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JAVA ?

          發現在我走近java之后,感覺自己什么都不會了!
          posts - 13, comments - 7,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1
            BlogJava :: 首頁 :: 新隨筆 :: 聯系 :: 聚合  :: 管理

          [轉]JavaServer Faces介紹

          Posted on 2005-12-16 09:12 Eddie Lee 閱讀(1187) 評論(1)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JSF
          JavaServer Pages(JSF) 在 Java 的 WEB 編程中已經被認為是下一個重大的事件。通過 JSF ,你可以在網頁上使用 WEB 組件,來捕獲用戶行為產生的事件。不遠的將來,Java 工具將支持這個技術,開發 WEB 應用程序將與我們現在開發 SWING 程序類似:拖放控件、寫事件偵聽器。本文是一個 JSF 的簡要介紹,并且提供一個 JSF 的例子,用來展示 JSF 的事件驅動特性。要理解本文,您需要對 servlets, JSP, JavaBeans, 與標簽庫有一定的理解。

            首先,一個 JSF 應用就是一個 servlet/JSP 應用。它有一個配置描述符,有 JSP 頁面、客戶定制標簽、靜態資源等等。不同的是,JSF 應用是事件驅動的。你通過寫一個事件偵聽類來決定應用程序的行為。以下建立一個 JSF 應用所需要的幾個步驟:
          1、建立 JSP 頁面,用 JSF 組件包裝 HTML 元素。
          2、寫一個 JavaBean 用來保持用戶輸入與組件數據的狀態。
          3、寫一個事件偵聽器來決定當某事件發生時應該有什么反映,比如用戶點擊了一個按鈕或者提交了表單。JSF 支持兩個事件:ActionEvent 與 ValueChangeEvent 。ActionEvent 是針對用戶提交表單與點擊按鈕的,而 ValueChangeEvent 是當一個 JSF 組件改變了時觸發。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 JSF 動作的細節。


          JSF 怎樣工作

            JSP 頁面是 JSF 應用的用戶接口。每個頁面包括一些 JSF 組件用來描述 WEB 控件,如表單、輸入框、按鈕等等。組件可以嵌入另一個組件中,正如輸入框可以在表單中。每個 JSP 頁面就這樣表示為組件樹。JaveBeans 從用戶的請求中獲取數據并存儲。

            這是有意思的部分:每當用戶做任何事情,如點擊按鈕或者提交表單,都有事件產生。然后事件消息通過 HTTP 傳到服務器。在服務器端,是一個配置了叫做 Faces servlet 的特殊 servlet 的 WEB 容器。Faces servlet(javax.faces.webapp.FacesServlet)是所有 JSF 應用的引擎。每個 JSF 應用在 WEB 容器中都有獨立的 Faces servlet 。另一個重要的對象是 javax.faces.context.FacesContext , 它包括了所有關于當前用戶請求的必要信息。

            Faces servlet 的后臺處理是相當復雜的。然而你沒有必要了解這些細節,只需要記住:Faces servlet 為 JSP 頁面創建了組件樹,對組件樹的控制又對應著事件。Faces servlet 知道怎么去創建組件樹,因為它已經訪問了當前應用中所有的 JSP 頁面。Faces servlet 還會創建一個 Event 對象,并把它傳遞給所有注冊過的偵聽器。你可以通過與當前請求相對應的 FacesContext 得到這個頁面的組件樹。

            客戶端瀏覽器上 WEB 控件產生的事件,被包含在一個 HTTP 請求中,放在一起還有如瀏覽器類型、請求地址等其它信息。因此,所有需要 Faces servlet 處理的請求必須指向這個 servlet 。那你怎樣通過調用 Faces servelt 來處理每個 HTTP 請求呢?很容易,只需要在配置描述符里用一個 servlet-mapping 元素把一個特殊的 URL 式樣映射到 Faces servlet。通常,你會用到 /faces/* 樣式,如下所示:
          <!-- Faces Servlet -->
          <servlet>
              <servlet-name>Faces Servlet</servlet-name>
              <servlet-class>javax.faces.webapp.FacesServlet</servlet-class>
              <load-on-startup>1</load-on-startup>
          </servlet>

          <!-- Faces Servlet Mapping -->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Faces Servlet</servlet-name>
              <url-pattern>/faces/*</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請求地址必須包含有在 <url-pattern> 元素中描述的樣式。這個要求不容易達到。另外也需要注意的是 <servlet> 元素,它包含 Faces servlet ,有一個 <load-on-startup> 元素,用來確是否應用程序第一次啟動時 servlet 是否加載。
            為了捕獲組件產生的事件,你需要為這個組件寫一個偵聽器,并把它注冊給這個組件。通過在表示組件的客戶端標簽中嵌入 <action_listener> 元素能做到這一點。例如,為了讓一個名叫 jsfApp.MyActionListener 的事件偵聽器,來捕獲一個名叫 submitButton 的命令按鈕產生的事件,在你的 JSP 頁面中寫如下的代碼即可:
          <h:command_button id="submitButton" label="Add" commandName="submit" >
            <f:action_listener type="jsfApp.MyActionListener" />
          </h:command_button>
            一個 action listener 必須實現 javax.faces.event.ActionListener 接口,而一個 value-changed listener 必須實現 java.faces.event.ValueChangedLister 接口。下面讓我們來創建一個簡單的 JSF 應用,以展現 JSF 是怎么樣事件驅動的。


          一個簡單的 JSF 應用

            我們將創建一個簡單的應用,它可以實現對二個數字相加。為了運行這個應用,你需要準備 TOMCAT5 與 JSF v1.0 EA4(包含在 Java Web Services Developer Pack (JWSDP) 1.2中)。這個應用程序包括:
          adder.jsp  JSP 頁面。
          NumberBean 存放用戶數據的 JavaBean
          MyActionListener 事件偵聽器
          web.xml 配置描述文件
            為了使這個應用能正常工作,還需要幾個 jar 文件,包括 JSF 標準實現與其它類庫。如果你安裝了 JWSDP 1.2,你就可以在 jsflib 目錄下找到所需要的這些文件。把這些 .jar 文件拷貝到 WEB-INF/lib 目錄下。下面是整個的 .jar 與 .tld 文件列表:
          jsf-api.jar 包含有 Faces servlet 與其它相關 javax.faces 包下面的類
          jfs-ri.jar 是 JSF 的參考實現
          jstl_el.jar
          standard.jar
            此外,一個 JSF 的應用還需要如下的類庫,它們是 Apache Jakarta 項目的一部分:
          commons-beanutils.jar
          commons-digester.jar
          commons-logging.jar is


          以下的幾小段討論這個 JSF 示例的每個部分。最后的一小段,“編譯與運行”,解釋 JSF 應用怎么樣運行。

          創建目錄結構

            首先為你的 JSF 應用創建一個目錄結構。在 TOMCAT 中,它在 webapps 目錄下。“圖1”描述了叫做 myJSFApp 的應用程序的目錄結構。


          寫配置描述符

            與其它的 servlet/JSP 應用一樣,這個應用程序也需要一個配置描述文件。如“清單1”表示。

          Listing 1. The deployment descriptor (the web.xml file)

          <?xml version="1.0"?>
          <!DOCTYPE web-app PUBLIC
              "-//Sun Microsystems, Inc.//DTD Web Application 2.3//EN"
              "http://java.sun.com/dtd/web-app_2_3.dtd">

          <web-app>
              <!-- Faces Servlet -->
              <servlet>
                  <servlet-name>Faces Servlet</servlet-name>
                  <servlet-class>javax.faces.webapp.FacesServlet</servlet-class>
                  <load-on-startup> 1 </load-on-startup>
              </servlet>

              <!-- Faces Servlet Mapping -->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Faces Servlet</servlet-name>
                  <url-pattern>/faces/*</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web-app>

            在這個配置描述文件中有二個部分。 <servlet> 元素注冊 Faces servlet , <servlet-mapping> 元素聲明任何包含有 /faces/ 式樣的請求地址,必須傳遞給 Faces servlet 。

          創建 JSP 頁面

            一個叫做 adder.jsp 的 JSP 頁面提供用戶接口,如“清單2”所示:

          Listing 2. The adder.jsp page

          <%@ taglib uri="http://java.sun.com/jsf/html" prefix="h" %>
          <%@ taglib uri="http://java.sun.com/jsf/core" prefix="f" %>
          <html>
          <head>
          <title>Add 2 numbers</title>
          </head>
          <body>
          <jsp:useBean id="NumberBean" class="jsfApp.NumberBean" scope="session" />
          <f:use_faces><br />
              <h:form id="addForm" formName="addForm" ><br />
                  First Number:<br />
                  <h:input_number id="firstNumber" valueRef="NumberBean.firstNumber" /><br />
                  Second Number:
                  <h:input_number id="secondNumber" valueRef="NumberBean.secondNumber" /><br />
                  Result:
                  <h:output_number id="output" valueRef="NumberBean.result"/><br>
                  <h:command_button id="submitButton" label="Add" commandName="submit" >
                      <f:action_listener type="jsfApp.MyActionListener" />
                  </h:command_button>
              </h:form>
          </f:use_faces>
          </body>
          </html>

            我們首先定義了倆個標簽,它用到 JSF 的兩個標簽庫:html 與 core 。這倆個標簽庫的定義可以在 jsf-ri.jar 文件中找到,所以你不用為它擔心。它們的前綴分別是 h / f 。
          <%@ taglib uri="http://java.sun.com/jsf/html" prefix="h" %>
          <%@ taglib uri="http://java.sun.com/jsf/core" prefix="f" %>
             <jsp:useBean> 這個動作元素定義 NumberBean JavaBean 為 session scope 。
             <jsp:useBean id="NumberBean" class="jsfApp.NumberBean" scope="session" />
            接著是 JSF 控件了。注意 JSF 控件需要嵌入到 <f:use_faces> 標簽中:
          <f:use_faces>
          ...
          </f:use_faces>
            在這里面,有一個表單。
          <h:form id="addForm" formName="addForm">
          ...
          </h:form>
            內嵌在這個表單里的是二個 input_numbers, 一個 output_number, 與一個 command_button 。
          第一個數字:
          <h:input_number id="firstNumber" valueRef="NumberBean.firstNumber" /><br />
          第二個數字:
          <h:input_number id="secondNumber" valueRef="NumberBean.secondNumber" /><br />
          結果:
          <h:output_number id="output" valueRef="NumberBean.result" /><br />
          <h:command_button id="submitButton" label="Add" commandName="submit">
              <f:action_listener type="jsfApp.MyActionListener" />
          </h:command_button>
            注意命令按鈕的事件偵聽器。“圖2”描述了這個 JSP 頁面的組件樹(樹根省略)。

            主組件是表單,它有四個子組件。

          寫對象模型

            在這個應用中,你需要用一個 JavaBean 來存二個數字與相加的結果。“清單3”是這個 JavaBean 的內容:NumberBean

          Listing 3. The NumberBean JavaBean

          package jsfApp;
          public class NumberBean {
              int firstNumber  = 0;
              int secondNumber = 0;

              public NumberBean () {
                  System.out.println("Creating model object");
              }

              public void setFirstNumber(int number) {
                  firstNumber = number;
                  System.out.println("Set firstNumber " + number);
              }

              public int getFirstNumber() {
                  System.out.println("get firstNumber " + firstNumber);
                  return firstNumber;
              }

              public void setSecondNumber(int number) {
                  secondNumber = number;
                  System.out.println("Set secondNumber " + number);
              }

              public int getSecondNumber() {
                  System.out.println("get secondNumber " + secondNumber);
                  return secondNumber;
              }

              public int getResult() {
                  System.out.println("get result " + (firstNumber + secondNumber));
                  return firstNumber + secondNumber;
              }
          }


          寫事件偵聽器

            命令按鈕的事件偵聽器是這個 JSF 應用的最有趣的部分。它表述一個事件怎么樣引起一個偵聽器去偵聽。偵聽器簡單地只是輸出信息到控制臺。然而,它顯示了重要的信息,如 JSP 頁面組件樹的層次結構,正是這些組件觸發了事件。“清單4”展示事件偵聽器:

          Listing 4. The action listener for the command button (MyActionListener.java)

          package jsfApp;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x.faces.component.UIComponent;
          import javax.faces.context.FacesContext;
          import javax.faces.event.ActionEvent;
          import javax.faces.event.ActionListener;
          import javax.faces.event.PhaseId;
          import javax.faces.tree.Tree;

          public class MyActionListener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

              public PhaseId getPhaseId() {
                  System.out.println("getPhaseId called");
                  return PhaseId.APPLY_REQUEST_VALUES;
              }
            
              public void processAction(ActionEvent event) {
                  System.out.println("processAction called");

                  // the component that triggered the action event
                  UIComponent component = event.getComponent();
                  System.out.println("The id of the component that fired the action event: "
                      + component.getComponentId());

                  // the action command
                  String actionCommand = event.getActionCommand();
                  System.out.println("Action command: " + actionCommand);
            
                  FacesContext facesContext = FacesContext.getCurrentInstance();
                  Tree tree                 = facesContext.getTree();
                  UIComponent root          = tree.getRoot();

                  System.out.println("----------- Component Tree -------------");
                  navigateComponentTree(root, 0);
                  System.out.println("----------------------------------------");
              }
            
              private void navigateComponentTree(UIComponent component, int level) {
                  Iterator children = component.getChildren();

                  // indent
                  for (int i=0; i<level; i++)
                      System.out.print("  ");

                  // print component id
                  System.out.println(component.getComponentId());

                  // navigate children
                  while (children.hasNext()) {
                      UIComponent child = (UIComponent) children.next();
                      navigateComponentTree(child, level + 1);
                  }
              }
          }

          編譯與運行

            為了編譯這個應用,我們轉到 myJSFApp/WEB-INF/classes 這個目錄。如果你用的是 windows 系統,打出如下命令:
          javac -classpath ../lib/jsf-api.jar;../lib/jsf-ri.jar;../../../../common/lib/servlet.jar jsfApp/*.java
            注意你必須用到 lib 目錄下的類庫與 servlet.jar 庫。

            然后運行 Tomcat ,在地址欄輸入如下地址:
          http://localhost:8080/myJSFApp/faces/adder.jsp
            注意你在 JPS 頁面文件名前用了 /faces/ 式樣。然后可以在瀏覽器中看到”如圖3“所示:
          image
            在控制臺,你可以看到如下信息:
          Model Object Created
          get firstNumber 0
          get secondNumber 0
          get result 0
          getPhaseId called
            現在在二個輸入框中分別輸入二個數字,然后點擊 ADD 按鈕。瀏覽器將顯示計算結果“如圖4”:
          image
            更重要的,再檢查一下控制臺,看到如下信息:
          get firstNumber 0
          get secondNumber 0
          processAction called
          The id of the component that fired the action event: submitButton
          Action command: submit
          ----------- Component Tree -------------
          null
              addForm
                  firstNumber
                  secondNumber
                  output
                  submitButton
          ----------------------------------------
          Set firstNumber 10
          Set secondNumber 20
          get firstNumber 10
          get secondNumber 20
          get result 30


          總結
            在這篇文章中,你學到了 JSF 區別于其它 servlet/JSP 應用的最重要的特點:事件驅動。你也創建了一個包含一個 JSP 頁面的簡單應用。更重要的,你寫了能響應事件的偵聽器。
            實際應用中的 JSF 應用復雜得多,通常是很多 JSP 頁面。這樣情況下,你需要從一個頁面導航到另一個頁面。然而這應是另一篇文章的主題。

          評論

          # re: [轉]JavaServer Faces介紹  回復  更多評論   

          2008-07-08 10:56 by 抽象思維
          只是實現兩個數字相加,就要進行最少5個文件的編輯,實在是過于繁瑣。
          雖然很多東西都可以自動生成,但是,何必呢,何苦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玉溪市| 五莲县| 涟源市| 通许县| 阿合奇县| 钟祥市| 五寨县| 乌兰察布市| 上林县| 舞钢市| 桐柏县| 麻城市| 广宁县| 青川县| 江川县| 泗洪县| 巴彦淖尔市| 普兰店市| 呼伦贝尔市| 喀什市| 衡阳县| 阿克| 鹤峰县| 集安市| 石门县| 南郑县| 庄河市| 方城县| 安多县| 武邑县| 当涂县| 富源县| 前郭尔| 明星| 海兴县| 兰坪| 镇宁| 托里县| 云龙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