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java團隊

          j2se,j2ee開發(fā)組
          posts - 139, comments - 212,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65
            BlogJava :: 首頁 :: 新隨筆 :: 聯(lián)系 :: 聚合  :: 管理

          中秋節(jié)由來

          Posted on 2013-09-10 12:07 帥子 閱讀(1043)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內(nèi)蒙古小吃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歷史悠久,影響深遠。每到這天,人們都要賞月和吃月餅,有的地方還舉行各種文藝活動,歡度佳節(jié)。

            中秋節(jié)的形成,通常有兩種說法:

            一是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jié)的起源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關(guān)。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nóng)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xù)成熟,農(nóng)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jié)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nóng)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

            《周禮》中出現(xiàn)過中秋這個詞,但它指的不是中秋節(jié),而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漢代有“秋節(jié)”,時間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類書里有四時十二節(jié)令的記載,也沒有中秋節(jié),但唐詩中已出現(xiàn)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韋莊《送李秀才歸荊溪》)。第一次對中秋節(jié)作了明確記載的是南宋人吳自收,他在《夢梁錄》一書中說:“八月十五日中秋節(jié),此日三秋臨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時,又謂之‘月夕’。”書里還描寫了南宋京都臨安(今杭州)賞月逛夜市的盛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东区| 长岭县| 罗平县| 玉田县| 高阳县| 沙洋县| 班戈县| 富蕴县| 岢岚县| 临邑县| 井冈山市| 勐海县| 米林县| 凯里市| 舟曲县| 吴桥县| 青海省| 镇远县| 安岳县| 师宗县| 林州市| 鲁山县| 临海市| 措美县| 峡江县| 北川| 安宁市| 泰州市| 普宁市| 定兴县| 许昌县| 抚宁县| 福安市| 高雄市| 嘉祥县| 松滋市| 鄢陵县| 永仁县| 吴忠市| 南通市|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