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ingminlovefly

          統計

          最新評論

          Linux基礎

           

          1.1 什么是Linux

          Linux是一套可以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在源代碼級上兼容絕大部分Unix標準,是一個支持多用戶、多任務、多進程、多線程和多CPU,功能強大而穩定的操作系統。它可以運行在x86 PC,Sun SparcDigital Alpha,680x0,PowerPC, MIPS等平臺上,可以說Linux是目前運行硬件平臺最多的操作系統?,F行主要的開放式操作系統有 Linux,FreeBSD 等等,都是以 Unix 為基礎。


              1. Linux與其他操作系統的區別

          Linux可以與MS-DOSOS/2、Windows等其他操作系統共存于同一臺機器上。因為它們均為操作系統,具有一些共性,但是互相之間各有特色,有所區別。

          從發展的背景看,Linux與其他操作系統的區別是,Linux是從一個比較成熟的操作系統發展而來的,而其他操作系統,如Windows NT等,都是自成體系,無對應的相依托的操作系統。這一區別使得Linux的用戶能大大地從Unix團體貢獻中獲利。

          從使用費用上看,Linux與其他操作系統的區別在于Linux是一種開放、免費的操作系統,而其他操作系統都是封閉的系統,需要有償使用。這一區別使得我們能夠不用花錢就能得到很多Linux的版本以及為其開發的應用軟件。當我們訪問Internet時,會發現幾乎所有可用的自由軟件都能夠運行在Linux系統上3002


              1. 常見linux介紹

          目前我們所能接觸到的linux主要有Red Hat、SuSEOpenLinuxTurboLinux、Red Flag、Mandrake、Thiz linux等。

            (1Red Hat Linux http://www.Red Hat.com

            以容易安裝著稱,初學者安裝這個版本,遇到挫折的機會幾乎是零,如果你對安裝Win9x已駕輕就熟的話,Red Hat Linux的安裝一定難不倒你。

            Red Hat Linux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一個產品,Red Hat公司有「官方版本」(official)供使用者購買,也提供了自由的FTP站供大眾直接下載,官方版本與自由下載版本差異在于,官方版本多提供了一些商用軟件和印刷精美的說明書。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erif">2TurboLinux http://www.turbolinux.com

            由Pacific HiTech公司發展的套件,該套件在日本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從安裝到使用接口都是日文的。它與清華大學及研究機構合作研發了中文版本,在國內造成了一股Linux潮流,目前已推出7.0的簡體版本,8.0的日文版本。

            (4Red Flag http://www.redflag-linux.com

            這是由中科紅旗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推出的中文版本的linux,該linux在眾多的中國linux用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梢詮木W絡上下載其紅旗桌面版。目前桌面版的最高版本為4.0。同時紅旗針對服務器市場,專門推出了紅旗服務器版本,其目前最高版本為4.0。

            其他還有中軟linux等等,由于篇幅以及資料收集方面的限制就不再介紹。


              1. 為什么本書選擇Red Hat Linux操作系統

          Red Hat是世界上最大的開源軟件公司,他擁有超過50%Linux操作系統市場份額。Red Hat Linux使用最新的內核,提供易用的安裝和管理軟件,且擁有良好的技術支持。

          1.2 圖解Red Hat Linux9.0的安裝

          1.2.1 對系統硬件的要求:

          1CPURed Hat Linux 9.0在安裝光盤上內提供了對許多CPU的支持程序,幾乎在安裝時不會因為CPU的原因受阻。

          2)主板:Red Hat Linux 9.0支持所有X86兼容主板

          3)內存:建議64M以上,最好高于128M

          4CDROM:支持所有的IDE接口的光驅,大部分SCSI接口的光驅也能夠識別;

          5SCSI卡:支持Adapterc 152x154x、274x284x、294x、394aic7890-based卡,以及大部分流行的SCSI卡。除非你有SCSI接口的存儲設備,否則不需要該設備。

          6)顯卡:對于Linux系統而言,在字符終端方式下,所有的顯卡都支持的。但是如果要讓你的顯示工作在X Window圖形界面下,就需要根據顯卡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設置。大部分顯卡都能夠自動完成設置。唯一遇到無法識別的常見顯卡是Inteli810,你可以到Intel的網站上找到幫助(http://support.intel.com/support/ )

          7)聲卡:在Red Hat Linux 9.0中提供了對多數聲卡的支持,不過一些小牌子的聲卡常會出現支持不好的情況。

          8)網卡:支持Ne2000兼容網卡,大部分PCI網也支持的較好。

          1.2.2 安裝對磁盤空間的需求

          當你安裝 Red Hat Linux 時,你也得使用磁盤分區。如果 Red Hat Linux 與另一個 OS 共享你的系統,你需要確定在這次安裝中你的硬盤驅動器上有足夠的可用磁盤空間。

          Red Hat Linux 使用的磁盤空間必須和在你的系統上可能安裝的其它 OS 所用的磁盤空間分離,如 WindowsOS/2、甚至于不同版本的 Linux。至少兩個分區(/ swap)必須專用于 Red Hat Linux。

          以下是不同安裝方式對磁盤空間的不同需求:

          • 個人桌面

          個人桌面安裝,包括圖形化桌面環境,至少需要 1.7 GB 空閑空間。若兼選 GNOME KDE 桌面環境,則至少需要 1.8 GB 的空閑空間。

          • 工作站

          工作站安裝,包括圖形化桌面環境和軟件開發工具,至少需要 2.1 GB 空閑空間。兼選 GNOME KDE 桌面環境至少需要 2.2 GB 空閑空間。

          • 服務器

          最基本的沒有 X(圖形化環境)的服務器安裝需要 850MB 空閑空間;若要安裝除 X 以外的所有軟件包組,需要 1.5 GB 空閑空間;若要安裝包括 GNOME KDE 桌面環境的所有軟件包,至少需要 5.0 GB 空閑空間。

          • 定制

          基本的定制安裝需要 475MB ,如果選擇了每一個軟件包,則至少需要 5.0 GB 空閑空間。


          1.2.3 安裝 Red Hat Linux 9.0

          1.2.3.1啟動安裝程序

          我們將以光盤安裝為例,把光驅設置成啟動設備,從光盤啟動安裝程序后,就會出現以下畫面:

          1-1

          安裝界面上有3個選項供用戶選擇:

          1. 如果以圖形化模式安裝或升級Linux,請按Enter鍵。

          2. 如果以文本模式安裝或升級Linux,輸入:“linux text”,然后按Enter鍵。

          3. 用下面列出的功能鍵來獲取更多的信息。

          因為我們要以圖形化模式安裝Red Hat Linux9,所以直接按Enter鍵。

          系統一般要花費一段時間對計算機進行檢測,進入“歡迎”對話框界面,如圖1-2所示。

          1-2

          “歡迎”對話框不提示用戶做任何輸入。請閱讀左側面板內的幫助文字來獲得附加說明,以及關于如何注冊Red Hat Linux 9產品的信息。幫助面板默認是打開的,如果用戶不想查看幫助信息,可以單擊“隱藏幫助”按鈕來隱藏幫助面板。

          單擊“下一步”按鈕繼續后面的操作。


          1.2.3.2 語言選擇

          在“語言選擇”列表框內選擇想在安裝中使用的語言,如圖1-3所示。

          1-3

          當用戶選定了語言類型后,單擊“下一步”按鈕繼續。


          1.2.3.3 鍵盤選擇

          用戶還需要選擇在本次安裝中和今后系統默認使用的鍵盤布局類型(例如美國英語式),如圖1-4所示。

          1-4

          選定一種類型后,單擊“下一步”按鈕繼續后面的安裝。


          1.2.3.4 鼠標配置

          用戶還需要為系統選擇正確的鼠標類型。如果找不到確切的匹配類型,也可以選擇與系統兼容的鼠標類型,如圖1-5所示。

          1-5

          1.2.3.5 選擇安裝還是升級

          如果安裝程序在用戶的計算機上檢測到以前安裝有Red Hat Linux 系統,就會自動出現“升級檢查”對話框。根據自已的需要進行相應的操作。


          1.2.3.6 安裝類型

          Red Hat Linux 允許用戶選擇最符合需要的安裝類型。如圖1-6所式。

          1-6

          “安裝類型”的選項有“個人桌面”、“工作站”、“服務器”和“定制”。因為本書重點介紹的是服務器的配置,所以,選中“服務器”安裝類型。


          1.2.3.7 磁盤分區設置

          磁盤分區允許用戶將硬盤分隔成獨立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是一個獨立的驅動器。如果運行不止一個操作系統,分區將特別有用。如圖1-7所示,在“磁盤分區設置”對話框中,用戶可以選擇自動分區,或者使用Disk Druid來手工分區。自動分區允許用戶不必親自為硬盤分區而執行安裝。如果對磁盤進行分區的經驗不足,建議不要選擇手工分區,而讓安裝程序自動進行分區。其實選擇手工還是選擇自動,完全根據需要,如果是第一次安裝Red Hat Linux,建議選擇自動分區。

          1-7

          1.2.3.8 磁盤自動分區

          自動分區在有關哪些數據要從系統中刪除(若適用)這一方面允許用戶有控制權??晒┯脩暨x擇的選項有:

          1)“刪除系統內所有的Llinux分區”——選擇該選項將會刪除Linux分區(以前安裝Linux時創建的分區),但不會影響鍵盤上的其他分區。

          2)“刪除系統內的所有分區”——選擇該選項將刪除硬盤上的所有分區。特別要注意,如果用戶選擇了這個選項,那么選定的硬盤上的所有數據將會被安裝程序刪除。

          3)“保留所有的分區,使用現有的空閑空間”——選擇這一選項可保留用戶當前的數據和分區,但前提是硬盤上有足夠的可用空間。

          要評審并對自動分區操作創建的分區做一些必要的改變,可以選擇“評審”選項。選擇“評審”選項后單擊“下一步”按鈕,用戶將會看到在Disk Druid中為用戶創建的分區。用戶還能夠對這些已創建的分區進行修改,然后單擊“下一步”按鈕繼續。


          1.2.3.9 為用戶的系統分區

          如果用戶選擇了自動分區并選擇了“評審”選項,可以接受目前的分區設置,或使用手工分區工具Disk Druid來修改設置,然后單擊“下一步”按鈕繼續。

          接著,用戶必須指定要在哪個磁盤分區安裝Red Hat Linux9。這是通過在將要安裝Red Hat Linux9的一個或多個磁盤分區上定義掛載點來做到的。這時,用戶可能還需要創建或刪除分區,如圖1-8所示。

          1-8

          安裝程序使用的分區工具是Disk Druid。一般情況下,Disk Druid能夠為典型的安裝處理分區要求。

          1. 硬盤的圖形化表示

          Disk druid提供了對硬盤的圖形化表示。在圖形化表示中的某一字段上單擊來突出顯示硬盤狀態。雙擊來編輯某個分區或從空閑空間中創建分區。在顯示中,將會看到drive名稱(如/dev/had)、geom(顯示了硬盤的幾何屬性,包括3個數字,分別代表硬盤的柱面、磁頭和扇區數量),以及被安裝程序檢測到的硬盤驅動器model等。

          1. Disk Druid按鈕

          Disk druid按鈕控制著Disk Druid的行為。它們用來改變一個分區的屬性(例如文件系統類型和掛載點),還可用來創建RAID設備。這個對話框中的按鈕可用來接受用戶所做的改變,或用來退出Disk Druid。下面來看一看這些按鈕的作用:

          1)“新建”:用來請求一個新分區。單擊后,就會出現一個對話框,可以從中設置相應的選項。

          2)“編輯”:用來修改在“分區”列表框中選定分區的屬性。單擊“編輯”按鈕打開一個對話框,用戶可以根據分區信息是否已被寫入磁盤來設置相應的選項。用戶還可以編輯圖形化顯示所表示的空閑空間,或創建一個新分區。

          3)“刪除”:用來刪除在“當前磁盤分區”列表框中突出顯示的分區。用戶會被要求確認對分區的刪除。

          4)“重設”:用來把Disk Druid恢復默認選項。如果用戶重設分區,以前所做的改變將會丟失。

          5RAID:用來給部分或全部磁盤分區提供冗余性。用戶在具備使用RAID的經驗后才能使用該按鈕。要制作一個RAID設備,必須首先創建RAID分區。如果已創建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RAID分區,可以單擊RAID按鈕來把RAID分區連接為一個RAID設備。

          (6)LVM:允許用戶創建一個LVM邏輯卷。LVM(邏輯卷管理器是用來表現基本物理貯存空間的簡單邏輯視圖)。LVM管理單個物理磁盤,更確切地說,LVM管理磁盤上的單個分區。它只有在用戶有使用LVM的經驗時才應使用。要創建LVM邏輯卷,用戶必須首先創建物理卷(LVM)類型的分區。創建了一個或多個物理卷分區后,可單擊LVM按鈕來創建LVM邏輯卷。

          3.分區字段

          在分區層次之上的信息是表示用戶正創建的分區的標簽。這些標簽的定義如下:

          (1)“設備”:該字段顯示分區的設備名。

          (2)“掛載點/RAID/Volume”:該字段標明分區將被掛載的位置。掛載點是文件在目錄層次內存在的位置,如果某個分區存在,但還沒有設立,那么用戶需要為其定義掛載點。雙擊分區圖標或單擊“編輯”按鈕來為其定義掛載點。

          (3)“類型”:該字段顯示了分區的類型(例如ext2ext3vfat)。

          (4)“格式化”:該字段顯示了正創建的分區是否已被格式化。

          (5)“大小(MB)”:該字段顯示了分區的大小。

          (6)“開始”:該字段顯示了分區在用戶的硬盤上開始的柱面。

          (7)“結束”:該字段顯示了分區在用戶的硬盤上結束的柱面。

          (8)“隱藏RAID設備或LVM卷組成員”:如果用戶不想看到創建的RAID設備或LVM卷組成員,可以選中該復選框。

          4.推薦的分區方案

            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一定要創建一個根分區和一個交換分區,否則程序無法安裝。一般情況下,推薦用戶創建下列分區:

          1. 交換(swap)分區(至少32MB)

            交換分區用來支持虛擬內存。換句話說,當沒有足夠的內存來存儲系統正在處理的數據時,這些數據就被寫入交換區。交換分區的最小值應該相當于計算機內存的兩倍和32MB中較大的一個值。一般來說,交換分區應盡量大些。如果內存空間小于等于1GB,交換分區至少應該與系統內存空間大小相等。如果內存空間大于1GB,建議使用2GB的交換分區。創建一個有較大空間的交換分區將會在用戶未來升級內存的時候特別有用。如圖1-9所示,這里我們創建了一個510MB的交換分區。

          1-9

          2/boot分區(100MB

          /boot分區包含操作系統的內核(允許用戶的系統引導Red Hat Linux),以及其他在引導過程中使用的文件。鑒于多數計算機的BIOS限制,創建一個較小的分區來儲存這些文件是最佳的選擇。對大多數用戶來說,100MB引導分區應該是足夠的。

          3)根分區(1.7~5.0GB

          這是“/”(根目錄)將被佳栽的位置(即系統安裝的位置)。所有文件(除了保存在/boot分區上的以外)都位于根分區上。一個大小為1.7GB的根分區可以容納與個人桌面或工作站相當的安裝內容(只剩極少的空閑空間),而一個大小為5.0GB的根分區將會允許用戶安裝每一個軟件包。如果用戶是初學者,建議將根分區創建的大一些,至少要大于5.0GB。這里我們根據需要創建了一個3.5GB的根分區,如圖1-10所示。

          1-10

          5.添加分區,要添加一個新分區,可單擊“新建”按鈕,打開“添加分區”對話框,如圖1-11所示。

          1-11

          該對話框中的各選項意義如下:

          1)“掛載點”:在文本框中輸入分區的掛載點。譬如,如果這個分區是根分區,輸入“/”;如果是/boot分區,輸入“/boot”等。用戶還可以使用下拉菜單為系統選擇掛載點。

          2)“文件系統類型”:在下拉列表中選擇用于該分區的合適的文件系統。

          3)“允許的驅動器”:列表框中顯示了系統上安裝的硬盤列表,如果一個硬盤內容被突出顯示,那么在該硬盤上可以創建分區。如果選擇前面的復選框內沒有被選中,那么這個分區在該硬盤上將不會被創建。使用默認的設置,用戶能夠使用Disk Druid 在合適的地方創建分區,或讓Disk Druid 來決定應該創建分區的地方。

          4)“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erif">MB)”:輸入要創建分區的大小。

          5) “其它大小選項”:選擇是否要將分區保留為固定大小,允許它“擴大”(使用硬盤驅動器上的可用空間)到某一程度,或允許它“擴大”到使用全部硬盤驅動器上的剩余空間。如果選擇“指定空間大小”選項,則必須在這個選項右側的文本框內給出大小限制,這會允許用戶在硬盤驅動器上保留一定的空間來使用。6)“強制為主分區”:選擇用戶所創建的分區是否是硬盤上的4個主分區之一。如果沒有選中該復選框,所創建的分區將會是一個邏輯分區。

          7) “檢查磁盤壞塊”:通過檢查磁盤壞塊能定位磁盤上的壞塊,并將其形成列表以禁止今后使用,從而防止數據丟失。如果想在格式化每一個文件系統時檢查磁盤壞塊,請確定此選項被選中。選擇“檢查磁盤壞塊”選項會顯著增加系統的安裝時間。而且多數新型的硬盤驅動器容量都很大,檢查壞塊可能會用很長時間,時間長短依硬盤驅動器的大小而定。如果用戶選擇了檢查壞塊,可以在5號虛擬控制臺上監視它的進程。

          8)“確定”:當對設置滿意并想創建分區的時候,選擇該按鈕。

          9)“取消”:如果不想創建這個分區,選擇該按鈕。

          Red Hat Linux 允許用戶依據分區將使用的文件系統來創建不同的分區類型。下面是對不同的文件系統以及它們的使用方法的簡單描述。

          1. ext2:ext2文件系統支持標準的UNIX文件類型(常規文件、目錄、符號鏈接等)。它還提供了分派長度達225個字符文件名的能力。Red Hat Linux 7.2之前的版本默認使用ext2文件系統.

          2. ext3:ext3文件系統是基于ext2文件系統的,它的主要優點是登記功能.使用登記的文件系統減少崩潰后恢復文件系統所花費的時間,因為它沒必要運行fsck(用來檢查文件系統元數據的統一性,還可以用來修復一個或多個Linux文件系統)來檢查文件系統。在安裝Linux時,ext3文件系統會被默認選定,也推薦用戶采用。

          3. 物理卷(LVM)創建一個或多個物理卷(LVM)分區,允許用戶創建一個LVM邏輯卷。

          4. 軟件RAID:創建兩個或多個RAID分區,并允許用戶創建一個RAID設備。

          5. 交換空間:交換分區用于支持虛擬內存。如果系統所需的內存空間不夠時,這些數據就會被寫到交換分區上。

          6. AFATAFAT文件系統是一個Linux文件系統,它與WindowsFAT文件系統的長文件名兼容。

          6.編輯分區

          要編輯一個分區,單擊“編輯”按鈕或雙擊該分區即可。如果分區在硬盤上已經存在,用戶將只能改變分區的掛載點。如果想做其他改變,需要刪除該分區然后重建。

          7.刪除分區

          要刪除一個分區,可以在“分區”列表框中選定該分區,然后單擊“刪除”按鈕。

          1.2.3.10 引導裝載程序配置

          如果不使用引導盤來引導系統,通常需要安裝一個引導裝載程序。引導裝載程序是計算機啟動時運行的第一個軟件。它的責任是載入操作系統并把控制權轉交給操作系統,然后,內核軟件再初始化該操作系統。

          安裝程序提供了兩個引導裝載程序:GRUBLILO。

          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是一個默認安裝的功能強大的引導裝載程序。GRUB能夠通過連鎖載入另一個引導裝載程序來載入多種免費和專有操作系統(連鎖載入是通過載入另一個引導裝載程序來載入DOSWindows之類不被支持的操作系統的機制),如圖2-14所示。

          LILO(Linux Loader)是用于Linux的靈活多用的引導裝載程序。它并不依賴某一特定文件系統,能夠從軟盤和硬盤引導Linux內核映像,甚至還能夠引導其他操作系統。

          如果不想安裝GRUB,可單擊“改變引導裝載程序”按鈕。然后便可以選擇LILO或不安裝引導裝載程序。這里,我們把GRUB安裝為引導裝載程序。

          如果用戶已有一個能夠引導Linux的引導裝載程序,并且不打算覆蓋當前使用的引導裝載程序,或者打算使用引導盤來引導系統,可以單擊“改變引導裝載程序”按鈕然后選擇“不要安裝引導裝載程序”選項。如果用戶由于某種原因未安裝GRUBLILO而無法直接引導系統,就需要使用另一種引導方法(如引導盤)。

          每個可引導的分區都在分區列表框中列出,包括被其他操作系統使用的分區,而且文件系統的分區將有一個Red Hat Linux(GRUB)Linux(LILO)標簽,其他分區也可以有引導標簽。如果想添加或改變其他分區的標簽,然后可以選定該分區,單擊“編輯”按鈕來改變引導標簽。選定了默認引導映像后,安裝才會繼續。如圖1-12所示,系統可引導兩個分區,一個是Red Hat Linux ,一個是Windows,并且系統默認選擇Red Hat Linux來引導操作系統。在系統安裝好以后,就可以在GRUB中看到Red Hat LinuxWindows兩個選項,通過方向鍵來選定要啟動的系統即可。

          1-12

          如果用戶的服務器能被別人直接訪問,引導裝載程序口令則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安全機制。如果用戶打算安裝引導裝載程序,應該創建一個口令來保護系統。若沒有引導裝載程序口令,能夠訪問系統的用戶將可以向內核傳遞選項,從而減弱系統的安全性;若使用了引導裝載程序口令,必須先輸入口令才能選擇引導選項。

          如果要使用引導裝載程序口令來增進系統的安全性,可確定選中“使用引導裝載程序口令”復選框,打開“輸入引導裝載程序口令”對話框,輸入口令并確認,如圖2-16所示。

          要配置更高級的引導裝載程序選項,如改變驅動器順序或向內核傳遞選項,可在單擊“下一步”按鈕前確定選中了“配置高級引導裝載程序選項”復選框。

          1. 高級引導裝載程序配置

          選定要安裝的引導裝載程序后,還可以決定在哪里安裝引導裝載程序。用戶可以在下面兩個位置之一安裝引導裝載程序;

          1. 主引導記錄(MBR

          這是推薦安裝引導裝載程序的位置,除非MBR已經在啟動另一個操作系統的引導裝載程序,如System Commander。MBR是硬盤驅動器上的一個特殊區域,它會被計算機的BIOS自動載入,并且是引導裝載程序控制引導進程的處始點。如果想在MBR上安裝引導裝載程序,當系統引導時,GRUB(或LILO)會出現一個引導提示,然后邊可以根據提示引導Red Hat Linux 或其他任何用戶配置要引導的操作系統。

          1. 引導分區的第一個扇區

          如果用戶已在系統上使用另一個引導裝載程序,則推薦該位置。在這種情況下,其他的引導裝載系統會首先取得控制權,然后用戶可以通過配置引導分區的第一個扇區來啟動GRUB(或LILO),繼而引導Red Hat Linux 。

          如果系統只使用Red Hat Linux,那么應該選擇MBR。對于帶有Windows98的系統來說,應該把引導裝載程序安裝到MBR,因為它可以引導兩個操作系統。

          如果想重新排列驅動器順序,或者如果BIOS所返回的驅動器順序不正確,可單擊“改變驅動器順序”按鈕,在打開的對話框中進行正確的設置。如果有多個SCSI適配器或者兼有SCSIIDE適配器,并想從SCSI設備中引導系統,改變驅動器順序可能會發揮作用。

          “強制使用LBA32(通常不需要)”選項可使得用戶的 /boot無法進入硬盤驅動器上前1024個柱面以外的地方。如果在硬盤驅動器的前1024個柱面上限制安裝操作系統,并且用戶想把boot/分區放置在前1024柱面以外,應該選擇該選項。

          如果用戶想給引導命令添加默認選項,可以將其輸入到“內核參數”文本框中。用戶輸入的任何選項將會在每次引導時傳遞給Linux內核。

          1. 救援模式

          如果用戶需要使用救援模式,有下列幾個選項可供用戶選擇。

          1. 使用光盤來引導,在“boot”:提示下輸入“Linux rescue”。

          2. 通過根據boot.img映像制作的安裝引導盤來引導系統。這種方法要求用戶插入Red Hat Linux的第一張光盤或硬盤上的ISO映像作為救援映像,并在“boot linux rescue”。

          3. 通過根據bootnet.img制作的網絡引導盤或根據pcmcia.img制作的PCMCIA引導盤來引導,并在“boot:”提示下輸入“Linux rescue”。

          1. 其他可選的引導裝載程序

          如果不想使用引導裝載程序,用戶還有其他幾種選擇:

          1)引導盤。用戶可以使用由安裝程序創建的引導盤。

          2Loadlin。用戶可以從MS—DOS中載入Linux。但需要在MS—DOS分區上有Linux內核(如果用戶有一個SCIS適配器的話,還需要有一個初始內存磁盤)。達到這一目的必須使用其他方法(譬如引導盤)來引導Red Hat Linux系統,然后將內核復制到MS—DOS分區。Loadlin 可以在ftp://metalab.unc.edu/pub/linux/system/boot/dualboot/以及相關的鏡像站點中找到。

          3SysLinuxSysLinux是一個與 loadlin很相似的MS—DOS程序。它也可以在以下網頁以及相關網站中找到:ftp://metalab.unc.edu/pub/linux/system/boot/dualboot/。

          4)商用引導裝載程序。用戶可以使用商用引導裝載程序來載入Linux。例如,System Commander partitionMagic能夠引導Linux(但需要在Linux根分區安裝GRUBLILO)。

          4SMP母板、GRUBLILO

          這些設置只在與SMP母板有關。SMP是對稱多重處理(Symmeteric Multiprocessing)的簡寫,它是通過多個CPU同時完成單個進程(多重處理)來提供快速性能的計算機體系。

          如果安裝程序檢測到系統上有SMP母板,它會自動創建兩個引導裝載程序項目。帶有線程的IntePentium4系統會默認安裝SMP內核。

          grub.conf中的兩個GRUB選項是Red Hat Linuxkernel version)和Red Hat Linux(kernel version-smp),(Red Hat Linux(kernel version-smp)將會被默認引導。然而,如果在使用SMP內核時遇到困難,用戶可以選擇引導Red Hat Linux(kernel version)選項,系統會保留所有以前的功能,但是用戶將只能使用單個處理器來操作。

          lilo.conf中的兩個LILO選項是linux-upLinux選項將會被默認引導,然而,如果在SMP內核中遇到困難,可以選擇引導linux-up選項。系統會保留以前的功能,但是用戶將只能使用單個處理器來操作。


          1.2.3.11 網絡配置

          如果計算機沒有配置網絡設備,用戶將看不到網絡配置對話框。如果有網絡設備,但還沒有配置聯網(譬如,從用戶創建的網絡驅動程序盤引導,并在提示時輸入了用戶的網絡信息),現在就需要進行網絡配置,如圖1-13 所示:

          1-13

          安裝程序會自動檢測到用戶所擁有的網絡設備,并顯示在“網絡設備”列表中。從列表中選定網絡設備后,單擊“編輯”按鈕,在打開的“編輯接口“對話框中,用戶可以通過DHCP來配置網絡設備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若沒有選擇DHCP,則手工配置,這里選擇了的工配置IP地址)。還可以選擇在引導時激活該設備,如果選中“引導時激活”復選框,網絡接口就會在引導時被啟動,如圖1-14 所示。如果用戶沒有DHCP客戶的訪問權,或者不能提供網絡信息,請和網絡管理員聯系。


          1-14

          如果網絡設備有一個主機(主域控制器),用戶可以選擇使用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自動檢測它,或者在提供的文本框中輸入主機名。

          如果輸入了IP地址和子網掩碼信息,還需要輸入網關、主要、次要和第三DNS地址信息。

          如果用戶的計算機不屬于任何網絡,也可以為系統輸入一個主機名。如果不輸入主機名,系統將會被稱為localhost。如圖1-14 所示,我們輸入“dalouis.com”作為主機名。在安裝結束后,如果想改變網絡配置,可以用根用戶名登錄,在shell提示下輸入“Red Hat-config-network”命令來啟動網絡管理工具。


          1.2.3.12 防火墻配置

          Red Hat Linux 為增加系統安全性而提供了防火墻保護。防火墻存在于計算機和網絡之間,用來判定網絡中的遠程用戶有權訪問計算機上的哪些資源。一個正確配置的防火墻可以極大地增加系統的安全性,如圖1-15 所示:

          1-15

          用戶可以為系統選擇以下安全級別:

          1)“高級”:如果選擇了“高級”選項,系統就不會接受沒有被用戶具體指定的連接(除了默認設置外),只有以下連接是默認允許的。

          DNS回應。

          DHCP。任何使用DHCP的網絡接口都可以被相應地配置。

          同時,防火墻不允許下列連接:

          活躍狀態FTP(在多數客戶機中默認使用的被動狀態FTP可以正常運行)

          IRC DCC文件傳輸

          RealAudio

          過程X窗口系統客戶機

          如果要把計算機連接到互聯網上,但不打算運行服務器,這是最安全的級別。如果需要額外的服務,可以選擇“定制”選項來具體設置通過防火墻的服務。如果在安裝中選擇了中級或高級防火墻,網絡驗證方法(NISLDAP)將無法執行。

          2)“中級”:如果選擇了“中級”選項,防火墻將不允許系統訪問某些資源。下列資源是默認不允許訪問的。

          低于1023的端口:這些是標準要保留的端口,主要被上些系統服務使用,例如FTPSSHTelnet、HTTPNIS。

          NFS服務端口(2049):在遠程服務器和本地客戶機上,NFS都已被禁用。

          為遠程X客戶機設立的本地X窗口系統顯示。

          X字體服務器端口(xfs不在網絡中監聽,它在字體服務中被默認禁用)。

          如果用戶想訪問RealAudio之類的資源,但要禁用到普通系統服務的訪問,可以選擇”中級”選項。用戶可以選擇”定制”選項來允許訪問指定的服務.

          (3) “無防火墻”: 無防火墻給予完全訪問權而不做任何安全檢查。安全檢查是對某些服務的禁用。建議用戶只有在一個可信任的網絡(非互聯網)中運行時,或者用戶想稍后進行詳細的防火墻配置時才選擇此項。選擇”定制”選項來添加信任的設備或訪問接口。

          (4) “信任的設備”: 選擇”信任的設備”列表框中的任何設備將會允許系統接受來自這一設備的全部訪問;而不受防火墻的限制。例如,如果用戶在一個局域網中通過PPP撥號連接到互聯網上,用戶可以選擇”eth0”,而后所有來自局域網的訪問都會被允許。把”eth0”選為”信任的設備”意味著這個以太網內的所有訪問都是被允許的,但是ppp0接口仍舊有防火墻限制。如果用戶想限制某一接口上的訪問,則不要選擇該設備。建議用戶不要將連接到互聯網上的設備定為”信任的設備”。

          (5) “允許進入”: 啟用這些選項允許訪問具體指定的服務。注意:在工作站類型安裝中,大多數這類服務沒有被默認安裝。

          · DHCP: 如果用戶允許DHCP查詢和回應,將會允許任何使用DHCP的網絡接口來判定其IP地址。DHCP通常是啟用的,如果DHCP沒有被啟用,計算機就不能夠獲取IP地址。

          · SSH: SSH(SECURE SHELL) 使用來在遠程計算機上登錄及執行命令的一組工具。如果用戶打算使用SSH工具通過防火墻來訪問計算機,可以啟動該選項。用戶需要安裝openssh-server軟件包以便使用SSH工具來遠程訪問用戶的計算機。

          · Telnet: Telnet 使用來在遠程計算機上登錄的協議。 Telnet通信是不加密的,幾乎沒有提供任何防止來自網絡探測之類的安全措施,建議用戶禁用Telnet訪問。如果用戶想允許Telnet訪問,需要安裝telnet-server軟件包。

          · WWW(HTTP): HTTP協議被Apache以及其他互聯網服務器用來進行網頁服務。如果用戶打算向公眾開放WWW服務器,可啟用該選項。如果用戶打算提供王爺服務,需要安裝httpd軟件包。啟用WWW將不會為HTTPS打開一個端口,要啟用HTTPS,需在”其他端口”文本框內注明。

          · “郵件(SMTP)”: 如果用戶需要遠程主機連接到本機來發送郵件,可以啟用該選項。如果用戶想從ISP服務器中收取POP3IMAP郵件,或者使用的是fetchmail之類的工具,不要啟動該選項。請注意,不正確配置的SMTP服務器會允許遠程機器使用該服務器發送垃圾郵件。

          · FTP: FTP協議是用于在網絡中傳輸文件的協議。如果用戶打算開放FTP服務器,可以啟用該選項,但需要安裝vsftpd軟件包。

          · “其他端口”: 在這里用戶可以允許沒有列出的其他端口進行訪問,方法是在”其他端口”格式為:端口:協議。例如,如果用戶想允許IMAP通過防火墻,可以指定imap:tcp。用戶還可以具體制定端口號碼,要允許UDP包在端口1234通過防火墻,可以輸入1234:udp。要指定多個端口,可以用逗號將它們隔開。


          1.2.3.13 語言支持的選擇

          Linux系統上可以安裝多種語言。用戶必須選擇一種語言作為系統默認語言,也可以在安裝后改變默認語言。如果只在系統上使用一種語言,將會節省大量磁盤空間。如圖1-16所示,這里我們選擇安裝簡體中文和美國英語兩種語言。

          1-17

          選擇要安裝的語言后,若需要改變選擇,可以單擊”重設”按鈕來取消所做的選擇,還原到系統默認設置。


          1.2.3.14 時區配置

          用戶可以選擇計算機所在的地理位置,指定時區或者通過協調時間(UTC)的偏移來設置時區,如圖1-18所示。

          1-18

          “選擇時區”對話框中的”位置”選項卡允許用戶按地理位置來配置時區。在互動地圖上,還可以單擊用黃標點標記的城市,會出現一個紅色的X來標明用戶的選擇,還可以在”位置”列表中選擇一個時區。

          UTC偏移”選項卡允許用戶制定UTC偏移。選項卡中顯示了一個時區偏移列表,以及設立夏時制的選項。在這兩個選項卡中,用戶都可以選中”系統時鐘使用UTC”復選框。在安裝后若要改變時區的設置,可以在shell下輸入”Red Hat-config-date”命令啟動時間和日期屬性工具從中重新設置時區,要作為基于文本的程序來運行時間和日期屬性工具,可使用timeconfig命令。


          1.2.3.15 設置根口令

          設置根帳號及其口令是安裝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之一。根帳號與Windows NT上的系統管理員帳號類似。根帳號用來安裝軟件包,升級RPM,以及執行系統維護工作。以根帳號登陸用戶可以對系統有完全的控制權。”設置根口令”對話框,如圖1-19所示。

          1-19

          由于根用戶(又稱超級用戶)對整個系統有完全的控制權;因此建議只在執行系統維護或管理時才登錄根用戶,進行日常的使用和管理時,可以創建一個非根帳號。若用戶需要快速修復某項事務,用su-命令來暫時登錄根用戶。遵循這些最基本的原則將會減少用戶因輸入錯誤命令而損害系統的機會。

          安裝程序會提示用戶為系統設置一個根口令。如果不輸入根口令,安裝程序將不允許用戶繼續安裝。根口令必須至少有6個字符,用戶必須把口令輸入兩次;如果兩次輸入的口令不一樣,安裝程序將會提示用戶重新輸入口令。

          用戶應該把根口令設為可以記住但不容易讓別人猜到的組合。名字,電話號碼,password,boot,123456等都是容易猜到的口令。一般,口令混合使用數字,大小寫字母,并且不包含任何字典中的現成的詞匯。例如:ADJ23eriil。請記住,口令是區分大小寫的。


          1.2.3.16 驗證配置

          如果用戶執行的是個人桌面、工作站或服務器安裝,請直接學習第2.2.27節。如果不必設置網絡口令的話,也可以跳過這一部分。

          要配置NIS選項,用戶必須已連接到NIS網絡。如果不能肯定是否已連接NIS網絡,請向系統管理員咨詢。在NIS設置對話框中,用戶需要指定以下選項:

          1)“啟用MD5口令”:允許使用長口令(長至256個字符),而不是標準的8個字符或更少。

          2)“啟用屏蔽口令”提供用戶保存口令安全的方法??诹畋槐4嬖谥挥懈夸浻脩舨拍茏x取的/etc/shadow文件中。

          3)“啟用NIS”允許用戶使用公用口令和組群文件來運行位于同一網絡信息服務域內的一組計算機。用戶可以從下列選項中選擇。

          NIS”域:允許用戶指定系統所屬的域或工作組。

          “使用廣播來尋找NIS服務器”:允許用戶在局域網中廣播消息來尋找一個可用的NIS服務器。

          NIS服務器”:允許計算使用一個指定的NIS服務器,而不是通過在局域網中廣播來請求任何可用的服務器。如果在安裝過程中選擇了高級防火墻配置,網絡驗證方法(NISLDAP)將無法執行。

          4)“啟用LDAP”:告訴系統使用LDAP做部分或全部驗證。LDAP還可以合并機構中的某類信息。例如,機構中所有不同的用戶列表可以被并入一個LDAP目錄。用戶可以從下列選項中選擇。

          LDAP服務器”:允許用戶訪問一個運行LDAP協議的指定服務器(通過提供IP地址)。

          LDAP基準DN”:允許通過識別名稱(DN)來查找用戶信息。

          “使用TLS(傳送層安全)查找”:該選項允許LDAP在驗證前向LDAP服務器發送加密的用戶名及口令。

          “啟用Kerberos”:Kerberos是提供網絡驗證服務的一種安全系統。

          “領域”:該選項允許用戶訪問使用Kerberos的網絡,這個網絡可以由一個或多個服務器(又稱KDC)以及許多客戶機組成。

          KDC”:該選項允許用戶訪問密鑰分發中心(KDC)。KDC是一個分配Kerberos門票的服務器(有時也稱門票許可服務器或TGS)。

          “管理服務器”:該先選項允許用戶訪問運行kadmind的服務器。

          “啟用SMB驗證”:用來設置PAM以便使用SMB服務器來驗證用戶。用戶必須在此提供兩項信息。

          SMB服務器”:為了驗證所要連接的SMB服務器而指定工作站。

          SMB工作組”:指定配置的SMB服務器所在的工作組。


          1.2.3.17 軟件包的選擇

          當分區被選定并按配置格式化后,便可以選擇要安裝的軟件包了。如果用戶是初學者,建議選擇所有的軟件包組。除非選擇的是“定制”安裝,否則安裝程序將會自動為用戶安裝多數軟件包。選定了要安裝的軟件包組后,可單擊”細節”超鏈接來查看哪些軟件包會被默認安裝,還可以在該組中添加或刪除可選軟件包,如果2-26所示。

          1-20

          要選擇安裝單個軟件包,可以選中對話框底部的”選擇單個軟件包”復選框。

          用戶可以在”樹形視圖”或”平面視圖”中查看單個軟件包:

          · ”樹形視圖”允許用戶查看按照應用程序類型分類的軟件包。

          · “平面視圖”允許用戶在對話框右側查看按字母順序列表的全部軟件包。

          使用”樹形視圖”,會看到一個軟件包組的列表。當展示這個列表來選擇一個組時,該組內的軟件包列表會出現在對話框右側的面板里。

          要按著字母順序給軟件包,可單擊”軟件包”標簽。要按軟件大小給軟件包排序,可單擊”大小(MB)”標簽。

          要了解某一指定軟件包的詳情,可單擊該軟件包的名稱,關于它的信息就會在對話框底部顯示出來。

          未來能夠正常運行,許多軟件包要依賴于安裝在系統上的其他軟件包。例如,許多圖形化系統管理工具需要pythonpythonlib軟件包。安裝程序在每次安裝或刪除軟件包時,都會檢查這些軟件包的依賴關系(dependencies),以便確定已經安裝了的軟件包能夠正常運行。

          如果需要一個沒有安裝的軟件包,安裝程序會把這些未解決的依賴關系列出,從而給用戶一個解決的機會。只有在已選擇的軟件包缺少其所依賴的軟件包時,”未解決的依賴關系”對話框才會出現。在對話框底部所缺軟件包的列表中,”安裝軟件包以滿足依賴關系”復選框,然后安裝程序會把所有需要的軟件包添加到已選軟件包列表中,從而自動解決依賴關系。

          如果不想安裝需要滿足依賴關系的軟件包,選中“不要安裝需要滿足依賴關系的軟件包”復選框。如果只安裝用戶選擇的軟件包,而不解決依賴關系,可以選擇“忽略軟件包依賴關系”單行按鈕。要在安裝結后安裝或刪除軟件包,需要使用軟件包管理工具??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erif">SHELL提示下輸入 Red Hat_config_package 命令來啟動軟件包管理工具。


          1.2.3.18 準備安裝

            設置完各種安裝選項后,用戶會看到一個為安裝Red Hat Linux 9做準備的對話框,如圖1-21所示。


          1-21

          重新引導系統后,可以在/root/install.log 中找到一份完整的安裝日志,以備今后參考。如果由于某種原因,不想繼續安裝,可以安全取消并重新引導系統。一旦單擊了“下一步”按鈕,分區將會被寫入,并會安裝軟件包。如果想中止安裝,應該在信息被重新寫入硬盤之前重新引導系統。

          要取消安裝進程,可以按計算機的重啟按鈕,或者使用CTRL+ALT+DEL組合鍵來重啟計算機。


          1.2.3.19 安裝軟件包

            在軟件包被安裝之前用戶將不必進行任何操作,如圖1-22所示。安裝進度的快慢依據的軟件包數量和計算機的性能。如果是完全安裝,P3以上的計算機需要兩個小時左右。

          1-22


          1.2.3.20 創建安裝盤

            待軟件包安裝完之后,系統會提示用戶是否創建安裝盤。如果要創建安裝盤,需要在磁盤驅動器內插入一張空白的、已格式化的軟盤,然后單擊“下一步”按鈕。

            建議用戶創建引導盤,因為系統有時無法正常引導系統的時候,可以使用引導盤正確引導系統。

            創建引導盤后,從軟驅中取出軟盤并給它做個標簽。

            如果不想創建引導盤,則在單擊“下一步”按鈕前選擇相應的選項。

          如果使用引導盤來引導系統,那么用戶只要對內核做了改變,都應該創建一張新的引導盤。


          1.2.3.21 視頻卡的配置

            安裝程序將會提供一個視頻卡列表,以供用戶選擇相應的視頻卡類型。

            如果決定要安裝X窗口系統軟件包,現在就有機會配置一個X服務器。

            如果本機配置的視頻卡沒有出現在列表中,這說明X窗口系統可能不支持它。如果用戶對視頻卡比較熟悉,可以選擇“沒列出的卡”選項,然后通過選擇匹配視頻卡的視頻芯片與X服務器來配置它。

            下一步在對話框中輸入視頻卡上安裝的視頻內存大小。如果不能確定,可查閱視頻卡文檔。注意,選擇多于可用的內存空間不會損壞視頻卡,但是X窗口系統可能不會正確啟動。用戶也可以單擊“恢復原值”按鈕來返回到系統默認的設置。


          1.2.3.22 X配置——顯示器的配置和定制

            為了完成X配置,用戶必須配置顯示器并定制X設置。

            安裝程序會給用戶提供一個顯示器列表。用戶既可以使用自動檢測到的顯示器,也可以在這個列表中另選所需類型。如果計算機配置的顯示器沒有在列表中顯示,可以從列表中選擇“通用”選項。

          如果的是“定制”或“服務器”安裝,還可以選擇在安裝結束后,將系統引導入文本環境還是圖形化環境。一般推薦用戶引導入圖形化環境,如果選擇引導入文本環境,將會看到一個命令提示符。


          1.2.3.23 完成安裝

          完成前面的所有設置后,就完成了Red Hat Linux 9.0的安裝。

          此時,安裝程序會提示用戶做好重新引導系統的準備。如果安裝盤在重新引導時沒有自動彈出,務必將它們取出。



          1.3 登錄和退出系統

          1.3.1 登錄

          使用 Red Hat Linux 系統的下一個步驟是登錄。登錄實際上是你向系統做自我介紹,又稱驗證(authentication)。如果你鍵入了錯誤的用戶名或口令,你就不會被允許進入系統。

          登錄系統的方式有兩種:圖形化登錄和虛擬控制臺登錄


          1、圖形化登錄

          當系統被引導,如圖 1-23所示的登錄屏幕會被顯示。除非你為你的系統選擇了一個主機名,你的機器可能會叫做 localhost

          1-23圖形化登錄屏幕

          從圖形化登錄界面登錄會自動為你啟動圖形化桌面。


          2、虛擬控制臺登錄

          在安裝過程中,如果你沒有選擇工作站或個人桌面安裝,而選擇要使用文本登錄類型,在系統被引導后,你會看到和以下相仿的登錄提示:

          Red Hat Linux release 9

          Kernel 2.4.18-14 on an i686


          localhost login:

          登錄后,你可以鍵入 startx 來啟動圖形化桌面。


          1.3.2 注銷

          1. 圖形化注銷

          要注銷你的圖形化桌面會話,選擇「主菜單」 => 「注銷」。

          圖:1-24注銷確認

          當如圖 1-24所示的確認對話框出現后,選擇「注銷」選項,然后點擊「確定」按鈕。如果你想保存桌面的配置以及還在運行的程序,點擊「保存當前設置」選項。

          2. 虛擬控制臺注銷

          如果你在使用 X 窗口系統,卻在控制臺上登錄了,鍵入 exit [Ctrl]-[D] 來從控制臺會話中注銷。



          1.3.3 關機

          在切斷計算機電源之前請首先關閉 Red Hat Linux。決不能不執行關機進程就切斷計算機的電源,這樣做會導致未存盤數據的丟失或者系統損害。


          1. 圖形化關閉

          如果你位于圖形化桌面,選擇「關閉計算機」,然后點擊「確定」來確認。

          某些計算機會在關閉 Red Hat Linux 后自動切斷電源。如果你的計算機不會這樣做,看到下面這條消息后,你便可以安全地切斷計算機的電源:

          Power down.


          2. 虛擬控制臺關閉

          要在 shell 提示下關閉計算機,鍵入以下命令:

          halt

          某些計算機會在關閉 Red Hat Linux 后自動切斷電源。如果你的計算機不會這樣做,看到下面這條消息后,你便可以安全地切斷計算機的電源:

          System halted.



          1.4 Linux系統常用命令快速入門

          Linux早期的版本中,由于不支持圖形化操作,用戶基本上都是使用命令行方式來對系統進行操作。掌握常用的一些Linux命令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將分類進行介紹。由于篇幅有限,在這里我們介紹命令時有些不帶參數,有些只介紹部分參數。如果用戶對某一個命令詳細的了解的話,可以使用Man命令。例如,想了解ls命令的詳細信息,那么命令行書寫格式如下:

          root @teacher root# man ls

          注:在Linux中命令是區分大小寫的,如:Ls ls 是不一樣的。


          1.4.1 文件和目錄操作的基本命令

          1、pwd命令

          pwd 命令代表“print working directory”(打印工作目錄)。當你鍵入 pwd 時,你是在請你的 Linux 系統顯示你的當前位置。例如:

          [root@teacher apache]# pwd

          /tmp/apache

          表明你當前正處在/tmp/apache目錄中。


          2cd命令

          cd 命令來改變工作目錄。例如:

          命令

          功能

          cd ~

          會把你送回到你的登錄目錄

          cd /

          把你帶到整個系統的根目錄

          cd /root

          把你帶到根用戶的主目錄;你必須是根用戶才能訪問該目錄

          cd /home

          把你帶到home目錄,用戶的登錄目錄通常貯存在此處

          cd ..

          向上移動一級目錄

          cd /dir1/subdirfoo

          無論你在哪一個目錄中,這個絕對路徑都會把你直接帶到subdirfoo中,即dir1的子目錄

          cd ../../dir3/dir2

          這個相對路徑會把你向上移動兩級,轉換到根目錄,然后轉到dir3,然后轉到dir2目錄中去


          3ls命令

          使用 ls 命令就可以顯示你的當前目錄的內容。ls 命令有許多可用的選項。要看到 ls 命令的所有選項,你可以通過在 shell 提示下鍵入 man ls 來閱讀其說明書頁。下面是一個與 ls 一起使用的一些常用選項的簡短列表。

          • -a — 全部(all)。列舉目錄中的全部文件,包括隱藏文件(.filename)。位于這個列表的起首處的 .. . 依次是指父目錄和你的當前目錄。

          • -l — 長(long)。列舉目錄內容的細節,包括權限(模式)、所有者、組群、大小、創建日期、文件是否是到系統其它地方的鏈接,以及鏈接的指向。

          • -F — 文件類型(File type)。在每一個列舉項目之后添加一個符號。這些符號包括:/ 表明是一個目錄;@ 表明是到其它文件的符號鏈接;* 表明是一個可執行文件。

          • -r — 逆向(reverse)。從后向前地列舉目錄中的內容。

          • -R — 遞歸(recursive)。該選項遞歸地列舉所有目錄(在當前目錄之下)的內容。

          • -S — 大小(size)。按文件大小排序


          4、locate 命令

          有時候,你知道某一文件或目錄存在,但卻不知該到哪里去找到它。你可以使用 locate 命令來搜尋文件或目錄。

          使用 locate 命令,你將會看到每一個包括搜尋條件的目錄或文件。譬如,如果你想搜尋所有名稱中帶有 finger 這個詞的文件,鍵入:

          locate finger

          locate 命令使用數據庫來定位文件或目錄名中帶有 finger 這個詞的文件和目錄。這個搜尋結果可能會包括一個叫做 finger.txt 的文件,一個叫做 pointerfinger.txt 的文件,一個被命名為 fingerthumbnails 的目錄,諸如此類。


          5、clear 命令

          clear 命令用于清除終端窗口。


          6、cat命令

          catconcatenate(連鎖)的簡寫,意思是合并文件。該命令可以顯示文件的內容(經常和more搭配使用),或者是將多個文件合并成一個文件。


          7head 命令

          你可以使用 head 命令來查看文件的開頭部分。此項命令是:

          head <filename>

          head 是一個有用的命令,但是由于它只限于文件的最初幾行,你看不到文件實際上有多長。按照默認設置,你只能閱讀文件的前十行。你可以通過指定一個數字選項來改變要顯示的行數,如下面的命令所示:

          head -20 <filename>


          8、tail 命令

          head 命令恰恰相反的是 tail 命令。使用 tail 命令,你可以查看文件結尾的十行。這有助于查看日志文件的最后十行來閱讀重要的系統消息。你還可以使用 tail 來觀察日志文件被更新的過程。使用 -f 選項,tail 會自動實時地把打開文件中的新消息顯示到屏幕上。例如,要即時觀察 /var/log/messages的變化,以根用戶身份在 shell 提示下鍵入以下命令:

          tail -f /var/log/messages


          9、grep 命令

          grep 命令對于在文件中查找指定的字串很有用途。例如,如果你想在 sneakers.txt 文件中查找每一個提到“coffee”的地方,你可以鍵入:

          grep coffee sneakers.txt

          你就會看到文件中帶有“coffee”的每一行。


          10、chmod命令

          chmod命令用于改變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

          讓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文件。在 shell 提示下,鍵入:

          ls -l sneakers.txt

          前面的命令顯示了這個文件信息:

          -rw-rw-r-- 1 test test 39 311 12:04 sneakers.txt

          這里提供了許多細節。你可以看到誰能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erif">r)和寫入(w)文件,以及誰創建了這個文件(test),所有者所在的組群(test)。在組群右側的信息包括文件大小、創建的日期和時間,以及文件名。

          第一列顯示了當前的權限;它有十位。第一位代表文件類型。其余九位實際上是用于三組不同用戶的三組權限。

          那三組是:文件的所有者,文件所屬的組群,和“其他人”,這是前面沒有包括的用戶和組群。

          - (rw-) (rw-) (r--) 1 test test

          | | | |

          類型 所有者 組群 其他人

          第一個項目指定文件類型,它可以顯示以下幾種:

          d — 目錄

          -(短線)— 常規文件(而不是目錄或鏈接)

          l — 到系統上其它位置的另一個程序或文件的符號鏈接

          在第一個項目之后的三組中,你可以看到下面幾種類型:

          r — 文件可以被讀取

          w — 文件可以被寫入

          x — 文件可以被執行(如果它是程序的話)

          當你在所有者、組群、或其他人中看到一個短線(“-”),這意味著相應的權限還沒有被授予??梢钥闯鲆韵逻@句

          -rw-rw-r-- 1 test test 39 311 12:04 sneakers.txt

          文件的所有者(這個情況下是 test)有讀取和寫入該文件的權限。組群 test 也有讀取和寫入 sneakers.txt 的權限,其他組群沒任何權限。它不是一個程序,因此所有者和組群都沒有執行它的權限。

          接下來我們用chmod來改變文件的權限,鍵入下面的命令:

          chmod o+w sneakers.txt

          o+w 命令告訴系統你想給其它人寫入文件 sneakers.txt 的權限。要查看結果,再次列出文件的細節。現在,這個文件看起來與下面的輸出相仿:

          -rw-rw-rw- 1 test test 39 311 12:04 sneakers.txt

          現在,每個人都可以讀取和寫入這個文件。

          要從 sneakers.txt 中刪除讀寫權限,使用 chmod 命令來取消讀取和寫入這兩個的權限。

          chmod go-rw sneakers.txt

          通過鍵入 go-rw,你在告訴系統刪除文件 sneakers.txt 中組群和其它人的讀取和寫入權限。結果與下面的輸出相似:

          -rw------- 1 test test 39 311 12:04 sneakers.txt

          當你想用 chmod 命令來改變權限時,把它們當做速記符號來記憶,因為你實際要做的只是記住幾個符號而已。

          下面是一個速記符號含義的列表:

          身份

          u — 擁有文件的用戶(所有者)

          g — 所有者所在的組群

          o — 其他人(不是所有者或所有者的組群)

          a — 每個人或全部(u、g、和 o

          權限

          r — 讀取權

          w — 寫入權

          x — 執行權

          行動

          + — 添加權限

          - — 刪除權限

          = — 使它成為唯一權限

          另外,也可以通過使用數字來改變權限。

          每種權限設置都可以用一個數值來代表:

          r = 4

          w = 2

          x = 1

          - = 0

          當這些值被加在一起,它的總和便用來設立特定的權限。譬如,如果你想有讀取和寫入的權限,你會得到一個值為 6 的總和;4(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erif">+ 2(寫入)= 6

          sneakers.txt 文件的數字權限設置如下:

          - (rw-) (rw-) (r--)

          | | |

          4+2+0 4+2+0 4+0+0

          所有者的總和為6,組群的總和為6,其他人的總和為4。這個權限設置讀作 664。

          如果你想改變 sneakers.txt 文件的權限,因此你的組群中的人沒有寫入權,但是仍舊能夠讀取文件的話,從這組數字中減掉2就可以刪除寫入權限了。

          然后,這組數值就變成644。

          要實現這些新設置,鍵入:

          chmod 644 sneakers.txt

          現在,列舉這個文件來校驗改變。鍵入:

          ls -l sneakers.txt

          輸出應為:

          -rw-r--r-- 1 test test 39 311 12:04 sneakers.txt

          現在,組群和其他人都沒有了到文件 sneakers.txt 的寫入權。

          這里是一個某些常用設置、數值、以及它們的含義的列表:

          -rw------- (600) — 只有所有者才有讀取和寫入的權限。

          -rw-r--r-- (644) — 只有所有者才有讀取和寫入的權限;組群和其他人只有讀取的權限。

          -rwx------ (700) — 只有所有者才有讀取、寫入、和執行的權限。

          -rwxr-xr-x (755) — 所有者有讀取、寫入、和執行的權限;組群和其他人只有讀取和執行的權限。

          -rwx--x--x (711) — 所有者有讀取、寫入、和執行權限;組群和其他人只有執行權限。

          -rw-rw-rw- (666) — 每個人都能夠讀取和寫入文件。(請謹慎使用這些權限。)

          -rwxrwxrwx (777) — 每個人都能夠讀取、寫入、和執行。(再重申一次,這種權限設置可能會很危險。)


          下面列舉了一些對目錄的常見設置:

          drwx------ (700) — 只有所有者能在目錄中讀取、寫入。

          drwxr-xr-x (755) — 每個人都能夠讀取目錄,但是其中的內容卻只能被所有者改變。


          11、cp命令

          cp(copy)命令可以將文件或目錄復制到其他目錄中,就如同DOS下的copy命令一樣,功能非常強大。在使用cp命令時,只需要指定源文件名與目標文件名或目標目錄即可。格式:

          cp <> <目標>


          12mv 命令

          要移動文件,使用 mv 命令。mv 的常見選項包括:

          • -i — 互動。如果你選擇的文件會覆蓋目標中的現存文件,它會提示你。這是一個實用的選項,因為它象 cp 中的 -i 選項一樣,會給你一個確認替換已存文件的機會。

          • -f — 強制。它會超越互動模式,不提示地移動文件。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這個選項很危險。在你對系統信心十足之前,請謹慎使用這個選項。

          • -v — 詳細。顯示文件的移動進度。


          如果你想把文件從你的主目錄中移到另一個現存的目錄中,鍵入以下命令(你需要位于你的主目錄內):

          mv sneakers.txt tigger

          另外的方法是,用同一個命令,但使用絕對路徑,如:

          mv sneakers.txt /home/newuser/sneakers.txt /home/newuser/tigger


          13mkdir命令

          mkdir(make directory)命令用來建立目錄。例如在系統中建立datal 子目錄:

          [root@teacher tmp]#mkdir datal


          14rm命令

          Liunx中創建文件是很容易,這樣系統中隨時會有過時或無用的文件,用戶可以用rm命令將其刪除。該命令可以刪除目錄中的文件或目錄本身,對于鏈接文件,只是刪除了該鏈接,原有文件保持不變。刪除文件和目錄的選項包括:

          • -i — 互動。提示你確認刪除。這個選項可以幫助你避免誤刪文件。

          • -f — 強制。代替互動模式,不提示地刪除文件。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使用這個選項通常不是明智之舉。

          • -v — 詳細。顯示文件的刪除進度。

          • -r — 遞歸。將會刪除某個目錄及其中所有的文件和子目錄。

          要使用 rm 命令來刪除文件 piglet.txt,鍵入:

          rm piglet.txt

          另一個比使用 rm 更安全的刪除目錄的命令是 rmdir 命令。這個命令不允許你使用遞歸刪除,因此不能刪除包含文件的目錄。


          1.4.2 文件壓縮和有關歸檔的命令

          1. compress,uncompress

          此命令用于壓縮或解壓縮數據。

          1. gzipgunzip

          此命令用于壓縮或解壓縮文件,其中gzip是在Linux系統中經常使用的壓縮和解壓縮命令,很好用。

          1. rpm

          rpm命令用于啟動RPM軟件包管理操作。

          1. tar

          tar命令用于啟動文件打包程序。

          1. unzip

          該命令用于解壓縮擴展名為.zip的文件,即可以在Linux下解壓Windows中用Winzip壓縮的文件。

          1. zip

          zip命令用于打包和壓縮文件。


          1.4.3 文件系統的命令

          1.dd

          dd命令用于復制一個文件。

          2.edquota

          此命令可用于設置用戶與用戶組的磁盤空間限制。

          3. fdisk

          此命令用于執行Linux下的磁盤分區。

          4.mkfs

          此命令用于建立一個Linux文件系統。

          5.mount

          該命令用于裝配一個文件系統。

          6quota

          此命令用于限制和顯示用戶可用的磁盤空間。


          1.4.4 與系統管理相關的命令


          1.free

          該命令用于查看當前系統內存的使用情況,它可以顯示系統中剩余及已用的物理內存、交換內存、共享內存和內核緩沖區。


          2shutdown

          該命令用于關機或進入單人維護模式。


          3.data

          data命令可以顯示當前系統的日期和時間。clock命令也可以用于顯示系統當前的日期與時間(默認情況下,普通用戶無法執行clock命令,必須用root帳號登錄執行)。例如:

          [root@teacher root]$ date

          星期一 623 091837 CST 2003 標準時間(Central Standard Time

          [root@teacher root]$ clock

          20030623日星期一 091843-0.832323 seconds


          4.cal

          該命令可顯示計算機中的月歷或年歷。例如:

          [root@teacher root]# cal

          六月 2003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root@teacher root]# cal –y 參數y顯示年歷


          5write

          該命令用來向系統中的某一個用戶發送消息。用戶如果想退出信息發送狀態,按組合鍵Ctrl+C即可。例如:

          [root@teacher etc]# write root


          Message from root@teacheron pts/0 at 08:50…

          whar are you doing?

          whar are you doing?

          EOF


          1.4.5 用戶管理命令

          1.groupadd

          該命令用于創建新的用戶組。

          2groupmod

          該命令用于修改組的屬性。

          3groups

          該命令用于顯示當前用戶所在的組。

          4.passwd

          passwd(password)命令可讓用戶修改帳戶的密碼。一般來說,設置帳戶密碼失敗有幾種情況:密碼太簡單、密碼太短、密碼中的字符多數相同。例如:

          [root@teacher root]$ passwd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zjz.

          Changing password for zjz

          (current) UNIX password:

          New password:

          BAD PASSWORD:it’s WAY too short

          New password:

          BAD PASSWORD:is too simple

          New password:

          BAD PASSWORD:it does not contain enough DIFFERENT characters

          Retype new password: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5.su

          這個命令非常重要,它可以使一個一般用戶擁有超級用戶或其他用戶的權限,也可以使超級用戶以一般用戶的身份做些事情。但一般用戶使用該命令時必須有超級用戶或其他用戶的口令。如果要退出當前用戶的登錄,可以輸入exit。


          6.useradd

          該命令是建立用戶帳號最快最簡單的方法。

          7userdel

          該命令用來刪除用戶帳號及其相關文件。

          8who

          該命令可以查看當前計算機有哪些用戶登錄,例如:

          [root@teacher root]$ who

          root :0 Jun23 08:22

          root pts/0 Jun23 08:53 (:0.0)- show who is logged on


          9.whoami

          該命令是用來查看當前用戶的登錄名。例如:

          [root@teacher root]$ whoami

          root


          1.4.6 網絡管理命令

          1. finger

          該命令可以用來查詢用戶信息,也能查看默認的用戶環境。例如:

          [root@teacherroot]# finger -1 root

          Login: root →Name:root

          Directory:/root →shell:/bin/bash

          On since Mon Jun 23 08:22(CST)on :0(messages off)

          On since Mon Jun 23 09:41(CST) on pts/0 from :0.0

          Mail last read Mon Jun 23 09:33 2003 (CST)

          No Plan.


          1. ftp

          該命令是標準的文件傳輸協議的用戶接口,是在TCP/IP網絡上傳輸文件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3host

          該命令用于DNS查詢。

          4hostname

          該命令用于顯示或設置系統的主機名。

          5.mail

          mail命令用來發送和接收郵件。

          6.netstat

          該命令用于顯示網絡連接、路由表和網絡接口信息,用戶可以知道目前有哪些網絡連接正在運行。一般常用的參數有:

          • -a: 顯示所有socket,包括正在監聽的。

          • -c: 每隔1秒鐘就重新顯示一遍網絡信息,直到用戶中斷它。

          • -I:顯示所有網絡接口的信息,格式同“ifconfig-e”命令。

          • -n: IP地址代替名稱,顯示網絡連接信息。

          • -r: 顯示核心路由表,格式同“route-e”命令。

          • -t: 顯示TCP協議的連接信息。

          • -u: 顯示UDP協議的連接信息。

          • -v: 顯示正在進行的網絡協議。


          7.ping

          該命令可用來測試計算機和網絡上的其他計算機是否連通.例如:


          [root@teacherroot]# ping 192.168.5.7

          PING 192.168.5.7 (192.168.5.7)56(84) bytes of data.

          From 192.168.5.14 icmp_sep=1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From 192.168.5.14 icmp_sep=2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From 192.168.5.14 icmp_sep=3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192.168.5.7 ping statistics---

          5 packets transmitted, 0 received,+3 errors,100% packet losstime 4010mspipe 3


          8rsh

          rsh(remote shell) 命令是遠程shell命令.該命令在指定的遠程主機上啟動一個shell并執行rsh命令,如果rsh沒有指定具體命令,就啟用rlogin命令登錄到遠程主機上。


          9.telnet

          telnet 命令用于通過網絡登錄遠程計算機,如同操作本地計算機一樣。


          10.wget

          Wget命令用于Linux環境下從WWW上下載文件,支持HTTPFTP協議,支持代理服務器和斷點續傳功能,能夠自動遞歸遠程主機的目錄,查找合乎要求的文件并下載到本地硬盤上,Wget命令可在后臺運行,截獲并忽略HANGUP信號,因此在用戶退出登錄之后,仍可繼續運行。


          1.4.7 進程管理命令


          1. kill

          該命令用于終止一個程序。例如:

          [root@teacherroot]# kill 3793

          Base: kill:(3793)- 沒有那個進程


          1. ps

          該命令用于顯示程序的狀態。例子如下:

          [root@teacherroot]# ps

          PID TTY TIME CMD

          3644 pts/0 00:00:00 bash

          3852 pts/0 00:00:00 ps

          [root@teacher root]# ps –aux grep “hong”

          Root 3793 0.0 0.5 4812 636 pts/0 S 11:01 0:00 grep hong





          參考文獻


          陳純.2004. Red Hat Linux 9.0 網絡服務入門與進階 北京:出版社

          posted on 2012-04-01 15:00 計明敏 閱讀(243)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linux


          只有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網站導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君县| 科尔| 湾仔区| 望奎县| 马关县| 永丰县| 荔浦县| 项城市| 湘西| 呈贡县| 渑池县| 塘沽区| 出国| 通许县| 潍坊市| 定结县| 宁安市| 泾阳县| 漠河县| 敖汉旗| 盐亭县| 明溪县| 许昌市| 石楼县| 秦皇岛市| 镇坪县| 台北县| 朝阳市| 慈利县| 龙胜| 江川县| 方山县| 红原县| 曲阜市| 锡林浩特市| 武川县| 阿克苏市| 泾源县| 五家渠市| 钟祥市|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