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a

          Java同步機制淺談――synchronized對代碼影響

            Java對多線程的支持與同步機制深受大家的喜愛,似乎看起來使用了synchronized關鍵字就可以輕松地解決多線程共享數據同步問題。到底如何?――還得對synchronized關鍵字的作用進行深入了解才可定論。
          總的說來,synchronized關鍵字可以作為函數的修飾符,也可作為函數內的語句,也就是平時說的同步方法和同步語句塊。如果再細的分類, synchronized可作用于instance變量、object reference(對象引用)、static函數和class literals(類名稱字面常量)身上。
          在進一步闡述之前,我們需要明確幾點:
          A.無論synchronized關鍵字加在方法上還是對象上,它取得的鎖都是對象,而不是把一段代碼或函數當作鎖――而且同步方法很可能還會被其他線程的對象訪問。
          B.每個對象只有一個鎖(lock)與之相關聯。
          C.實現同步是要很大的系統開銷作為代價的,甚至可能造成死鎖,所以盡量避免無謂的同步控制。
          接著來討論synchronized用到不同地方對代碼產生的影響:
          假設P1、P2是同一個類的不同對象,這個類中定義了以下幾種情況的同步塊或同步方法,P1、P2就都可以調用它們。
          1. 把synchronized當作函數修飾符時,示例代碼如下: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AAA() {
            //….
          }
          這也就是同步方法,那這時synchronized鎖定的是哪個對象呢?它鎖定的是調用這個同步方法對象。也就是說,當一個對象P1在不同的線程中執行這個同步方法時,它們之間會形成互斥,達到同步的效果。但是這個對象所屬的Class所產生的另一對象P2卻可以任意調用這個被加了 synchronized關鍵字的方法。
          上邊的示例代碼等同于如下代碼:
          public void methodAAA() {
            synchronized (this) // (1)
              {
               //…..
            }
          }
          (1)處的this指的是什么呢?它指的就是調用這個方法的對象,如P1。可見同步方法實質是將synchronized作用于object reference。――那個拿到了P1對象鎖的線程,才可以調用P1的同步方法,而對P2而言,P1這個鎖與它毫不相干,程序也可能在這種情形下擺脫同步機制的控制,造成數據混亂:(
          2.同步塊,示例代碼如下:
          public void method3(SomeObject so) {
             synchronized(so) {
               //…..
             }
          }
          這時,鎖就是so這個對象,誰拿到這個鎖誰就可以運行它所控制的那段代碼。當有一個明確的對象作為鎖時,就可以這樣寫程序,但當沒有明確的對象作為鎖,只是想讓一段代碼同步時,可以創建一個特殊的instance變量(它得是一個對象)來充當鎖:
          class Foo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byte[] lock = new byte[0]; // 特殊的instance變量
          Public void methodA() {
               synchronized(lock) { //… }
            }
            //…..
          }
          注:零長度的byte數組對象創建起來將比任何對象都經濟――查看編譯后的字節碼:生成零長度的byte[]對象只需3條操作碼,而Object lock = new Object()則需要7行操作碼。
          3.將synchronized作用于static 函數,示例代碼如下:
          Class Foo {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void methodAAA() { // 同步的static 函數
             //….
             }
             public void methodBBB() {
               synchronized(Foo.class) // class literal(類名稱字面常量)
              }
          }
          代碼中的methodBBB()方法是把class literal作為鎖的情況,它和同步的static函數產生的效果是一樣的,取得的鎖很特別,是當前調用這個方法的對象所屬的類(Class,而不再是由這個Class產生的某個具體對象了)。
          記得在《Effective Java》一書中看到過將 Foo.class和 P1.getClass()用于作同步鎖還不一樣,不能用P1.getClass()來達到鎖這個Class的目的。P1指的是由Foo類產生的對象。
          可以推斷:如果一個類中定義了一個synchronized的static函數A,也定義了一個synchronized 的instance函數B,那么這個類的同一對象Obj在多線程中分別訪問A和B兩個方法時,不會構成同步,因為它們的鎖都不一樣。A方法的鎖是Obj這個對象,而B的鎖是Obj所屬的那個Class。
          小結如下:
          搞清楚synchronized鎖定的是哪個對象,就能幫助我們設計更安全的多線程程序。
          還有一些技巧可以讓我們對共享資源的同步訪問更加安全:
          1. 定義private 的instance變量+它的 get方法,而不要定義public/protected的instance變量。如果將變量定義為public,對象在外界可以繞過同步方法的控制而直接取得它,并改動它。這也是JavaBean的標準實現方式之一。
          2.如果instance變量是一個對象,如數組或ArrayList什么的,那上述方法仍然不安全,因為當外界對象通過get方法拿到這個instance 對象的引用后,又將其指向另一個對象,那么這個private變量也就變了,豈不是很危險。這個時候就需要將get方法也加上synchronized同步,并且,只返回這個private對象的clone()――這樣,調用端得到的就是對象副本的引用了。

          posted on 2008-11-10 13:54 casta 閱讀(242)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java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武威市| 乡宁县| 建瓯市| 会宁县| 佛山市| 彰武县| 辽宁省| 阿拉善左旗| 夏邑县| 胶州市| 金坛市| 石景山区| 乐陵市| 甘南县| 通辽市| 河西区| 深水埗区| 体育| 广州市| 南通市| 永德县| 扬中市| 邛崃市| 盱眙县| 桑植县| 大姚县| 广灵县| 洛阳市| 会东县| 油尖旺区| 准格尔旗| 玛曲县| 时尚| 漾濞| 屏东市| 贡山| 紫阳县| 石渠县| 囊谦县| 永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