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有很多好處也有很多壞處,這里就說一處好處,就是可以為自己的歷史課好好的補一補了。歷史以成敗論英雄,當權者一般都會去篡改歷史的,不過在長久看來,大家都不過是歷史的一粒沙塵,是無法改變歷史的,人只能創造歷史,無法修改歷史。在中國內地的當代史就是一部篡改的歷史,所以這次出國就好好的補了補,在國外很多網站都可以訪問,使用google可以查任何你想要查的東西,不會過濾掉一些關鍵的信息。
下面我就來說說我對近代一些人物的再認識吧:
先說蔣先生,其實這個人的功勞應該是很大的,我個人覺得比先祖的功勞要大,畢竟統一了中國,而且在臺灣也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民主。尤其的是在8年抗戰的歷史上更是不能抹去的功績,歷史應該給蔣先生一個公道。
張學良,這個人的愛國程度超出我原來的影響,以前的歷史書上也是說張學良是千古功臣,但是說的很含糊,尤其是在D的豐功偉績下顯得不是偉大,張學良這個人不僅僅是愛國,而且這個人的心胸非常的大,他讓蔣先生關了后半輩子,看采訪他的是很,他也只是一笑而過,當然這個或者是他后來是基督教有關。
蔣夫人,不愧是中國的第一夫人,如果有人問我中國的第一夫人是誰?很茫然,是胡夫人嗎?她做了一些啥?看看人家蔣夫人在抗戰時候做的事情,抗戰后方支援,美國國會演講,國際場合的外交,真的不愧是第一夫人,不過對這個,我了當代歷史說的就更加的少了。
毛太祖,看他在建國后的人大會議上,儼然就是一個皇帝,雖然他本人非常的親民,而且一直也是愛民如子,不過他錯過了歷史給他的機會,如果他能學一下華盛頓,為中國留下一個比較完善的制度,我看今天的中國應該會更加富強了。非常可惜,強人政治的時候沒有推進民主,在后強人政治就只是剩下了利益斗爭了。
周公,周公年輕的時候非常有才華,非常懂得協調各方的關系,不過可能是太陶醉在協調者的角色上面,導致后期嚴重的邊緣化,他參加革命不必太祖晚,而且有很長一段時間地位還比毛祖高。后來的邊緣化導致不得不為了自保,手舉紅皮書,高喊毛主席萬歲來自保,甚至自己的養女,自己的第一任女朋友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迫害致死,其下場可想而知。
今天看一段網上錄像,說小平同志還跟過馮玉祥。歷史課本上貌似沒有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