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oteBook of EricKong

            BlogJava :: 首頁 :: 聯系 :: 聚合  :: 管理
            611 Posts :: 1 Stories :: 190 Comments :: 0 Trackbacks

          在Linux中常用于判斷問題所在的初步定位或性能瓶頸,iostat則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IO狀態信息,其他工具還有iotop。

          letong@me:~$ sudo iostat
          Linux 3.13.0-41-generic (me) 2014年12月18日 _x86_64_ (4 CPU)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8.92 0.12 2.27 0.65 0.00 88.05

          Device: tps kB_read/s kB_wrtn/s kB_read kB_wrtn
          sda 5.12 85.24 1.97 586069 13512
          sdb 9.51 43.74 112.81 300771 775678
          rrqm/s: 每秒進行 merge 的讀操作數目。即 delta(rmerge)/s
          wrqm/s: 每秒進行 merge 的寫操作數目。即 delta(wmerge)/s
          r/s: 每秒完成的讀 I/O 設備次數。即 delta(rio)/s
          w/s: 每秒完成的寫 I/O 設備次數。即 delta(wio)/s
          rsec/s: 每秒讀扇區數。即 delta(rsect)/s
          wsec/s: 每秒寫扇區數。即 delta(wsect)/s
          rkB/s: 每秒讀K字節數。是 rsect/s 的一半,因為每扇區大小為512字節。(需要計算)
          wkB/s: 每秒寫K字節數。是 wsect/s 的一半。(需要計算)
          avgrq-sz: 平均每次設備I/O操作的數據大小 (扇區)。delta(rsect+wsect)/delta(rio+wio)
          avgqu-sz: 平均I/O隊列長度。即 delta(aveq)/s/1000 (因為aveq的單位為毫秒)。
          await: 平均每次設備I/O操作的等待時間 (毫秒)。即 delta(ruse+wuse)/delta(rio+wio)
          svctm: 平均每次設備I/O操作的服務時間 (毫秒)。即 delta(use)/delta(rio+wio)
          %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時間用于 I/O 操作,或者說一秒中有多少時間 I/O 隊列是非空的。即 delta(use)/s/1000 (因為use的單位為毫秒)
          常用參數:
          -d 1 #每1秒顯示1次
          -x #顯示更詳細信息
          -c #顯示cpu相關

          常見用法
          iostat -d -k 1 10 #查看TPS和吞吐量信息
          iostat -d -x -k 1 10 #查看設備使用率、響應時間
          iostat -c 1 10 #查看cpu狀態

          posted on 2015-06-30 10:13 Eric_jiang 閱讀(174)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Linux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苍溪县| 饶河县| 漠河县| 临沧市| 通州区| 探索| 四子王旗| 花莲市| 百色市| 肇州县| 凤翔县| 江都市| 正安县| 礼泉县| 全椒县| 敦煌市| 闵行区| 茌平县| 阳泉市| 甘南县| 老河口市| 镇赉县| 宝应县| 泰安市| 云浮市| 阳新县| 周宁县| 孝感市| 呼玛县| 缙云县| 城市| 巴马| 梓潼县| 兰考县| 黄浦区| 临桂县| 卢龙县| 大姚县| 宝清县|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