需求,并且經常表達為用戶的解決方案。
            產品需求:經過我們的分析,找到的真實需求,并且表達為產品的解決方案。
            需求分析:從用戶提出的需求出發,找到用戶內心真正的渴望,在轉化為產品需求的過程。
            技術分析是“樹干-樹枝-樹葉“的任務分解過程。
            需求分析是“首先:樹葉-樹枝-樹干,其次:樹干-樹枝-樹葉“的分析過程。是一個分總分的過程。
            一方面不能偷掉提煉用戶需求的這個過程,目的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另一方面也不能停在本質上,所以我們還要繼續把樹干再重新分解成樹枝和樹葉。
            偉大的需求分析師,可以無視用戶想要的東西,去探索他內心真正的渴望,再給出更好的解決方案,或者是用戶真正需求的東西,這就是本節標題的意思—我們存在的價值。
            調查問題:你會為你想要的東西買單 還是需要的東西買單?
            回答結果:女性:3都會  1個需要的必須買 有能力想要的會買  1個需要的買單
            男性:1個需要的  1個需要的必須買 有能力想要的會買
            銷售人員經常說:“用戶是為想要的東西買單,而不是需要的”,用我們上面分析翻譯一下,其實是“用戶是為自己提出的解決方案買單,而不是我們的解決方案”。
            其實這是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權衡,如果是一錘子買賣,賣出以后又不用售后,那么采用實用主義,不妨用戶要什么就給他什么,這樣他掏錢最爽快,你回憶一下在風景區買的紀念品的情景,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是你要啥賣家就給你啥?這種情況下就要追求短期利益。但是,我們的產品通常都是希望用戶長期使用的,并且后續的服務也是我們來做,所以為了長期利益,我們就有必要找到用戶的真實需求,然后給他真正合適的產品了,哪怕這個過程不那么討好。不知道你有沒有幫女生買電腦的經歷,幫她買也就意味著將來的售后服務、技術支持、維修都是你了,所以你才會在型號和配置上和她爭吵,努力說服她不要買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而要買“真正的需求”。滿足需求的三種方式:需求源于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那么減少這個差距有三種方式:改變現狀:最常用的,也是最笨的方法。降低理想:不要忽視精神的力量,什么“打預防針,丑話說在前頭“這類句子相比大家都經常聽到。轉移需求:因為人類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引導用戶去關注其他事物,他就會覺得這個差距沒那么可憎了。我們也可以說,人的行為是需求驅動的,想改變人的行為,可以尋找更強烈的需求展現給他,而讓他不再糾結于原來的需求
            產品設計的最高境界---創造需求!
            工作中典型的場景,就是老板或者產品人員的突發奇想,這些靈感在潛意識里都有一定的依據,是基于對用戶、市場、產品的充分理解,也有過不少案例,這些需求最終獲得了用戶的認可,但更多的被證明是過于天馬行空。蘋果公司的喬布斯,可以說是創造需求的大師,但我不建議大家學,這是需要天賦的,但這份天賦非常值得保護,產品的進化和生物的進化一樣,需要如基因突變一般的胡思亂想。更實際的,我認為需求分析的過程其實也有創造需求的成分,當一個新人真的能力不足的時候,不妨先做用戶提出的需求,而不要自己去胡亂分析用戶需求,而對于一個團隊來說,要盡量避免“只有能力不足的需求分析人員”這種情況出現。
          相關文章:

          posted on 2013-11-29 10:56 順其自然EVO 閱讀(177) 評論(0)  編輯  收藏


          只有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網站導航:
           
          <2013年11月>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導航

          統計

          常用鏈接

          留言簿(55)

          隨筆分類

          隨筆檔案

          文章分類

          文章檔案

          搜索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博乐市| 葫芦岛市| 施秉县| 浦东新区| 尚志市| 信宜市| 霍林郭勒市| 许昌县| 黄山市| 江达县| 亚东县| 合作市| 长汀县| 凌源市| 南京市| 黔江区| 丰城市| 青浦区| 青海省| 达日县| 阳朔县| 包头市| 财经| 怀柔区| 尖扎县| 潍坊市| 中西区| 赤壁市| 特克斯县| 重庆市| 怀远县| 湾仔区| 广昌县| 台南县| 辽宁省| 伊春市| 烟台市| 泸溪县| 黔西| 叶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