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人生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BlogJava 首頁 新隨筆 聯系 聚合 管理
            147 Posts :: 0 Stories :: 250 Comments :: 0 Trackbacks

          #

          ????? “個人中心”是最近比較熱門的詞匯。按照解決問題的不同,我想至少可能存在兩種類型的“中心”。一種是個性化的信息獲取、處理、存儲、共享工具,幫助我們實現信息到知識的轉化過程。 OKRSSPOTU讀島等可先歸入此類。另一種是建立網絡環境中的個人身份。根據自己的意愿,人們將不同側面的個人信息與在線行為集中于一組頁面中展示。往往通過瀏覽這組頁面,就能夠獲取足夠的信息對人物的基本特征作出判斷,大腦還會根據個人經驗在勾勒人物的形象、性格、品德、氣質、趣味等方面加入必要的想象成分。這種“個人中心”與“SNS中的節點”,“社會化blog”都是在解決相同的問題,只是觀察角度不同,稱謂亦不同。
          ?????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到類似的判斷過程,譬如,人事經理通過簡歷判斷是否給予應聘者面試機會。通過瀏覽彼此的“個人中心”,人們會產生交往意愿,在整個互聯網中擴展,形成網狀關系結構,任意“個人中心”都可視為這個巨大的網狀結構的中心,就個人而言我們通過網絡拓展了自己的關系圈,形成多對一的關系結構。突破以往封閉的SNS系統,將個體置于開放的網絡環境中,仿佛從孤島重歸社會。
          ???? “個人中心”通常會存儲如下個人信息:稱謂,性別,年齡,照片,學歷,職業,興趣,簡介,意愿等。這些靜態信息描繪出人物的“平面”特征,但這還不夠,只有結合人物的在線行為記錄,方能刻畫出成立體,飽滿,鮮活的個性人物形象。譬如blog,評論,書簽,opml等都從不同角度記錄著人們的網絡行為。通過閱讀,分析這些行為記錄,可以判斷出誰更符合我們的交往意愿。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信息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在線服務中。為了能夠利用這些信息,需要“個人中心”具備信息聚合的能力或是干脆提供相關的服務用已記錄人們的網絡行為。
          ???? “個人中心”需要為建立,維系人際關系提供適當的工具。通常采用好友列表,好友共享,短信等手段。朋友說IM就是最好的SNS,確實無法否認在交流方面IM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就象我們的“嘴”對于表達思想所起的重要作用。如果說將IM比作人們的交流中心。那么“個人中心”則是人們的活動中心。我想IM與個人中心還是不能完全等同的,畢竟他們所解決的問題并不相同。
          ???? 現實生活中很少會有人刻意表白自己認識某某人,擁有多少好友,哪怕是對最好的朋友也不會如此,因為沒有這樣做的必要。朋友作為一種個人資源,只有在合適的場合,才會被用來為其他人提供幫助,這取決許多十分復雜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而網絡中情況恰好相反,大多數SNS都會將個人的好友列表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共享,目的是促進人們通過朋友建立起更廣泛的交往。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很游戲化,娛樂化的做法,時常會看到某人的圈子里擁有數十,數百好友。但我想這種好友的作用可能也就只會局限在網絡中吧!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有自己習慣的關系維系方法,譬如:通訊錄(不會隨便給別人看)。突出的表現好友列表只會將復雜的人際交往簡單化,表面化而使SNS流于膚淺。這不會比一個EMAIL列表更實用,也不會比blogroll的覆蓋更廣泛。
          ?????? 針對“個人中心”一定還會出現更多不同的理解,但無論如何這都說明用戶的地位正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受到服務商的重視。未來的用戶體驗將會隨著各類“個人中心”的出現與發展發生巨大的飛躍。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58610.aspx
          posted @ 2006-09-07 18:11 hopeshared 閱讀(395) | 評論 (0)編輯 收藏

          1、 人的影響力是不同的、影響力是有價值的;
          影響力的價值往往體現在它所促動的事件、物品上,比如合作、交易、饋贈、繼承等!
          2、不同人對不同人的影響力是不同的。人之間的關系是分級別的,從親人到陌生;
          顯然,小布什和胡錦濤對我的影響力是不一樣的!
          另一方面,同樣是潘石屹,對我媽媽和我的影響力是不同的,我媽媽根本不知道他是誰,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念;而我卻非常希望能夠見到他!
          人之間的關系從近到遠可以分為,至親、近親、親戚、好友、朋友、相識、耳聞、陌生。
          3、一個人對你的影響力最初來源于你周圍的人對他的評價;
          首先,這要拋開媒體不講,媒體只作用于個別公眾人物,他們是特例。
          你剛開始了解一個人的時候,所獲得的信息大都是你周圍的人對他的評價,周圍的人重視他,你就重視他!
          你小的時候,第一次見到你的舅舅,你的爸爸媽媽對他非常好,你就知道這個人比較重要。之后,他再給你買糖果、買玩具,你們之間的關系就更密切了!
          你上中學的時候,你聽周圍的同學議論隔壁班的一個男生,總愛在外面打架,你就知道這小子不好惹!
          4、影響力具有傳遞性,有影響力的人周圍的人也會具有影響力。但影響力傳遞的級數是有限的,一般不會超過兩級,信息的傳播也是一樣;
          江澤民有影響力,江澤民的兒子同樣有影響力,江澤民的兒子的同學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江澤民的兒子的同學的朋友的影響力就比較小了!
          你有事情請求朋友幫助,朋友會再找他的朋友,但大多數情況下,朋友的朋友不會再找他的朋友,這種請求幫助的信息不會傳遞到更遠的關系。
          5、人之間的關系有時間性,是由不斷發生的事件來維持的。每個人同時可維持的關系是有限的;
          你大學時期的同學可能是當時你最好的朋友,但是會因為常年失去聯系而疏遠。而你到公司的新同事,卻因為不斷接觸而成為你最親密的朋友。關系是由不斷發生的事件而維持的,正向事件加強關系,負向事件破壞關系。
          而一個人同時可維持的比較密切的關系是有限的——僅僅記錄在通訊簿里的是不算的,按照六維理論和全球60億人口計算,這個數字大約是50。
          6、人之間的關系有方向性,甲信任乙,乙不一定信任甲;信任取決于掌握對方信息的數量和真實度;
          人之間的關系有方向性,你把張三當作你最好的朋友,但是張三并不一定把你當作他最好的朋友。
          信任取決于掌握對方信息的數量和真實度。
          如果你知道對方的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那么你借給對方錢的可能性就更大!
          如果你知道對方企業的地址、規模,那么你跟對方做生意的把握就更足!
          一般情況下,掌握對方的信息越多,就會對對方越信任!但真實度是一個比較難把握的事情!騙子往往就利用這一點來騙人,他們往往主動向被騙者披露一些比較難驗證的虛假信息,讓被騙者以為掌握了比較多的信息,增加信任度!

          前面我提到,有一些SNS方面非常不錯的網站,比如聯絡家www.linkist.com和天際網www.tianji.com!但是,似乎都沒有尋找到很好的盈利方式,如果我們能夠按照反觀現實社會的思路,我相信是不難找到好的盈利方式的!

          歡迎多交流!
          Email:LidaChina*126.com(請將*換為@)
          MSN:Lida.China*hotmail.com(請將*換為@)
          Blog:LidaChina.bokee.com

          原文: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83865.aspx
          posted @ 2006-09-07 18:06 hopeshared 閱讀(940) | 評論 (0)編輯 收藏

          前幾天,突然想到算算父母為了培養我究竟花了多少錢。

          從小學到高中,在印象中學費都不是太貴,盡管那個時候錢比較值錢。這部分的錢不好算,畢竟吃住都在家里,再說還有9年義務教育。

          從大學開始,開銷明顯增加。

          我的大學學費4860/年,生活費300/月,住宿費1200/年。除此以外,經常回家“蹭飯”,買衣服的錢也是家里出。還有,電腦,還有考研的開銷,還有大四最后一個學期的開銷。大學四年的總開銷>5w。

          研究生的開銷更大了,學費4w加上2個學期的生活費1w。后來的生活費就都是自己掙的了。

          我們家并不是富裕的家庭,很難想象父母居然在5年內為了我花費了10w塊錢。家里并不是只有我一個大學生,還有老人,還有一個準研究生。

          本以為就只有我這么能花錢。男朋友拿出存折,驚訝的發現他在大學四年的總支出也是5w多,而研究生的支出也多于5w。他很難想象本科花銷那么大,因為在他看來,他本科的四年過的非常節省了。

          我不得不想,現在的高等教育究竟想怎么樣?高等教育成了國家從人民手中掠奪財富的手段了么?

          大學生越來越多,工作越來越難找,工資越來越低,學費卻越來越高。說著可以貸款,可是,畢業后誰能還得上這筆錢?花那么多錢讀正在嚴重貶值的大學,有意義么?

          現在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不知道是因為我長大了,還是國家出問題了。反正,這么發展下去,倒霉的始終是那些最普通的老百姓。
          posted @ 2006-09-06 20:55 hopeshared 閱讀(488)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最近,打算做一個項目,但是又不知道這個項目的價值如何。畢竟,公司以利益為目標嘛。
          具體的調查在這里

          調查的內容如下:
          這樣的QQ你會用么?

          嘗試下再決定?
          試用,但是不會信任它
          不會???
          其他

          這是一個簡單的調查。

          我打算做這樣一個項目,項目的細節就不說了。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說,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新型的MSN或者QQ

          作為用戶,您的“好友列表”里存在的可能不再是您的好友,而是您訂閱的服務。比如天氣預報,訂機票,訂餐等各種服務。試想,如果您想去某個地方,只需要在這樣的QQ中跟某個"好友"詢問是否可以訂票,是否能定到票,是不是可以極大的節省您的時間和精力呢?當然,這里的服務不會只有訂票這樣簡單的,還有很復雜的,比如幫助您設計旅行計劃,幫助您理財等等。這些服務可以通過查找的方式找到他們。如果您需要某種服務,而這種服務又不存在,您還可以發布一個這樣的需求。當有人現實了您的需求,這個QQ會立刻通知您。

          作為服務提供商,您可以發布各種服務。我們還可以將用戶發布的需求提供給您,同時統計出某個需求的需求量,讓您清楚地了解此類需求的商業價值。

          我們的系統將會監控各個服務的質量,并將最新的服務質量立刻發布給用戶和服務提供商,用這種方式維護整個系統中服務的有效性。

          這樣的系統是否吸引你呢?請投上您的一票,謝謝!
          如果對這個項目有什么意見或建議,也請提出來,再次感謝!
          ?

          目前,參與這個調查的人并不多。但是目前看來,大家都覺得這個點子不錯,有發展前景。當然,可能也會碰到很多問題。比如,有人說它應該做的簡潔、專業,并且需要進行很好的市場推廣;有人說不知道它提供的信息是否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有人質疑這樣的平臺如何收費;有人強調這個平臺上的信息可靠性。。。

          當然,我也聽到了反面的聲音。其實這個時候反面的聲音更有價值。

          質疑:
          1.QQ本來是個溝通交流平臺,不是信息平臺.想要信息東西網上的資源很多
          2.這樣的信息平臺可能開始會有點作用,但是運行一段時間之后很可能會變相成為廣告平臺
          3.這跟直接在網上搜索什么區別
          4.天天開機就要掛的那種,占用資源,浪費帶寬
          5.對于服務,不是時時刻刻都用,可以說,很多是很久才會查查。如果你天天電腦上N多東西,肯定不爽

          回答:
          1.這不是im,不是qq,不是msn,而是一個服務平臺。你可以把服務想象成商品,在這個平臺上使用和買賣。只不過,它的外型跟qq相似罷了
          2.作為用戶,你有權利來對一個服務作出評分。其他人在使用這個服務之前,會查看別人對這個服務的評分。你有權利加服務為好友,發起者只能是用戶而不能是服務,兩個對象不是平級的
          3.網上搜信息要時間并且找到的也不一定可靠。再說,你需要某種服務,如果找不出一個合適的,怎么發布出需求?怎么匹配出別人實現了你想要的東西?
          4.qq剛出來的時候,有多少人能夠預見到今天這么多人一上網就開qq?一旦上網成為習慣,必然有些軟件隨著這些習慣變成生活必需品。
          5.等到有一天你發現發郵件,打印,定會議室,打電話都成了一種服務,你就會改變這種看法了。我們做的這個就是想把什么都做上來,任何東西都可以作為服務,你剛剛說的全都是。每個人都在這個服務的海洋之中尋找自己需要的那一小部分服務。那么,你的機器上就不再需要裝很多東西了,一個就夠



          一旦上網成為習慣,必然有些軟件隨著這些習慣變成生活必需品。ie是這樣,msn是這樣,qq是這樣,下一個是什么呢?

          posted @ 2006-09-05 13:08 hopeshared 閱讀(794) | 評論 (2)編輯 收藏

          一個完整的社會化網絡,應該由三個部分組成:

          1. 網絡結構(network)。社會化網絡的骨架,也就是通過什么樣的技術和手段來把獨立節點聯系在一起。
          2. 內容(content)。社會化網絡的血肉,也就是每個節點能夠為這個網絡提供什么樣的內容。
          3. 通過網絡處理內容的方式(method)。以什么樣的方式重新組合和處理網絡中各個獨立節點的內容,好的方式將會產生量變到質變的結果。

          來看看這三個要素在一些典型的社會化網絡產品中是如何作用的。
          Orkut,用戶是獨立節點,通過用戶之間的關系可以建立很好的網絡,除了論壇的帖子,和節點相關的內容主要是個人資料和關系,除了繼續發展你的關系,這樣的網絡很難有更多的用處。網絡結構:強。內容:弱。內容處理方式:弱。
          Wallop,有一個類似Orkut的網絡,以用戶的Blog、照片、媒體文件等作為內容,通過網絡可以方便得知屬于你的網絡中的其他用戶的信息。網絡結構:強。內容:中。內容處理方式:中。
          delicious,網絡結構比較松散,但網絡中的節點(用戶)提供大量的內容,對內容有極好的重組方式。網絡結構:弱。內容:強。內容處理方式:強。
          flickr,通過關系或者興趣組成一定的網絡結構,節點(用戶)提供大量的內容,通過tag和group等對內容進行重組。網絡結構:中。內容:強。內容處理方式:中。
          沒有對這些社會化網絡產品進行評比的意思,只想通過這些例子說明一個問題,對于社會化網絡產品,建立起一個網絡固然重要,內容和內容的處理方式同樣起決定性作用。
          blog是一個天然的社會化網絡,可以以blogroll建立網絡結構,內容也是現成的,唯獨缺乏的是通過網絡處理內容的方式。technorati是一種處理和重組blog的內容的方式,但它基于的網絡結構太松散。要讓這個網絡變得更有趣,我們還差一步。

          原文:http://www.robinlu.com/blog/archives/59

          posted @ 2006-09-04 00:03 hopeshared 閱讀(428) | 評論 (0)編輯 收藏

          僅列出標題
          共30頁: First 上一頁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Last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陵市| 子长县| 镇江市| 安多县| 禹城市| 大方县| 屯留县| 普宁市| 塔城市| 赤峰市| 武冈市| 宕昌县| 灵台县| 天水市| 汝州市| 布尔津县| 晋州市| 松原市| 大化| 柳林县| 张北县| 峨边| 彭山县| 乾安县| 永宁县| 仙桃市| 阳东县| 安庆市| 山阳县| 邵阳市| 静宁县| 嘉兴市| 合川市| 邹平县| 房山区| 土默特左旗| 古交市| 南漳县| 民县| 兴山县| 潮安县|