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 Scott

          到底是應該根據市場需求找產品還是有了產品再根據市場需求找目標客戶

          這個問題最近很熱,之前我們都是先開發了產品然后在營銷時分析市場,細分客戶,找到這類產品的用戶對其進行重點營銷。但最近有一個新的提法,即在開發產品前就應該對市場進行調研,然后根據市場需求再開發產品。

          理論上講,后一種方法是好的,確實應該這么做,因為如果按照前者來做,則開發產品的時候不能對市場反應和收益做出準確的預估。但是不可否認,我們之前確實是按照前一種方法做了很久。

          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是應該用哪種方法呢?有人會毫不猶豫的說當然用后者。不錯我也同意,是“應該”用后者。其實我想之前也肯定有很多人同意用后者,或者想計劃著用后者。那么問題又來了,既然大家都說后者好,那為什么還一直用前者呢?

          給出答案前,我們先看看計算機通信中的兩種技術:Ethernet和ATM。
          學過通信的都知道:ATM的標準無論在QOS、安全、控制、計費方面都比Ethernet標準更好,那么現在電信運營商用的主流標準是什么?答案是Ethernet。

          其實,我們在定選用哪個標準或方法時,不應該只看標準或方法本身是否優秀和完善,還應該看哪個標準更易實施和執行,哪個標準或方法有更簡單更實用更低成本的技術去支撐。ATM標準很完善,但因為其太復雜,執行投入成本過高而最終輸給了Ethernet。

          那么回到一開始提出的問題,回顧我們現在所有的一些調研方法,其在調研開始時始終都是有一個具體的目的的而且調研時均是選取一定特定用戶群的,即調研某產品市場反應如何,調研某產品收益如何,調研某產品或某服務用戶滿意度如何。因為這樣做很容易對調研結果進行評估、有目的性、簡單易行、節約成本。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調研的目標群體、調研的針對產品、調研的期望,調研如何進行?沒有期望,怎么可能知道是否完成了期望。也許使用后者,期望就是從未知的未知中發現新的產品需求,難道要對所有的目標群體(全中國的人)進行可能是長大幾十頁的問卷調查?(想想在沒有具體目標產品的前提下,這些問題會是什么?家里有幾個孩子?男的女的?結婚沒?結婚了生子沒?生的男的女的?在哪上學?學什么的?。。。。會不會嫌煩呢?會不會告訴你呢?))。

          結論是:想用后者,卻使用了這么長時間的前者,不是偶然的,不能一味的強調要用后者。
          當然,我也不是說根據用戶需求找產品一定不可行,在強勢要求使用時,應先從有無具體可行的執行方法上考慮。

          posted on 2006-08-20 18:45 江天部落格 閱讀(517) 評論(0)  編輯  收藏


          只有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網站導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河县| 金乡县| 安庆市| 抚顺县| 光泽县| 金川县| 建瓯市| 浮山县| 垦利县| 英吉沙县| 正阳县| 涿州市| 莲花县| 三台县| 辽阳市| 清徐县| 宜州市| 和平县| 百色市| 汝州市| 沭阳县| 博野县| 阳泉市| 周至县| 西昌市| 吉水县| 阿合奇县| 峨眉山市| 剑阁县| 辛集市| 美姑县| 诸城市| 思茅市| 蛟河市| 余庆县| 博湖县| 右玉县| 浦江县| 青州市| 永顺县| 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