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get and forget

          能吃能睡是福;能忘是大福......

          posts - 39, comments - 26,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10
            BlogJava :: 首頁 :: 新隨筆 :: 聯(lián)系 :: 聚合  :: 管理

          關(guān)于JAVA的中文問題

          Posted on 2006-04-09 11:13 橘子 閱讀(606)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程序開發(fā)
          一、主題:關(guān)于JAVA的中文問題
          JAVA的中文問題比較突出,主要表現(xiàn)在控制面板輸出,JSP頁面輸出和數(shù)據(jù)庫訪問上。本文盡量避開字體問題,而只談編碼。通過本文,你可以了解JAVA中文問題的由來,問題的解決方法,其中提了一下用JDBC訪問數(shù)據(jù)庫的方法。

          二、問題描述:
          1)在中文W2000中文窗口編譯和運行,用的是國際版的JDK,連接的是中文W2000下的Cp936編碼的SQL SERVER數(shù)據(jù)庫:

          J:\exercise\demo\encode\HelloWorld>make
          Created by XCompiler. Philo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Wed May 30 02:54:45 CST 2001

          J:\exercise\demo\encode\HelloWorld>run
          Created by XRunner. Philo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Wed May 30 02:51:33 CST 2001
          中文
          [B@7bc8b569
          [B@7b08b569
          [B@7860b569
          中文
          中文
          ????
          中文
          中文
          ????
          ??
          ??
          ??

          2)如果在中文W2000的西文窗口(編碼為437)下編譯,用JAVA運行則由于無字體而無法正常顯示,如果象上面一樣在中文W2000的中文窗口運行,輸出為:

          J:\exercise\demo\encode\HelloWorld>run
          Created by XRunner. Philo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Wed May 30 02:51:33 CST 2001
          ????
          [B@7bc0b66a
          [B@7b04b66a
          [B@7818b66a
          ????
          ????
          ????
          ????
          ????
          ????
          中文
          中文
          ????

          三)分析

          1)出現(xiàn)有亂碼(也就是?)。由于只出現(xiàn)?而沒出現(xiàn)小方框,說明只是編碼有問題,而不是字體問題。 在編碼中,如果從一種字符集轉(zhuǎn)換到別一種字符集,比較典型的是從GB2312轉(zhuǎn)換到ISO8859_1(即ASCII),那么很多漢字(半個漢字)是無法映射到西文字符中去的,在這種情形下,系統(tǒng)就把這些字符用?代替。同樣,也存在小字符集無法到大字符集的情況,具體原因這里就不詳談了。

          2)出現(xiàn)了中文環(huán)境編譯,中文環(huán)境運行時漢字顯示有正確也有不正確的地方,同樣,在西文環(huán)境下編譯,在中文環(huán)境下運行時也出現(xiàn)類似情況。這是由于自動(默認(rèn))或手工(也就new String(bytes[,encode])和bytes getBytes([encode]))轉(zhuǎn)碼的結(jié)果。

          2.1)在JAVA源文件-->JAVAC-->Class-->Java-->getBytes()-->new String()-->顯示的過程中,每一步都有編碼的轉(zhuǎn)換過程,這個過程總是存在的,只是有的時候用默認(rèn)的參數(shù)進行。下面我們一步一步分析為什么出現(xiàn)上面的情形。

          2.2)這里是源代碼:

          HelloWorld.java:
          ------------------------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ry{
          System.out.println("中文");//1
          System.out.println("中文".getBytes());//2
          System.out.println("中文".getBytes("GB2312"));//3
          System.out.println("中文".getBytes("ISO8859_1"));//4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中文".getBytes()));//5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中文".getBytes(),"GB2312"));//6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中文".getBytes(),"ISO8859_1"));//7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中文".getBytes("GB2312")));//8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中文".getBytes("GB2312"),"GB2312"));//9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中文".getBytes("GB2312"),"ISO8859_1"));//10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中文".getBytes("ISO8859_1")));//11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中文".getBytes("ISO8859_1"),"GB2312"));//12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中文".getBytes("ISO8859_1"),"ISO8859_1"));//13
          }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為了方便起見,在每個轉(zhuǎn)換的后面加了操作序號,分別為1,2,...,13。

          2.3)需要說明的是,JAVAC是以系統(tǒng)默認(rèn)編碼讀入源文件,然后按UNICODE進行編碼的。在JAVA運行的時候,JAVA也是采用UNICODE編碼的,并且默認(rèn)輸入和輸出的都是操作系統(tǒng)的默認(rèn)編碼,也就是說在new String(bytes[,encode])中,系統(tǒng)認(rèn)為輸入的是編碼為encode的字節(jié)流,換句話說,如果按encode來翻譯bytes才能得到正確的結(jié)果,這個結(jié)果最后要在JAVA中保存,它還是要從這個encode轉(zhuǎn)換成Unicode,也就是說有bytes-->encode字符-->Unicode字符的轉(zhuǎn)換;而在String.getBytes([encode])中,系統(tǒng)要做一個Unicode字符-->encode字符-->bytes的轉(zhuǎn)換。

          在這個例子中,除那個英文窗口編碼的時候除外,其實情形下默認(rèn)編碼都是GBK(在本例中,我們暫且把GBK和GB2312等同看待)。

          2.4)由于在未指明在上面的兩個用代碼實現(xiàn)的轉(zhuǎn)換中,如果未指定encode,系統(tǒng)將采用默認(rèn)的編碼(這里為GBK),我們認(rèn)為上面的5,6,7和8,9,10是一樣的,8和9、11和12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討論中將只討論1,9,10,12,13。其中的2,3,4只是用于測試,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之內(nèi)。

          2.5)下面我們來跟蹤程序中的“中”字的轉(zhuǎn)換歷程,我們先說在中文窗口下作的編譯和運行過程,注意在下面的字母下標(biāo)中,我有意識地使用了一些數(shù)字,以表示相同,相異還是相關(guān)2.5.1)我們先以上面的13個代碼段中的的代碼9為例:

          步驟 內(nèi)容 地點 說明
          01: C1 HelloWorld.java C1泛指一個GBK字符
          02: U1 JAVAC讀取 U1泛指一個Unicode字符
          03: C1 getBytes()第一步 JAVA先和操作系統(tǒng)交流
          04: B1,B2 getBytes()第二步 然后返回字節(jié)數(shù)組
          05: C1 new String()第一步 JAVA先和操作系統(tǒng)交流
          06: U1 new String()第二步 然后返回字符
          07: C1 println(String) 能顯示“中”字,內(nèi)容和原來的相同

          2.5.2)然后再以代碼段10為例,我們注意到只是:

          步驟 內(nèi)容 地點 說明
          01: C1 HelloWorld.java C1泛指一個GBK字符
          02: U1 JAVAC讀取 U1泛指一個Unicode字符
          03: C1 getBytes()第一步 JAVA先和操作系統(tǒng)交流
          04: B1,B2 getBytes()第二步 然后返回字節(jié)數(shù)組
          05: C3,C4 new String()第一步 JAVA先和操作系統(tǒng)交流,這時解析錯誤
          06: U5,U6 new String()第二步 然后返回字符
          07: C3,C4 println(String) 由于中字給分成了兩半,在ISO8859_1中剛好也沒有字符

          能映射上,所以顯示為“??”。在上面的示例中,
          “中文”兩個字就顯示為“????”
          2.5.3)在完全中文模式下的其它情形類似,我就不多說了

          2.6)我們接著看為什么在西文DOS窗口下編譯出來的類在中文窗口下也出現(xiàn)類似情形,特別是為什么居然有的情形下還能正確顯示漢字。

          2.6.1)我們還是先以代碼段9為例:

          步驟 內(nèi)容 地點 說明
          01: C1C2 HelloWorld.java C1C2分別泛指一個ISO8859_1字符,“中”字被拆開
          02: U3U4 JAVAC讀取 U1U2泛指一個Unicode字符
          03: C5C6 getBytes()第一步 JAVA先和操作系統(tǒng)交流,這時解析錯誤
          04: B5B6B7B8 getBytes()第二步 然后返回字節(jié)數(shù)組
          05: C5C6 new String()第一步 JAVA先和操作系統(tǒng)交流
          06: U3U4 new String()第二步 然后返回字符
          07: C5C6 println(String) 雖然同是兩個字符,但已不是最初的“兩個ISO8859_1字

          符”,而是“兩個BGK字符”,“中”顯示成了“??”
          而“中文”就顯示成了“????”

          2.6.2)下面我們以代碼段12為例,因為它能正確顯示漢字

          步驟 內(nèi)容 地點 說明

          01: C1C2 HelloWorld.java C1C2分別泛指一個ISO8859_1字符,“中”字被拆開
          02: U3U4 JAVAC讀取 U1U2泛指一個Unicode字符
          03: C1C2 getBytes()第一步 JAVA先和操作系統(tǒng)交流(注意還是正確的哦!)
          04: B5B6 getBytes()第二步 然后返回字節(jié)數(shù)組(這是很關(guān)鍵的一步!)
          05: C12 new String()第一步 JAVA先和操作系統(tǒng)交流(這是更關(guān)鍵的一步,JAVA已經(jīng)知道B5B6要解析成一個漢字!)
          06: U7 new String()第二步 然后返回字符(真是一個項兩!U7包含了U3U4的信息)
          07: C12 println(String) 這就原來的“中”字,很委屈被JAVAC冤枉了一回,不過被程序員撥亂反正了一下!當(dāng)然,“中文”兩個字都能正確顯示了!

          3)那為什么有的時候用JDBC的
          new String(Recordset.getBytes(int)[,encode])
          Recordset.getSting(int)
          Recordset.setBytes(String.getBytes([encode]))

          Recordset.setString(String)
          的時候會出現(xiàn)亂碼了呢?

          其實問題就出現(xiàn)在編寫JDBC的的也考慮了編碼問題,它從數(shù)據(jù)庫讀取數(shù)據(jù)后,可能自作主張做了一個從GB2312(默認(rèn)編碼)到Unicode的轉(zhuǎn)換,我的這個WebLogic For SQL Server的JDBC Driver就是這樣的,當(dāng)我讀字串的時候,發(fā)出讀到的不是正確的漢字,可恨的是我卻可以直接寫漢字字串,這讓人多少有點難以接受!
          也就是說,我們不得不在讀或?qū)懙臅r候進行轉(zhuǎn)碼,盡管這個轉(zhuǎn)碼有的時候不是那么明顯,這是因為我們使用了默認(rèn)的編碼進行轉(zhuǎn)碼。JDBC Driver所做的操作,我們只有進入到源代碼內(nèi)部才能清楚,不是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江县| 谷城县| 景谷| 黄大仙区| 琼结县| 依兰县| 雷州市| 且末县| 太湖县| 尖扎县| 康保县| 黄山市| 宁明县| 桑日县| 巧家县| 三台县| 丘北县| 昌吉市| 罗定市| 綦江县| 嘉兴市| 霍林郭勒市| 大田县| 准格尔旗| 澄城县| 汶上县| 牡丹江市| 元谋县| 漳平市| 布尔津县| 建始县| 平安县| 宁陕县| 徐州市| 高州市| 华容县| 合阳县| 乌兰县| 高尔夫| 肇东市|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