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hanyy (止水), 信區: Archives
標? 題: 我這大半年——求職理論篇
發信站: 天地人大BBS站 (Tue Jan? 9 20:48:20 2007), 站內
早就答應了繼業要寫點東西,要離開學院了,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帳還了再走,這跟清杯是一個道理。就寫寫找工作的事吧,給下屆的師弟師妹們,供大家參考。
一、??? 目標工作的選擇
我并不反對海投,我一開始也是這么做的,但是當一百多個企業同時要你網申的時候,選擇就是必須的了,選擇就意味著放棄。另外,要想在關鍵的時候,關鍵的步驟投入比別人的多的精力和時間,這時候,放棄是唯一的選擇。拿我來說,我最初放棄了所有的咨詢行業,因為他們太耗時間,七面八面都是很正常的;而且幾率太小,每年找幾個人,還傾向于清華北大,還有那么多的MBA,博士,留學回來的,另外,我也覺得我個人水平沒有到咨詢的水平。中期的時候,我又放棄了所有的快消。
??? 選擇的標準
每個人的選擇的標準都不同,我就談談我的標準吧。我的第一個標準是工作要有成長性,能具備核心競爭能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職位,可替代性太強,一旦公司或組織要裁員,這些人就是首先要考慮的。另外,由于所在部門不是核心部門,待遇啊,福利阿,前景啊,也都差一點。
第二個標準是行業,在贏在中國的大決賽上,張瑞敏和柳傳志的對比,兩者應該說都是中國商業的航母,然而在兩人的評比當中,仍可看出柳的從容與智謀,我想這是來源于兩人所處行業的不同。It行業較傳統的制造業來講,風險高,變數多,壓力大,沒有過多的先例可循,不能用向張瑞敏一樣引經據典的方法來管理企業。因此,就像你跑得最快的時候是后面有狗追你的時候一樣,選擇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也就是選擇了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人生。最后一個標準是要符合自己的個性。
二、??? 準備
準備說的怎么重要都不過分。無論在筆試,面試,還是今后見客戶,開會,準備都是必做的一項工作。因為面試大約都會在半個小時左右(AC會是例外),在這么短的時間之內,要讓人了解你二十多年的人生,你的個性,你的潛力,全面是不可能的,只是看你能不能把最優秀的一面展示出來,和其他人最優秀的一面進行比較。怎樣才能把最優秀的一面與公司match的一面展示出來呢?準備!如果你敗在你最優秀的一面比不過人家,那是公平的,如果你敗在你沒有把最優秀的一面展示出來,那是可以改變得。
再舉個贏在中國的例子,柳傳志在上節目前,專門要了選手的資料,比賽的錄像來看,再點評宋文明和任春雷時,甚至舉出了在以前節目中的一個細節,足見柳的準備之充足,而這只是一個節目的選秀活動,從此可以設想柳在談業務時的準備會有多充分。
Ps:可以看一個選秀的節目,學學人家怎么說話,怎么表白。推薦:贏在中國,挑戰主持人。
準備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關于自己的,關于公司的。網上有很多的37個常見問題之類,可以自己問自己,來練習。
(1)審視你自己。
你自己的SWOT分析,并且與公司的行業,公司的文化,職位的需求,相匹配,把優秀的,match的一定要說出來。我在面試前,都會準備我的幾點是一定要說的,無論面試官問不問,我都是要往那個方向繞的。這也就是lead the conversation.
主要的問題有:
??? 介紹一下你自己,
??? 介紹一下你的專業,尤其是檔案學啊,情報學這些大家不太知道是什么的專業,你一定要用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話,把你的學科,研究領域講清楚,而且要講出學科的重要性和前沿課題來,讓人覺得你學習的東西又有趣,又有用。在IBM的面試中,我們大約花了10分鐘來探討情報學,占整個25分鐘的2/5。
??? 你這一年里最成功的一件事,最失敗的一件事。成功的事一定要是大事,失敗的事一定要吸取教訓。
??? 你的實習中,你都做了什么?要有邏輯結構,要說出從那些簡單,重復性的勞動中有那些收獲,學到了什么,什么能力得到了提高。這個問題幾乎是所有的面試都問道了的問題,建議什么能力的提高還是要看職位需求。
??? 你的朋友怎么評價你?建議好好看看職位需求,職位需要什么樣的人,就說那樣的特點,但是前提是一定要舉出事例來證明
在這些基本問題之后,要準備沿著這些話題繼續聊的事例,話題,不能讓面試出現冷場。
(2)公司信息。
這在我們應該是強項,公司的行業動態,產品,文化,歷史,競爭對手,關于公司最近的新聞,職位的要求和特征各個方面,都要研究,關鍵是要得出邏輯性的,深刻的見解。這個見解不能是顯而易見的,不能是大眾化的,一定要是你自己的,一定要有深度。
問題有
??? 你對公司有什么認識?說點與眾不同的。記得參加過一個講座,其中有一次模擬面試,主持人問你對金融有什么認識,面試人說,我覺得工作很繁忙,但很有挑戰性啊。點評時,主持人說,這個說法不做這個工作的人也會這么說,說明你對這個工作的了解太不夠了。
??? 你對職位有什么認識?分為日常的工作啊,要求的能力,目標啊來闡述,歐萊雅的面試中就涉及這樣內容。對職位的分析很重要,要和對自己的分析相結合,找出其中的匹配點來,而且如果更進一步的話,要說出與其他人不同的優勢來。比如說我們情報學的人去面試招商銀行,招商銀行肯定會說你又不是學金融的,你來干嗎?回答的邏輯是,首先肯定面試官的問題,“您說的很對,”,再論證你這個不學金融的比學金融的還有優勢,他們會的你都會,你比他們還多會一點什么,還多點什么意識,什么精神,總之就是選擇你簡直就是買一送一。
??? 公司最近有什么新聞?在招商的二面中,就有問到公司的最近的新聞,從google新聞中可以很方便的查閱到這些內容,
??? 你對公司的某個產品怎樣理解?對于沒有專業優勢的人,一定要準備好這些問題,至少要能在宏觀的層面來說明白產品的優勢,劣勢,和競爭對手的對比。而且,要準備中文,英文兩個版本。比如四大的時候,par就問過你對審計怎么看?我就答的不太好,和會計攪和在了一起,最后的時候還被par教育了一頓。
Ps:絕招大奉送:
結構化的思維。
在面試中,任何答案的給出都是要結構化的,扁平化的,我稱之為美式的。這是因為面試官每天面那么多人很累,腦子早已不轉,不能跟著你的思路去思考,但他還要不時記錄,那么你要提供給他可以記錄的東西,結構化無疑是最佳的方法。
在分析競爭對手阿,行業的前景的時候,建議可以用我們在競爭情報分析方法,比如swot,pest,在google的面試中,我還自己創造的一個模型來分析,效果還不錯。
一個笑話
我在面試中還發現笑話的作用很大,也許因為大家面試的壓力都很大,一個笑話可以讓你和面試官的距離一下就拉近了,在普華二面中,我遇到的par是法國人,后來聽說還是以壓力面著稱,他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你和你照片長的好像阿!于是,我向他解釋美易達的建立,盈利模式,利潤啊,ps什么的,雖然我在專業問題上一竅不通,最后還是給了offer.而在招商的面試中,當面試官看我的照片的時候,我就說,我和照片長得很像吧!于是,又把這事講了一遍。所以,準備一個笑話可以讓你一下子就與眾不同。
笑話的作用是讓人記住,區別其他的多數人,所以,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的其他事情也可以。有的人會提到他們經歷中的有趣的事,比如背包旅行啊,騎自行車去西部旅游啊什么的,都很好。在招商的小組面試中,聊天的時候我還提到了我們檔案學的名言,“板凳十年要坐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在幾天之后的二面,面試官還記得我。
總結一下關鍵的點就是:一有邏輯,與公司和職位match,二與眾不同,脫穎而出。
推薦的輔助材料(不是廣告哦)。
在我準備過程中,有一些材料對我幫助很大,一本書托福的六分作文,相信很多人都有了這本書了,而我是找工作時才買的,這本書對脫口而出的對話,結構化的思維都很有幫助,更有一些筆試是考英語寫作的,比如普華,安永。在招行的一面中,還有一題是三分鐘的英語演講,題目完全來自托福作文。還有一本書是公務員的行政能力測試的書,對pass筆試很有幫助,無論是shl,還是aptitude test,思路都是一樣的。
三、面試
有人說,面試的前三分鐘決定了面試的成績,我倒是覺得面試前就已經決定了,全部取決于你的準備。面試中,你要做的就放輕松,穿的漂漂亮亮的,面帶微笑,自信的把你準備的東西呈現出去。只強調幾點容易被忽略的,具體的面試過程等我有時間另開一個帖子:
(1)穿的。
穿的很重要,不在乎你的衣服多少錢,而在乎你是不是和公司的氛圍融合。大家倒是很注意正裝和休閑裝的區別,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要去除掉自己身上的學生氣質。如果你能做到看上去就是這家公司的員工,就成功了,一看上去就是面試的,就失敗了。因此,我不推薦女生穿白襯衫,黑套裝去面試,尤其是配褲子。建議買一個黑的,或深藍的吊帶配在里面,就非常好。在普華ac的時候,當場有60幾個人,我是唯一的一個人沒有穿襯衫,一下子就達到和別人不一樣的目的。其他的和白領看齊的方式包括:小的配飾(我很喜歡帶一顆珍珠的項鏈配我的吊帶),淡淡的妝容,漂亮的鞋子。
Ps:建議準備兩套衣服,一套黑色,一套可以是帶點花紋啊什么的,適應不同的公司文化,比如去歐萊雅,一身四大look,就不太好。
另外相關的話題是你的儀容——包括你的微笑,你走路的姿勢,你是不是有很多小動作,雖然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能以貌取人,可林肯也說過“30歲后還長得讓人厭惡的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人”,說明從外表還是能看出你的某些特征的。在普華AC時,從進入房間,我就能感覺到面試官在注視著我們,觀察著我們,做出了初步的判斷,到了第一個環節結束,我甚至認為面試官已經做出了他們的判斷。
(2)把你的心態調整到和面試官一邊齊。
也許面試官是par,是manager,但面試中一定要把心態放平到和他們的位置一樣,他們就是你的朋友。他們在生活中也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沒什么好怕的,不會回答的問題,你可以問問,有什么提示嗎?或直接說不太明白,沒聽懂。互動才是溝通嘛。在google面試中,有一次我說說說,就忘了自己在回答什么問題了,于是我就笑著問面試官,你問什么來者,面試官也一陣大笑。又重復了一次她的問題,也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ice breaker的作用吧。
(3)印簡歷
我是到最后面google的時候才去學活印的厚紙的簡歷,之前的面試遞的都是最薄的那種紙,去面par的時候,看到別人的簡歷,才受刺激的去花多點的錢印好一點的簡歷,呵呵。推薦去學活,覺得那里最便宜,效果最好。
(4)和一同面試的人聊聊天。
不僅可以讓你放松,還可以讓你先練練嘴皮子,了解你的競爭對手。在面試的過程中,我還認識了幾個朋友,面到郁悶啊,高興啊的時候還會打電話互相溝通一下,嗯,不錯。
值得提一句的是,在我所有的面試伙伴中,面歐萊雅的小組成員是最牛的,后來我還相繼在其他面試中見到了他們,可惜最后我們都被歐萊雅據了。
Ps:我有個習慣,會在一組人中找一個我覺得最有把握能進下一面的人,交換電話號碼,約定有消息通知,這樣有助于掌握企業面試的進程。
(5)總結與學習
從找工作到找到工作,會經歷若干次面試,決定你最后的offer的是你能否在面試的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進步。一次比一次的面試效果要好!
最后很老套的加一句,找到工作并不是終點,而是起點。評判一個工作的好壞并不是今天,而是十年以后。那些貌似光環圍繞的地方,也是人才輩出的地方,競爭激烈的地方,不努力是不行的,而那些貌似冷門的地方,卻是很容易做出成績的,因此,無論在哪里,都要努力,都要記得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
文章寫得比較全面。建議總計一定要做到,每次面試都會反映出你的不足,有時候當你感覺面試通過機會不大時,甚至可以微笑的問問面試官自己不足之處。
還有一點就是心態:一定要保持一顆永不放棄,永遠戰斗的心。
因為面試官很多時候并非完全客觀角度,很容易帶著自己的感覺來看待求職者,因此面試對運氣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普通人好運氣的幾率并不高,面試失敗也是經常的事情。如果此時氣餒,或者內心動搖,將注定下一個面試機會的失敗。因此每次都要提醒自己,“這個工作崗位,舍我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