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learnging

          一塊探討JAVA的奧妙吧
          posts - 34, comments - 27,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22
              我曾說,“照我說的那樣做,但不要學我本人。”那么這里我要說的就是這樣的。從來沒有人——包括我自己——把我當成處理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關系的權威。

            41年以來,我執行的原則就是好好工作,好好享受,花一點時間來當父親。但是回
          頭看去,很顯然我所選擇的平衡對于我家里和辦公室的其他人都有不利的影響。例如,我的孩子們主要是由他們的母親獨自帶大的。

            盡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問題在90年代已經越來越成為前衛和中心的話題,但似乎直到我2001年退休之后,它才真正熱門起來。在我過去三年去世界各地的時候,我遇到了許多這方面的問題。最常見的是,“你怎么會有那么多的時間去打高爾夫球,還能繼續干好CEO的工作?”

            在個人應該如何排列生活中各部分的優先次序的問題上,我顯然不是專家。何況我一直以為這些選擇應取決于個人。但是,作為一名經理人,我處理過數十宗關于工作與生活平衡協調的難題,作為經理人的經理人則處理過數百宗。

            從這些經歷里,我找到了一些感覺,關于老板們如何看待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知道他們是否告訴過你。

            管理的優先次序

            我們首先要談談所謂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究竟指的是什么。它涵蓋了我們所有人應該如何管理生活、支配時間的問題——關于優先次序和價值觀的問題。基本上,這個平衡是關于“我們應該把多少精力消耗在工作上”的討論。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一個交易——你和自己之間就所得和所失進行的交易。平衡意味著選擇和取舍,并承擔相應的后果。讓我們站到你的老板的視角上,換個位置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問題做些思考。

            1.你的老板最關心的事情是競爭力。當然他也希望你能快樂,但那只是因為你的快樂能夠幫助他的公司贏利。實際上,如果他的工作做得好,他就可以讓你的工作變得很有吸引力,使你的個人生活顯得不那么拖后腿。

            老板給你付工資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希望你貢獻所有的一切——包括你的頭腦、體力、活力和獻身精神。

            2.絕大多數老板都非常愿意協調員工的工作與生活的矛盾,如果你能給他出色的業績。這里的關鍵詞是“如果”。

            實際上,我倒愿意通過一個老式的積分系統來處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問題。那些有突出業績的人可以獲得“積分”,用以交換自己工作的彈性。

            3.老板們很清楚,公司手冊上面關于工作、生活平衡的政策主要是為了招聘的需要,而真正的平衡是由一對一的談判決定的,其背景是一個相互支持性的企業文化,而不要總是強調“但是公司說過……”

            公司手冊是件華麗的宣傳品,有醒目的照片、多項終生福利的介紹,也包括倒班或工作彈性等。然而許多聰明人很快就明白,手冊上所列舉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規劃”主要是面向新人的招聘工具。

            真實的平衡安排是在老板與員工之間就具體問題進行單獨談判得到的,使用的方法正好是我們剛介紹過的業績與彈性交換的制度。

            4.那些公開為工作與生活的矛盾問題而斗爭、動輒要求公司提供幫助的人會被當做動搖不定、擺資格、不愿意承擔義務或者無能的人,或者以上全部。因此,那些消極抱怨的人最后總免不了被邊緣化的命運。

            所以,在你第五次開口,要求公司減少你的出差,要求在星期四上午請假,或者希望回家去照顧小孩之前,你應該知道自己是在發表一項聲明。而且不管你用什么辭令,你的請求在別人聽來都似乎是,“我對這里的工作并不真的感興趣。”

            5.即使最寬宏大量的老板也會認為,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需要你自己去解決的問題。實際上,絕大多數人也知道,的確有一些策略能幫助你處理好這個問題,他們也希望你能會采用。

            毫無疑問,談判、協調這種平衡關系要給經理人的工作再增加一層復雜性。但是你的經理人應該歡迎這種挑戰,因為那給他提供了另外一套工具,來激勵和挽留優秀的員工。這套新工具與高薪、紅利、晉升或其他所有形式的認可一樣有效。

            不過,在此期間,你也可以并且應該學會幫助自己。有關工作與生活的話題已經討論了相當長的時間了,也有不少好的經驗被總結出來。那些非常老練的老板們都知道這些技巧,很多人自己已經開始采納,他們也希望你能借鑒。

            經驗之談

            以下就是一些經驗之談:

            經驗1:無論參與什么游戲,都要盡可能地投入。我們已經陳述過,工作希望你150%地投入,生活也同樣。因此做事時要努力減輕焦慮、避免分心,或者說,要學會分門別類、有條不紊。

            經驗2:對于你所選擇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之外的要求和需要,要有勇氣說“不”。最終,大多數人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位置,以后的竅門就是堅持。

            學會拒絕將給你帶來巨大的解脫,因此,你應該力爭對一切不屬于你有意識的平衡選擇之外的項目說“不”。

            經驗3:確認你的平衡計劃沒有把你自己排除在外。在處理事業與生活的平衡關系時,一件真正可怕的事情是陷入“為了其他所有人而犧牲自己”的綜 合癥。有許多非常能干的人,他們制定了完美的平衡計劃,把自己的一切都貢獻出來,給了工作、家庭、志愿者組織。問題在于,在這樣的完美計劃的核心,卻有一 個真空,那就是對當事人而言根本沒有樂趣。

            在認真考慮這個話題的時候,你會發現,如果自己想追求平衡和完美,最關鍵的不過是明白幾個道理。

            ·除了工作以外,你要弄清楚,你還想從生活中得到什么。

            ·在工作中,你要明白自己的老板需要什么。

            ·爭取業績積分,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兌換彈性,再不斷補充它。

            ·找尋平衡將是一個過程,找對感覺需要反復實踐。在獲得經驗和思考之后,你可以做得更好。最終,在一段時間過去之后,你會發現事情并沒有那么艱難,不過是平凡的生活而已。(本文經許可改編自韋爾奇所著的《贏》,該書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只有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網站導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大方县| 临猗县| 绥滨县| 凌源市| 济阳县| 光泽县| 双流县| 保靖县| 永州市| 潮州市| 福鼎市| 怀仁县| 庆阳市| 资中县| 邹城市| 宿迁市| 紫云| 内乡县| 宁河县| 阿坝县| 胶南市| 富宁县| 舒兰市| 屯门区| 馆陶县| 淅川县| 德江县| 万全县| 肥西县| 湖南省| 句容市| 应城市| 珠海市| 遂宁市| 东莞市| 南城县| 宁海县| 台湾省| 噶尔县|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