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講完了,下午公司內進行了二次分享,應該這次的分享算功德圓滿了。
國慶剛回來,淘寶就透過yuni吹風過來,說velicity會議第一次在國內舉行,希望我們去參與和分享。幾乎是本能的想逃了,實在不知道站到那樣一群完全陌生的人前面,要講些什么,怎么講。
到了10月底,dowson老大安排下來了,要去講一場,這下躲不掉了,只好開始琢磨??戳讼聉elocity在美國的分享PPT,偏web前端,偏性能和體驗優化,而且都是很實用的技術。話題倒是熟悉,但是考慮到去的都是很多標桿公司,大家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如果講別人做過和正在做的事情,那就沒意思了。所以現狀就是,要發掘些別人沒想到的、行之有效的優化點去分享一下。
當時本來也在公司內試推錯峰preload方案,技術上都ok了,效果相當給力,想法也夠新穎。本來有點想藏私的,leichen和dowson都主張我們要更開放點,就決定放出來了。
然后再發掘我們內部獨創的秘籍,有一些已經用爛了,有一些優化點又太小,顯得小家子氣,都否決了,最后選中了用了好幾年,比較穩定可靠,外面又還沒怎么聽說過的ldns域名矯正方案。
隨后就爆發了那場大家都知道的大戰,公司在很多專業人士眼里的形象好像都有點變型了,也感覺到我們做的很多正面的事情太低調了,不為人知。講點啥能又有用,又能改變在大家心中的負面形象呢?正好這一年比較關注信息無障礙,于是確定了第三個議題。
接著就是準備PPT和演講內容。還好上次參加BU技術峰會學習到一個很重要的經驗,一個PPT只要反復改,自然會慢慢變好。于是確定了主體內容,先是做了個和word差不多的PPT,然后不停的設想,講這個內容要怎么講,哪些意思要怎么表達,用什么圖案,用什么動畫效果,說些什么話。以前內部審核了很多課程的經驗,也起了很大作用。中間還產生了不少創意,比如現場發禮品,拍團隊視頻等,有一些后來用上了,一些就放棄了。這是個不錯的廣告機會,又找great制作了春田花花同學會的logo作為幻燈片母版,這樣就不動聲色的打了一小廣告。為了方便老大審核,把要說的話都提前設計好放到備注里面去了。這樣也好,不怕到時忘詞了,這是有深刻的歷史教訓的。設計了兩周,才終于敢發給dowson審核。dowson給了一些修改意見,接著改。
然后就是約了研發管理部,打算用敏捷俱樂部或者大講堂作為內部試講。但是沒想到約的太晚,居然沒有辦法在velocity之前講。好吧,先拿velocity做試講,呵呵當然不可能了,只能內部試講。一直拖著直到最后一個周五,再也沒法拖了,才把前端team的兄弟們拉過來聽試講。
試講真的很重要,試講一遍暴露了很多問題,也收集到了很多改進建議。周末回家后接著改,改了以后投影到液晶電視上,自己對著一空沙發試講,講到哪里卡殼了又停下來,把內容理順,慢慢的內容越來越順了,又開始刪除備注里面的文字,看看自己能不能記得住詞。到嗓子啞的時候,終于有一點感覺了。想用相機錄下來自己看一遍,沒想到一對著鏡頭,立馬就忘詞,三番四次之后,相機也沒電了,就作罷了,希望到時在現場不要像對著這個相機這么緊張就好了。
到北京的兩天,都專心聽別人演講,沒怎么想起自己要講的事情,到最后一天下午,終于丑媳婦要見公婆了,又覺得內容有點陌生了,還好是下午第三場,利用中午的時間又過了一下內容,還修改了下ppt。接下去,不想了,準備上場。
辛苦的準備終于還是換來了回報?,F場沒怎么忘詞,而且講的太嗨了,忘了控制時間,小馬提前過來打手勢的時候才想起來。后面的內容趕了下時間,一些想好的臺詞和內容都跳過了,比如和視障用戶交流的一些細節,在3q大戰中視障用戶的支持等。
一開始講的時候提到了兩次steve souders,隨后才看到他進場來聽,呵呵可惜了,本來我的內容里面估計也只有他自己的名字他能聽懂,他居然錯過了。還好后面幾次提到google,gmail,還有很多代碼和圖案,他居然一句話沒聽懂也津津有味的聽完了。隨后他還跑過來祝賀我,說我good work。我說你聽得懂嗎,他說聽不懂,我就樂了,聽不懂你good work個啥啊,他說,the audience。我當時確實有點不以為然了。
沒想到后來又再專門找到我,跟我解釋,說我是真的從聽眾的反應中可以看到你good work。后來他回到米國后發了一篇博客http://www.stevesouders.com/blog/2010/12/10/velocity-china/comment-page-1/ ,提到“I had trouble following the talks that were only in Chinese although slides that had code or charts are universal. But I could tell these were good speakers – they were at ease up on stage, they engaged the audience, and their slides looked good.”,呵呵,還好聽眾們給力,還好我往PPT上放了好些charts和code。



國慶剛回來,淘寶就透過yuni吹風過來,說velicity會議第一次在國內舉行,希望我們去參與和分享。幾乎是本能的想逃了,實在不知道站到那樣一群完全陌生的人前面,要講些什么,怎么講。
到了10月底,dowson老大安排下來了,要去講一場,這下躲不掉了,只好開始琢磨??戳讼聉elocity在美國的分享PPT,偏web前端,偏性能和體驗優化,而且都是很實用的技術。話題倒是熟悉,但是考慮到去的都是很多標桿公司,大家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如果講別人做過和正在做的事情,那就沒意思了。所以現狀就是,要發掘些別人沒想到的、行之有效的優化點去分享一下。
當時本來也在公司內試推錯峰preload方案,技術上都ok了,效果相當給力,想法也夠新穎。本來有點想藏私的,leichen和dowson都主張我們要更開放點,就決定放出來了。
然后再發掘我們內部獨創的秘籍,有一些已經用爛了,有一些優化點又太小,顯得小家子氣,都否決了,最后選中了用了好幾年,比較穩定可靠,外面又還沒怎么聽說過的ldns域名矯正方案。
隨后就爆發了那場大家都知道的大戰,公司在很多專業人士眼里的形象好像都有點變型了,也感覺到我們做的很多正面的事情太低調了,不為人知。講點啥能又有用,又能改變在大家心中的負面形象呢?正好這一年比較關注信息無障礙,于是確定了第三個議題。
接著就是準備PPT和演講內容。還好上次參加BU技術峰會學習到一個很重要的經驗,一個PPT只要反復改,自然會慢慢變好。于是確定了主體內容,先是做了個和word差不多的PPT,然后不停的設想,講這個內容要怎么講,哪些意思要怎么表達,用什么圖案,用什么動畫效果,說些什么話。以前內部審核了很多課程的經驗,也起了很大作用。中間還產生了不少創意,比如現場發禮品,拍團隊視頻等,有一些后來用上了,一些就放棄了。這是個不錯的廣告機會,又找great制作了春田花花同學會的logo作為幻燈片母版,這樣就不動聲色的打了一小廣告。為了方便老大審核,把要說的話都提前設計好放到備注里面去了。這樣也好,不怕到時忘詞了,這是有深刻的歷史教訓的。設計了兩周,才終于敢發給dowson審核。dowson給了一些修改意見,接著改。
然后就是約了研發管理部,打算用敏捷俱樂部或者大講堂作為內部試講。但是沒想到約的太晚,居然沒有辦法在velocity之前講。好吧,先拿velocity做試講,呵呵當然不可能了,只能內部試講。一直拖著直到最后一個周五,再也沒法拖了,才把前端team的兄弟們拉過來聽試講。
試講真的很重要,試講一遍暴露了很多問題,也收集到了很多改進建議。周末回家后接著改,改了以后投影到液晶電視上,自己對著一空沙發試講,講到哪里卡殼了又停下來,把內容理順,慢慢的內容越來越順了,又開始刪除備注里面的文字,看看自己能不能記得住詞。到嗓子啞的時候,終于有一點感覺了。想用相機錄下來自己看一遍,沒想到一對著鏡頭,立馬就忘詞,三番四次之后,相機也沒電了,就作罷了,希望到時在現場不要像對著這個相機這么緊張就好了。
到北京的兩天,都專心聽別人演講,沒怎么想起自己要講的事情,到最后一天下午,終于丑媳婦要見公婆了,又覺得內容有點陌生了,還好是下午第三場,利用中午的時間又過了一下內容,還修改了下ppt。接下去,不想了,準備上場。
辛苦的準備終于還是換來了回報?,F場沒怎么忘詞,而且講的太嗨了,忘了控制時間,小馬提前過來打手勢的時候才想起來。后面的內容趕了下時間,一些想好的臺詞和內容都跳過了,比如和視障用戶交流的一些細節,在3q大戰中視障用戶的支持等。
一開始講的時候提到了兩次steve souders,隨后才看到他進場來聽,呵呵可惜了,本來我的內容里面估計也只有他自己的名字他能聽懂,他居然錯過了。還好后面幾次提到google,gmail,還有很多代碼和圖案,他居然一句話沒聽懂也津津有味的聽完了。隨后他還跑過來祝賀我,說我good work。我說你聽得懂嗎,他說聽不懂,我就樂了,聽不懂你good work個啥啊,他說,the audience。我當時確實有點不以為然了。
沒想到后來又再專門找到我,跟我解釋,說我是真的從聽眾的反應中可以看到你good work。后來他回到米國后發了一篇博客http://www.stevesouders.com/blog/2010/12/10/velocity-china/comment-page-1/ ,提到“I had trouble following the talks that were only in Chinese although slides that had code or charts are universal. But I could tell these were good speakers – they were at ease up on stage, they engaged the audience, and their slides looked good.”,呵呵,還好聽眾們給力,還好我往PPT上放了好些charts和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