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felt very happy because my friend gave me the latest Japanese fingernail art book.As I opened the book and read it,I discovered many beautiful and fascinating pictures in it.I picked out a very cute picture,followed every step in the book,and painted my fingernails with bright colors.
It suddenly struck me that I might open a fingernail painting salon.In my shop,there would be more than just fingernail painting.It might include a hairedressing salon.That way,people wouldn't feel bored when they stepped into the shop.The customers could talk to the hair dresser and the manicurist at the same time about what fingernail paint and hairstyle they'd like.And people would enjoy the luxurious services of having their hair styled and having their fingernails painted.Moreover,I would make the price as low as possible because the fingernail painting is too expensive.
It will be so wonderful if my dream comes true.
posted @
2008-07-17 19:40 譚明 閱讀(16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I've rarely had a whole-day vacation like today.I had planned to sleep a little more but I woke up very early.It was a long time until I had to meet my close friends that afternoon. "Why not put on some good make-up since it is still early?" I thought.And then,I opened my magic make-up box and found a lot of things inside.Since I have had enough sleep recently and my skin is in good condition,light make-up might be good for me today.
After that,I surprisingly found myself to be extremely beautiful.This was my first time to go out with just face powder,blush,and lip gloss.In spite of the might make-up I had on,I still wanted my eyelashes to be thicker. As it turned out,it's easy to have a good day only by putting on light make-up.
posted @
2008-07-10 19:33 譚明 閱讀(15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I bought the latest cosmetics today.I was so happy that I talked to my close friends,but I was shocked to be considered very unwise.They told me that there was going to be an anniversary sale next week.To my surprise,one of them even said,"That doesn't matter to you at all,You can make a lot of money."Come on! How could a friend say that?I am so sad! Didn't they know that I would not be in Taiwan next week?Besides,every time when I want to buy cosmetics,I always have to think about where I can get what I want."Madam,can I have the long mascara,face protector,long-lasing lipstick and ..." I always ask the clerk.The truth is that I have little time to notice if there is any discount or free samples.Ahh! It might be better if my close frineds can get all the cosmetics for me next time.After all,females do care about the prices.
I still felt bad about the expensive cosmetics until going to bed...
posted @
2008-07-09 13:42 譚明 閱讀(184)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俞敏洪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
主題:大學生就業心態
俞敏洪:各位同學,各位朋友大家好!感謝今天邀請我到這里和大家聊聊,給我的題目就是大學生就業心態。我就自己隨便聊一下。因為當初我自己大學畢業的時候,我沒有就業心態。我們當時畢業的時候是國家分配,國家指向哪,我們就到哪。當時國家沒有把我分到西藏,把我留到了北京大學。國家說到哪,我們就走到哪。現在你畢竟有這樣的心態,也不一定能做得到。
今天講的主題,主要是三到四個方面。第一個是就業的大形勢,第二是就業與職業的關系,第三大學生就業心態到底應該怎樣,第四我現在從老板角度來看,我錄取大學生最注重大學生什么東西。
第一就是大的形勢。非常的不樂觀,中國在大學生擴招的情況下,沒有為大學生市場做好準備,中國在大學生就業這個層次上是沒有的,比如說確實國有企業在發展,民營企業發展更快,新東方平均每年接納400個大學生速度發展,既使這樣,中國整個市場沒有為大學生所準備的中國擴招的時候,也沒有想到大學生畢業以后,該干什么。大學生該干什么?不知道,農民還有一點土地可做,工人階級習慣了在機器跟前勞作,或者習慣了下崗,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可能是不可回避的一個命運這樣的一個準備。
中國大學生畢業每年都在呈20%到30%遞增,今年數據大學畢業生413萬,就業機會比去年少了22%,大學生畢業人數增加22%,今年會有80萬左右的學生畢業的時候有可能找不到工作,對于一個大學生是很痛苦的事情,因為在大學的時候花了很多學費,父母很辛苦,而且畢業生出來得工作,這是他們人生中間最重要的事情,但是中國大市場沒有做好準備,不僅從大學生工作能力問題,也不僅僅是我們有沒有工作經驗的問題,而是市場沒有辦法一下子吞吐這么多大學生的問題。
我們當初畢業的時候,不存在找不到工作這樣的行為,因為當時大學生是稀有動物,既然是稀有動物就相對比較好辦一些,把你放在動物園展覽也是能有收獲的,現在大學生是遍地開花的現象。盡管社會已經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這個事實就是大學生畢業有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是真正落到任何一個個體大學生身上,是非常難受的事情,國家在這方面盡管反復建立大學生就業中心,民間也在為大學生就業做出努力,但是實際上,由于中國整個大市場,沒有為大學生的就業做好準備,或者說大學生人數畢業遠遠超過市場需求,就剩下大學生就業問題。
第二個,這是一個大形勢,從教育本身來說,中國的大學教育依然沒有什么過去大學教育當中反思過來,進大學就是學習知識,進了大學以后,大學四年輕松度過,很多的大學教授在市場上沒有什么經驗,只是受過職業訓練的經驗,中國大學的教授不少都是從大學走向大學,包括工商管理的教授,有很多沒有自己在實踐當中做過企業,學校盡管擴招了很多學生,盡管學校和教授都是為大學生就業非常重要,但是教學本身內容和就業依然是大大脫節。這是我身有體會的。這個脫節的,包括我所在的北京大學英語系,到現在依然學古漢語,依然學著拉丁文這樣的東西,對中國大學生的現實,到底帶來多少好處,是非常難說的一件事情,這個會增加學生的某種學術分量,但是現實當中,學生如果生存不下去,學這個東西能帶來多大用處,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現在教育的導向,依然是讓學生以知識學習為主,而不是以就業為主,導致學生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心理上也沒有做好準備,很少有大學老師上大學第一天,同學們你們上大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使自己的生存更加好,而是你的生存更加好的唯一辦法,就是畢業的時候,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如果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大學學的東西是一二三四五,沒有這樣的老師會這樣講的。只會告訴你這個原理背出來怎樣,那個原理背出來怎樣,中國的大學教學方針是有問題的。這個教學方針體現在心態問題上,大學生畢業之前沒有做好很好的準備,通常到了三四年級自己面對工作,發現自己找不到工作,一個面對就業自己不知所措帶來的后果。我問過不少考研究生的學生,為什么考研究生,反正到社會上也不知道干什么,干脆還上三年研究生,如果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上研究生,對自己專業不感興趣,中國研究生學習相對來說比較松垮,很多研究生三年過的比大學三年過的更加松散。研究生的擴招和大學生擴招導致的現象,兩到三年以后,研究生和大學生拼命搶奪人才市場。這樣的結果,研究生會占有優勢,有可能本科生更加愿意從零干活,這樣的結果,研究生和本科生就業形勢同時不佳的情況,中國大學生就業情況非常嚴峻,每年幾十萬的人找不到工作,幾年下來就是二三百萬,這樣社會問題就會出現,社會不安定因素就會非常的明顯,未來如果說中國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會出現,出現重要來源就是中國的大學生,尤其是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再回過頭來講,講到大學生的工作,我一直把工作分為三個領域或者三個步驟,就業、職業和事業。只有一個不能做,就是千萬不能失業。我每次打事業的時候,打到電腦里敲出來的兩個字都是失業。失業就是拼音中間,你把拼音的手兩個失業和事業拼音是一樣的,通常跳出來的第一個是失業,第二個才是事業。就是說,大量的學生根本不用談事業,事業離你們太遠了,真正要談的是不是能夠不失業的問題。就要從就業做起。找一份工作,不管是否喜歡,你就干,干上這份工作,有了一份業,就可以賺自己的錢,不用花父母的錢,這叫就業。我對學生講課的時候有一個口頭禪,22歲以前,如果父母需要通過給比一部分的經濟資助贊助你大學畢業,如果這是父母的應盡職責,到了22歲大學畢業以后,不管你是上研究生還是什么,再花父母一分錢,是卑鄙的。從來沒有聽說一個老動物帶著一個小動物過一輩子的。
對于我們來說,中國的父母尤其是,對于孩子未來,到底怎樣讓孩子生活得更好,有錢的父母,孩子找不到工作,沒有關系,繼續給他錢吧,最后剝奪了大學畢業生成長的權利。不知不覺由于父母不斷供給,不斷養育,最后使大學生自己越來越失去獨立作戰的能力,越來越失去自己成長的可能性,最后的結果一輩子不成長,一輩子沒有出息。一輩子窩囊。我們那代人,從小必須自己勞動,從小必須幫助父母干活,我在大學的時候,父母不可能給一分錢,國家給22塊錢一個月的生活費,大學畢業想的不是自己的理想不是自己的夢想,而是趕快干活,掙錢養活自己。
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22歲是一個分界線,把自己和以前的依賴關系都割斷。當然也有同學說,我22歲讀研究生,我確實需要錢,但是我讀研究生認為自己更有價值。價值跟社會經濟交換,那就是貨幣。也就是這個價值背后你能產生貨幣,這個貨幣你可以畢業以后產生,也可以持續更長一段時間,比如做文學家,或者做畫家,可能畫到四五十歲,或者寫到四五十歲,才能換回社會價值,比如梵高一輩子窮苦潦倒,結果死了一以后一部畫就幾千萬美元。你先要假定自己每一天必須先活下去的境界,解脫你父母的依賴,依賴父母的狀態,不管父母是否有錢,這個前提條件就是22歲的時候,假如你真要上研究生,真要出國讀書要花錢,有沒有可能向父母寫一個借條,并且以同期銀行利息計算。如果這樣,你就有一種逼迫感,我必須工作,其實一般的工作就是遠大理想和偉大色彩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來說我不太容易接受,通常另外一個情況,開出工資價格讓你難以接受,當然大學生畢業以后,有能拿到上萬塊錢,也有拿到兩千塊錢我從來不認為一個畢業以后,拿到兩千塊錢以后一輩子趕不上那個拿到上萬塊錢的。大學生就業心態,在我這里碰到的情況非常有意思,比如有的時候故意很討厭這樣的大學生,說我能干這個,能干那個,說了解很多新東方的事情,現在干這個事情,新東方也有一些位置可以干,比如有兩間廁所沒有人打掃,你是否愿意打掃。如果你真看好新東方,如果你真喜歡教育的話,一般的學生看到這個是不會接受的。如果真接受了,至少給我的感覺就是就業心態,就是想在這個領域發展。
你在新東方打掃衛生一年,你離開的時候,寫簡歷就是在新東方工作了一年。如果你有更好的職業心態,作為大學生每次打掃很干凈,我每次進這個廁所都感到廁所是超一流的,我覺得你的工作精神,敬業精神讓人達到欽佩。如果你再堅持一段時間,我可能給你分配更多的工作,比如四個廁所,這樣加了一倍的工作機會,如果四個廁所打掃的很干凈,我就可以把打掃新東方的員工都歸你去管,第一你的工作很好,第二你有敬業精神,第三我發現你個人溝通不錯,我肯定讓你逐漸進入管理崗位,這不就很容易做到了這個事情。這是一個就業心態的問題,大學生現在面對社會,自己一進入社會就能看到自己一份喜歡的工作,并且能拿到很好的薪水做下去,這樣的機會確實比較少。
你進入機會的敲門磚,就是你必須選定一家單位以后,從這個單位最基層的工作干起,并且以自己的態度和業績來證明自己在這個領域的發展前途,以及證明自己對這個機構的喜歡,讓自己在這個機構中間逐步上升。所謂就業就是找一份工作而已,特別簡單。我當初留在北京當老師,我從來沒有想到當老師,我從北大畢業以后,仍然中英文水平比較差,之所以留在北大當老師,是國家分配體制所導致的。我填的申請表中間的志愿,都是包括國家機關,包括外貿部,外交部等等這樣的單位,這是北京大學老師的職位我從來沒有填的,之所以被留下來,當時北京大學公共英語四六級非常缺老師,必須得留五到六個同學作為老師。我是作為全班倒數第五名被留下來的。我留下來以后,我知道不能丟這樣的工作,如果我拒絕了,就意味這我的戶口被打回原籍,這樣我就要回到農村去,所以交給我什么工作,我都得干,從不會當老師,抱著一點點敬業精神,抱著對自己的學生一定要好,從不會當老師,到一年多自己以后,我自己把老師這個職位做了一個轉向,最初我的概念,就當那么一兩年老師,同時還看看有什么機會,或者出國,或者轉到別的好行業去,沒有真正想過自己要當一輩子老師,直到當了兩年老師以后,就轉到第二步。就是職業境界。
職業和就業區別,就業就是能使自己能活下去的臨時工作和未來發展方向不一定相關,可以相關也可以不相關的工作,叫做就業。職業不一樣了,選擇這個行業打算干一輩子。我在北大兩年以后,就下定決心自己一輩子不離開老師的講臺?;谖掖罅康臅r間,當老師每個禮拜最多教10個小時的課,第二我多余時間可以讀自己的書,而且當老師有寒暑兩個假期,可以出去旅游,你得到了對時間的交換,我這么想就決定當老師,在北大當了那么多年的老師,確實過的比較舒適。沒有想到我還在當老師,沒有想到我所認為當老師可以帶來的時間上的充分,以及可以享受充分的空間,就是出去旅游這樣的機會,對我來說完全沒有。沒有想到當老師這個職業慢慢轉向另外一個狀態,當我確定自己的一輩子職業方向以后,我本來的打算是在北京大學一直干到年紀大,最好能錄到北京大學三級教授或者二級教授來當當,中間出現波折,因為出國的原因,因為北大跟我各自各樣的關系,比如說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在北大在外面被培訓機構教書影響了北大自己培訓機構招生人數,結果北大給了我一級行政機構的處分問題,導致我下定決定從北大辭職這樣概念。做新東方不是我主動選擇,是一個被動選擇。是被某種外來因素推動以后,產生的一個被動慢慢轉向主動的概念。
對于我自己來說,把老師作為自己的職業,就下定決心以后,從來沒有變過,包括做新東方,包括現在的新東方我仍然是老師的身份出現,有很多時候,有很多機會可以做別的行業,比新東方賺更多的錢,包括某種意義上來說,新東方可以進入房地產,包括新東方可以進入歌廳,包括可以進入游戲行業,假如我們愿意,因為新東方有這樣的前提,有這樣的資金投入實際上,為什么所有這樣的東西,我們都全部沒有去考慮,因為我覺得做這些東西跟我做老師沒有關系。所以,我的事業整個的圍繞就是圍繞在了我這個職業,事業就是職業對外的擴展和延伸。
它的前提就是你那個事業做失敗了,仍然可以回到你的職業。就是如果事業做失敗了,發現自己變的一無所能了,你職業和事業一起丟了,就只能回去打掃衛生就業了。對我來說就是英語老師,往后擴展就是英語和各個方面加在一起的,比如文學哲學可以用英語一起來教,我現在回到老師的位置上,相當的輕松。我以前沒有新東方,現在新東方沒有了,我還是沒有什么丟,我原來只是一個老師,而說不定我還賺了,原來在北大的時候是出來一個講師,現在讓我再回去,如果不給我一個副教授,我是不會回去的??偟膩碚f我是沒有丟的。我覺得始終有一個中心點,利用自己的強項和別的人一起看一份事業,比如你是一個會計,慢慢干起會計事務所,你是律師,你慢慢干起律師事務所等等都是這樣的先例。
也就是說,圍繞你自己的特長,去做這樣的事情,有一個好處,這個好處是什么呢?你失敗了也不可怕,所以我覺得大學生要做到三個領域的東西,實際上就是如何先就業,我通常不鼓勵大學生在大學的時候就開始創業,除非創業不用花太多的錢,如果你的創業是有大量的風險投資給你投完以后,你花完以后,風險投資拿你一點辦法沒有。創業的前提就是我想成功,根據統計數據,大學生本身沒有畢業的時候,直接創業成功的比例很低,估計有10%的人能相對活下來,最后能做成真正大氣的1%都不到。我比較主張大學生帶著自己的創業夢想,在相類似的機構或者說能使你學經驗的機構,工作一兩年,使自己的個性,以及自己的技術才能更加完善,再去創業的比例成功概念就更高一些。
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一上來就想創業,并且有這樣的財富或者說不需要財富,背后承受多少失敗你都無所謂,如果創業只是這次失敗了,也又是成功可能性的。我的創業是在北大畢業以后,已經工作的七年基礎上,并且北大出來以后,為別的培訓機構工作兩年基礎上,才有了新東方,各個人的領域不一樣,比如高科技領域有一個好的想法,如果不去實施,可能就被別人實施掉了,這個時候創業的機會或者時機要抓得更加準一些,如果穩妥的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積累經驗是更加重要的事情。從大學生就業本身,或者大學生畢業以后找工作的心態來說,我覺得有幾個,第一個準備階段。我常常說準備階段,就是進入大學以后,大學生有這樣的行為,由于高考太辛苦了,讓人變成了非人狀態,大學第二年級就讓自己變成人的狀態。大學一年級成績相對比較好的情況,盡可能生活過的稍微輕松一些,把知識學的更加廣泛一些,但是不一定要那么的精到。作為一個綜合素質的準備階段,大學一二年級可以彌補你在童年、高中失去的那么多的歡樂,但是真正的就業準備,其實從大學三年級一開始就開始了,三年級、四年級兩年要做幾件事情,才能使大學畢業以后找工作相對順利。
第一個從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就應該搞清楚畢業以后,找工作是什么方向。我是做人力資源,還是市場營銷,還是軟件,還是硬件,還是做物流管理,這個非常重要。如果你不經過兩年的準備,兩年你在市場營銷方面,不斷對專業進行探索,畢業的時候,告訴任何市場營銷的招聘的單位,你說我在這方面非常厲害,這是有證據的。第二通用技能必須增加。所謂通用技能,比如英語水平,電腦知識,你到任何一個單位工作,考你的英文,要了解你的電腦操作水平。三年前我不知道電腦怎么打開,現在我電腦知識掌握的非常熟練,你沒有辦法,我有很多秘書和助理的。我不能晚上12點鐘把我的秘書助理叫到我家去,這樣會傳出緋聞的。
大學生上大學的時候,一定要實踐,而且不一定拿工資。比如你到新東方來,既使打掃一個月的衛生,這也是工作經驗,你如果真正干得很好,如果我寫一封推薦信,對你未來找工作很有好處,找可靠企業老總給你寫的推薦信,未來就是一種誠信保證,既然我敢推薦你,就意味著你這個人不賴。中國企業大量老板我是認識的,中國未來老板之間,企業老板之間相互推薦,變成大學生就業非常重要的渠道。因為中國是一個整體上缺失誠信的社會,因此需要誠信系統,這個誠信系統就是需要靠人與人之間打交道的關系,我給你寫一封推薦信,到楊勇這兒工作,楊勇發現你不行,然后打電話說我一頓。然后他再跟別人說,我還怎么混。相反過來也是一樣,這樣帶來的殺傷力是巨大的。如果說你去工作了,你真的做得很好,真的有這么一個人給你寫推薦信,第三條一定要的,大學三年級、四年級寒暑假一定要找工作,這樣有一個基礎。
最后一點,就是在大學三四年間要準備與人打交道的心態,從同學做起,與人打交道。我只要強調一點,就是分享心態,現在中國獨生子女非常霸道,什么東西擁有了自己獨享,從感情到物質上的平等交往的能力沒有的。什么叫平等交往。我從小到大就是按照這條線做事情,做到現在沒有變過,我比喻六個蘋果心態,你有六個蘋果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到樹林里全部吃完再回宿舍,你自己全部擁有你的六個蘋果,你失去了無數六個蘋果到社會上交換無窮快樂的可能性。如果你有六個蘋果,自己吃一個,把另外五個蘋果帶回宿舍,分給宿舍五個同學,得到結果完全不一樣,表面丟了五個蘋果,實際上得到五個同學的認可和好感,開始了感情交往,開始了互相幫助,而最后的角果,換回的無形資源比五個蘋果要大很多。還有就是我吃了你這個蘋果,我下次買了不給你吃了良心上過不去。到了單位,和你的事業合伙人這么分享,在大學跟你的學這樣分享,這是非常重要。一百塊錢自己也可以吃,也可以一百塊錢自己只用十塊錢,另外的錢,想辦法擴大自己的實力。新東方做到現在,幾乎沒有散伙的行為,凡是從新東方出來的人,都是理念上不一樣的人。我們新東方股東人數擴大到500個,包括新東方普通老師員工,這個結果是新東方越來越大,人才越來越多。
這是大學生就業的幾個心態。專業能力的定向,通用技能掌握,最后工作經驗的積累,最后是與人交往的分享心態。把這個講完以后,最后做一個總結,一個人的工作最大的重要性,就是兩個要素組成,專業加上綜合素質,從綜合素質,我作為老板,講一下你在我這工作,排名第一,有專業前提,你什么能力沒有,有后面的素質也不行,第一誠懇和誠信,你這個人看上去極其可靠的,第二要踏實,誠懇誠信不意味著踏實。第三多種能力,很多人很有才能,一到辦公室以后,把辦公室弄的到處烏煙瘴氣。第四創新能力,必須給我提出新思想,新主意,讓我感到你想到的東西,我沒有想到,我覺得你想到的東西比我想到的有價值,這樣你的位置會節節上升。第五就是無私。如果把這幾點放在身邊了,我覺得不光就業得成功,你的事業也會一輩子勇往直前,沒有不成功的道理。我就講這么多。謝謝!
posted @
2008-07-05 00:19 譚明 閱讀(13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我們都有過這樣沮喪的經驗,很容易聽懂中國人說的英語,但是同樣的對話一到英美人的嘴里,便覺得很難跟上,有時甚至是不知所云。這主要是因為我們說的英語通常單詞之間很清晰,詞與詞之間有明顯的pause, 但是英美人的口語會有很多音變,這些音變使得我們很熟悉的單詞的發音變得陌生,難懂,給我們的聽力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因此了解并使用各音變規則會幫助我們提高聽力,使我們的發音更加地道。
音變主要有 連讀、失音、弱化、濁化、同化、重音、縮讀等形式。這些形式的產生可以歸結為一個原則,即 “Economy” —“經濟”原則 或稱為“省力”原則。我的語言學老師說,他曾一度為選擇的研究方向為語言學而懊悔,因為那時他認為語言學既枯燥又不實用,但這一省力原則卻化解了他所有的苦惱,并讓他為語言學著迷。因為 “省力”這兩個簡單的字眼可以解釋幾乎所有的音變現象,人是很懶的,對于最經常的行為——說話,當然要想許多省事的法子,于是也就產生了多種為省力而衍變的音變現象。牢記省力原則,在我們讀英語的時候,讓自己的唇舌處于放松的狀態,輕松的去讀英語,我想發音的感覺一定會有所不同。
言歸正題, 以下列出給聽力造成很大障礙的五種音變現象及其讀音規則,以及最后一項關于節奏的小文章,希望能有所幫助!
一、 連讀
連讀有兩種規則,分別為:
1、 以輔音結尾的單詞+元音開頭的單詞:要連讀
如:I’d li(ke a)nother bow(l o)f rice.
這里like / laik / 以輔音結尾,another 以元音開頭,所以連讀
注意:
以輔音結尾 指的是音標中的最后一個音是輔音,而不是單詞的結尾,這如同u[ju:.]niversity前面的定冠詞必須用a 一樣。
2、以輔音結尾的單詞 + h開頭的單詞h不發音,與前面的輔音
what wil(l he) [wili]do?
Ha(s he) done it before?
Mus(t he) [ti] go?
Can he do it?
Should he….?
Tell him to ask her….
Lea(ve him) [vim].
For him (連讀這個詞,會發現和forum 很相似)
我第一次知道這一連讀規則時,興奮不已,很容易的聽懂了許多以前覺得很難以理解的句子,
并且按照這種連讀方式發音省力、輕松了許多。再次證實”Economy”。
二、 音的同化
音的同化也是一種連讀的現象,兩個詞之間非常平滑的過渡,導致一個音受臨音影響而變化。主要是以下三種方式:
1、 輔音[d]與[j]相鄰時,被同化為[dэ]:Would you....?
2、 輔音[t]與[j]相鄰時,被同化為[t∫]: Can’t you:。。。。?
3、 輔音[s]與[j]相鄰時, 被同化為[∫]: Miss you
三、 失音
由于失去爆破是失音的一種現象,摩擦音也會被失去,所以統稱為失音。
注意:
爆破音并不是完全失去,仍然形成阻礙,把氣流堵在里面,但不爆破,直接發出相鄰的輔音。
規則:
1、 輔音爆破音或摩擦音后面跟的是爆破音、破擦音和摩擦等,前面的輔音要失去爆破。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 紅色標注的輔音不發音:
Sit down: 發音再次的老師都不會發出 [t] 音
Contact lens:
Big cake
Dad told me
Huge change
Good night
四、 濁化
1、[S] 后面的清輔音要濁化
Discussion: [k] 濁化成 [g]
Stand: [t] 濁化成[d]
Expression: [p]濁化成
2、美音中:[t] 在單詞的中間被濁化成[d]
如:
writer, 聽起來和 rider 的發音幾乎沒有區別
letter—ladder
out of
美國人和加拿大人發音為了省事,習慣清音濁化,尤其是[t]在單詞的中間一定會濁化成[d], 但英國人發音不會這樣,這也是英音和美音的一大區別。 了解這一濁化原則,會給聽力帶來一些幫助。
五、 弱讀
一般來說:
實詞重讀,如動詞、名詞、副詞等;
虛詞弱讀,如介詞、代詞等
弱讀的規則一般是:元音音節弱化成 [E] 或
比如說如下幾個單詞:for/to/some/does/of
查字典會發現這些詞都至少有兩種讀音,如for: 重讀時[fR:] , 弱讀時 [fE]
六、 節奏
對于英語的節奏,我也把握不好,而且還為此郁悶不已。在我認為,中國人說普通化,一個句子的標準節奏和語調往往只有一個,我想英語也應該是這樣,但是怎么樣才是標準語調呢?特意為這個問題問過英語老師,不同的外國人說同一個陳述句會有不同得語調嗎?她告訴我是的。不過在看了下面這段話之后,我想她可能誤我了。:)
老外教你“殺手锏”:注意說話的節奏
十年寒窗苦讀英語,為誰辛苦為誰忙?當然是用來和老外“侃”嘍。那外國人究竟如何看待中國人說的英語,他們說話有沒有訣竅呢?記者請教了克里斯多佛·漢普頓---英國駐上??傤I事館的考官協調,他也是當天演講比賽的裁判之一。
克里斯多佛一開口就指出了國人學英語最大的“軟檔”
“中國人喜歡在單詞的讀音上糾纏不休。尤其是年輕人,總希望自己能說一口標準的美式英語,最好是帶點紐約口音的美式英語。于是,他們很努力地聽廣播、看電視,刻意模仿美國人的說話腔調。
經過長時間的磨練,有些人的發音甚至比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還地道。但是,我就算蒙著眼睛,也能輕易分辨出說話的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因為中國人說英語沒有節奏。”
克里斯多佛所說的節奏并不僅指說話的速度快慢,還包含了許多平時不被重視的小環節,比如語調的升降、詞語的重音、句子在何處停頓。中學的中文語文書中倒是有過斷句練習,可幾乎所有的英語教科書里都沒有類似的章節,也鮮有老師會教學生這一套。所以,大多人不知道,英語句子也有自己拆分的規則。發言者要么按照中文的思維習慣,隨心所欲把句子“大卸八塊”;要么練習肺活量,一句話從頭連到尾不喘氣。于是,中國人聽起來清清楚楚的句子,到外國人耳朵里就變成了“不知所云”。
要改變這個習慣也不難。克里斯多佛認為,只要連續練習幾個月,一個英語水平普通的人也能說出漂亮的英語,甚至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和講母語不分上下。
他的練習方法很簡單---找一盒老外讀的標準磁帶,在錄音機里不停頓地播放。然后你看著文字稿,亦步亦趨地跟著他的節奏讀。這時候,充分調動你的耳朵,適應外國人的語音語調,還要像個回聲筒似地反映出來。久而久之,當你習慣了老外的節奏,只要具備5000個基本單詞,就能應付一般的對話
啊,終于寫完啦!喝口水,開始寫結束語。
我在最初練發音的時候,不知道這些規則,只是喜歡模仿,養成了不少壞習慣,老師總說我喜歡吞音,苦惱極了,以至于我發音開始小心翼翼,字字清楚,但我知道這樣肯定是不對的。所以我便開始收集和總結這方面的規則,不但之前的困惑得到解決,發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現在寫下這篇音變規則,真心希望它能對你有所幫助!另外如果有錯誤之處,請不吝賜教!
清輔音濁化——之詳細介紹
一、簡單認識
按照英語讀音的習慣,在s音后面的清輔音會讀成相應的濁輔音。這就是清輔音濁化。
例如:
spy /spai/ 輕輔音濁化就應該是/sbai/
spoon/spu:n /輕輔音濁化就應該是/sbu:n/
star /sta:/ 輕輔音濁化就應該是 /sda:/
清輔音在/s/后濁化 如stick 中t讀作/d/
輔音濁化也并非完全的發濁音,它是界于清音和濁音之間那兒!發音并不如濁音那么強烈!
二、理性分析
關于輔音連綴/s/音后頭情爆破音所謂"濁化"
這個問題的語音細節挺復雜,三言兩語不易講透。這里僅憑經驗試圖粗線條式地說幾條,希望對說中國話的人學英語有點幫助。
1) 眾所周知,同一音節中,緊接在/s/音后頭的/p,t,k/和作為音節開頭的/p,t,k/語音特點是不同的。國內英語教學界歷來普遍把這種語音變化稱作“濁化”。我認為這種說法從語音學角度不夠準確,至少是以偏概全;從英語教學角度更是容易產生誤導效果。
2) 所謂“濁”,無非是與“清”相對。英語/p,t,k/是清爆破輔音,與濁爆破輔音/b,d,g/相對。漢族學生,除了少數方言人士之外,一般都需要花一定的功夫才能正確掌握英語/b,d,g/的發音,學會把“濁”音“濁”夠。若不強調模仿這一點,不作特別的“濁化”訓練,自然模仿力不強的大部分學生就肯定會用漢語的[b,d,g]來代替英語的/p,t,k/,結果說出來的英語雖然在很多情況下都還不至于叫人誤解,但語音效果肯定很差,一句話:不像英語!為什么呢?因為漢語[b,d,g]和[p,t,k]的區別可以說純粹是送氣與不送氣的區別??捎⒄Z呢?/p,t,k/是強清爆破輔音,在一般情況下發音都伴隨較強的送氣過程。而 /b,d,g/則示弱濁爆破音,除了一般不送氣之外,多半還有喉頭聲帶震動,即所謂濁化。最后這一點,恰恰是漢語所沒有的。例如很多人把 a guy 發成十足的“厄蓋”,甚至還以為兩者發音本來就是一樣的,這就是因為他們“濁”不了那個該濁的 g。反過來,經過努力好不容易把英語的 /b,d,g/ “濁”夠了,發正確了,一聽說/p,t,k/在/s/后面要“濁化”,很多人(包括我們的語音老師)竟會把 sky / spade / start 發成 sgy / sbade/ sdart,那就矯枉過正反成謬誤了。其實,/s/后面/p,t,k/的主要語音變化,不是“濁化”,而是失去了原來很強的送氣特點罷了,其效果,就成了和漢語 不送氣的 [b,d,g]緊貼在/s/后頭一樣。
3) 是否在音節重讀的時候才會出現這種“送氣變成不送氣”的現象呢?不是的??梢哉f,哪怕是最強的重讀音節里,如 spin中, /p/音都成了不送氣的。在非重讀音節里,就更不消說了。
4) 從英語語音學(而不是英語音位學)角度分析,這些音質變化也可能可以歸入“濁化”范圍,但這對我們一般學英語的人來說是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因此不屬于本帖討論范圍。
5) 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一些權威語音學著作,例如英國Daniel Jones 和A.C. Gimson 的著作等。
三、問答中解釋
問:coast中的"t"是否被前面的"s"所濁化為"d"。
答:不是。
1、清輔音濁化只是一種發音現象,不是規則,地道英語教學者都反對專門制定一個規則來說明這個問題。
2、總的發音規則只有一條:按照字典里的注音讀,要怎么變化就按地道英語的習慣。
3、s 后面的清輔音被濁化,只是清輔音濁化的一小部分,很多時候不用加 s 也可能被濁化。 如water, happy, meeting, walking等等,地道英語一般將這些單詞中間那個清輔音發成對應的濁輔音了,才象英語。
4、S后面的清輔音濁化現象可以這樣歸納:清輔音跟著一個元音,前面又有一個 s ,無論是在單詞的最前面還是中間,只要是在重讀音節或次重讀音節里,一般都讀成對應濁輔音,如stand, strike, speak, sky 等等,值得一提的是strike不是不用變,而是它“tr”本來所發的音已是濁輔音,但也要變成“dr”所發的那個音 (如dream中的“dr”所發的音)。
其實誰也沒有規定要這樣讀,如果你拿著這個問題問老外,他們大多都答不出來,只是這些相關的單詞中的清輔音讀著讀著自然就會變成濁輔音了。
這種組合如果后面沒有元音,就不存在濁化的問題。如grasp,test,desk等,仍發清輔音。
也有例外的,不要說它不符合規則,因為本來就沒有規則,硬要定規則的話就行不通。比如student,stupid,如果按那個所謂規則去讀成 [sd…],就不好聽了,操地道英語的人就會知道問“你是從中國來的吧”。這里的字母“t”一般被習慣發成jeep中 “j”所發的那個音才地道。
四、輔音濁化的規則
在探討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在語音上的差異時,我們通常是將“美國普通話”(General American , 簡稱GA)與公認的標準英語發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 簡稱R.P)進行比較。二者在讀音上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1. 在/s/ /F/ /f/ /m/ /n/等輔音之前的字母a,美國英語一般讀作/A/ 音,而英國音則發作/B:/。如:美國人將pass (通過),chance(機會)分別讀作/pAs/, /tFAns/。
2. 在英國標準音中,字母r在元音前才發音,如real (真實的),而在輔音前或詞尾時是不發音的。但在美語中,r在輔音前發明顯的卷舌音,在詞尾時亦發音,如:farm /fa:rm/ ,car /ka:r/。
3. 使用相同的音標,但發音情況不同,例如:當清輔音[ t ]夾在兩個元音之間,前一個是重讀元音,后一個是輕讀元音時,如writer(作家),美國人習慣將清輔音濁化,所以writer 和rider (騎馬人) 發音幾乎相同。 類似的例子還有latter(后者)與ladder (梯子);petal (花瓣)與pedal (踏板)。
4. 非重讀字母e, 在美語中常讀作[e], 而在英國英語中則讀。如:美國人將except
(除---外)讀作/eksept/,英國人則讀作/iksept/。
5. 詞尾—ile 在美語中讀作/il/ 或 /i:l/,而英國人將這一詞尾讀作/ail/。如:hostile (敵對的) /hRstil/(美); /hRstail/(英)。
6. 美國人說話往往把非重讀音節中的元音都讀出來,如history /5histEri/, extraordinary /eks5trR:dinEri/。英國人說話則習慣省略其中的音節,讀作/5histri/,/iks5trR:dinEri/,在省略后讀作/ikstro:dnri/.
posted @
2008-06-29 22:26 譚明 閱讀(170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來源:新東方 作者:強浩]
學好英語需要三種力:記憶力、定力、毅力。
學英語需要好的記憶力,這一點看似毋庸置疑,但好的記憶力從哪兒來?有些同學認為是天生的,這樣可以說自己天生的記憶力差,從而為學不好英文找到了理由,獲得了心理上的平衡。
記憶力是練出來的。記憶力其實和你的臂力、腕力、腿力、腰力沒有什么區別,都是一種力,都遵循“用進廢退”的定律:你多鍛煉,每天舉杠鈴,力氣就大;每天跑步,腳力就好。相反的,一個拳擊冠軍,本來一拳打出去,有幾百鎊的力氣,但如果10年不打拳,不訓練,可能一拳出去,就沒什么力道了。記憶力也是如此,每天背一點東西,記憶力自然好,多少年不背,記憶力自然衰退。
很多同學動輒說,現在記憶力不行了,而且說這個話的,大都是大學生。說自己小學、中學記憶力如何好,進了大學就記不住東西了。他們以為是自然規律,其實不是。中國的同學在小學、中學時,往往被家長、老師逼著學習,逼著背課文,背單詞,記憶力經常得到鍛煉,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記憶力自然不會差。到了大學,高考的壓力沒有了,身邊的監督也沒有了,自律的能力又差,很少學習。即使學也是拿本書,走馬觀花的看兩眼,很少能夠下工夫去背誦的,長久不背誦,記憶力自然下降,這就是用進廢退的道理。
大家中學時都學過《傷仲永》,方仲永是個神童,但后來怎么樣呢,泯然眾人也。先天條件再好,后天不努力,也無法成材。相反的,先天條件一般,但后天不斷努力,不斷超越,定能成功。
先天是定好、不可控的,后天是變化、可控的,我們應該朝著可控的后天去努力。過分強調自己學英語沒天賦,只能朝著“英語一定學不好”的宿命論方向走,要相信努力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我的命運我做主,這才是年輕同學應該樹立的人生觀。
那么記憶力怎么練呢?大家想想健身房是怎么回事就可以了,體力和腦力是一回事。比如說新東方著名的骨感派代表郝斌老師,上肢沒力氣,他想練出點力氣來,健身教練肯定會告訴他,去舉杠鈴,當然他只能從最小的舉起,開始每天舉二十下,但是要天天舉,慢慢的,過了一周,再增加到三十下,或者是換個重點的杠鈴,這樣假以時日,力氣就練出來了。
那么同樣的,記憶力差的同學,可以從今天開始,每天記十個單詞,不要用什么方法,就四個字“死記硬背”,就是機械記憶,因為只有這樣,你的記憶力才能得到有效的鍛煉。有些同學說,我用形象記憶法,好,那你練的是想象力;有些同學說,我先理解再記憶,好,那你練的是理解力。我們現在要解決的是記憶力,我們的目標是恢復小時候啥都不懂,但就是能硬生生記住的能力,想做到這一點,就得“死記硬背”。慢慢的,你會發現記憶力就開始進步,最早記十個單詞要20分鐘,現在只要10分鐘了,這時候你就可以換個重點的杠鈴了,一天背20個單詞,或者不背單詞,改去背英語文章。
背英語文章是提高英語最快的方法,也是最鍛煉記憶力的。很多英語界的前輩都在這樣提,也是我自己的親身體驗,我英語起步的時候就是靠背新概念三冊,后來練的記憶力狂好,一篇三百字的英語文章,基本不用半個小時就能一字不漏背下來。而如果給我一篇三百字的中文文章,我半個小時很難做到背下來不出錯,但英文就可以,為什么會這樣?就是因為我沒有花那么多的時間去集中的練中文記憶力,但我卻扎扎實實的花了9個月的時間把新概念三冊背了100多遍。這說明一個道理:記憶力確實是可以練出來的。
知易行難,說的容易,做起來就很難。知道了如何提高記憶力的方法,不等于你的記憶力真能提高。就好比一個病人得到一劑良藥,盡管他能把此藥的說明書讀的一字不差,此藥的功效說得頭頭是道,但良藥苦口,如果他不能按醫囑堅持七七四十九天連續服用,他的病也治不好。每天背一點東西,看似簡單,真嘗試過的人就知道個中難處,很難成功,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人不僅記憶力差,同時另外兩種力也很弱:毅力和定力。
現在的同學缺乏毅力,學習不能堅持;缺乏定力,目標不能專一,易受外界干擾。一方面是現在社會上新鮮事物太多,尤其是網絡上什么都有,確實是個不利于學習的環境。不像以前,書房里只有桌子椅子,想受誘惑都難?,F在房間里只要有一臺電腦,學習效率下降50%,再有寬帶,基本上就沒法學習了。另外一方面也是同學很少有主動鍛煉自己的定力和毅力的意識。大家好像總覺得體力可以通過鍛煉而變好,而毅力恒心這東西是天生的,所以經常說某某人有毅力,某某人無毅力。其實這是個錯誤的提法,正確的來說,某些人毅力強,某些人毅力弱,而強弱之間也可以互相轉化。缺乏毅力的人,如果不斷努力,是可以成為一個有毅力的人的。
我們來說說如何在英語學習中強化自己的定力和毅力。比如說,有個同學決心把新概念背200遍,決定這段時間不看其他英語書,也不從事任何娛樂活動,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剛開始幾天肯定沒問題,因為熱情還未冷卻,但到了第四天,早上六點醒了,發現天特別冷,開始動搖了,不想起床。注意:這時候就是鍛煉你毅力的最佳時機,如果你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后,還是起床了,那么你的毅力就變強了一點。但如果你妥協了,那么你的毅力就變弱了一點。你的毅力最終的狀態就取決于每次你思想斗爭勝負的累積。
再來看定力。本來晚上要背新概念的,不小心瞄到電視上出現了自己最愛的日本明星,比如說機器貓,開始動搖。那么同樣,如果你按原計劃去背書了,那么你的定力又長了一分,如果坐到電視機前看機器貓了,那么定力就弱了一分。再比如說《新概念》背第一遍第二遍的時候,感覺還可以,到了第七遍第八遍的時候,很多同學反映,看到那本書就想吐,好,考驗你的時候又到了,你能定的住嗎?絕大部分同學可能不行,換成《走遍美國》了,等于一條道走了一段,又換了一條道,前面的工夫都白花了。但如果你能忍著惡心,接著背下去,不僅英語學好了,定力也練出來了。
我們來看兩個既有定力又有毅力的同學的例子。
漢朝有個人叫董仲舒,漢景帝的時候得不到重用,于是把自己關起來繼續讀書,關了多久呢?關了三年,“三年不窺園”,整整三年,不出家門,不僅不出家門,連自己家后面的園子都不去,三年中一顆心始終“定”在自己的學問上,最后終于在武帝時被重用,提出著名的天人三策。三年是毅力,不窺園是定力,我們同學其實不用三年不窺園,三個月不打網絡游戲,不談戀愛,不去酒吧,英語就學出來了。
再看個更厲害的,宋朝有個人叫胡瑗,是范仲淹的好朋友,他和范仲淹一樣,年輕的時候都躲在廟里讀書。北宋時學校還不普及啊,書院基本都是南宋以后出現的,所以唐朝,北宋都流行跑到廟里讀書,為什么呢?一、廟里的書多,相當于現在的圖書館,那時候活字印刷術還沒普及,都是雕版印的,成本很高,所以民間藏書很少,廟里的書比較齊,所以窮書生只能到廟里才能讀到書,要么就自己用手抄。對照一下,現在知識來的太容易了,知識就不值錢了。二、廟里往往有高人可以請教。三、廟里的環境好,受到的干擾少。所以我們看古人也很會選擇讀書的環境,自己的毅力恒心是第一因,最重要的,但外界環境也很重要。有些同學自習喜歡去圖書館,去教室,這就很好,有些同學喜歡在寢室里學習,這就不好,為什么呢,干擾太多,有打游戲的,有打牌的,還有煮方便面的,很容易分心。同學說了,沒事,我定力好,那這是特例,對于絕大部分同學,讀書還是要去圖書館。要善于選擇好的環境。古人說“一天人,合內外”,內因外因都要考慮到,學習環境和自身毅力同樣重要。毅力恒心是內,是人,好的學習環境是外,是天。但人可以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所以有內才有外,關鍵還是自己的一顆心。人的成長,就是心的成長,人的優秀,就是心的優秀?;氐胶ネ瑢W身上來,這個同學很了不起,老家是江蘇泰州的,20歲的時候跑到泰山上一個廟里去了。在那個時候,出省學習就和我們現在出國留學差不多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了,人材就鑄就了,所以我是鼓勵同學們在準備好的情況下,出國去學習學習,游歷游歷,肯定對今后的人生有幫助。胡瑗在這個廟里待了多久呢,整整十年,心無旁騖,鉆研學問。和外界唯一的聯系就是家里老爸的來信。但胡瑗只要看到信封上有平安兩個字,就不拆開看了,直接扔到山澗里去了。為什么不拆信呢,還是怕分心,所以古人把讀書看得多神圣,真是到了一絲不茍的地步。
同學們學英語有兩個通病,一、恨不得學遍所有的教材。二、恨不得一夜成為英語高手。概括下:一貪多,二求速。這兩個毛病不治,英語是學不好的。所以我曾提出“精”和“慢”作為根治這兩個毛病的藥方。“精”字治貪多,一本書原則;“慢”字治求速,忍著性子慢下來才有真進步。而貫徹“精”字需定力,貫徹“慢”字需毅力,這兩種力的培養實在是我們徹底征服英語的前提條件。
posted @
2008-06-29 16:03 譚明 閱讀(21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燭光晚餐。桌兩邊,坐了男人和女人。
“我喜歡你。”女人一邊擺弄著手里的酒杯,一邊淡淡的說著。
“我有老婆。”男
人摸著自己的手上的戒指。
“我不在乎,我只想知道,你的感覺。你,喜歡我嘛?”
意料中的答案。男人抬起頭,打量著對面的女人。
24歲,年輕,有朝氣,相當不錯的年紀。
白皙的皮膚,充滿活力的身體,一雙明亮的,會說話的眼睛。
真是不錯的女孩啊,可惜。
“如果你也喜歡我,我不介意作你的情人。”女人終于等不下去,追加了一句。
“我愛我妻子。”?男人堅定的回答。
“你愛她?愛她什么?現在的她,應該已經年老色衰,見不得人了吧。
否則,公司的晚宴,怎么從來不見你帶她來……”
女人還想繼續,可接觸到男人冷冷的目光后,打消了念頭。
靜……
“你喜歡我什么?”男人開口了。
“成熟,穩重,動作舉止很有男人味,懂得關心人,很多很多。反正,和我之前見過的人不同。你很特別。”
“你知道三年前的我,什么樣子?”男人點了顆煙。
“不知道。我不在乎,即使你坐過牢。”
“三年前,我就是你現在眼里的那些普通男人。”男人沒理會女人,繼續說。
“普通大學畢業,工作不順心,整天喝酒,發脾氣。對女孩子愛理不理,靠**來發泄自己的欲求不滿。還因為去夜總會找小姐,被**抓過。”
那怎么?”女人有了興趣,想知道是什么,讓男人轉變的。“因為她?”
“嗯。”
“她那個人,好像總能很容易就能看到事情的內在。教我很多東西,讓我別太計較得失;別太在乎眼前的事;讓我盡量待人和善。那時的我在她面前,就像少不更事的孩子。也許那感覺,就和現在你對我的感覺差不多。那時真的很奇怪,倔脾氣的我,只是聽她的話。按照她說的,接受現實,知道自己沒用,就努力工作。那年年底,工作上,稍微有了起色,我們結婚了。”
男人彈了彈煙灰,繼續說著。
“那時,真是苦日子。兩個人,一張床,家里的家具,也少的可憐。知道嗎?結婚一年,我才給她買了第一顆鉆戒,存了大半年的錢呢。當然,是背著她存的。若她知道了,是肯定不讓的。”
“那陣子,煙酒弄得身體不好。大冬天的,她每天晚上睡前還要給我熬湯喝。那味道,也只有她做得出。”
男人沉醉于那回憶里,忘記了時間,只是不停的講述著往事。
而女人,也絲毫沒有打擾的意思,就靜靜地聽著。
等男人注意到時間,已經晚上10點了。
“啊,對不起,沒注意時間,已經這么晚了。”男人歉意的笑了笑。
“現在,你可以理解嘛?我不可能,也不會,作對不起她的事。”
“啊,知道了。輸給這樣子的人,心服口服咯。”女人無奈地搖了搖頭。“不過我到了她的年紀,會更棒的。”
“嗯。那就可以找到更好的男人。不是嗎?
很晚了,家里的湯要冷了,我送你回去。”男人站起身,想送女人。
“不了,我自己回去可以了。”女人擺了擺手。“回去吧,別讓她等急了。”
男人會心的笑了笑,轉身要走。
“她漂亮嘛?”
“。。。。。。。。。。。。。。嗯,很美。”
男人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留下女人,對著蠟燭。發呆。
男人回到家,推開門,徑直走到臥室,打開了臺燈。
沿著床邊,坐了下來。
“老婆,已經第四個了。干嗎讓我變成這么好,好多人喜歡我呀。搞不好,我會變心呀。干嗎把我變成這么好,自己卻先走了?我,我一個人,好孤單呀。”
男人哽咽的說著,終于泣不成聲。
眼淚,一滴滴的從男人的臉頰流下,打在手心里的相框上。昏暗的燈光中,舊照片里,彌漫著的,是已逝女子,淡淡的溫柔。
posted @
2008-05-12 12:47 譚明 閱讀(20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有一段時間沒來光顧自己的博客了,好像時間過得還真是挺快的,最初借用這個博客的空間就是想用來保存資料來著,目錄都建了很多,可是現在都用不著了,學的東西也基本上忘記了,大概還有個思想這東西,這是最主要的,有機會再學起來是比較容易的,那都是兩個方向的問題了.
學的快忘的也快,很多東西沒用就忘了,所以得不停的學習,學了忘忘了再學。不斷進步,慢慢積累了.。快下班了,問題還沒解決,怎一個暈字了得,得請教公司高人了,學習。。。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DIY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有一天終于想明白了原來是縮寫,全拼為Do It Yourself 意思有自己動手做,希望看到朋友不要像我這樣不明白了。
posted @
2008-05-08 18:10 譚明 閱讀(24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十歲以前,就不說了,無非是淘氣和不懂事。
十三、四歲的時候,開始對女孩有好感,但是那時候他離女孩遠遠的,并且以討厭女孩
自居,生怕被同伴嘲笑。
十五歲的時候,聽到大人們說某某男人好花,把女朋友甩了,女孩自殺了。他覺得這人
真狠毒,自己將來一定要做個癡情的男人,一定要一生只愛一個人。
十六歲的時候,他喜歡上了一個女孩,但是他不敢和她說。仍然和往常一樣,臟兮兮的
在灰土飛揚的操場上踢球。只在女孩走出校門的時候,躲在二層的窗戶上看她的背影,
他覺得她一定是個天使。
十七歲的時候,有個女孩喜歡上了他,但是他離她很遠,他心里面只有自己那個女孩,
他覺得看別的女孩都是對她的不忠。
十八歲的時候,看了一個MTV,感動得想哭,他想,如果自己的女孩失去了雙眼,他一定
男主角會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的眼睛給她,讓她能看到光明。
十九歲的時候,高考了。終于和自己暗戀的女孩分別,坐火車去學校的時候,感覺自己
離她越來越遠,心像被掏空了一樣。還在想自己一定不會忘記她,等到自己成功以后一
定要去找她。
二十歲的時候,聽到有人講黃色笑話,覺得這人真可恥。
二十一歲的時候,她的回信中告訴他,自己有了男朋友。偷偷的哭了一個晚上。
二十二歲的時候,他向一個女孩表白,女孩說“你是個好人,可是我還小。”他想,我
的確是個好人,他說“沒關系,我可以等你。”心想,我不會像那些花心的人一樣,三
年五年我也能等。
二十三歲的時候,說自己還小的女孩和一個帥哥戀愛了。他很納悶,長大原來可以這樣
快。
二十四歲的時候,他又向一個女孩表白,女孩說“你是個好人,可是我并不適合你。”
他納悶很久,我是好人你怎么還不適合我呢?
二十五歲的時候,他又追求一個女孩,女孩接受了他。他開始很幸福的為未來拼搏,他
想,一時的開心只是暫時的,只有努力拼搏,他和她才能有快樂的未來,但是,半年以
后,女孩和他分手了。只是因為另外一個男孩會說讓她開心的話。女孩說“你是個好人
,是我對不起你。”他似乎明白了問題所在,他是個好人。
二十六歲的時候,他開始墮落,交網友。打扮得時尚而酷,而且漸漸的學習著討好女孩
的話。不久,他有了個女朋友,雖然他對她也很好,可是,他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愛她
。
二十七歲的時候,他和女孩分手了。他對女孩說“你是個好女孩,是我對不起你。”
二十八歲的時候,他嘗試了一夜情,發現別人能做的,自己也一樣。
二十九歲的時候,他學會了講黃色笑話,并且以看旁邊的女孩子臉紅為樂趣。
三十歲的時候,他忽然發現自己變得很有能力追求到女孩,但是卻沒有了愛的能力。于
是他在自己QQ上寫下了如下的話
************************************************8
其實每個男孩,本來都是想做一個感情專一的好男人的。
其實每個男孩,本來看女孩子都是看臉而不是胸部的。
其實每個男孩,本來都是不會講黃色笑話的。
其實每個男孩,本來都是渴望愛一個人直到永遠的。
只是,沒有任何女孩愛這樣的男孩,她們覺得這樣的男孩太幼稚,太古板,沒有情趣。
于是男孩開始改變,變成女孩喜歡的那種
嘴角掛著壞壞的笑
玩世不恭或者幽默
開始學會說甜言蜜語而不是心里想說的話
開始學會假裝關心,學會給女孩送小飾物討好她
學會如何追求,如何把握愛情。
或者看破紅塵,游戲情場,成為女人恨恨的那種男人
他們可以很容易俘獲女孩子的心
但是他們也會在黑的夜里叼著煙流淚
心里有愛的時候,沒有女孩
有了女孩,卻永遠沒有了愛的感覺
在聽到女人抱怨世上沒有一個好男人時候
他們不會再去努力做個好男人,只是微笑著擦肩而過。
posted @
2008-02-16 12:50 譚明 閱讀(27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有個電視女主持對我說,她最真實的想法是找個好男人做丈夫,找個壞男人做情人。她說好男人就是不花心男人,而壞男人就是花心男人。也問過好多女人,她們說內心所想也經常會這樣。仔細想一想男人的好與壞也的確有意思:大凡被女人認為是好男人的男人一定有克己復禮的毛病,一遇女色他就裝,女人越漂亮他就越裝得到位。而壞男人卻沒那么多規矩,他們見不得漂亮女人。一見到這種女人,挑逗話就會爽爽說出來,特別對路還會主動死追。
很多好男人私下也嘆氣,他們會問為什么?有時不管從哪個方面講,好男人都比壞男人有優勢,可好女孩總是被壞男人摳走。有些好男人覺得自己在接觸異性方面并不差,中場盤帶、禁區話題、良好印象都很不錯,可就是臨門一腳不行。每次看上誰總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和發展,這種現象被稱為“臨門一腳酸軟綜合癥”。壞男人在這方面卻很奇怪,幾乎見不到他們過多的中場盤帶,也不討論什么禁區話題,經常神不知鬼不覺一腳踢進。女孩之間經常會有這種對話:真的,我都不知是怎樣被他突然搞掂的!
仔細解構男人的好與壞,你會發現很多好男人的冤枉。好男人受制于傳統習慣和傳統思維,注重自律,心理反應已自然形成“裝好”的定勢。在與異性接觸時,首先想到要樹立高大正派形象,于是開始裝。這種裝很快產生異化,令自己變得很純粹很圣潔。可人是不純粹和圣潔的,只有神才純粹和圣潔,用這種狀態去與女性對接在層面上就會發生錯位。一錯位就肯定失衡,愛在失衡狀態中很難溝通,愛的沖動也自然會被克制。本來失衡存在于敬畏、崇拜、迷信等形態中,在兩性關系面前,它只會變成一道透明的隔膜。這道隔膜是自動的情欲鎖閉系統,即使好男人有一萬個色心也無法有一個色膽能突破這種障礙。壞男人不受這些約束,而且還蔑視這些約束。好男人也許在理論上能突破約束,但在行為上卻無法與壞男人相比。壞男人通常沒什么傳統理論,但一次行動可能就超過好男人一萬次理論。經常聽到一些壞男人對心儀的女性說:“我知道自己很壞,但我就是愛你!”有時女的也會說:“滾開!你這個色鬼,你壞!”可假如這女人說完又并沒走開,甚至還興奮的與這壞男人“壞”下去,他們可能很快就會上床。
女人掌握男人對好與壞的反應后,就很容易控制男人的行為。很多女人去應聘或求人辦事都經常受到男人的性騷擾,想避免這種騷擾,方法很簡單:一見面你就主動夸獎這男人是正派的好男人,而且還告訴他很多人(包括他認識的誰誰誰)都說他是好男人。這樣的心理引導能很快使男人產生做好男人的心理反應,從而會在生理上性抑制,使行為變得規范和老實。女性千萬不要去說:聽說你很壞壞,聽說你很風流,聽說你搞過不少女人等等,這樣說等于勾引。不過對壞男人,這一套可能無效,最好的方式是走人。當然,你本來就有想“壞”的念頭那是另一回事,不過本文章并不想教你“壞”。
posted @
2008-02-16 12:28 譚明 閱讀(22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