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辰攻略The palest ink is better than the best memory. |
2008年7月11日 # --XX:+DoEscapeAnalysis, off by default python 有str object 和 unicode object 兩種字符串, 都可以存放字符的字節(jié)編碼,但是他們是不同的type,這一點很重要,也是為什么會有encode 和decode。 ![]() ![]() ![]() ![]() ![]() str_string.encode('codec') 是先調(diào)用系統(tǒng)的缺省codec去把str_string轉(zhuǎn)換為unicode_string,然后用encode的參數(shù)codec去轉(zhuǎn)換為最終的str_string. 相當于str_string.decode('sys_codec').encode('codec')。 ![]() ![]()
慕名Emacs是很久的事了,上個周末Google了一天終于把它在Windows下的中文化問題初步解決了。
網(wǎng)上講述Emacs中文問題的帖子很多,不過很多是過時的或不完整的,并以Linux下居多。很多.emacs設(shè)置看起來發(fā)生了作用,但是在我的機器上不是顯示方塊,就是半個中文字符。前者懷疑未配置好Emacs使其無法讀取系統(tǒng)字體,后者懷疑字符寬度設(shè)置還有問題,苦于無暇深究。 最后找到一篇Emacs 中文化指南[http://17xie.com/read-103809.html],講述了在Windows下使用了X11的BDF字體配置Emacs的過程,下載安裝了intlfont,改了相應(yīng)的emacs設(shè)置,Bingo!!!,一試就通。不過字庫還是GB2312的,想把Mule-GBK 和BDF 字體配置在一起,未成功。 貼張圖慶賀一下
EMacs常用命令集:
C-x C-s 當前文件存盤 C-x s 所有文件存盤,根據(jù)提示確認是否保存指定文件 C-x C-b 列出緩存 C-x C-f 查找文件,如果不存在則新建,如果已打開則切換為當前文件 C-x 數(shù)字 關(guān)閉其它窗,只顯示當前主窗體。也可以輸入其它數(shù)打開多窗 C-x o 切換到另一個打開的窗 C-z 臨時退出,在X中相當于最小化,在Console中可以用"fg"或者"%emacs"返回。 C-x C-c 退出 C-u 數(shù)字 前綴參數(shù),常用于重復執(zhí)行命令,如插入8個*符:C-u 8 * M-x recover 文件名<回車> 恢復文件到上次自動保存的狀態(tài),常用于系統(tǒng)崩潰時 C-h m 當前模式的說明文檔,每種模式都略有些許不同 C-h i 常用shell命令的說明文檔 常用移動命令: C-v 向下翻頁 C-M-v 另一窗向下翻頁 M-v 向上翻頁 C-l 移動到光標位置 M- <- 移到文首 M- -> 移到文尾 C-a 移到行首 M-a 移到句首 C-e 移到行尾 M-e 移到句尾 C-p 上移一行 C-n 下移一行 C-b 左移一位 M-b 左移一字 C-f 右移一位 M-f 右移一字 常用編輯命令: C-k 刪除到當前行尾 M-k 刪除到當前句尾 C-g 中斷執(zhí)行 C-w Cut marked region A-w Copy marked region C-y 取回所有刪除的行,默認顯示最后刪除的行 M-y C-y取回所有刪除的行之后,切換顯示之前刪除的行 C-x C-x Mark the region from the current cursor to last mark point, 可以方便的重復Mark C-x h Mark the whole buffer C-x u 撤消 C-x C-a C-l Revert a buffer g 刷新Dired mode buffer 常用查找命令: C-s 向前查找 C-r 向后查找 M-g M-g Goto a line 進入Hex mode M-x hexl-mode ,C-c C-c 退出 換行: 不嫌煩的,每次M-x toggle-truncate-lines切換換行與不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