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 154  文章 - 60  trackbacks - 0
          <2008年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聲明:

          該blog是為了收集資料,認識朋友,學習、提高技術,所以本blog的內(nèi)容除非聲明,否則一律為轉載?。?br />
          感謝那些公開自己技術成果的高人們?。?!

          支持開源,尊重他人的勞動?。?

          常用鏈接

          留言簿(3)

          隨筆分類(148)

          隨筆檔案(143)

          收藏夾(2)

          其他

          學習(技術)

          觀察思考(非技術)

          搜索

          •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本內(nèi)容包含了Ant的歷史簡要介紹,Ant的功能以及Ant框架的介紹,并對下載安裝使用Ant進行了示例介紹,同時通過一個Java程序講解了Ant的基本使用方法。


          1.       Ant簡介:這里引用Ant幫助文檔中對Ant的介紹:

               Apache Ant是一個基于Java的構建工具。從理論上講,也是一種類似于Make的工具,只是去除了Make工具的缺點。
              
                既然已經(jīng)有了make, gnumake, nmake, jam以及其他的構件工具,為什么還要Ant呢?因為Ant的早期開發(fā)者發(fā)現(xiàn)所有以上這些工具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局限性,使得在跨平臺開發(fā)軟件成為困難。類似于Make的工具都是傳統(tǒng)的基于Shell的--首先進行依賴性檢查,然后執(zhí)行命令。這意味著你可以輕易的通過使用或者編寫程序來擴展這些工具,以滿足不同的平臺。當然,這也意味著你將局限于特定的平臺,至少可以說局限于特定類型的平臺,例如:Unix平臺。
                                                                                                

              同時,Make文件也有一些先天的缺陷。好多人都會遇到恐怖的tab問題。Ant的最初開發(fā)者多次說“我的命令不能執(zhí)行因為我在tab前面加了一個空格!”。一些工具如Jam一定程序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但仍有其它的格式問題。


              Ant與從基于命令的那些擴展開來的那些工具不同,Ant是由java類擴展的。不用編寫shell命令,而是配置基于XML的文件,形成多個任務的目標配置樹。每一個任務都是通過一個實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定接口的java類來運行的。

              ant缺少了一些直接執(zhí)行shell命令的能力,如find . -name foo -exec rm {},但它給用戶提供了跨平臺的能力,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實際上,Ant也提供了命令execute用來執(zhí)行shell命令,這就是它的任務,它允許執(zhí)行基于操作系統(tǒng)的命令。


              簡單的說,Ant是一個基于Java,并且主要用于Java工程的構建工具。Ant本意是Another Neat Tool,也就是另一種整潔的工具,取首字符就是Ant。


          構建工具就是為了減少重復工作而產(chǎn)生的。


          2.       Ant的一些核心概念:
          XML:構建文件是以XML文件來描述的,采用XML格式有很多好處。這里就不一一列舉。
          陳述式語法:構建文件短小精悍,且易于理解。
          每個構建文件包含一個工程(project)。
          每個工程包含若干個目標(target)
          目標可以依賴于其他的目標(depends)
          目標包含任務(task)
          易于使用Java語言增加新的任務---易于擴展(自定義)。
          3.       Ant結構:
          Ant的結構如下圖所示:


          構建文件的概念視圖:工程包含一個目標的集合。在每個目標里是任務的聲明,它們是對
          Ant用于構建該目標的行為說明。目標生成一個依賴關系圖表來聲明該目標的依賴關系。當執(zhí)行一個目標時,必須先執(zhí)行它們依賴的目標。
           
          例子:一個典型的構建文件
          <?xml version="1.0" ?>
          <project name="OurProject" default="deploy">
          <target name="init">
          <mkdir dir="build/classes" />
          <mkdir dir="dist" />
          </target>
          <target name="compile" depends="init" >
          <javac srcdir="src" destdir="build/classes"/>
          </target>
          <target name="doc" depends="init" >
          <javadoc destdir="build/classes" sourcepath="src" packagenames="org.*" />
          </target>
          <target name="deploy" depends="compile,doc" >
              <jar destfile="dist/project.jar" basedir="build/classes"/>
                   <ftp server="" userid="" password="">
               <fileset dir="dist"/>
          </ftp>
          </target>
          </project>
           
          該構建過程如下:
          系統(tǒng)初始化1、編譯  2、生成JAVADOC   4、打包  5、上傳到FTP,其中后兩步結合到一起叫部署。
           
          執(zhí)行時輸出如下:
          > ant -propertyfile ftp.properties
          Buildfile: build.xml
          init:
          [mkdir] Created dir: /home/ant/Projects/OurProject/build/classes
          [mkdir] Created dir: /home/ant/Projects/OurProject/dist
          compile:
          [javac] Compiling 1 source file to /home/ant/Projects/OurProject/build/
          classes
          doc:
          [javadoc] Generating Javadoc
          [javadoc] Javadoc execution
          [javadoc] Loading source files for package org.example.antbook.lesson1...
          [javadoc] Constructing Javadoc information...
          [javadoc] Building tree for all the packages and classes...
          [javadoc] Building index for all the packages and classes...
          [javadoc] Building index for all classes...
          deploy:
          [jar] Building jar: /home/ant/Projects/OurProject/dist/project.jar
          [ftp] sending files
          [ftp] 1 files sent
          BUILD SUCCESSFUL
          Total time: 5 seconds.

          在執(zhí)行時使用命令行參數(shù)以傳入一個屬性文件,屬性文件中包含連接FTP服務器使用的服務器名,用戶名,用戶密碼來給特性使用。
          這個例子很好的展示了Ant的一些基本要素:目標依賴、特性的使用、編譯、文檔生成、JAR打包(tar,Zip,WAR,EAR等),最后是部署。
           
          Ant的簡單任務(<mkdir>)都是由Java類庫來實現(xiàn)相應的功能。而一些復雜的任務<ftp>、<junit>還需要第三方庫的支持。
           
              Ant的一個強大之處:它總能工作。只要正確的指定構建文件,Ant就能計算出目標的依賴性,并且按照正確的順序調(diào)用目標。目標通過任務按序執(zhí)行,而任務自身處理其文件依賴性以及實際的操作來完成工作。因為每個任務通常都是在高層陳述,所以一兩行XML語句經(jīng)常就已經(jīng)足夠描述任務的內(nèi)容。
           
          4.   下載并安裝Ant
               使用Ant前提條件,系統(tǒng)中已經(jīng)安裝JDK以及Ant。在文檔編寫之時,Ant的最新版本是Ant 1.7,但是為了穩(wěn)定性,本文檔使用版本為Ant 1.6.5.
          首先下載Ant,到apache軟件網(wǎng)站http://www.apache.org/。
          其次,解壓縮文件,放到指定的系統(tǒng)目錄中,例如C:\Ant。
          再次,將其添加到path,以便從命令行使用。(一些IDE,例如Eclipse可以不需要設置path,而通過IDE相關設置將Ant添加到path中。)
          再次,設置一些環(huán)境變量指向JDK以及ANT。
          最后,添加需要的可選庫。
           
          在Windows安裝過程(以筆者的安裝過程為例)
              下載apache-ant-1.6.5-bin.zip到本地硬盤,解壓縮之后將文件夾命名為Ant,放在C:\Ant中。這個目錄就是Ant主目錄。
          應該將主目錄中的bin目錄添加到path屬性中,這樣就可以在命令行中調(diào)用ant命令,ANT_HOME是批處理文件所在目錄的上級目錄。最好明確設定。
          現(xiàn)在許多工具已經(jīng)集成了特定版本的Ant,一些操作系統(tǒng)甚至默認的已經(jīng)安裝了Ant。所以,你的系統(tǒng)中可能已經(jīng)安裝了Ant
          首先可以通過運行以下命令:
          ant -version

          ant -diagnostics
          來確定。我們推薦您不設置CLASSPATH來運行Ant命令。如果任何版本的Ant可以從CLASSPATH加載 ,這時就會由于加載了不兼容的類而產(chǎn)生許多錯誤。
           
          一些其他問題請參閱Ant的FAQ設置。
          正常情況下,執(zhí)行ant ?Cversion即可顯示Ant版本,則說明安裝配制成功:

           
          5.       運行第一個構建文件:
          首先創(chuàng)建一個Java工程,名為AntProject,工程中源文件和目標文件是分開的,分別為文件夾src和bin,然后創(chuàng)建一個Java類文件,類名為
          com.neusoft.test.AntTest,只是為了測試,所以類的內(nèi)容很簡單:
          package com.neusoft.test;
          /**
           *This is just a test class.
           */
          public class Ant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or(int i=0;i<args.length;i++){
                           System.out.println(args[i]);
                     }
                }
          }
           
          然后我們在工程的路徑下面建立一個構建文件build.xml,內(nèi)容如下:
          <?xml version="1.0" ?>
          <project name="structured" default="archive" >
          <target name="init">
          <mkdir dir="build/classes" />
          <mkdir dir="dist" />
          </target>
          <target name="compile" depends="init" >
            <javac srcdir="src" destdir="build/classes"/>
          </target>
          <target name="archive" depends="compile" >
          <jar destfile="dist/project.jar"
          basedir="build/classes" />
          </target>
          <target name="clean" depends="init">
          <delete dir="build" />
          <delete dir="dist" />
          </target>
          </project>
          構建文件說明如下圖:


          關于XML的知識,請參考其他書籍,這里不做介紹。
          以上創(chuàng)建完成后,目錄結構如下圖:


           
               Ant構建文件總是有一個<project>元素做為根元素,它有兩個屬性,name和default,<target>元素是<project>元素的子元素,可以有多個,它有兩個屬性,name和depends,<target>元素包含的元素就是一些任務元素。

          <target>可以由命令行進行顯示的調(diào)用,也可以在內(nèi)部使用如可以直接調(diào)用ant init、ant compile等。如果不寫參數(shù),則默認的build文件是build.xml,默認的目標是<project>的default屬性定義的目標。目標的名稱是唯一的,可以是任意字符串。
           
          下面我們先運行一下這個Ant構建,再講解其他的內(nèi)容,進入工程目錄,執(zhí)行
          ant
          這里就相當于執(zhí)行默認的目標,也就是<project name="structured" default="archive" >中的archive目標。

           
          這里說明了首先初始化創(chuàng)建兩個目錄,然后編譯了一個JAVA文件,然后進行了打包的操作。
           
          這里講解一下如果構建失敗了怎么辦?
          首先有可能是XML語法書寫不正確(將<target>寫成<targe>),或者在任務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xiàn)了錯誤(.java文件中包含編譯錯誤),或者任務名稱書寫錯誤(將<javac>寫成<javacc>)等等,這些都不是Ant的錯誤,不需要填寫B(tài)ug Report。寫XML時一定要細心,一些IDE已經(jīng)有驗證功能,可以很好的防止書寫的錯誤。
           
          出現(xiàn)錯誤時,可以使用
          ant ?Cverbose
          或者
          ant ?Cdebug來獲取更加詳細的構建信息,以解決問題。
          下圖是使用ant ?Cverbose時的輸出,使用ant ?Cdebug將獲取比這更詳細的信息,這里就不舉例了。

           
          本例中直接使用了軟件工程中的構建結構,使用src作為源文件目錄,build/class作為中間生成文件,以dist作為可發(fā)布文件。在最后把一些可執(zhí)行文件可以放在bin目錄中。此時目錄結構如下圖所示:

           
          我們需要一種辦法來確定某些任務先執(zhí)行,而有些任務后執(zhí)行,比如必須先編譯,才能執(zhí)行程序或者打包。我們在聲明目標的時候,就在其依賴屬性中列出其依賴關系:
          <target name="compile" depends="init" >
          <target name="archive" depends="compile" >
          <target name="clean" depends="init">
          如果一個目標依賴與多個其他目標,需要將它們都寫到依賴屬性中,例如:
          depents=”compile,test”。在我們的構建中,archive依賴于init和compile,但是我們不需要去寫,因為compile已經(jīng)依賴于init了。即:Ant的依賴關系是傳遞的,但不是自反的。


          如果在執(zhí)行過程中兩個目標共享同一個目標,則先導目標只被執(zhí)行一次。
          可以通過指定目標來運行構建:
          例如執(zhí)行完ant后,可以執(zhí)行ant clean來清理構建:

           
          ant等價于ant archive
          ant init
          ant clean
          ant compile
          ant archive
          ant clean archive
           
          當構建完成一次以后,再次執(zhí)行構建會發(fā)生什么呢?

           
          第二次執(zhí)行構建時只花了2s,相比第一次的4s。并且沒有任何一個目標表示做了任何工作。
          原因如下:所有的任務都檢查了它們的依賴關系:
          <mkdir>沒有創(chuàng)建目錄因為已經(jīng)存在
          <javac>比較了源文件和類文件的時間戳
          <jar>比較了要被加入文件與已經(jīng)存在文件的時間
          只有更新的時候才進行任務執(zhí)行。
           
          Ant如何處理命令行上的多個目標?
          執(zhí)行ant compile archive會怎么樣?
          先實驗一下:

           
          Ant依次執(zhí)行每個目標和其依賴目標,即Ant的執(zhí)行順序是init compile init compile archive,雖然這樣看起來增加了額外的工作,但是通過上面的執(zhí)行過程就會發(fā)現(xiàn),由于其依賴性檢查的阻止,第二次的init和compile并未真正的執(zhí)行,執(zhí)行時間與直接執(zhí)行archive的時間是一樣的。
           
          運行程序:
          普通執(zhí)行該類的方法是:
          java ?Ccp build/class com.neusoft.test.AntTest args1 args2
          而我們使用Ant的任務來執(zhí)行它僅僅需要增加一個任務,好處在于:
          讓用于執(zhí)行的目標依賴與編譯的目標,確保運行最新版本
          易于傳遞復雜參數(shù)
          設置classpath更方便
          在Ant自身的JVM中運行,載入更快
          增加一個新的目標:
          <target name="execute" depends="compile">
          <java classname="com.neusoft.test.AntTest"
          classpath="build/classes">
          <arg value="a"/>
          <arg value="b"/>
          <arg file="."/>
          </java>
          </target>
           
          最后一個參數(shù)是file=”.”,表示傳入的參數(shù)是一個目錄,為文件絕對路徑。
          運行該目標,輸出如下:

           
          Ant命令行選項:
           
          請參閱相關手冊進行查詢相關選項的功能。
           
          當有多個構建文件時,可以指定構建文件:
          ant ?Cbuildfile build.xml compile
          來表示執(zhí)行build.xml這個構建文件中的compile目標。
           
          控制提供的信息量:
          ant ?Cquiet:安靜模式,不給出任何輸出。

           
          ant ?Cemacs:簡單模式,不顯示任務名稱。

           
          ant ?Cprojecthelp:獲取項目信息。

           
          最終的構建文件,添加了description屬性。
          <?xml version="1.0" ?>
          <project name="secondbuild" default="execute" >
          <description>Compiles and runs a simple program</description>
          <target name="init">
          <mkdir dir="build/classes" />
          <mkdir dir="dist" />
          </target>
          <target name="compile" depends="init"
          description="Compiles the source code">
          <javac srcdir="src" destdir="build/classes"/>
          </target>
          <target name="archive" depends="compile"
          description="Creates the JAR file">
          <jar destfile="dist/project.jar" basedir="build/classes"/>
          </target>
          <target name="clean" depends="init"
          description="Removes the temporary directories used">
          <delete dir="build" />
          <delete dir="dist" />
          </target>
          <target name="execute" depends="compile"
          description="Runs the program">
          <echo level="warning" message="running" />
          <java classname="org.example.antbook.lesson1.Main"
          classpath="build/classes">
          <arg value="a"/>
          <arg value="b"/>
          <arg file="."/>
          </java>
          </target>

          </project>

          posted on 2008-04-21 16:19 lk 閱讀(625)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j2se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鸭山市| 望奎县| 扶绥县| 惠来县| 台东市| 镇赉县| 东兰县| 赫章县| 荔波县| 资源县| 鹤山市| 襄樊市| 宁武县| 恭城| 嘉禾县| 新余市| 金山区| 德江县| 崇义县| 墨脱县| 临汾市| 嵊州市| 蓬安县| 河东区| 肥城市| 苗栗市| 绍兴县| 汝城县| 鹤山市| 易门县| 张掖市| 石景山区| 朝阳区| 绥中县| 普洱| 隆德县| 铜梁县| 汤阴县| 临城县| 新平|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