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老爸要我翻譯下面這句話:福建省三明市總商會 廣東會員聯(lián)絡(luò)處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of Sanm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Liaison Office for GuangDong Member
呵呵,不知對不對。堅持學(xué)習(xí)英語,這是我必須做的。
posted @ 2007-10-06 22:00 afunms 閱讀(116)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My Software,My Dream—Forge a more perfect NMS product.
posted @ 2007-10-06 22:00 afunms 閱讀(116)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我認(rèn)為至少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才能算是一個好的DAO設(shè)計:
1. 多個數(shù)據(jù)源的問題;
2. new 一個Dao后,可以連續(xù)兩個(或以上)方法,而且最后connection是關(guān)閉,
但不顯示調(diào)用dao.close()。
3. 對事務(wù)的支持,就是對兩個(或以上)dao的不同方法(對兩張以上表進行操作),
必須同時成功或不成功。
這是長期困擾我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如果能解決好這些問題,
就是一個好的dao設(shè)計。
posted @ 2007-10-05 17:14 afunms 閱讀(120)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10月4日下午,韶關(guān)市區(qū),風(fēng)采樓。僅一樓而已,看一眼就罷。
10月4日晚,回廣州。
----------------風(fēng)采樓簡介--------------
風(fēng)采樓座落在韶關(guān)市區(qū)風(fēng)采路與上后街(舊名學(xué)宮街)之交叉口,建筑雄偉獨特,
氣勢軒昂,被譽為韶關(guān)的標(biāo)記。
風(fēng)采樓是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錢鏞為紀(jì)念韶關(guān)藉北宋名臣余靖
而建的,屢經(jīng)重修。風(fēng)采樓在中“風(fēng)采樓”三個大字,寫得柔韌而蒼勁,筆力神韻活
躍于字中,是明代書法家陳白沙(獻章)茅筆字的存世珍品。
風(fēng)采樓與北京天安門、故宮為同時代同風(fēng)格的建筑物,樓高22米,正方形,頂為
三重飛檐翹角,正中有華飾小圓頂。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磚林結(jié)構(gòu),于1932年以水
泥鋼筋結(jié)構(gòu)重建,保持原有建筑的一些特色,樓底可通行各種車輛,北門建有鐵柵小
門,循回環(huán)形樓梯而上便是一層主樓,東西鞏園上有“風(fēng)采樓”三個大字,風(fēng)采樓內(nèi)
有一塊玉石碑,署有《風(fēng)采樓前后記》。“風(fēng)采”兩字取自當(dāng)時的刑部尚書蔡君謨的
詩:“必有謀猷禪帝石,更加風(fēng)采動朝端“之名。風(fēng)采樓西望武水,東臨湞江,氣勢
軒昂,建筑精巧、古色古香、氣勢軒昂。這座建筑物現(xiàn)為韶關(guān)市博物館館址,樓上有
余靖的生平介紹展,晚上在彩燈的裝飾下更顯其“風(fēng)彩”。
余靖,公元1000年生于韶州府城,二十四歲一舉高中進士,初授官為贛縣尉,很
快又升為新建(江西南昌縣)知縣。三十四歲入朝延做官任秘書丞。四十三歲升為右
正言(諫官),后又出使遼國,使當(dāng)時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得以和解,為鞏固
宋代天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余靖是嶺南繼張九齡后又一顯赫的朝延重官,
他與張九齡一樣剛正不阿,廉潔自重。與范仲淹、歐陽修、尹沂被尊為宋朝“四賢”,
與歐陽修、王素、蔡襄被稱為“四諫”,后來官于工部尚書。公元1065年病逝于江寧
(今南京)。廣東省廣州曾有“八賢堂”,余靖就是八賢之一。
posted @ 2007-10-04 13:02 afunms 閱讀(193)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10月2日下午游完了陽元山,原打算去爬長老峰,第二天可以看日出,無奈老天不長眼,下起了雨。
我們只好找個賓館暫時住下。 10月3日,早上6點出發(fā),10點登上了長老峰。
10月3日晚回到韶關(guān)市區(qū)。南華寺原本不在計劃之內(nèi),但游之后感覺:不來就太可惜,因為這的風(fēng)
景實在太美了。
10月4日早,南華寺。
-------------南華寺簡介--------------------
南華寺是廣東六大寺廟之一,是全國重點開放寺廟及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同時也是聞名中外
的禪宗祖庭、佛教圣地。它座落在曲江縣馬壩東南效曹溪之畔,距韶關(guān)市22公里。南華寺是禪宗六祖惠
能和尚棲身說法的地方,后因其弟子又創(chuàng)立了溈仰(湖南)、臨濟(河北)、曹洞(江西)、云門(廣
東)、法眼(南京)等五宗,即所謂一花五葉,法眼宗遠傳于泰國、朝鮮;曹洞、臨濟盛行于日本;云
門及臨濟更遠播于歐美。因此南華寺又有“祖庭”之稱。
南華寺始建于南北朝時的梁武帝天鑒元年(公元502)年,至今已有1489年的歷史。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
梁武帝天鑒元年印度高僧智藥三藏來中國傳播佛教,從廣州北上途經(jīng)曹溪,掬水而飲,溪水甘美異常,
他便溯源而上,只見這一帶巒紫翠,便建議在此建寺。那時韶州牧侯敬中將議表奏梁武帝,天鑒三年建成,
梁武帝賜額為“寶林寺”。隋末,寺院一度荒敗。唐高宗龍朔元年(公元661年)重修。中國佛教第六祖、
南宗禪法的創(chuàng)始人惠能大師從湖北黃梅東山寺得法南歸,在寶寺說法三十六載,弟子遍布天下,改稱“曹
溪宗”。惠能大師死后,寺院曾幾度興衰,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改為“中興寺”;神龍三年,
又改為“法泉寺”;宋初寺院半毀于火,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復(fù)修,賜名“南華禪寺”,自此,南華
寺的名字沿用至今。元朝末期,寺宇三遭兵災(zāi),寺僧頹敗,廟庭衰落。明朝萬歷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
德清和尚大力中興,修建廟宇。清康熙七年(公元1688年),平南王尚可喜重修全寺。民國二十二年(19
33年)春,原廣東省政府主席李漢魂發(fā)起重修。翌年,虛云和尚來寺募化重修,調(diào)整布局,改為階梯式
中軸線布局,建筑面積約為1.2萬多平方米。解放后,人民政府對這座古寺和歷史文物非常重視,多次撥款
修繕。
南華寺原有的建筑面積為12000多平方米,整體上為中軸線階梯式的平面布局。分前、中、后三個部
分。前部有曹溪門、放生池、五香亭、寶林門;中部以大雄寶殿為中心,殿前有天王寶殿,兩側(cè)為鐘樓、
鼓樓,殿后藏經(jīng)閣;后部為靈照塔、陳亞仙祖墓、六祖殿、方丈室、蘇程庵及卓錫泉等。結(jié)構(gòu)上主次分明,
安排合理。
posted @ 2007-10-03 20:27 afunms 閱讀(173)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10月2日早10點從廣州坐火車,下午2點到韶關(guān)丹霞山。
----丹霞山簡介----
世界地質(zhì)公園——丹霞山,位于韶關(guān)市境內(nèi),面積290平方千米,是廣東省面積最大、
景色最美的風(fēng)景區(qū)。1988年以來,丹霞山分別被評為國家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家級地質(zhì)地貌自
然保護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國家地質(zhì)公園和世界地質(zhì)公園。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
巖石構(gòu)成,“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以赤壁丹崖為特色。據(jù)地質(zhì)學(xué)家研究表明:在世界
已發(fā)現(xiàn)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發(fā)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景色最優(yōu)
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qū)。
在距今1.4億年至7000萬年間,丹霞山區(qū)是一個大型內(nèi)陸盆地,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
響,四周山地強烈隆起,盆地內(nèi)接受大量碎屑沉積,形成了巨厚的紅色地層;在距今7000
年前后,地殼上升而逐漸受侵蝕。距今600萬年以來,盆地又發(fā)生多次間歇上升,平均大約
每萬年上升1米,同時流水下切侵蝕,丹霞紅層被切割成一片紅色山群,也就是現(xiàn)在的丹霞
山區(qū)。
丹霞山在地層、構(gòu)造、地貌表現(xiàn)、發(fā)育過程、營力作用以及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演化等方
面的研究在全國丹霞地貌區(qū)最為詳細和深入,已經(jīng)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
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學(xué)實習(xí)基地。丹霞山風(fēng)景區(qū)內(nèi)有大小石峰、石墻、石柱、天生橋680多座,
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參差,錯落有序;山間高峽幽谷,古木蔥郁,淡雅清靜,風(fēng)塵不
染。錦江秀水縱貫?zāi)媳保赝镜ど奖趟駱淦沛叮瑵M江風(fēng)物,一脈柔情。
丹霞山現(xiàn)有佛教別傳禪寺以及80多處石窟寺遺址,歷代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傳
奇故事、詩詞和摩崖石刻,具有極大的歷史文化價值。
目前,丹霞山已開發(fā)長老峰、翔龍湖、錦江長廊、陽元山、韶石山等景區(qū)。
posted @ 2007-10-02 05:19 afunms 閱讀(106)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通 知(一)
請群里各位MM,準(zhǔn)備好一寸彩照,身份證復(fù)印件,學(xué)歷復(fù)印件,個人簡歷,送到國家航天局,
據(jù)可靠消息,為慶祝中秋,要招聘嫦娥!(自帶兔子)
通 知(二)
請各位GG,準(zhǔn)備好一寸彩照,身份證復(fù)印件,學(xué)歷復(fù)印件,個人簡歷,送到國家航天局,據(jù)可靠消息,
為慶祝中秋,要招聘天蓬元帥了!(自帶釘耙)
posted @ 2007-10-01 14:34 afunms 閱讀(14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1.3.6.1.4.1.9.1.544 | Cisco3845 | 路由器 |
1.3.6.1.4.1.9.1.634 | Cisco3560 | 路由交換機 |
1.3.6.1.4.1.9.1.436 | Cisco3745 | 路由器 |
1.3.6.1.4.1.9.1.402 | Cisco7606 | 路由器 |
1.3.6.1.4.1.9.1.509 | Cisco7609 | 路由器 |
1.3.6.1.4.1.9.1.340 | Cisco3662Ac | 路由器 |
1.3.6.1.4.1.9.1.359 | Cisco Catalyst 2950T-24 | 交換機 |
1.3.6.1.4.1.9.1.633 | Cisco Catalyst 3560 | 路由交換機 |
1.3.6.1.4.1.9.1.695 | Cisco Catalyst 2960 | 交換機 |
1.3.6.1.4.1.9.1.219 | Cisco Catalyst 2912XL | 交換機 |
1.3.6.1.4.1.9.1.222 | Cisco7206 | 路由器 |
1.3.6.1.4.1.9.1.185 | Cisco2610 | 路由器 |
posted @ 2007-09-30 15:01 afunms 閱讀(91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Zhf突然提出辭職令我有些吃驚。他說有公司出5K請他去做架構(gòu)?!哈哈,5K有
可能,但做架構(gòu),以他現(xiàn)在的水平,根本不可能。
反正我這邊簡歷大把,要招一個人并不難。而且,他來三個月,雖然做了一些有
益的工作,但是,他沒做出什么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而且還沒接觸到網(wǎng)管核心的東西,
所以,要走就走,我沒什么好可惜的。一個人在一家公司只待三個月就走人,也說
明他心很浮燥。
posted @ 2007-09-29 20:51 afunms 閱讀(15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09-28 22:02 afunms 閱讀(90)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看了《Topology discovery in ATM networks》之后,按它的基本思想寫出了程序。
昨天到PLN運行之后得到253條鏈路(90臺設(shè)備),我感覺有點不對,因為鏈路太多
太亂了。《Topology》里提到一個active PVC,但我沒有找到能確定一條PVC是active
是方法。
昨晚再認(rèn)真的看一遍這篇文章,文中提到removing the ports who have incompatible
operational profiles,大概意思就是說要刪除那些兩端端口不兼容(我的理解就是類型不
一樣)的PVC,于是我馬上更改了程序,想當(dāng)然以為這下一定能找到正確的鏈路。
可惜的是,今天測試后發(fā)現(xiàn),所有端口的都是一個類型(oc3),根本沒有可刪除的
PVC。我就納悶,這么多端口,怎么可能全是oc3呢?后來發(fā)現(xiàn),90%的板卡和端口(SSPP)
都是0101,這肯定不對。不論是按常理來想像還是從我手中的Excel文件來看,都不可能
所有的鏈路都接在第一塊板卡的第一接口上,所以,唯一的結(jié)論就是SNMP給出的信息
不正確(或者說正確的信息根本就沒有寫到SNMP表里)!也就是每個PVC對應(yīng)的SSPP
不對。如果這SSPP正確的話,按照我的算法,應(yīng)該是能找出正確的物理鏈路。
在cirEmAtmPvcVccStatsTable中的PVC信息倒是更可信,因為這里的SSPP不會全是0101
了。我似乎又看到了一線希望。但是我遍歷了全網(wǎng)所有ATM的cirEmAtmPvcVccStatsTable,
竟然發(fā)現(xiàn)有約20臺的ATM(大多是PSAX 2300)不支持這個表,僅有希望又破滅了。
所以說現(xiàn)在問題的關(guān)鍵就在于能找出PVC與SSPP正確對應(yīng)關(guān)系。暫時沒有解決辦法,
因此這ATM網(wǎng)的拓撲發(fā)現(xiàn)還不算成功,真郁悶啊。
posted @ 2007-09-26 19:32 afunms 閱讀(144)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09-25 13:04 afunms 閱讀(103)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09-24 16:24 afunms 閱讀(118)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看了一篇有關(guān)ATM網(wǎng)絡(luò)拓撲發(fā)現(xiàn)的文章(也許這是網(wǎng)上唯一能搜到的一篇有價值的文章),
對如何找出ATM間的物理鏈路基本有了思路。
在沒看這文章之前,我就感覺ATM的物理鏈路肯定也與PVC有關(guān),而這篇文章證實了我當(dāng)
初的想法。把物理鏈路找出來,ATM網(wǎng)的拓撲發(fā)現(xiàn)這整個大問題就能到比較圓滿地解決。
其實ATM網(wǎng)鏈路的發(fā)現(xiàn),要比IP網(wǎng)的簡單的多,沒有那么復(fù)雜的算法。
這個周末很有收獲,解決了兩個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
1.Tomcat連接池的當(dāng)前連接數(shù)。
2. ATM的物理鏈路。
posted @ 2007-09-23 19:12 afunms 閱讀(203)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1.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is a technology designed for the high-speed transfer of voice,
video, and data through public and private networks using cell relay technology.
2. NNI
Network-Network Interface.
Sometimes called Network-Node Interface.A UNI link connects an ATM end-system
(the user side) with an ATM switch(the network side). An NNI link connects two ATM switches;
in this case, both sides are network.
3. UNI
User-Network Interface.A UNI link connects an ATM end-system (the user side) with an ATM
switch (the network side).
4. PVC
Permanent virtual connection (PVC) service—connection between points is direct and permanent.
In this way, a PVC is similar to a leased line.
5. SVC
Switched virtual connection (SVC) service—connection is created and released dynamically.
Because the connection stays up only as long as it is in use (data is being transferred),
an SVC is similar to a telephone call.
6. VPC,VPI
Virtual path connections (VPCs), identified by a VPI.
7. VCC,VCI
Virtual channel connections (VCCs), identifi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VPI and a VCI.
8. ILMI
Integrated 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The UNI specifications include physical layer,
ILMI, and traffic management, in addition to signaling. ATM addresses are needed for purposes
of signaling when setting up switched connections. ATMaddresses are also used by the
Integrated Local Management Protocol (ILMI, formerly Interim LocalManagement Protocol) to
learn the addresses of neighboring switches.
9. AAL5
ATM adaptation layer 5 (AAL5) for terminating interworking PVCs
AAL5, the most common ATM Adaptation Layer (AAL) used to transmit data
across ATM networks.
10. BICI
A third type of interface, the Broadband Inter-Carrier Interface (BICI) connects two public
switches from different public networks.
posted @ 2007-09-22 23:13 afunms 閱讀(20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