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

          J-Hi(http://www.j-hi.net)

            BlogJava :: 首頁 :: 聯(lián)系 :: 聚合  :: 管理
            45 Posts :: 1 Stories :: 110 Comments :: 0 Trackbacks

                 我覺得從廣義上來講,“平臺”這個詞應該是承載事物的環(huán)境或?qū)嶓w。比如我們說某某電子商務平臺更多的體現(xiàn)在它的環(huán)境上,而當我們說觀景平臺時更多的體現(xiàn)在它是一個物理的實體上。不過無論是環(huán)境也好實體也罷,雖然在應用領域上會千差萬別,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即平臺是一個載體。讓人或信息工作的更高效,從本質(zhì)來看,好像平臺更像是一種傳統(tǒng)模式的有有益的補充,而非必須要有的。比如以電子商務平臺為例,沒有電子商務平臺人們就不能交易了嘛?好像不是這樣。我這樣說并不是說平臺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說有了平臺會使人家更效、舒適的生活。反過來說,平臺是對我們生活模式的有益補充。既然平臺是一個承載體,所以理論來說它并不應該限制人們的習慣或方式,比如誰說觀景平臺就只能看風景,我在它上面吃飯不可以嘛?這當然是沒有問題的(雖然這樣做有些不合適,但沒人會說這是不可以的)。

                 由上述對廣義對平臺的共同性特點來反觀技術平臺,好像在技術領域平臺這個詞很模糊javanet說自己是平臺,還有一些以模型驅(qū)動的軟件企業(yè)也說自己的產(chǎn)品是平臺,在國內(nèi)一些幾個開源框架搭建起來帶一些業(yè)務模型功能的也稱自己是平臺。對此我們應該簡單的梳理一下:在技術領域好像平臺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以java為例,java平臺作為底層支撐著上述其它的平臺。

                 在此我不想評價各個平臺類產(chǎn)品的優(yōu)劣,只是覺得國內(nèi)的平臺做得還不夠好,這種不好不只是指技術還包括市場的運作模式、開放程序等方面。下面我說一下我夢想中的平臺應該是個什么樣子:

          1、 平臺應該是開源的,既然是平臺就應該有一個開放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使更多的人在平臺上去開發(fā)相應的產(chǎn)品,才會有更多的用戶群。像java語言為什么會遠遠多于其它語言的使用者,其主要原因就是它開源,開放標準,從而在框架類產(chǎn)品中形成百家爭鳴的盛況,并且這種趨勢并沒減退還在繼續(xù)——即使Oracle收購了Sun。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開放性的平臺,用戶群足夠多、技術足夠公開,那么它的發(fā)展方向并不是由一家或幾家大公司可以掌控的,平臺的開放性將是一種趨勢。

          2、 平臺應該是高效的,平臺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生產(chǎn)力降低成本。首先從技術角度分析,它要足夠的快速,從而降低開發(fā)成本;它要足夠的簡單易用,從而降低學習成本;它要適應已有的開發(fā)習慣與管理方式,從而降低風險成本;它要有足夠的抽象性與復用性(即使是以平臺開發(fā)出的產(chǎn)品也是一樣),從而降低重復勞動。其次,提高生產(chǎn)力降低成本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平臺應該不只是一個開發(fā)工具,應該是對應項目全生命期過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與解決方案,從而在整個項目周期內(nèi)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出它作用。例如從項目立項開始應該大體分為簽定合同à需求調(diào)研à概要設計à詳細設計à開發(fā)à測試à部署上線 (發(fā)布)à需求變更等,好的平臺應該是對項目的全過程進行管理,例如現(xiàn)在項目開發(fā)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文檔與代碼不同步;再如測試用例與測試的覆蓋率很低甚至沒有測試代碼或測試文檔;再再如目前大多平臺都沒有整合打包的部署工具(跨操作系統(tǒng)、跨數(shù)據(jù)庫、跨應用服務器),一鍵式遠程部署;最后需求的變更也是頭痛的問題,平臺是如何適應不斷的需求變化的,大多平臺均沒有合理的解決方案。因此可以看出,平臺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僅解決一、兩個點上的問題是不足以從根本上提高生產(chǎn)力降低成本的。

          3、 平臺的技術是可選擇的,我們前面說過平臺它只是個載體,至于在這個載體上放些什么,怎么去搭配使用,平臺應該為使用者提供各種可選擇的權力,甚至是可擴展、可插拔的條件。每個使用者都有自己各自的技術傾向性,這種傾向性有可能是他對某種技術的熟練程度,或者是出去于具體業(yè)務所采用技術的適應性。總之平臺應該適應這種傾向性,它不應該拘泥于某種技術或某個框架,把這些選擇權開放給使用者,使自己成為一個容器或是一個載體這才是平臺最應關注的東西。

          4、 平臺之上的平臺,從本質(zhì)來看平臺還是個實體是個工具,是人與機器的交流,而非人與人的交流。我覺得好的平臺除了人與機器的交流外,更應該是一個社區(qū)一個人與人交流的平臺,這樣大家可以在這個平臺實現(xiàn)資源共享,分享勞動成果。只有形成一個開放的生態(tài)社區(qū)或生態(tài)環(huán)境,大多數(shù)人都能融入其中,大家可以在這樣平臺之上的平臺上共同工作,從而實現(xiàn)雙贏,使每個付出的人都有收益。

          posted on 2011-03-18 16:41 張昊 閱讀(1728) 評論(1)  編輯  收藏

          Feedback

          # re: 所謂平臺[未登錄] 2011-03-18 17:03 Simon
          同感。。。

          希望博主能堅持如一,逐步推出更強大的產(chǎn)品。  回復  更多評論
            


          只有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fā)表評論。


          網(wǎng)站導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红安县| 焦作市| 武乡县| 黑水县| 双辽市| 德江县| 临漳县| 岑溪市| 林州市| 浙江省| 建平县| 盐山县| 巴彦县| 固阳县| 改则县| 黄平县| 泰顺县| 彰化市| 江油市| 杨浦区| 双柏县| 阿拉善左旗| 太湖县| 和政县| 黎川县| 丹巴县| 于田县| 和林格尔县| 黄平县| 延边| 静乐县| 闽侯县| 临武县| 紫金县| 长宁县| 兴文县| 崇州市| 衡阳市| 余江县| 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