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6日

          晚上公豬總是給母豬放哨,他生怕主人乘他們熟睡之時把母豬拉出去宰了.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母豬  日漸長胖.而公豬則一天天瘦下去.

          有一天,公豬突然聽見主人在跟屠夫商量,要把長勢見好的母豬殺了給賣掉.公豬傷心至極.于是  從那天開始公豬性情大變,每當主人送來吃的公豬總搶上去把東西吃的1干2凈.每天吃好后躺下便睡  .并且告訴母豬現在換她來放哨.如果他發現她沒在放哨便再也不理她.

          漸漸日子一天天過去.母豬覺的公豬越來越不在乎她.母豬失望了,而公豬還是若無其事的過著  安樂日子.很快一個月過去了.主人帶著屠夫來到豬圈.他發現一個月前肥肥壯壯的母豬沒剩多少肉,  而公豬則長的油光.這時的公豬拼命奔跑.想引起主人的注意.表明他是一頭健康的豬.終于,屠夫把  公豬牽走了.......在拖出豬圈的那一刻,公豬朝母豬笑了笑說:"以后別吃那么多".母豬傷心欲絕,  拼命的沖出去.但是圈門已經被主人關上了....

          隔著柵欄.母豬看著閃著淚光的公豬.那晚.母豬望著主人一家開心的吃著豬肉,母豬傷心的躺  在公豬以前睡著的地方,突然發現墻上有行字:"如果愛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愿意用生命來證明!"母  豬看到這行字肝腸寸斷,人類聽到這個凄美的故事也無不為之動容.

          后來,女生們為了紀念這段愛情,開始流行減肥

          posted @ 2007-01-26 17:00 blues| 編輯 收藏

          半個世紀前,查爾斯?史瓦在擔任伯利恒鋼鐵公司總裁期間,曾向企業管理顧問師艾維利提過一個不尋常的挑戰:“請告訴我如何在辦公時間內做妥更多的事,我將支付給你任意的顧問費。” 艾維利遞了一張紙給他,說:“寫下你明天必須做的各項工作,先從最重要最緊急的那一項工作做起,并持續地做下去,直到完成該項工作為止。重新檢查你的辦事次序,然后著手進行第二項最重要又緊急的工作。

          倘若任何一項著手進行的工作花掉你整天的時間,也不用擔心。只要手中的工作是最重要又緊急的,則堅持做下去。假如:按這種方法你無法完成全部最重要又緊急的工作,那么即使運用任何其它方法,你也同樣無法完成它們,而且倘若不借助某一件事的優先次序,你可能甚至連那一種工作最為重要都不清楚。將上述的一切變成你每日工作里的習慣。

          當這個建議對你生效時,把它提供給你的部屬采用。” 數星期后,查爾斯?史瓦寄了一張25000美元的支票給企業管理顧問師艾維利,并附言說她確實為他上了十分重要的一課。伯利恒鋼鐵公司后來之所以能夠躍升為世界最大的獨立鋼鐵制造者,據說可能是導因于企業管理顧問師艾維利的那幾句真言。 

          A、最重要,又緊急的      B 、緊急,但不重要的

          C、重要,而不緊急的       D、不重要,不緊急的

          A、(1)危機事件  (2)急迫的問題  (3)不得不做的事情  (4)有期限壓力的事

          B、(1  某些會議 (2造成干擾的拜訪(3某些手機信息 4吸引人的聚會 

          C、(1) 發展和規劃( 2 )創新和改造  ( 3 )發掘新技巧   ( 4 )參加學習與成長

          D、( 1   瑣碎的事情( 2) 同事之間交談( 3   朋友找你聊天( 4 廣告或其它信件

          1.2 什么是“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所探索的是如何減少時間浪費,以便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標。由于時間所具備的四個獨特性,所以時間管理的對象不是“時間”,它是指面對時間而進行的“自管理者的管理”。
             請注意:
            (1)所謂“時間的浪費”,是指對目標毫無貢獻的時間消耗。  (2)所謂“自管理者的管理”——你必須拋棄陋習,引進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包括要訂立目標、妥善計劃、分配時間、權衡輕重和權力下放,加上自我約束、持之以恒才可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大凡能夠在事業上做出卓越成績的人都是時間管理的專家,格里在威格利南方聯營公司當了20多年的總經理,該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超級市場之一,他獲得了許多值得引證的榮譽。第一,他的工作歷程記錄幾乎為所有的總經理所羨慕,這個記錄中包括連年不斷的銷售記錄和利潤記錄。第二,他毫不松懈地連續應用計劃、組織、授權、激勵、評價和控制等項目基本原則,顯示了他專業管理的精神。第三,他獻身時間管理原則的事跡已經得到大量文章的贊揚。在格里看來,正確的管理的基礎是良好的時間管理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咨訊的空間在無限地擴展,面臨競爭的壓力、客戶高品質的需求,您是否又有些無所適從呢?
            由于時間所具有的獨特性,時間在各種資源中又往往容易被我們忽略。在上面的“銀行撥款”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每天我們有24小時,每小時由60分鐘組成,每分鐘由60秒組成,總計就是8.64萬秒。擁有這樣的一筆財富,我們怎么可以視而不見?又怎么可以隨意處之?這個問題恐怕需要我們花點時間來考慮。有人曾粗略地統計過一個活到72歲的美國人對時間是怎么花的:
            睡覺:21年
            工作:14年
            個人衛生:7年
            吃飯:6年
            旅行:6年
            排隊:6年
            學習:4年
            開會:3年
            打電話:2年
            找東西:1年
            其它:3年
             看了上面的這一組數據,您有何感受?“時間管理”一直是個重要的問題,但從來沒像今天這么重要過,為什么?原因如下:
            *尋求事業、家庭與社會生活平衡的需要
            *信息爆炸
            *競爭的壓力
            *你的客戶對品質的要求
             看來我們要成為一個高效的時間管理者和職業人,減少時間浪費的現象,確非易事。那么,我們的問題究竟在哪里呢?
          第二章、時間管理的誤區
             我們探索克服時間浪費的途徑便是“培養克服時間管理誤區的技能”。所謂時間管理的誤區,是指導致時間浪費的各種因素。以下列出時間管理的五個誤區,請大家仔細閱讀并分析,看看自已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
            誤區之一:工作缺乏計劃
            查爾斯·史瓦在半世紀前擔任伯利恒鋼鐵公司總裁期間,曾經向管理顧問李愛菲提出這樣一個不尋常的挑戰:“請告訴我如何能在辦公時間內做妥更多的事,我將支付給你任意的顧問費。”李愛菲于是遞了一張紙給他,并向他說“寫下你明天必須做的最重要的各項工作,先從最重要的那一項工作做起,并持續地做下去,直到完成該項工作為止。重新檢查你的辦事次序,然后著手進行第二項重要的工作。倘若任何一項著手進行的工作花掉你整天的時間,也不用擔心。只要手中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則堅持做下去。假如按這種方法你無法完成全部的重要工作,那么即使運用任何其它方法,你也同樣無法完成它們,而且倘若不借助某一件事的優先次序,你可能甚至連哪一種工作最為重要都不清楚。將上述的一切變成你每一個工作日里的習慣。當這個建議對你生效時,把它提供給你的部屬采用”。
            數星期后,史瓦寄了一張面額兩萬伍仟美元的支票給李愛菲,并附言她確實已為他上了十分珍貴的一課,伯利恒甕后來之所以能夠躍升為世界最大的獨立鋼鐵制造者,據說可能是導因于李愛菲的那數句真言。
            盡管計劃的擬定能給我們帶來諸多的好處,但我們有的同事從來不做或是不重視做計劃,原因不外乎如下幾條:
            1、因過分強調“知難行易”而認為沒有必要在行動之前多做思考;
            2、不做計劃也能獲得實效;
            3、不了解做計劃的好處;
            4、計劃與事實之間極難趨于一致,故對計劃喪失信心;
            5、不知如何做計劃。
            我們作為一個高新科技企業的員工,要步上職業化的道路,成為一個強調實效性的職業人士,不應該把以上原因當做工作中的借口,為什么呢?剖析如下:
            1、固然有些事情是易行而難料的,但若過分地強調這一點,則有可能養成一種“做了再說”或“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僥幸心理。試問:房子燃燒的緊要關頭,消防隊員是否應立刻拿起水龍頭或滅火筒進行搶救,還是應花費少許時間判別風向、尋找火源、分派工作,然后再進行搶救?
            2、不做計劃的人只是消極地應付工作,他將處于受擺布的地位;做計劃的則是有意識地支配工作,處于主動的地位、并提高工作效率。
            3、由于目標中擬定假設的客觀環境發生變動,計劃與事實常常難以趨于一致,所以我們必須定期審察我們的目標與計劃,做出必要的修正,尋找最佳途徑。但如果是處于無計劃的引導,則一切行動將雜亂無章,最終走進死胡同。
             綜上所述,由于我們的工作缺乏計劃,將導致如下惡果:
            1、目標不明確
            2、沒有進行工作歸類的習慣
            3、缺乏做事輕重緩急的順序
            4、沒有時間分配的原則
           誤區之二:組織工作不當
             組織工作不當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職責權限不清,工作內容重復
            *“事必躬親,親力而為”
            *溝通不良
            *工作時斷時續
            首先,學會如何接受請托:
            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所面臨的請托可能來自部屬、上司、其他同級管理者、或是組織以外的人士。在很多請托中,有一類是職務所系而責無旁貸的;另一類雖然也是職務所系,但請托本身卻是不合時宜或是不合情理的;尚有一類請托則屬無義務予履行的請托,經常引起我們困擾的是后兩類請托。
            倘若我們為了想做廣受愛戴的好人而有求必應,則各色各類的請托將四面八方地源源涌來。一旦他辦不妥委托的事項,則不僅他所企求的愛戴將化為烏有,而且他將喪失請托者尊敬。“明智地接受請托”的重要性在于:第一:“拒絕”是一種“量力”的表現。有的請托若由他人承受可能比你承受更為恰當,你不妨對請托者提出適時的建議。第二,拒絕是保障自己行事優先次序的最有效手段。倘若因勉強接受他人的請托而擾亂自己的步伐,是不合理的、不明智的。
            所以在我們接受請托之前不妨先先問問自己:這種請托是屬于我的職責范圍內嗎?對實現我的目標有幫助嗎?如果接受它,將付出什么代價?如果不接受他,則需承擔什么后果?經過這一番“成本——效益分析”之后,你就可以決定取舍了。
            其次,學會利用資源:
            對于基層人員而言,要善于利用資源,學會從相關的部門或人員手中獲取所需的資料,既節約了時間,又保證了信息的正確性。比如你想了解本月度部門考勤信息,不妨去問問部門秘書;想了解公司的考勤信息,不妨去問問公司的考勤管理員;等等。
             對于管理者而言,他們經常容易犯下面的錯誤:
            1、擔心部屬做錯事;
            2、擔心下屬表現太好;
            3、擔心喪失對下屬的控制;
            4、不愿意放棄得心應手的工作;
            5、找不到合適的下屬授權。
            其實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管理者應當學會授權,將主要的精力和時間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誤區三:時間控制不夠
             在前面的“小張的故事”中,小張在時間管理上最大的惡習就是拖延時間,以致到頭來一事無成。我們提供了一個拖延商數的測驗,請你先做一下自我評核。
            拖延商數測驗
            請據實選擇以下每一個陳述最切合你的答案:
            (1)為了避免對棘手的難題采取行動,我于是尋找理由和借口。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極不同意
            (2)為使困難的工作能被執行,對執行者下壓力是必要的。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極不同意
            (3)我經常采取折衷辦法以避免或延緩不愉快的事是困難的工作。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極不同意
            (4)我遭遇了太多足以妨礙完成重大任務的干擾與危機。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極不同意
            (5)當被迫從事一項不愉快的決策時,我避免直截了當的答復。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極不同意
            (6)我對重要的行動計劃的追蹤工作一般不予理會。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極不同意
            (7)試圖令他人為管理者執行不愉快的工作。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極不同意
            (8)我經常將重要工作安排在下午處理,或者攜回家里,以便在夜晚或周末處理它。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極不同意
            (9)我在過分疲勞(或過分緊張、或過分泄氣、或太受抑制)時,以致無法處理所面對的困難任務。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極不同意
            (10)在著手處理一件艱難的任務之前,我喜歡清除桌上的每一個物件。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極不同意
            評分標準:
            每一個“非常同意”評4分,“略表同意”評3分,“略表不同意”評2分,“極不同意”評1分。總分小于20分,表示你不是拖延者,你也許偶爾有拖延的習慣。總分在21至30分之間,表示你有拖延的毛病,但不太嚴重。總分多于30分,表示你或許已患上嚴重的拖延毛病。
            我們通常在時間控制容易陷入下面的陷井:
            1、習慣拖延時間,前面案例“小張的故事”中的小張就是一個典型的拖延時間的人。
            2、不擅處理不速之客的打擾。
            3、不擅處理無端電話的打擾。
            4、泛濫的“會議病”困擾。不少中、上層管理者曾經指出,會議竟占去他們日常工作的時間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然而更令他們感慨莫名的是,在這么多的會議時間之中,幾乎有一半是徒勞無功的浪費!
            誤區四:整理整頓不足
            辦公桌的雜亂無章與辦公桌的大小無關,因為雜亂是人為的。“雜亂的辦公桌顯示雜亂的心思”是有道理的。讓一個不富條理的人使用一個小型的辦公桌,這個辦公桌會變得雜亂無章,即使給他換一個大型的辦公桌,不出幾日,這個辦公桌又會遭遇同樣的命運。套用“帕金森定律”——“工作將被擴展,以便填滿可供完成工作的時間”,我們也可以導出“文件堆積定律”——“文件的堆積將被擴展,以便填滿可供堆積的空間。”
            當你的上司向你索取一份技術資料,你是否能在第一時間從容不迫地遞給他?當你需要一份信息時,是否滿文件夾地翻個底朝天?下面是一份“文件處置測驗”,看看你的文件處置系統是否完善。
            文件處置測驗
            請快速地解答以下十二個問題。如你無法即刻對某些題目提供確切的答案,則請在題目前打問號“?”。
            1、訂購文具后所取得的帳單。
            2、收到一本管理雜志,其中可能具有值得閱讀的文章,但目前你無暇閱讀。
            3、來自上司的會議通知(下周一舉行會議)。
            4、某大學企管系學生寄來的問卷。
            5、部屬交來的(或是你個人的)一份用于準備下一個月業務報告的有關資料。
            6、一封需要盡快回復的信,但你必須先打數次電話才能回復。
            7、一位你經常接觸的人告知新地址及新電話號碼的E-mail。
            8、組織內其它平行部門的來函,要求取得你的部門的市場(或其它)調查報告
            9、某管理顧問公司中寄來的出版物宣傳單,你認為其中一、兩本書也許值得訂購,但你無法確定是否真正值得訂購。
            10、客戶寄來的一封投訴信。
            11、人事部門發出的有關員工考核程序的函件。
            12、提醒自己明年及早準備財務預算的備忘錄。
            假如你在以上十二個問題的前面寫上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表示你仍欠缺一套完整的文件處置系統。你最好盡快設計這樣的一套系統(包括你的紙面文件夾和電腦文件夾)!
            誤區五:進取意識不強
            我們經常說到:“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有些人之所以能夠讓時間白白流逝而毫無悔痛之意,就象前面我們提到的“小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個人缺乏進取意識,缺乏對工作和生活的責任感和認真態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個人的消極態度
            *做事拖拉,找借口不干工作
            *唏噓不已,做白日夢
            *工作中閑聊
            如果我們一直處于遲鈍的時間感覺中,換句話說,當你覺得時間可有可無,不愿面對工作中的具體事務,沉溺于“天上隨時掉下大餡餅”的美夢,那就需要好好反省自己了,因為你隨時在喪失寶貴的機會,隨時可能被社會所淘汰!
             好了,前面我們談到了五個時間管理的誤區,不管以前我們做得怎樣,要記住:世界上所有的成就都是“現在”所塑造的。因此,我們要記取“過去”,把握“現在”,放眼“未來”。送給大家一句話:
             昨天是一張已被注銷的支票,
             明天是一張尚未到期的本票,
             今天則是隨時可運用的現金。請善用它!
          3.1 時間管理的六項基本原則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對時間管理的概念和誤區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現在我們一起來探討時間管理的基本原則,只有對原則有了一個認識后,才有可能很好地運用時間管理的技巧與方法。
             時間管理的六項基本原則:
            1、明確目標
            2、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工作
            3、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
            4、合理地分配時間
            5、與別人的時間取得協作
            6、制定規則、遵守紀律

          posted @ 2007-01-26 09:20 blues| 編輯 收藏

          2007年1月22日

          [ 2005-08-22 11:36:12 ]  作者:銀狐999  責任編輯:xietaoming

           

          引出篇
               “切忌浮躁”——我想這是在任何學習方法中,都會特意提出來的。

               在國內的幾個論壇也混了幾年,甚至眼看著曾經轟轟烈烈的javaunion從成長到消失。在javaunion ,chinajavaworld,dev2dev,javaresearch,cn-java等論壇上,也相遇或結識了很多java愛好者,有經驗豐富者,也有初出茅廬者。

               其實,國內技術論壇,是個很奇怪很有意思的地方。從這里成長了一批批的開發者,但也從這里消失了一批批的開發者。猶記得javaunion論壇曾經的一篇名為“為什么兩年前的問題,依然在今天還在重復的問”的帖子,引起了很大的爭論和深思。這個問題的探討,不是本篇的主題,拿到這里來,只是作為一個引子,引出我今天要說的話題。不過,建議大家回頭可以想一想。

               其實,在接觸的java愛好者中,還是初學者居多,而其中不乏有“好高騖遠,心浮氣躁”者。先舉個例子吧,這個例子就發生在我身邊,我的一個朋友身上。我想,這樣的例子,在很多人身上都有可能發生,如果不加注意的話。

              事情是這樣的:

              我的一位好友,他以前是學asp的,畢業后也從事的是asp網頁編程工作。大家也知道了,最近兩年,asp編程越來越少了(當然待遇也普遍走低,而這時候, java卻在逐漸的火爆)。他說他想轉java,問我該怎么學。我說“先看書吧,看完書再說”,借了他一本《java核心技術——基礎篇》,并告訴他,哪些是應該先看的,哪些是需要仔細看得,哪些是需要多看幾遍的。可是,第三天就跑過來告訴我,他去了一家用java開發的公司,說公司用ejb編程,并說他也開始用ejb編程了。(后來,我才知道他是照著別人的例子依葫蘆畫瓢了)。

            如果事情到這里的時候,接下來,俺們這位A兄,如果抽時間能夠將java基礎好好彌補,一些j2ee體系或者api知識補充一下,發展前景就很不錯了。

            可惜的是,半年以后,這位朋友,依然停留用ejb依葫蘆畫瓢的編程上,半點開創性的編程都沒有。(我想,應該說,是沒有內容可以讓他擴充了吧)。不過,更可惜的是,他至今還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些,甚至在與朋友們交談的時候,他還會自豪的說“他用了ejb”。

            這個故事到這里的時候,是個悲慘的結局,至少目前是的。我的這位朋友,面對java,也只會告訴別人“他用了ejb”。

             今年,包括明年將召開的“Java One”大會,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推廣Java的普及。其實,這也變相的告訴了我們,至少在現在,java的初學者還是很多,而且今后步入這一行業的初學者也會更多。

            越遲的進入java這個領域,對大多數來說,就會面對更大的競爭壓力,因為你的同行比你早進入了半年。

            當一位新進入的初學者還在看java 面向對象的概念的時候,發現同行們已經在看的是jsp/servlet了,而這個行業已經在流行ejb了。心急如焚的這位,就開始匆忙的學習jsp。匆忙的配置好tomcat,匆忙的寫了兩個成功jsp頁面后,發現身邊很多同事開始熱衷ejb了,于是又開始匆忙了編ejb。寫了沒幾天,突然發現原來很流行 struts——struts是什么東東呢,于是又開始匆忙的學。學了沒幾天,出去一聚會,發現身邊的人,都在聊什么java設計模式。于是一拍腦袋,又開始學設計模式……

              也許我寫的有些夸張了,不過,現實中真的不乏有這樣的情況。

              當然,這個行業的發展也過于迅速,很多東東,我們剛剛了解的時候,就需要去應用它了。

               “浮躁”,讓很多人,陷入了不可自拔的越陷越深的循環

              “浮躁”,也讓很多人,在經過幾年的奔波后,發現什么也沒有學到

               《Thinking in Java》從它出世的那一刻起,就被賦予了java圖書中的圣典。他成為圣典,并不是它說了多少知識,多少api。它只說了更多的“基礎知識”,它告訴和重復說的,就是“這里是基石,你將站在這里,看的更遠”

              今天匆忙的寫了這篇“引出篇”,接下來還打算寫兩篇“分析篇”“勸導篇”。在此有言語錯誤的地方,望斧正。

              同時,也真誠的希望,大家在學習java的時候,切忌浮躁。知識是需要沉淀的;思想也是在不斷的學習、磨練中走向成熟的;而技術也是在不斷的創造中開拓的。

          分析篇
              知識是需要沉淀的;思想也是在不斷的學習、磨練中走向成熟的;而技術也是在不斷的創造中開拓的。

                 在《引出篇》中,我簡單的舉了一個身邊的例子,以及夸張的描述了一個浮躁學習的狀態。這些只簡單的點出了浮躁心態的表象,那么現在讓我們來分析一些根源。

                 在《引出篇》的議論中,有朋友提到“軟件業的浮躁”一詞,也建議在“分析篇”中從這方面分析一下。有關“軟件業”之類的議論,在各大論壇或網站上比比皆是,有抱有積極心態的,有唉聲嘆氣的,有發牢騷的,也有打抱不平的——但這些遠遠超越了本篇的主題,也超越了我作為一名開發者的眼光。

                 正如題目所說的那樣——“小議”。從自己說起,從自己的角度說起,從自己身邊更多的java開發者說起。

                 其實,現實中,絕大多數開發者,都有或多或少的浮躁心態,真正能夠保持“穩重、矜持”的還是很少。因為在剛開始學習java的時候,難免會走些彎路,走些錯路;在經驗越來越豐富的時候,也難免會因為一兩次的成功而驕傲。

                 接下來主要從三個方面闡述:

            (一)   轉行中的浮躁心態

            (二)   初學java的浮躁心態

            (三)   經驗越來越多,而引出的浮躁心態

            (一)轉行中的浮躁心態

            在java開發者中,不乏有從其他領域轉行過來的。不論是因為自主轉行,還是因為公司轉型而造成的轉行。

            1、從自主轉行說起

            先從自主轉行說起吧,這主要包括兩類開發者:

            一類是以學生為主的,特別是以學計算機軟件專業的為主。轉行時期大多在大三下或大四上,因為那時候要找工作了。這兩年,從java的就業形勢來說,還是比較好的。很多原先學vb,vc的就開始轉java了。

                 一類是剛剛工作的為主。轉行期,大多在畢業一兩年左右。具體表現在,工作一兩年后,發現所從事的行業越來越不景氣,所從事的語言越來越不好找工作,而這時候,java正在逐漸火爆起來。于是開始學習java,為轉行或跳槽作準備。

            從這些“自主轉行”的java開發者中,我們可以看出,轉行很大一方面是有“利益”驅動的。不論是為獲得一個好就業機會,還是為了獲取一份好的薪水。這個無可厚非,俺自己曾經學習java就是因為為了就業。

            但是正因為這樣,學習java很可能就帶有很大的“行業流行性”。比如現在很流行struts,就會有很多人剛接觸java,就開始一窩蜂的學struts,不論當時是否明白servlet,是否明白java/io。

            這種浮躁心態,很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也很容易在后來的學習矯正,當然也很容易犯下面(三)提到的因為經驗越來越多而浮躁的錯誤。

            有一句很哲理性的話,叫“我們生存在這個環境,為了生存,我們首先就必須適應這個環境”。面對這種浮躁心態,我們也許暫時只能說——“如果你有時間,請回過頭去,花些時間,看看java基礎。哪怕只是業余的時間,抽空看看”

            2、從公司轉型說起

            然后讓我們來看看因為公司轉型而造成的轉行吧。

            公司為了發展,轉型是一種較為正常的商業性行為,不論是從java轉到vc,還是從vc轉到java。反正結局一樣,轉行了。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會存在什么樣的浮躁心態。

            最主要的表現在,經過簡單的培訓后,能用java開發,滿足公司應用了。這時候,開發者會認為java不過如此簡單:反正vc和java都是面向對象,反正jsp和asp都是編程,久而之久,這就心態就會蔓延,再結果就是不思進取。再加上很流行一種說法“重要的是思想,用什么語言無所謂”。

            面對這種情況,還有些不好處理的就是,受先前經驗的影響,一般人很難去勸解這類轉行者:舉個例子吧,比如你學習了java一年,你的一位轉行的同事先前做了幾年其他語言的開發工作,現在開始轉行java。這個時候,如果你如告訴他,該這么學習java,該注意這個那個。那么你會獲得什么呢?除了獲得別人的翻白眼,估計很難獲取其他的了(當然,如果運氣好,如果那位同事是個謙遜的人,說不定是另一番情景)

            當然。對于一些很有扎實基本功,思想也很活躍的開發者來說。轉行java不過是用另一種語言而已。雖然java的體系很龐雜,不過對于他們來說,了解或應用,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二)初學java的浮躁心態

            初學習java的愛好者或開發者,大多數是比較虛心學習的。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其他開發者誤導,或行業風向的影響,當然也會受到自己一些“急功心切”心理的影響。

            1、 因為要學的太多,而浮躁的

                 java現在的體系結構越來越龐大(與之相關的xml,web service也在飛速的發展),光J2SE就有十幾種core api,更不用說J2EE的應用了。一下子面對這么多的api,很多初學者會面臨“如何起步,如何入手”的問題。而又有很多初學者,在學了一兩個api后,就開始“囫圇吞棗”的學習了。

            很多人,在rmi都還模糊不清的時候,就去大談什么ejb。在web app還不知道是什么,就到處問“如何配置weblogic”。在論壇上,不乏這樣的人。

            現在的java的分支越來越多,有些api又可能有多種實現包。作為開發者,不論是初學者還是經驗豐富者,我們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所有(甚至大部分)。但是,現實中的應用,大多情況下,需要多種組件或api的組合,這又需要多方面的學習,而且需要在較短時間能夠將api熟練的應用。這時候就是扎實基本功和學習能力的體現了。

            2、因為一兩次的成功,而浮躁的

            在論壇上,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帖——“我學完了jsp,下面該學什么”。其實,很多初學者,問這樣問題也是無心之失,也是對新知識的渴望。就像一個漂流在四顧茫茫的海中央,如果這時候沒有人指引,確實很難自己弄清楚該向什么方向游了。但是,對于任何一個開發者來說,應該永遠不要說“學完了”。

            可惜,現實中,存在很多的開發者,總在一兩次的成功后,變得越來越浮躁。

            正如我在《引出篇》中所舉的那個例子,在用jsp寫了幾個頁面,就認為掌握了jsp;用jdbc會操作了數據庫,就認為差不多可以了;依葫蘆畫瓢寫個ejb,就自詡掌握了ejb的,大有人在。

            (三)經驗越來越多,而引出的浮躁心態

            如果這時候,還有些浮躁。真的有些遺憾了。

            對于經驗越來越豐富的java開發者來說,經歷了初學的動蕩期,應該都比較成熟穩重了。這時候還會造成浮躁的心態,我想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一種驕傲心態的直接表現。

            有關驕傲的話題,俺就不要說了吧。

            面對這種情況,只能一句話了——“山外青山樓外樓”。

            本來還想接著寫些有關“(四)學術氛圍誤導的浮躁心態”這一節的。可是想一想,有些自己也是含含糊糊,畢竟眼光還沒有那么高的層次,也就打住了。

            現實中,我想遠比我提到的情況要多,這些也僅僅個人的一些感想,難免有些思想不夠全面。如有言詞不妥之處,望斧正。

            寫到這里,想起了小學時候,前黑板的墻上總是貼著八個大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順便說一句,說這么多“假驕戒躁”的話,不是讓大家太過于小心翼翼,也不是一定要按部就班的學習。現實中,未嘗不可以看看java就學jsp。但是在學習新東西的時候,應該注意提醒自己“不斷的彌補基礎的缺陷”。這一段話,原本準備放在后續《勸導篇》中的。只因為在《引出篇》的議論中,有網友提到過這么一句——“至今還沒有學習J2EE的部分,總覺得J2SE學得不好”。我想這樣的心態,也大可不必。縱然j2ee很多是需要構架在j2se的基礎上,但是未必需要將j2se十幾個core api都搞通后才去學什么j2ee api(比如jsp,servlet甚至ejb)。

           

          posted @ 2007-01-22 12:26 blues 閱讀(139) | 評論 (0)編輯 收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教| 南京市| 饶河县| 隆昌县| 垫江县| 茂名市| 永昌县| 五莲县| 横山县| 秦皇岛市| 安化县| 乐至县| 叶城县| 神池县| 綦江县| 监利县| 安化县| 蓬溪县| 新丰县| 如皋市| 凉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德化县| 驻马店市| 稻城县| 明水县| 宕昌县| 临邑县| 昌江| 荥经县| 本溪市| 平阴县| 青河县| 怀安县| 新乡县| 田东县| 本溪| 晋城| 鄄城县| 阳新县| 平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