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豬闖天下

          J2ME隨筆,記錄成長的腳步

          統計

          留言簿(3)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一 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區別

                  想要成長,就要有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而自己思想體系的建立,首先要了解前人思想體系的架構與區別,從而找到自己想要的,然后再形成自己的一套體系,于是,首先從兩方面著手準備,

                  一: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辨別認識

                  二:傳統文化的精髓,尤其諸子百家的思想
                  三:西方文化的精髓



          一: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區別



              當今中國社會,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一定的沖擊。在這個社會轉型期,人們盲目的追隨西方文明,如西方的飲食文化賣當勞、肯德基。誠然,西方文明在中國的流行自然有它的道理,這與中國經濟發展,與世界經濟的融合,一體化有一定關系,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忘本,我們的傳統文化就一無是處了。當繁華褪盡,喧囂過后,人們的靈魂歸依處還應當是我們的本土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因為它已經融入國人的骨髓中了。或者說中國人骨子里就是傳統的,對時尚、潮流、前衛的癡迷、追逐只不過是內心一時躁動的宣泄,西方文化只是一個借口。


            西方文化之所以受到中國年輕人的青睞,不僅因為它代表了時尚、前衛,符合這類人群的審美心理,更重要的是它的人性化——自由、民主、平等、博愛所表現出來的對人類的終極關懷——人文關懷。相比而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古板、教條、禁錮、約束這些讓人極端反感的元素早在上個世紀初就遭到了否定,沖擊。在這個多元文化并存,可以選擇的東西太多的年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些糟粕真真難以立足了。然而人們在狂熱的反對某些事物的時候難免極端、過火。傳統文化中無庸置疑確有糟粕,但更多的是精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棍子打死”的態度對其不公。我們有必要認清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區別,目的是在對比中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清醒、理智、公正的認識。認清了我們的文化,才能認清我們自己,進而為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尋求出路。


            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區別主要是性格的區別。前者是大陸文明,后者是海洋文明。一個保守、禁閉,一個開放、時尚。這種差別源于二者迥異的地理環境,即這種質的區別是自然天成。前者是大陸環境,天然的封閉,廣袤無垠、厚實的土地給人一種無形的束縛與牽制,它把人牢牢的固定在土地上。后者是海洋環境,四面臨海,大海的浩瀚和神秘吸引著人們去探險,去發現,去遠游。東西方文化的差役淵源于此。一個封建、保守、小農、固步自封、樂天知命,知足常樂,一個開放,善于探索和追求。無論對于科學、宗教還是人性,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出內斂、含蓄、壓抑,西方文化表現出釋放、關懷、人性化。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就像兩個性格差異懸殊的人,一個內向,一個外向;一個安靜,一個活潑;一個像一位深沉、淡定、智慧的老者,一個永遠那么朝氣蓬勃、激情澎湃、熱血沸騰,是時尚和潮流的代言人。但是這并不意味二者水火不容。中國傳統文化的包容性讓它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氣魄,西方文化的張揚、個性使它保持永遠獨立說話的權利,所以中西方文化既不存在誰同化誰的可能,也不會造成激烈的碰撞。文化沒有好壞,無論哪種文化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權利。由于產生這兩種文化的土壤不同,二者的區別顯而易見。從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對人類精神支撐的貢獻的共同意義上看二者又似乎沒有什么區別了。殊途同歸,各種文化的終極意義如“百川東到海”,是互通互融的。


              中國傳統文化的與西方文化的另一個顯著區別在于“獨立”二字。西方的智力發展能夠獨立進行而不受政治和道德的干預,也不排除客觀上政治干涉文化的時候,如啟蒙運動中伏爾泰受到的政治迫害,但是總體而言西方文化始終保持一種獨立發展的人文精神。但這“獨立”二字恰恰是中國幾千年來最欠缺的。中國獨特的人文環境致使文人漠視自然科學:中國古代的哲學理念和思想理論里面,都沒有客觀觀察自然界這一條,講的都是道德、政治,這與西方重視自然科學,崇尚科學不一樣,因此,由此產生的文化也就自然不同。中國傳統文化政治、道德色彩濃厚,無論飲食、言談、舉止還包括“性”無一不牽扯上道德。人們“帶著鐐銬跳舞”,備受壓抑而極力尋求突破、擺脫的人性之舉的暴發也在意料之中。西方文化則分的清清楚楚,起碼文化是獨立的。它以人類一切正當的情感為出發點,人性化極強,人情味兒極濃,它把人當成人來認識,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你是找不到“人”的。在中國,發現“人”,認識“人”,肯定“人”還是在最近幾年,而且可喜的是,它已經開始作為一條“法則”即“以人為本”廣泛普及了。這應該是中國文化的進步吧,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包容性——對西方文明的吸收。“有容乃大”,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種“個性文化”,二者也區別于此。


              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區別歸根結底為思想的區別,思想的區別在于思維方式的不同,思維方式的不同又在于環境的不同。由于天然的自然環境的差異孕育出兩種截然相反的文化,這也印證了一句話,“最自然的也是最本質的”。


              陳樂民先生曾經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做了一個區分。他說:“‘傳統文化’比較具體,比如我們的古代文物、文學、繪畫等等都是傳統文化。‘文化傳統’則是在這些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政治的,或者是道德性的‘道統’,這就是‘政治文化’。”我們講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區別,其實關注的不是它們在古代文物、文學、繪畫上有什么具體的區別(這種對比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而是政治文化和思想的不同。前者是“專制主義”、“臣民主義”,后者是自由、平等、自立、自主。清楚了這些,我想,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應當做什么了。


          <完>

          posted on 2008-09-03 10:40 騎豬闖天下 閱讀(1699) 評論(2)  編輯  收藏

          評論

          # re: 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區別 2008-09-03 10:52 騎豬闖天下

          看到一段話也挺有思想,拿來共享:

          [ 中西方文化的對立被攪得似一潭混水,說不清,道不明。我忽然覺得,要追溯其根源,癥結就在一個關鍵詞上:漢朝確立的儒家思想宣揚的是“臣民”思想;古羅馬宣揚的是“公民”思想。所以我們推崇的是“忠孝”;西方推崇的是“平等”。經過2千年的努力,就成了現在這樣。
          ]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一 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區別 2011-11-30 17:11 fengzaiju

          good  回復  更多評論   


          只有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網站導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梧县| 威远县| 福泉市| 公主岭市| 木里| 沛县| 龙川县| 南华县| 黄大仙区| 渭源县| 栖霞市| 鄄城县| 涟源市| 资兴市| 罗田县| 铜陵市| 新源县| 紫金县| 浙江省| 阳高县| 德江县| 法库县| 三原县| 辽宁省| 左贡县| 盘山县| 珠海市| 西盟| 龙泉市| 谢通门县| 健康| 双鸭山市| 兴山县| 安顺市| 凯里市| 砚山县| 开江县| 上思县| 安福县| 弋阳县| 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