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驗收管理工作內容
為此,我們在參考了大量文獻基礎上,結合實際驗收管理經驗,總結了軟件驗收管理的部分工作內容,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軟件項目驗收管理工作內容:
一、軟件驗收管理的準備工作
1、對完整產品的運行進行確認;
2、證實系統已滿足合同規定的條件及需求說明書中對系統功能和性能的要求;
3、整理驗收需要文檔列表、系統軟硬件配置清單:
(1)軟件工程立項批準文件
(2)項目驗收申請報告;
(3)招標書
?。?)投標書
(5)中標通知書
(6)合同(含預算表)
?。?)軟件需求說明書;
(8)概要設計說明書;
?。?)數據及數據庫設計要求說明書;
?。?0)詳細設計說明書;
(11)操作手冊;
?。?2)用戶手冊
(13)項目用戶評價過程意見;
(14)軟件接口規范;
(15)原代碼或安裝盤;
?。?6)專家組要求的其他材料
4、制定人員培訓和技術支持的計劃。
二、軟件系統驗收申請報告
1、賣方向買房提出軟件系統驗收申請報告,說明申請系統驗收的準備情況和系統所具備的驗收條件。系統驗收申請報告,必須按合同書的有關規定,交付有關產品資料,其中包括系統設備及系統軟件配置清單、文檔、技術總結報告和測試分析報告等,系統驗收申請報告應有賣方的技術負責人簽字。
2、買方的經辦人或第三方驗收管理機構必須了解驗收系統的功能、性能和系統配置與文檔等方面的要求,掌握合同書中規定的系統驗收條款,對賣方提交的系統 驗收申請報告進行審查,提出處理意見;買方技術負責人經審查后,在申請報告上簽字并對賣方的申請進行答復;買方將按合同有關條款做好系統驗收的全部準備工 作,包括對測試用例、測試數據、測試過程和測試環境的準備。
三、制定系統驗收計劃
在軟件系統驗收活動進行之前,應制定一套完整的系統驗收測試計劃。該計劃要由買方認可,而且還要包括一些由買方提供的測試方案,該計劃應包括系統驗收工作的活動程序、驗收測試要求、技術條件、設備資源、驗收準則、工作人員的組成以及日程安排等內容。
四、制定組織機構及人員組成
1、成立專門的軟件系統驗收委員會,作為系統驗收的組織機構,委員會設主任委員若干,并由該委員會組織成立系統驗收測試組、技術組和文檔審查組,配備若干測試員和記錄員。
2、驗收委員會由買方代表、特邀專家或第三方測試機構專家及最終買方代表組成,必要時,也可吸收賣方代表參加。特邀專家必須是行業信息領域的權威,熟悉國內外該領域技術發展的狀況。
五、規范驗收委員會的任務與權限
1、驗收委員會的任務
審定系統驗收計劃;
聽取賣方的《技術總結報告》和《測試分析報告》;
判定所驗收的系統是否符合合同及系統需求說明書的要求;
審定驗收測試計劃;
組織驗收測試和進行系統驗收評審,并形成系統驗收報告;
監督系統驗收后的產品移交。
2、驗收委員會的權限
有權要求賣方和買方對系統開發過程中的有關問題進行說明,提出質疑并要求作出解釋;
在驗收過程中,協調賣方和買方之間可能發生的糾紛;
決定系統是否通過驗收。
六、驗收記錄
驗收工作的全部過程必須詳細記錄,記錄驗收過程中驗收委員會,提出的所有問題與建議,賣方的解答和驗收委員會對被驗收系統的評價,并形成文件供評審時查閱及存檔。
七、制定軟件驗收測試計劃
軟件系統的驗收測試是系統驗收活動中最關鍵的步驟,被驗收的系統必須滿足合同條款與系統需求說明書中規定的要求。
測試計劃及程序包括下列幾項:
1、測試計劃及程序的目的;
2、各項功能測試所需輸入的數據;
3、測試結果記錄的說明;
4、觀察、測試結果的設備、工具及程序;
有關的測試結果要以書面報告的形式由賣方向買方提交,
內容包括:
?。?)測試的系統功能;
?。?)為糾正系統缺點需做的變動;
?。?)為提高系統性能提出的建議。
1、系統設備驗收:
驗收委員會的技術組根據賣方提供的系統設備、計算機網絡設備、和系統軟件、數據庫和工具軟件配置清單,并對照合同或項目建議書的有關規定,檢查這些設備及其各項性能指標是否符合要求并將審查結果寫進《系統設備驗收報告》。
2、驗收測試前的檢查:
驗收委員會在審定系統驗收測試計劃時,要檢查測試環境是否符合要求,檢查全部測試項目的測試用例是否準備好,有關測試人員是否全部到位。
3、系統演示:
賣方應向驗收委員會演示被驗收系統的全部買方界面、系統包括的主要功能、性能,以證明系統實現的功能與合同要求一致。通過演示活動讓驗收委員會 成員對系統有一個直觀和概括的了解。驗收委員可現場選用實例對被驗收系統時行演示考核,以證實與系統需求的一致性、程序和文檔的一致性。
4、驗收測試:
驗收測試組應按系統驗收測試計劃對系統進行:1)環境驗收測試;2)可靠性驗收測試;3)維護性驗收測試;4)功能驗收測試;5)穩定性驗收測 試;6)性能驗收測試;7)仿真測試;8)可移植性、兼容性、可靠性、錯誤的恢復功能等測試;9)文檔驗收。驗收標準:1) 測試用例不通過數的比例< 1.5 %;2) 不存在錯誤等級為1 的錯誤;3) 不存在錯誤等級為2 的錯誤;4) 錯誤等級為3 的錯誤數量≤ 5;5) 所有提交的錯誤都已得到更正。
測試員按分工分別對被驗收系統進行逐項測試,并詳細記錄每一項測試結果,將這些結果分別與預期的結果對照分析,然后寫出《系統驗收測試報告》,該報告將作為驗收委員會評價系統的主要依據,也是買方確定是否接收該系統的主要依據。
5、系統驗收評審:
在軟件驗收測試完成以后,驗收委員會應及時主持評審會,聽取有關報告和審議驗收結果,并對系統作出綜合評價。評審會的議程如下:
聽取賣方的《測試分析報告》和《技術總結報告》;
聽取系統驗收測試組的《系統設備驗收報告》、文檔審查組的《文檔審查報告》及測試組的《系統驗收測試報告》;
按以下的驗收準則對系統進行評價:
?。?)系統是否滿足用戶信息系統要實現的目標。
(2)系統采用的技術和實現方案是否做到可靠、先時、靈活、實用。
?。?)設備選型是否達到以下要求:
選用目前在國際上技術先進、性能優異的設備,確保系統的先進性和可靠性。
所選用的設備不僅能滿足目前用戶信息系統業務在功能和性能上的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和擴充性。
所選用的應用開發平臺和開發工具先時、簡便、有效。
便于與其他系統的銜接,實現資源共享。
?。?)關鍵系統設備與數據備份的設施是否達到安全可靠。
驗收委員會應進行認真地討論,對被驗收的系統給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內容包括系統的先進性、功能性、可靠性和安全保密性。最后由驗收委員會進行表決,決定系統是否通過驗收。
6、軟件系統驗收報告:
在驗收評審后,驗收委員會應寫出“系統驗收報告”,詳盡地記錄驗收中對系統的評價及驗收意見,尤其要明確系統在驗收中發現的問題和缺陷,以及需 要改進的意見和賣方對些所作的承諾,驗收委員會全體成員在驗收報告上簽字,根據驗收委員會表決情況,由驗收委員會主任在驗收報告上簽署驗收意見。
驗收結論分為以下兩種;
a.通過。表示同意驗收的委員超過三分之二;
b.不通過。表示同意驗收的委員不超過三分之一。
如果系統驗收不能通過,驗收委員會將根據合同書的規定與供需雙方協商處理意見,可能的結果是:要求賣方限期完成開發任務,重新提出驗收申請或者 終止合同。系統驗收通過后,要確定系統進入試運行的時間結束時間,明確賣方在試運行期間要解決的遺留問題以及改進系統的意見,對此賣方的代表要作出承諾。
7、軟件項目產品移交:
系統通過驗收以后,驗收委員會的技術組和文檔審查組應分別賣方提供的系統設備清單和文檔資料清單進行驗收,逐項核實后移交給買方。移交結束后形成產品移交文件,該文件應包括以下內容:
a.移交產品清單
賣方向買方移交的產品清單分別包括系統構成的硬件和軟件部分。硬件部分包括賣方在應和開發或系統配置時,受買方委托代購的各種計算機與外部設 備,移交清單中應包括設備名稱、單價、數量、供貨廠商、保修期限;軟件部分包括系統軟件、數據庫軟件等軟件的名稱、單價、供貨廠商。
b.移交的時間、地點、收授人簽字。
版權聲明:本文出自山東省軟件評測中心 張凱麗,51Testing軟件測試網原創出品,未經明確的書面許可,任何人或單位不得對本文進行復制、轉載或鏡像,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