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
?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
?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
?家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能為力,眼看書生奄奄一息.
?這時,路過一游方僧人,得知情況,決定點化一下他.
?僧人到他床前,從懷裡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
?
?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
?
?路過一人,看一眼,搖搖頭,走了....
?又路過一人,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走了....
?再路過一人,過去,挖個坑,小心翼翼把屍體掩埋了............
?
?疑惑間,畫面切換.書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
?洞房花燭,被她丈夫掀起蓋頭的瞬間...
?
?書生不明所以.
?
?僧人解釋道,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2個路過的人,曾給過他一件衣服.
?
?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
?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
?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現在的丈夫
?
?書生大悟,唰地從床上坐起,病癒.
?
?
?: 緣這東西,是最不可思議的.
?電影"不見不散"的主題歌里這樣唱道"這世界說大就大,
?說小就小.就算是我們今生的約定,也要用一生去尋找...."
?我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尋覓著,渴望著....
?
?等待著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
?抑或一個燈火闌珊的夜晚,
?一次邂逅,或者一個回眸來喚醒.
?這之前,我們都惶惑著,
?惶惑的甚至不知道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直到你遇到一個人,
?
?才恍然間了解了自己真正想要的.
?從此改寫了整個的人生.
?一次的緣起緣滅,或許會遍體鱗傷,
?
?但緣份是一種無從選擇也無從回避的必然.
?眼淚與歡笑都注定了要在緣份的天空中去開放
?
?也許選擇了會終生痛苦,但是錯過了肯定會終生遺憾.
?可無論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絕望.
?不要放棄自己對真,善,美的追求.
?
?人生的價值,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愛和被愛的成熟.
?當真愛來臨時,果實也就成熟了
首先要理解線程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東西,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大多數操作系統都屬于多任務,分時操作系統。正是由于這種操作系統的出現才有了多線程這個概念。我們使用的windows,linux就屬于此列。什么是分時操作系統呢,通俗一點與就是可以同一時間執行多個程序的操作系統,在自己的電腦上面,你是不是一邊聽歌,一邊聊天還一邊看網頁呢?但實際上,并不上cpu在同時執行這些程序,cpu只是將時間切割為時間片,然后將時間片分配給這些程序,獲得時間片的程序開始執行,不等執行完畢,下個程序又獲得時間片開始執行,這樣多個程序輪流執行一段時間,由于現在cpu的高速計算能力,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多個程序在同時執行一樣。
一般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執行多個程序的操作系統都有進程的概念.一個進程就是一個執行中的程序,而每一個進程都有自己獨立的一塊內存空間,一組系統資源.在進程概念中,每一個進程的內部數據和狀態都是完全獨立的.因此可以想像創建并執行一個進程的系統開像是比較大的,所以線程出現了。在java中,程序通過流控制來執行程序流,程序中單個順序的流控制稱為線程,多線程則指的是在單個程序中可以同時運行多個不同的線程,執行不同的任務.多線程意味著一個程序的多行語句可以看上去幾乎在同一時間內同時運行.(你可以將前面一句話的程序換成進程,進程是程序的一次執行過程,是系統運行程序的基本單位)
線程與進程相似,是一段完成某個特定功能的代碼,是程序中單個順序的流控制;但與進程不同的是,同類的多個線程是共享一塊內存空間和一組系統資源,而線程本身的數據通常只有微處理器的寄存器數據,以及一個供程序執行時使用的堆棧.所以系統在產生一個線程,或者在各個線程之間切換時,負擔要比進程小的多,正因如此,線程也被稱為輕負荷進程(light-weight process).一個進程中可以包含多個線程.
多任務是指在一個系統中可以同時運行多個程序,即有多個獨立運行的任務,每個任務對應一個進程,同進程一樣,一個線程也有從創建,運行到消亡的過程,稱為線程的生命周期.用線程的狀態(state)表明線程處在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線程有創建,可運行,運行中,阻塞,死亡五中狀態.通過線程的控制與調度可使線程在這幾種狀態間轉化每個程序至少自動擁有一個線程,稱為主線程.當程序加載到內存時,啟動主線程.
[線程的運行機制以及調度模型]
java中多線程就是一個類或一個程序執行或管理多個線程執行任務的能力,每個線程可以獨立于其他線程而獨立運行,當然也可以和其他線程協同運行,一個類控制著它的所有線程,可以決定哪個線程得到優先級,哪個線程可以訪問其他類的資源,哪個線程開始執行,哪個保持休眠狀態。
下面是線程的機制圖:

線程的狀態表示線程正在進行的活動以及在此時間段內所能完成的任務.線程有創建,可運行,運行中,阻塞,死亡五中狀態.一個具有生命的線程,總是處于這五種狀態之一:
1.創建狀態使用new運算符創建一個線程后,該線程僅僅是一個空對象,系統沒有分配資源,稱該線程處于創建狀態(new thread)
2.可運行狀態使用start()方法啟動一個線程后,系統為該線程分配了除CPU外的所需資源,使該線程處于可運行狀態(Runnable)
3.運行中狀態Java運行系統通過調度選中一個Runnable的線程,使其占有CPU并轉為運行中狀態(Running).此時,系統真正執行線程的run()方法.
4.阻塞狀態一個正在運行的線程因某種原因不能繼續運行時,進入阻塞狀態(Blocked)
5.死亡狀態線程結束后是死亡狀態(Dead)
同一時刻如果有多個線程處于可運行狀態,則他們需要排隊等待CPU資源.此時每個線程自動獲得一個線程的優先級(priority),優先級的高低反映線程的重要或緊急程度.可運行狀態的線程按優先級排隊,線程調度依據優先級基礎上的"先到先服務"原則.
線程調度管理器負責線程排隊和CPU在線程間的分配,并由線程調度算法進行調度.當線程調度管理器選種某個線程時,該線程獲得CPU資源而進入運行狀態.
線程調度是先占式調度,即如果在當前線程執行過程中一個更高優先級的線程進入可運行狀態,則這個線程立即被調度執行.先占式調度分為:獨占式和分時方式.
獨占方式下,當前執行線程將一直執行下去,直 到執行完畢或由于某種原因主動放棄CPU,或CPU被一個更高優先級的線程搶占
分時方式下,當前運行線程獲得一個時間片,時間到時,即使沒有執行完也要讓出CPU,進入可運行狀態,等待下一個時間片的調度.系統選中其他可運行狀態的線程執行
分時方式的系統使每個線程工作若干步,實現多線程同時運行
另外請注意下面的線程調度規則(如果有不理解,不急,往下看):
①如果兩個或是兩個以上的線程都修改一個對象,那么把執行修改的方法定義為被同步的(Synchronized),如果對象更新影響到只讀方法,那么只度方法也應該定義為同步的
②如果一個線程必須等待一個對象狀態發生變化,那么它應該在對象內部等待,而不是在外部等待,它可以調用一個被同步的方法,并讓這個方法調用wait()
③每當一個方法改變某個對象的狀態的時候,它應該調用notifyAll()方法,這給等待隊列的線程提供機會來看一看執行環境是否已發生改變
④記住wait(),notify(),notifyAll()方法屬于Object類,而不是Thread類,仔細檢查看是否每次執行wait()方法都有相應的notify()或notifyAll()方法,且它們作用與相同的對象 在java中每個類都有一個主線程,要執行一個程序,那么這個類當中一定要有main方法,這個man方法也就是java class中的主線程。你可以自己創建線程,有兩種方法,一是繼承Thread類,或是實現Runnable接口。一般情況下,最好避免繼承,因為java中是單根繼承,如果你選用繼承,那么你的類就失去了彈性,當然也不能全然否定繼承Thread,該方法編寫簡單,可以直接操作線程,適用于單重繼承情況。至于選用那一種,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eg.繼承Threadpublic class MyThread_1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some code
}
}
eg.實現Runnable接口public class MyThread_2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some code
}
}
當使用繼承創建線程,這樣啟動線程:
new MyThread_1().start()
當使用實現接口創建線程,這樣啟動線程:
new Thread(new MyThread_2()).start()
注意,其實是創建一個線程實例,并以實現了Runnable接口的類為參數傳入這個實例,當執行這個線程的時候,MyThread_2中run里面的代碼將被執行。
下面是完成的例子:
public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My Name is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hread(new MyThread()).start();
}
}
執行后將打印出:
My Name is Thread-0你也可以創建多個線程,像下面這樣
new Thread(new MyThread()).start();
new Thread(new MyThread()).start();
new Thread(new MyThread()).start();
那么會打印出:
My Name is Thread-0
My Name is Thread-1
My Name is Thread-2看了上面的結果,你可能會認為線程的執行順序是依次執行的,但是那只是一般情況,千萬不要用以為是線程的執行機制;影響線程執行順序的因素有幾點:首先看看前面提到的優先級別
public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My Name is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new Thread(new MyThread());
Thread t2=new Thread(new MyThread());
Thread t3=new Thread(new MyThread());
t2.setPriority(Thread.MAX_PRIORITY);//賦予最高優先級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
}
再看看結果:
My Name is Thread-1
My Name is Thread-0
My Name is Thread-2線程的優先級分為10級,分別用1到10的整數代表,默認情況是5。上面的t2.setPriority(Thread.MAX_PRIORITY)等價與t2.setPriority(10)
然后是線程程序本身的設計,比如使用sleep,yield,join,wait等方法(詳情請看JDKDocument)
public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try
{
int sleepTime=(int)(Math.random()*100);//產生隨機數字,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sleepTime);//讓其休眠一定時間,時間又上面sleepTime決定
//public static void sleep(long millis)throw InterruptedException (API)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睡了 "+sleepTime);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ie)//由于線程在休眠可能被中斷,所以調用sleep方法的時候需要捕捉異常
{
i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new Thread(new MyThread());
Thread t2=new Thread(new MyThread());
Thread t3=new Thread(new MyThread());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
}
執行后觀察其輸出:
Thread-0 睡了 11
Thread-2 睡了 48
Thread-1 睡了 69上面的執行結果是隨機的,再執行很可能出現不同的結果。由于上面我在run中添加了休眠語句,當線程休眠的時候就會讓出cpu,cpu將會選擇執行處于runnable狀態中的其他線程,當然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休眠的Thread立即進入了runnable狀態,cpu再次執行它。
[線程組概念]
線程是可以被組織的,java中存在線程組的概念,每個線程都是一個線程組的成員,線程組把多個線程集成為一個對象,通過線程組可以同時對其中的多個線程進行操作,如啟動一個線程組的所有線程等.Java的線程組由java.lang包中的Thread——Group類實現.
ThreadGroup類用來管理一組線程,包括:線程的數目,線程間的關系,線程正在執行的操作,以及線程將要啟動或終止時間等.線程組還可以包含線程組.在Java的應用程序中,最高層的線程組是名位main的線程組,在main中還可以加入線程或線程組,在mian的子線程組中也可以加入線程和線程組,形成線程組和線程之間的樹狀繼承關系。像上面創建的線程都是屬于main這個線程組的。
借用上面的例子,main里面可以這樣寫: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hreadGroup(String name)
ThreadGroup(ThreadGroup parent, String name)
***********************************/
ThreadGroup group1=new ThreadGroup("group1");
ThreadGroup group2=new ThreadGroup(group1,"group2");
Thread t1=new Thread(group2,new MyThread());
Thread t2=new Thread(group2,new MyThread());
Thread t3=new Thread(group2,new MyThread());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
線程組的嵌套,t1,t2,t3被加入group2,group2加入group1。
另外一個比較多就是關于線程同步方面的,試想這樣一種情況,你有一筆存款在銀行,你在一家銀行為你的賬戶存款,而你的妻子在另一家銀行從這個賬戶提款,現在你有1000塊在你的賬戶里面。你存入了1000,但是由于另一方也在對這筆存款進行操作,人家開始執行的時候只看到賬戶里面原來的1000元,當你的妻子提款1000元后,你妻子所在的銀行就認為你的賬戶里面沒有錢了,而你所在的銀行卻認為你還有2000元。
看看下面的例子:
class BlankSaving //儲蓄賬戶
{
private static int money=10000;
public void add(int i)
{
money=money+i;
System.out.println("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i+"]");
}
public void get(int i)
{
money=money-i;
System.out.println("Wife 向銀行取走了 [¥"+i+"]");
if(money<0)
System.out.println("余額不足!");
}
public int showMoney()
{
return money;
}
}
class Operater implements Runnable
{
String name;
BlankSaving bs;
public Operater(BlankSaving b,String s)
{
name=s;
bs=b;
}
public static void oper(String name,BlankSaving bs)
{
if(name.equals("husband"))
{
try
{
for(int i=0;i<10;i++)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int)(Math.random()*300));
bs.add(1000);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else
{
try
{
for(int i=0;i<10;i++)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int)(Math.random()*300));
bs.get(1000);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public void run()
{
oper(name,bs);
}
}
public class Bank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BlankSaving bs=new BlankSaving();
Operater o1=new Operater(bs,"husband");
Operater o2=new Operater(bs,"wife");
Thread t1=new Thread(o1);
Thread t2=new Thread(o2);
t1.start();
t2.start();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500);
}
}
下面是其中一次的執行結果:
---------first--------------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看到了嗎,這可不是正確的需求,在husband還沒有結束操作的時候,wife就插了進來,這樣很可能導致意外的結果。解決辦法很簡單,就是將對數據進行操作方法聲明為synchronized,當方法被該關鍵字聲明后,也就意味著,如果這個數據被加鎖,只有一個對象得到這個數據的鎖的時候該對象才能對這個數據進行操作。也就是當你存款的時候,這筆賬戶在其他地方是不能進行操作的,只有你存款完畢,銀行管理人員將賬戶解鎖,其他人才能對這個賬戶進行操作。
修改public static void oper(String name,BlankSaving bs)為public static void oper(String name,BlankSaving bs),再看看結果: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Husband 向銀行存入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
Wife 向銀行取走了 [¥1000]當丈夫完成操作后,妻子才開始執行操作,這樣的話,對共享對象的操作就不會有問題了。
[wait and notify]
你可以利用這兩個方法很好的控制線程的執行流程,當線程調用wait方法后,線程將被掛起,直到被另一線程喚醒(notify)或則是如果wait方法指定有時間得話,在沒有被喚醒的情況下,指定時間時間過后也將自動被喚醒。但是要注意一定,被喚醒并不是指馬上執行,而是從組塞狀態變為可運行狀態,其是否運行還要看cpu的調度。
事例代碼:
class MyThread_1 extends Thread
{
Object lock;
public MyThread_1(Object o)
{
lock=o;
}
public void run()
{
try
{
synchronized(lock)
{
System.out.println("Enter Thread_1 and wait");
lock.wait();
System.out.println("be notified");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class MyThread_2 extends Thread
{
Object lock;
public MyThread_2(Object o)
{
lock=o;
}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lock)
{
System.out.println("Enter Thread_2 and notify");
lock.notify();
}
}
}
public class MyThrea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new int[0];//notice
MyThread_1 t1=new MyThread_1(in);
MyThread_2 t2=new MyThread_2(in);
t1.start();
t2.start();
}
}
執行結果如下:
Enter Thread_1 and wait
Enter Thread_2 and notify
Thread_1 be notified可能你注意到了在使用wait and notify方法得時候我使用了synchronized塊來包裝這兩個方法,這是由于調用這兩個方法的時候線程必須獲得鎖,也就是上面代碼中的lock[],如果你不用synchronized包裝這兩個方法的得話,又或則鎖不一是同一把,比如在MyThread_2中synchronized(lock)改為synchronized(this),那么執行這個程序的時候將會拋出java.lang.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執行期異常。另外wait and notify方法是Object中的,并不在Thread這個類中。最后你可能注意到了這點:int[] in=new int[0];為什么不是創建new Object而是一個0長度的數組,那是因為在java中創建一個0長度的數組來充當鎖更加高效。
Thread作為java中一重要組成部分,當然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更深刻的認識,上面只是對Thread的一些常識和易錯問題做了一個簡要的總結,若要真正的掌握java的線程,還需要自己多做總結
經常有應用寫好后,要由服務器自動定時運行。所以這是一個很常用的東西,其中都是我自己親自使用的過程。以此作為例子,為以后重復使用時留下資料。
1、認識Cron
cron是一個linux下的定時執行工具,可以在無需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運行作業。由于Cron 是Linux的內置服務,但它不自動起來,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啟動、關閉這個服務:
/sbin/service crond start //啟動服務
/sbin/service crond stop //關閉服務
/sbin/service crond restart //重啟服務
/sbin/service crond reload //重新載入配置
你也可以將這個服務在系統啟動的時候自動啟動:
在/etc/rc.d/rc.local這個腳本的末尾加上:
/sbin/service crond start
2、Cron服務
1)直接用crontab命令編輯
cron服務提供crontab命令來設定cron服務的,以下是這個命令的一些參數與說明:
crontab -u //設定某個用戶的cron服務,一般root用戶在執行這個命令的時候需要此參數
crontab -l //列出某個用戶cron服務的詳細內容
crontab -r //刪除沒個用戶的cron服務
crontab -e //編輯某個用戶的cron服務
比如說root查看自己的cron設置:crontab -u root -l
再例如,root想刪除fred的cron設置:crontab -u fred -r
在編輯cron服務時,編輯的內容有一些格式和約定,輸入:crontab -u root -e
(注:大哥大姐,看文章時別忘記關注我喲,嘿嘿)
進入vi編輯模式,編輯的內容一定要符合下面的格式:*/1 * * * * ls >> /tmp/ls.txt
這個格式的前一部分是對時間的設定,后面一部分是要執行的命令,如果要執行的命令太多,可以把這些命令寫到一個腳本里面,然后在這里直接調用這個腳本就可以了,調用的時候記得寫出命令的完整路徑。時間的設定我們有一定的約定,前面五個*號代表五個數字,數字的取值范圍和含義如下:
分鐘 (0-59)
小時 (0-23)
日期 (1-31)
月份 (1-12)
星期 (0-6)//0代表星期天
除了數字還有幾個個特殊的符號就是"*"、"/"和"-"、",",*代表所有的取值范圍內的數字,"/"代表每的意思,"*/5"表示每5個單位,"-"代表從某個數字到某個數字,","分開幾個離散的數字。以下舉幾個例子說明問題:
每天早上6點
0 6 * * * echo "Good morning." >> /tmp/test.txt //注意單純echo,從屏幕上看不到任何輸出,因為cron把任何輸出都email到root的信箱了。
每兩個小時
0 */2 * * * echo "Have a break now." >> /tmp/test.txt
晚上11點到早上8點之間每兩個小時,早上八點
0 23-7/2,8 * * * echo "Have a good dream:)" >> /tmp/test.txt
每個月的4號和每個禮拜的禮拜一到禮拜三的早上11點
0 11 4 * 1-3 command line
1月1日早上4點
0 4 1 1 * command line
每次編輯完某個用戶的cron設置后,cron自動在/var/spool/cron下生成一個與此用戶同名的文件,此用戶的cron信息都記錄在這個文件中,這個文件是不可以直接編輯的,只可以用crontab -e 來編輯。cron啟動后每過一份鐘讀一次這個文件,檢查是否要執行里面的命令。因此此文件修改后不需要重新啟動cron服務。
(有了你們的關注,才有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請點下面的廣告吧!
2)編輯/etc/crontab 文件配置cron
cron服務每分鐘不僅要讀一次/var/spool/cron內的所有文件,還需要讀一次/etc/crontab,因此我們配置這個文件也能運用cron服務做一些事情。用crontab配置是針對某個用戶的,而編輯/etc/crontab是針對系統的任務。此文件的文件格式是:
SHELL=/bin/bash
PATH=/sbin:/bin:/usr/sbin:/usr/bin
MAILTO=root //如果出現錯誤,或者有數據輸出,數據作為郵件發給這個帳號
HOME=/ //使用者運行的路徑,這里是根目錄
# run-parts
01 * * * * root run-parts /etc/cron.hourly //每小時執行/etc/cron.hourly內的腳本
02 4 * * * root run-parts /etc/cron.daily //每天執行/etc/cron.daily內的腳本
22 4 * * 0 root run-parts /etc/cron.weekly //每星期執行/etc/cron.weekly內的腳本
42 4 1 * * root run-parts /etc/cron.monthly //每月去執行/etc/cron.monthly內的腳本
3、實例
我在/etc/crontab 文件中配置cron;
#product price trend picture
0 1 * * * root sh /home1/picture/myconfig.sh??? (每天1點鐘時執行root用戶中的/home1/picture/myconfig.sh )
我的myconfig.sh:
JAVA_HOME=/home1/jdk1.5.0_03;export JAVA_HOME
JAVA_OPTS="-server -Djava.awt.headless=true";export JAVA_OPTS?
(由于我的應用是一個繪圖應用,所以要以上兩段,指定JDK等)
cd /home1/picture/lib? (指定我的JAR文件所在位)
/home1/jdk1.5.0_03/bin/java -cp /home1/picture/lib/PriceTrendPicture.jar:/home1/picture/lib/classes12.jar:/home1/picture/lib/ibatis-common-2.jar:/home1/picture/lib/ibatis-dao-2.jar:/home1/picture/lib/ibatis-sqlmap-2.jar:log4j-1.2.8.jar:/home1/picture/lib/xmlparserv2.jar:/home1/picture/lib/commons-logging.jar com.yesky.run.PriceTrendPicture
/home1/jdk1.5.0_03/bin/java -cp 這是我的JDK位置? 隨后加上所有使用的JAR文件 最后是有main()的執行類
create procedure wap_data_content_zf as
declare @data_0 varchar(100)
declare @date_1 varchar(100)
declare @date_2 varchar(100)
declare @yvisit integer
declare @yadd integer
declare @mvisit integer
declare @madd integer
set @data_0=convert(char(8),getdate(),112)
set @data_1=convert(char(8),dateadd(day,-1,getdate()),112)
set @date_2=left(convert(char(30),dateadd(day,-1,getdate()),121),10)
print @temp_0
print @temp_1
print @temp_2
select @yvisit=count(distinct(mid)) from dbo.wap_log_access_2006_6 where uri='/wap/pd/yysl_yk/index.jsp'
and mid != ''
and create_time >= '2006-06-06 00:00:00'
and create_time <= '2006-06-06 23:59:59'
select @mvisit=count(distinct(mid)) from dbo.wap_log_access_2006_6 where uri='/wap/pd/mlmhc_yk/index.jsp'
and mid != ''
and create_time >= '2006-06-06 00:00:00'
and create_time <= '2006-06-06 23:59:59'
select @yadd=count(distinct(mid)) from dbo.wap_log_fee_2006_6 as a
where a.uri='/wap/pd/yysl_yk/get.jsp'
and a.mid != ''
and a.portal_id=0
and a.create_time >= '2006-06-06 00:00:00'
and a.create_time <= '2006-06-06 23:59:59'
and exists(select * from dbo.wapuser as b where a.mid = b.mid and b.serviceid='30050631'
and b.firsttime >= '2006-06-06 00:00:00'
and b.firsttime <= '2006-06-06 23:59:59')
select @madd=count(distinct(mid)) from dbo.wap_log_fee_2006_6 as a
where a.uri='/wap/pd/mlmhc_yk/get.jsp'
and a.mid != ''
and a.portal_id=0
and a.create_time >= '2006-06-06 00:00:00'
and a.create_time <= '2006-06-06 23:59:59'
and exists(select * from dbo.wapuser as b where a.mid = b.mid and b.serviceid='02011095'
and b.firsttime >= '2006-06-06 00:00:00'
and b.firsttime <= '2006-06-06 23:59:59')
insert into wap_data_content_zf wap(date,mvisit,madd,yvisit,yadd)
?????? values(@temp_2,@mvisit,@madd,@yvisit,@yadd)
CREATE PROCEDURE birdincome_zf
AS
declare @actionid integer
declare @mid varchar(100)
declare @service_id varchar(100)
declare? case1??? cursor for?
??? SELECT mid,service_id from bird_user_2006_03 where type=0?
declare? case2??? cursor for?
??? SELECT mid,service_id from bird_user_2006_03 where type=1
?
open case1
? fetch next from case1 into @mid,@service_id
? while (@@fetch_status=0)
??? begin
??????? select top 1? @actionid=bb.actionid from? operation_temp_0526 as bb
?????????????? where bb.serviceid=@service_id and bb.mid=@mid
??????? order by bb.id desc
???? if (@actionid=1)????????
??????? insert into bird_user_2006_04(mid,service_id,type,portal_id) values(@mid,@service_id,'1','10000')
???? else
???????? print 'ooooooo'?????
??????? fetch next from case1 into @mid,@service_id
?? end
deallocate case1
open case2
? fetch next from case2 into @mid,@service_id
? while (@@fetch_status=0)
??? begin
??????? select? top 1 @actionid=bb.actionid from? operation_temp_0526 as bb
?????????????? where bb.serviceid=@service_id and bb.mid=@mid
??????? order by bb.id desc
???? if (@actionid != 2)??????????
??????? insert into bird_user_2006_04(mid,service_id,type,portal_id) values(@mid,@service_id,'2','10000')
??????? fetch next from case2 into @mid,@service_id
?? end
deallocate case2
GO
Java的“異常”
????????????????????
“ 異 常” 指 的 是 程 序 運 行 時 出 現 的 非 正 常 情 況。 在 用 傳統 的 語 言 編 程 時, 程 序 員 只 能 通 過 函 數 的 返 回 值 來 發 出錯 誤 信 息。 這 易 于 導 致 很 多 錯 誤, 因 為 在 很 多 情 況 下 需 要知 道 錯 誤 產 生 的 內 部 細 節。 通 常, 用 全 局 變 量errno來 存 儲“ 異 常” 的 類 型。 這 容 易 導 致 誤 用, 因 為 一 個errno的 值 有 可 能在 被 處 理 ?reg; 前 被 另 外 的 錯 誤 覆 蓋 掉。 即 使 最 優 美 的C語言 程 序, 為 了 處 理“ 異 常” 情 況, 也 常 求 助 于goto語 句。 Java對“ 異 常” 的 處 理 是 面 向 對 象 的。 一 個Java的Exception是 一 個 描 述“ 異 常” 情 況 的 對 象。 當 出 現“ 異 常” 情 況 時, 一 個Exception對象 就 產 生 了, 并 放 到 產 生 這 個“ 異 常” 的 成 員 函 數 里。
8.1 基礎
Java的“ 異 常” 處 理 是 通 過5個 關 鍵 詞 來 實 現 的:try, catch, throw, throws和finally。 用try 來 執 行 一 段 程 序, 如 果 出 現“ 異常”, 系 統 拋 出(throws?copy; 一 個“ 異 常”, 你 可 以 通 過 它 的類 型 來 捕 捉(catch?copy; 它, 或 最 后(finally?copy; 由 缺 省 處理 器 來 處 理。 下 面 是“ 異 常” 處 理 程 序 的 基 本 形 式:
try { //程 序 塊 } catch (ExceptionType1 e) { // 對ExceptionType1的處 理 } catch (ExceptionType2 e) { // 對ExceptionType2的 處 理 throw(e); //再 拋 出 這 個“ 異 常” } finally { }
8.2 "異 常” 的 類 型
在“ 異 常” 類 層 次 的 最 上 層 有 一 個 單 獨 的 類 叫 做Throwable。這 個 類 用 來 表 示 所 有 的“ 異 常” 情 況。 每 個“ 異 常” 類 型 都是Throwable的 子 類。Throwable有 兩 個 直 接 的 子 類。 一 類 是Exception,是 用 戶 程 序 能 夠 捕 捉 到 的“ 異 常” 情 況。 我 們 將 通 過 產 生它 的 子 類 來 創 建 自 己 的“ 異 常”。 另 一 類 是Error, 它 定 義 了那 ?copy; 通 常 無 法 捕 捉 到 的“ 異 常”。 要 謹 慎 使 用Error子 類,因 為 它 們 通 常 會 導 致 災 難 性 的 失 敗。 在Exception中 有 一 個 子類RuntimeException, 它 是 程 序 運 行 時 自 動 地 對 某 ?copy; 錯 誤作 出 反 應 而 產 生 的。
8.3 不 捕 捉“ 異 常”
“ 異 常” 對 象 是Java在 運 行 時 對 某 ?copy;“ 異 常” 情 況 作出 反 應 而 產 生 的。 例 如, 下 面 這 個 小 程 序 包 含 一 個 整 數 被0除的“ 異 常”。
class Exc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d = 0; int a = 42/d; } }
當Java執 行 這 個 除 法 時, 由 于 分 母 是0, 就 會 構 造 一 個“ 異常” 對 象 來 使 程 序 停 下 來 并 處 理 這 個 錯 誤 情 況, 在 運 行 時“ 拋 出”(throw?copy; 這 個“ 異 常”。 說“ 拋 出” 是 因 為 它 象 一個 滾 燙 的 馬 鈴 薯, 你 必 須 把 它 抓 住 并 立 即 處 理。 程 序 流 將會 在 除 號 操 作 符 處 被 打 斷, 然 后 檢 查 當 前 的 調 用 堆 棧 來查 找“ 異 常”。 一 個“ 異 常” 處 理 器 是 用 來 立 即 處 理“ 異 常” 情 況 的。 在 這 個 例 子 里, 我 們 沒 有 編 一 個“ 異 常” 處 理 器,所 以 缺 省 的 處 理 器 就 發 揮 作 用 了。 缺 省 的 處 理 器 打 印Exception的字 符 ?reg; 值 和 發 生 “ 異 常” 的 地 點。 下 面 是 我 們 的 小 例子 的 輸 出。
C:\>java Exc0 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 / by zero at Exc0.main(Exc0.java:4)
8.4 try與catch
通 常 我 們 希 望 自 己 來 處 理“ 異 常” 并 繼 續 運 行。 可 以 用try來指 定 一 塊 預 防 所 有“ 異 常” 的 的 程 序。 緊 跟 在try程 序 后 面,應 包 含 一 個catch子 句 來 指 定 你 想 要 捕 捉 的“ 異 常” 的 類 型。例 如, 下 面 的 例 子 是 在 前 面 的 例 子 的 基礎上 構 造 的, 但 它包 含 一 個try程 序 塊 和 一 個catch子 句。
class exc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int d = 0; int a = 42 / d; } 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division by zero"); } } }
catch子 句 的 目 標 是 解 決“ 異 常” 情 況, 把 一 ?copy; 變 量 設到 合 理 的 狀 態, 并 象 沒 有 出 錯 一 樣 繼 續 運 行。 如 果 一 個 子程 序 不 處 理 某 個“ 異 常”, 則 返 到 上 一 級 處 理, 直 到 最 外一 級。
8.5 多 個catch子 句
在 某 ?copy; 情 況 下, 同 一 段 程 序 可 能 產 生 不 止 一 種“ 異常” 情 況。 你 可 以 放 置 多 個catch子 句, 其 中 每 一 種“ 異 常” 類 型 都 將 被 檢 查, 第 一 個 與 ?reg; 匹 配 的 就 會 被 執 行。 如果 一 個 類 和 其 子 類 都 有 的 話, 應 把 子 類 放 在 前 面, 否 則 將永 遠 不 會 到 達 子 類。 下 面 是 一 個 有 兩 個catch子 句 的 程 序 的例 子。
class MultiCatch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int a = args.length; System.out.println("a = " + a); int b = 42/a; int c[] = {1}; c[42] = 99; } catch(Arithmetic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div by 0: " + e); } catch(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array index oob: " + e); } } }
如 果 在 程 序 運 行 時 不 跟 參 數, 將 會 引 起 一 個0做 除 數 的“ 異 常”, 因 為a的 值 為0。 如 果 我 們 提 ?copy; 一 個 命 令 行 參 數,將 不 會 產 生 這 個“ 異 常”, 因 為a的 值 大 于0。 但 會 引 起 一 個 ArrayIndexOutOfBoundexception的“ 異 常”, 因 為 整 型 數 組c的 長 度是1, 卻 給c[42]賦 值。 下 面 是 以 上 兩 種 情 況 的 運 行 結 果。
C:\>java MultiCatch a = 0 div by 0: 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 / by zero C:\>java MutiCatch 1 a = 1 array index oob: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42
8.6 try語 句 的 嵌 套
你 可 以 在 一 個 成 員 函 數 調 用 的 外 面 寫 一 個try語 句, 在 這個 成 員 函 數 內 部, 寫 另 一 個try語 句 保 護 其 他 代 碼。 每 當 遇到 一 個try語 句,“ 異 常” 的 框 架 就 放 到 堆 棧 上 面, 直 到 所 有的try語 句 都 完 成。 如 果 下 一 級 的try語 句 沒 有 對 某 種“ 異 常” 進 行 處 理, 堆 棧 就 會 展 開, 直 到 遇 到 有 處 理 這 種“ 異 常” 的try語 句。 下 面 是 一 個try語 句 嵌 套 的 例 子。
class MultiNest { static void procedure() { try { int c[] = { 1 }: c[42] = 99; } catch(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array index oob: " + 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int a = args.length; system.out.println("a = " + a); int b = 42/a; procedure(); } catch(arithmetic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div by 0: " + e); } } }
成 員 函 數procedure里 有 自 己 的try/catch控 制, 所 以main不 用 去處 理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8.7 throw語 句
throw語 句 用 來 明 確 地 拋 出 一 個“ 異 常”。 首 先, 你 必 須 得到 一 個Throwable的 實 例 的 控 制 柄, 通 過 參 數 傳 到catch子 句, 或者 用new操 作 符 來 創 建 一 個。 下 面 是throw語 句 的 通 常 形 式。
throw ThrowableInstance;
程 序 會 在throw語 句 后 立 即 終 止, 它 后 面 的 語 句 執 行 不 到,然 后 在 包 含 它 的 所 有try塊 中 從 里 向 外 尋 找 含 有 與 其 匹 配的catch子 句 的try塊。 下 面 是 一 個 含 有throw語 句 的 例 子。
class ThrowDemo { static void demoproc() { try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de3mo"); } catch(NullPointer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caught inside demoproc"); throw 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demoproc(); } catch(NullPointer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recaught: " + e); } } }
8.8 throws語 句
throws用 來 標 明 一 個 成 員 函 數 可 能 拋 出 的 各 種“ 異 常”。對 大 多 數Exception子 類 來 說,Java 編 譯 器 會 強 迫 你 聲 明 在 一個 成 員 函 數 中 拋 出 的“ 異 常” 的 類 型。 如 果“ 異 常” 的 類 型是Error或 RuntimeException, 或 它 們 的 子 類, 這 個 規 則 不 起 作 用,因 為 這 ?copy; 在 程 序 的 正 常 部 分 中 是 不 期 待 出 現 的。 如 果你 想 明 確 地 拋 出 一 個RuntimeException, 你 必 須 用throws語 句 來聲 明 它 的 類 型。 這 就 重 新 定 義 了 成 員 函 數 的 定 義 語 法:
type method-name(arg-list) throws exception-list { }
下 面 是 一 段 程 序, 它 拋 出 了 一 個“ 異 常”, 但 既 沒 有 捕捉 它, 也 沒 有 用throws來 聲 明。 這 在 編 譯 時 將 不 會 通 過。
class ThrowsDemo1 { static void procedure( ) [ System.out.println("inside procedure"); throw new IllegalAccessExcepti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cedure( ); } }
為 了 讓 這 個 例 子 編 譯 過 去, 我 們 需 要 聲 明 成 員 函 數procedure拋出 了IllegalAccessException, 并 且 在 調 用 它 的 成 員 函 數main里 捕捉 它。 下 面 是 正 確 的 例 子:
class ThrowsDemo { static void procedure( ) throws IllegalAccess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inside procedure"); throw new IllegalAccessExcepti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procedure( );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caught " + e); } } }
下 面 是 輸 出 結 果:
C:\>java ThrowsDemo inside procedure caught java.lang.IllegalAccessException: demo
8.9 finally
當 一 個“ 異 常” 被 拋 出 時, 程 序 的 執 行 就 不 再 是 線 性 的,跳 過 某 ?copy; 行, 甚 至 會 由 于 沒 有 與 ?reg; 匹 配 的catch子 句而 過 早 地 返 回。 有 時 確 保 一 段 代 碼 不 管 發 生 什 么“ 異 常” 都 被 執 行 到 是 必 要 的, 關 鍵 詞finally就 是 用 來 標 識 這 樣 一段 代 碼 的。 即 使 你 沒 有catch子 句,finally程 序 塊 也 會 在 執 行 try程 序 塊 后 的 程 序 ?reg; 前 執 行。 每 個try語 句 都 需 要 至 少一 個 與 ?reg; 相 配 的catch子 句 或finally子 句。 一 個 成 員 函 數 返回 到 調 用 它 的 成 員 函 數, 或 者 通 過 一 個 沒 捕 捉 到 的“ 異 常”,或 者 通 過 一 個 明 確 的return語 句,finally子 句 總 是 恰 好 在 成 員函 數 返 回 前 執 行。 下 面 是 一 個 例 子, 它 有 幾 個 成 員 函 數,每 個 成 員 函 數 用 不 同 的 途 徑 退 出, 但 執 行 了finally子 句。
class FinallyDemo { static void procA( ) { try { System.out.println("inside procA");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demo");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procA's finally"); } } static void procB( ) { try { System.out.println("inside procB"); return;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procB's finally");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procA( ); } catch (Exception e); procB( ); } }
下 面 是 這 個 例 子 的 運 行 結 果:
C:\>java FinallyDemo inside procA procA's finally inside procB procB's finally
本 章 小 結
1. “ 異 常” 指 的 是 程 序 運 行 時 出 現 的 非 正 常 情 況。 2. 在“ 異 常” 類 ?次 的 最 上 層 的 類 叫Throwable, 它 有 兩 個 直 接 的 子類:Exception和Error。 3. Java的“ 異 常” 處 理 通 過5個 關 鍵 詞 來 實現:try,catch,throw,throws和fin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