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P 自帶了apche 和PHP 不能不說,對于開發者來說真的方便太多了。 不需要折騰,幾步操作就能搭起本地的開發環境。
1.啟動Apache
打開“系統設置偏好(System Preferences)” -> “共享(Sharing)” -> “Web共享(Web Sharing)”
打開“終端(terminal)”,然后(注意:sudo需要的密碼就是系統的root帳號密碼)
運行“sudo apachectl start”,再輸入帳號密碼,這樣Apache就運行了。
運行“sudo apachectl -v”,你會看到Mac OS X 10.7.2中的Apache版本號:
Server version: Apache/2.2.20 (Unix)
這樣在瀏覽器中輸入“http://localhost”,就可以看到出現一個內容為“It works!”的頁面,它位于“/Library(資源庫)/WebServer/Documents/”下,這是Apache的默認根目錄。
注意:開啟了Apache就是開啟了“Web共享”,這時聯網的用戶就會通過“http://[本地IP]/”來訪問“/Library(資源庫)/WebServer/Documents/”目錄,通過“http://[本地IP]/~[用戶名]”來訪問“/Users/[用戶名]/Sites/”目錄,可以通過設置“系統偏好設置”的“安全(Security)”中的“防火墻(Firewall)”來禁止這種訪問。
備注:apachectl -V ;能查看到具體的配置文件,根據配置文件很容易知道當前的web目錄,也能方便修改。
2.運行PHP
在終端中運行“sudo vi /etc/apache2/httpd.conf”,打開Apache的配置文件。
找到“#LoadModule php5_module libexec/apache2/libphp5.so”,把前面的#號去掉,保存(在命令行輸入:w)并退出vi(在命令行輸入:q)。
運行“sudo cp /etc/php.ini.default /etc/php.ini”,這樣就可以通過php.ini來配置各種PHP功能了。比如:
;通過下面兩項來調整PHP提交文件的最大值,比如phpMyAdmin中導入數據的最大值
upload_max_filesize = 2M
post_max_size = 8M
;比如通過display_errors來控制是否顯示PHP程序的報錯
display_errors = Off
運行“sudo apachectl restart”,重啟Apache,這樣PHP就可以用了。
運行“cp /Library/WebServer/Documents/index.html.en /Library/WebServer/Documents/info.php”,即在Apache的根目錄下復制index.html.en文件并重命名為info.php
在終端中運行“vi /Library/WebServer/Document/info.php”,這樣就可以在vi中編輯info.php文件了。在“It’s works!”后面加上“<?php phpinfo(); ?>”,然后保存之。這樣就可以在http://localhost/info.php中看到有關PHP的信息,比如版本號是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