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leilove

          blog已經轉移至github,大家請訪問 http://qaseven.github.io/

          性能計算公式

           術語及縮寫詞

            測試時間:一輪測試從開始到結束所使用的時間

            并發線程數:測試時同時訪問被測系統的線程數。注意,由于測試過程中,每個線程都是以盡可能快的速度發請求,與實際用戶的使用有極大差別,所以,此數據不等同于實際使用時的并發用戶數。

            每次時間間隔:測試線程發出一個請求,并得到被測系統的響應后,間隔多少時間發出下一次請求。

            平均響應時間:測試線程向被測系統發請求,所有請求的響應時間的平均值。

            處理能力:在某一特定環境下,系統處理請求的速度。

            cache影響系數:測試數據未必如實際使用時分散,cache在測試過程中會比實際使用時發揮更大作用,從而使測試出的最高處理能力偏高,考慮到這個因素而引入的系數。

            用戶習慣操作頻率:根據用戶使用習慣估算出來的,單個用戶在一段時間內,使用此類功能的次數。通常以一天內某段固定的高峰使用時間來統計,如果一天內沒有哪段時間是固定的高峰使用時間,則以一天的工作時間來統計。

            預期平均響應時間:由用戶提出的,希望系統在多長時間內響應。注意,這個值并不是某一次訪問的時間,而是一段時間多次訪問后的平均值。

            最大并發用戶數:在給定的預期平均響應時間下,系統最多能支持多少個并發用戶。這個數據就是實際可以同時使用系統的用戶數。

            計算公式

            成功率=成功次數÷(成功次數+失敗次數)

            處理能力=成功次數÷測試時間

            最短平均響應時間=MIN(平均響應時間)

            最高處理能力=MAX(處理能力)×(1-cache影響系數)

            最大并發用戶數=(最高處理能力-1÷(預期平均響應時間-最短平均響應時間+(1÷最高處理能力)))÷用戶習慣操作頻率,

            此公式要注意各時間單位的不同和轉換

          posted on 2013-08-12 10:24 順其自然EVO 閱讀(358)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性能測試web 前端性能測試

          <2013年8月>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導航

          統計

          常用鏈接

          留言簿(55)

          隨筆分類

          隨筆檔案

          文章分類

          文章檔案

          搜索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台市| 石渠县| 新密市| 陇南市| 个旧市| 惠州市| 新营市| 龙陵县| 阿瓦提县| 洛阳市| 陇川县| 鹤峰县| 富宁县| 黔江区| 青川县| 弥勒县| 新宁县| 潮安县| 古丈县| 平罗县| 松潘县| 上林县| 肇源县| 大同县| 永仁县| 尼勒克县| 凭祥市| 定襄县| 扶风县| 舒城县| 曲麻莱县| 德庆县| 吴堡县| 拜泉县| 绥阳县| 满洲里市| 白朗县| 林周县| 延庆县| 甘南县|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