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 35  文章 - 21  trackbacks - 0
          <2011年10月>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常用鏈接

          留言簿

          隨筆分類

          隨筆檔案

          文章分類

          搜索

          •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名稱

          REST,即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縮寫。我對這個詞組的翻譯是"表現層狀態轉化"。

          如果一個架構符合REST原則,就稱它為RESTful架構。

          要理解RESTful架構,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理解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這個詞組到底是什么意思,它的每一個詞代表了什么涵義。如果你把這個名稱搞懂了,也就不難體會REST是一種什么樣的設計。

          資源(Resources)

          REST的名稱"表現層狀態轉化"中,省略了主語。"表現層"其實指的是"資源"(Resources)的"表現層"。

          所謂"資源",就是網絡上的一個實體,或者說是網絡上的一個具體信息。它可以是一段文本、一張圖片、一首歌曲、一種服務,總之就是一個具體的實在。你可以用一個URI(統一資源定位符)指向它,每種資源對應一個特定的URI。要獲取這個資源,訪問它的URI就可以,因此URI就成了每一個資源的地址或獨一無二的識別符。

          所謂"上網",就是與互聯網上一系列的"資源"互動,調用它的URI。

          表現層(Representation)

          "資源"是一種信息實體,它可以有多種外在表現形式。我們把"資源"具體呈現出來的形式,叫做它的"表現層"(Representation)。

          比如,文本可以用txt格式表現,也可以用HTML格式、XML格式、JSON格式表現,甚至可以采用二進制格式;圖片可以用JPG格式表現,也可以用PNG格式表現。

          URI只代表資源的實體,不代表它的形式。嚴格地說,有些網址最后的".html"后綴名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個后綴名表示格式,屬于"表現層"范疇,而URI應該只代表"資源"的位置。它的具體表現形式,應該在HTTP請求的頭信息中用Accept和Content-Type字段指定,這兩個字段才是對"表現層"的描述。

          狀態轉化(State Transfer)

          訪問一個網站,就代表了客戶端和服務器的一個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勢必涉及到數據和狀態的變化。

          互聯網通信協議HTTP協議,是一個無狀態協議。這意味著,所有的狀態都保存在服務器端。因此,如果客戶端想要操作服務器,必須通過某種手段,讓服務器端發生"狀態轉化"(State Transfer)。而這種轉化是建立在表現層之上的,所以就是"表現層狀態轉化"。

          客戶端用到的手段,只能是HTTP協議。具體來說,就是HTTP協議里面,四個表示操作方式的動詞:GET、POST、PUT、DELETE。它們分別對應四種基本操作:GET用來獲取資源,POST用來新建資源(也可以用于更新資源),PUT用來更新資源,DELETE用來刪除資源。

          綜述

          綜合上面的解釋,我們總結一下什么是RESTful架構:

            (1)每一個URI代表一種資源;

            (2)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傳遞這種資源的某種表現層;

            (3)客戶端通過四個HTTP動詞,對服務器端資源進行操作,實現"表現層狀態轉化"。

          誤區

          RESTful架構有一些典型的設計誤區。

          最常見的一種設計錯誤,就是URI包含動詞。因為"資源"表示一種實體,所以應該是名詞,URI不應該有動詞,動詞應該放在HTTP協議中。

          舉例來說,某個URI是/posts/show/1,其中show是動詞,這個URI就設計錯了,正確的寫法應該是/posts/1,然后用GET方法表示show。

          如果某些動作是HTTP動詞表示不了的,你就應該把動作做成一種資源。比如網上匯款,從賬戶1向賬戶2匯款500元,錯誤的URI是:

            POST /accounts/1/transfer/500/to/2

          正確的寫法是把動詞transfer改成名詞transaction,資源不能是動詞,但是可以是一種服務:

            POST /transaction HTTP/1.1
            Host: 127.0.0.1
            
            from=1&to=2&amount=500.00

          另一個設計誤區,就是在URI中加入版本號

            http://www.example.com/app/1.0/foo

            http://www.example.com/app/1.1/foo

            http://www.example.com/app/2.0/foo

          因為不同的版本,可以理解成同一種資源的不同表現形式,所以應該采用同一個URI。版本號可以在HTTP請求頭信息的Accept字段中進行區分(參見Versioning REST Services):

            Accept: vnd.example-com.foo+json; version=1.0

            Accept: vnd.example-com.foo+json; version=1.1

            Accept: vnd.example-com.foo+json; version=2.0


          原帖: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09/restful.html
          posted on 2011-10-27 18:02 lincode 閱讀(303) 評論(0)  編輯  收藏

          只有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網站導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台中县| 秦安县| 蒙阴县| 项城市| 木兰县| 桐庐县| 柳江县| 乌拉特后旗| 寿光市| 泽库县| 丹棱县| 岑溪市| 凭祥市| 称多县| 遵义县| 修武县| 蛟河市| 赤壁市| 定州市| 天台县| 青海省| 通城县| 西青区| 嘉禾县| 九江市| 浪卡子县| 诸城市| 盈江县| 济宁市| 荣昌县| 黑山县| 新津县| 若尔盖县| 都江堰市| 九寨沟县| 清新县| 惠来县| 上虞市| 太谷县|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