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ORACLE中的DECODE
關于ORACLE中的DECODE- -
關于DECODE
DECODE是Oracle公司獨家提供的功能,它是一個功能很強的函數。它雖然不是SQL的標準,但對于性能非常有用。到目前,其他的數據庫供應商還不能提供類似DECODE的功能,甚至有的數據庫的供應商批評Oracle的SQL不標準。實際上,這種批評有些片面或不夠水平。就象有些馬車制造商抱怨亨利。福特的“馬車”不標準一樣。
1 DECODE 中的if-then-else邏輯
在邏輯編程中,經常用到If – Then –Else 進行邏輯判斷。在DECODE的語法中,實際上就是這樣的邏輯處理過程。它的語法如下:
DECODE(value, if1, then1, if2,then2, if3,then3, . . . else )
Value 代表某個表的任何類型的任意列或一個通過計算所得的任何結果。當每個value值被測試,如果value的值為if1,Decode 函數的結果是then1;如果value等于if2,Decode函數結果是then2;等等。事實上,可以給出多個if/then 配對。如果value結果不等于給出的任何配對時,Decode 結果就返回else 。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if、then及else 都可以是函數或計算表達式。
2 DECODE 的簡單例子
Oracle系統中就有許多數據字典是使用decode 思想設計的,比如記錄會話信息的V$SESSION數據字典視圖就是這樣。我們從《Oracle8i/9i Reference》資料中了解到,當用戶登錄成功后在V$SESSION中就有該用戶的相應記錄,但用戶所進行的命令操作在該視圖中只記錄命令的代碼(0—沒有任何操作,2—Insert…),而不是具體的命令關鍵字。因此,我們需要了解當前各個用戶的名字及他們所進行的操作時,要用下面命令才能得到詳細的結果:
select sid,serial#,username,
DECODE(command,
0,’None’,
2,’Insert’,
3,’Select’,
6,’Update’,
7,’Delete’,
8,’Drop’,
‘Other’) cmmand
from v$session where username is not null;
3 DECODE實現表的轉置
數據庫中的表是由列和行構成的一個二維表。一般列在任何數據庫中都是有限的數量,而行的變化較大,如果表很大,行的數量可能大上千萬行。同一列的不同行可能有不同的值,而且不是預先定義的。
除上面描述表具有的一些特點外,有一些表可以看成是不變的或者是較穩定的,比如住房公積金系統是各個單位按照職工的工資數的比例交到本地的經辦行中,它的處理流程如下:
例1.住房公積金報表置換實例:
1.各個單位在本地經辦行進行開戶,開戶就是將單位的基本信息和職工信息的進行登記;
2.每月各個單位的會計到經辦行交繳本單位的所有職工的住房公積金,系統記錄有每個職工的交繳明細并在每條記錄上記錄有經辦行的代碼;
3.每月、季、半年及年終都要求將經辦行 變為“列”給出個月的明細報表:
經辦行:城西區 城東區 。 。 。
月份:
2001.01 xxxx1.xx xxxxx2.xx
2001.02 xxxx3.xx xxxxx4.xx
。 。 。 。 。 。
原來的數據順序是:
城西區2001.01 xxxxx1.xx
城東區2001.01 xxxxx2.xx
城西區2001.02 xxxxx3.xx
城東區2001.02 xxxxx4.xx
住房公積金系統記錄職工的每月交繳名細的pay_lst表結構是:
bank_code varchar2(6)NOT NULL, -- 經辦行代碼
acc_no varchar2(15) not null, -- 單位代碼(單位帳號)
emp_acc_no varchar2(20) not null, -- 職工帳號
tran_date date not null, -- 交繳日期
tran_val Number(7,2) not null, -- 交繳額
sys_date date default sysdate, --系統日期
oper_id varchar2(10) --操作員代碼
這樣的表結構,一般按照將經辦行作為行(row)進行統計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希望將經辦行變為列(column)這樣的格式來輸出就有困難。如果用DECODE函數來處理則變得很簡單:
我們創建一個視圖來對目前的pay_lst表進行查詢。將經辦行代碼變為一些具體的經辦行名稱即可:
CREATE OR REPLACE VIEW bank_date_lst AS
Select to_char(tran_date,’yyyy.mm’),
SUM( DECODE ( bank_code,’001’, tran_val,0 )) 城西區,
SUM( DECODE ( bank_code,’002’, tran_val,0 )) 城南區,
SUM( DECODE ( bank_code,’003’, tran_val,0 )) 城東區
FROM pay_lst
GROUP BY to_char(tran_date,’yyyy.mm’);
建立視圖后,可直接對該視圖進行查詢就可按照列顯示出結果。
例2.希望將下面的列結果按照列的方式來顯示JOB內容:
SQL> select empno,ename,job,sal,deptno from emp
2 order by deptno,job;
EMPNO ENAME JOB SAL DEPTNO
---------- ---------- --------- ---------- ----------
7934 MILLER CLERK 1300 10
7782
7839 KING PRESIDENT 5000 10
7788 SCOTT ANALYST 3000 20
7369 SMITH CLERK 800 20
7876
7566 JONES MANAGER 2975 20
7938 趙元杰 軟件 12345 20
7698 BLAKE MANAGER 2850 30
7499 ALLEN SALESMAN 1600 30
7654 MARTIN SALESMAN 1250 30
7844 TURNER SALESMAN 1500 30
7521 WARD SALESMAN 1250 30
18 rows selected.
再看下面的查詢結果:
SQL> select deptno,job,sum(sal) from emp group by deptno,job;
DEPTNO JOB SUM(SAL)
---------- --------- ----------
10 CLERK 1300
10 MANAGER 2450
10 PRESIDENT 5000
20 ANALYST 3000
20 CLERK 1900
20 MANAGER 2975
20 軟件 74070
30 MANAGER 2850
30 SALESMAN 5600
9 rows selected.
從上面的結果看,如果希望將JOB置換成列的方式,則只要用DECODE將JOB列進行描述即可。創建的視圖如下:
create or replace view empv as
select deptno,
sum( decode(job,’ANALYST’, sal,0)) ANALYST,
sum( decode(job,’CLERK’, sal,0)) CLERK,
sum( decode(job,’MANAGER’, sal,0)) MANAGER,
sum( decode(job,’PRESIDENT’, sal,0)) PRESIDENT,
sum( decode(job,’SALESMAN’, sal,0)) SALESMAN,
sum( decode(job,’軟件’, sal,0)) 軟件
from emp group by deptno;
具體運行的顯示樣本如下:
SQL> create or replace view empv as
2 select deptno,
3 sum( decode(job,'ANALYST', sal,0)) ANALYST,
4 sum( decode(job,'CLERK', sal,0)) CLERK,
5 sum( decode(job,'MANAGER', sal,0)) MANAGER,
6 sum( decode(job,'PRESIDENT', sal,0)) PRESIDENT,
7 sum( decode(job,'SALESMAN', sal,0)) SALESMAN,
8 sum( decode(job,'軟件', sal,0)) 軟件
9 from emp group by deptno;
View created.
SQL> select * from empv;
DEPTNO ANALYST CLERK MANAGER PRESIDENT SALESMAN 軟件
---------- ---------- ---------- ---------- ---------- ----------10 0 1300 2450 5000 0 0
20 3000 1900 2975 0 0 74070
30 0 0 2850 0 56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